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多普勒技术定量分析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局部与整体舒缩功能
1
作者 郭媛 史承耀 +7 位作者 牟晓梅 赵静 岳欣 安丰双 钟明 卜培莉 张梅 张运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673-675,共3页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左心室局部与整体舒缩功能。方法:采用DTI技术测量HCM患者室间隔和左心室侧壁中段以及二尖瓣瓣环-室间隔和二尖瓣瓣环-侧壁交界处的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DTI速度峰值(...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左心室局部与整体舒缩功能。方法:采用DTI技术测量HCM患者室间隔和左心室侧壁中段以及二尖瓣瓣环-室间隔和二尖瓣瓣环-侧壁交界处的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DTI速度峰值(Sm1~4、Em1~4、Am1~4),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HCM患者室间隔和侧壁中段以及二尖瓣瓣环-室间隔和二尖瓣瓣环-侧壁交界处收缩期Sm1~4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舒张早期Em1~4明显低于正常,舒张晚期Am1~4明显高于正常,Em1~4/Am1~4明显减低;在正常人中,Em1/Am1和Em2/Am2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HCM患者Em1/Am1明显低于Em2/Am2(P<0.05),且该组患者室间隔厚度明显大于侧壁厚度(2.36±0.50)cmvs(1.20±0.23)cm,P<0.05。结论:DTI技术测量的室壁运动速度可早期而准确反映HCM患者左心室舒缩功能的变化,为左心室舒缩功能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多普勒组织成像 心肌病 肥大性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艳翠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8月收入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8月收入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治疗,疗程8周。动态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心功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曲美他嗪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守龙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6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其他...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其他血脂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各临床类型患者血清Lp(a)和ox-LDL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Lp(a)和ox-LDL水平均明显升高,联合检测脂蛋白(a)及ox-LDL对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脂蛋白(a)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再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于素芹 张延勋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12期66-68,共3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明,胺碘酮用于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后的心律失常安全性较好。它不仅能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而且能降低总病死率和心律失常病死率。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 胺碘酮 总病死率 心力衰竭 安全性 心肌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淄博市张店区农村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于素芹 张钦强 +2 位作者 张守龙 赵文忠 高桂芸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了解淄博市张店区农村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病的患病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效的慢性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5月~2009年12月,对辖区7个乡镇共125个自然村的9 520名35岁以上居民进行血压、空腹血糖、身高、体重等测量并对相... 目的了解淄博市张店区农村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病的患病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效的慢性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5月~2009年12月,对辖区7个乡镇共125个自然村的9 520名35岁以上居民进行血压、空腹血糖、身高、体重等测量并对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有效人数8 951人,高血压总的患病率为36.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P=0.000)。男、女性及总人群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性别、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量、吸烟史、糖尿病等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糖尿病总的患病率为13%;其中男性、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13.0%、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998)。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各年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55~64岁与65~74岁两个年龄段的患病率高分别为14.3%、14.2%。结论淄博市张店区农村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且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患病率 因素分析 农村人口
原文传递
体外反搏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美玉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6期169-170,共2页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心脏X综合征采用体外反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心脏X综合征患者102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分别采用体外反搏与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心脏X综合征采用体外反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心脏X综合征患者102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分别采用体外反搏与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运动耐量与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24%,与对照组(43.14%)相比优势较大,治疗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多于观察组,运动耐量差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反搏应用于心脏X综合征患者中疗效可靠,可帮助患者改善运动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心脏X综合征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道心房调搏诊治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50例分析
7
作者 张延勋 孙德刚 +1 位作者 王凤红 刘汝锦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6期88-89,共2页
随着临床电生理研究的进展,对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认识更加深入。这对选择治疗手段,估计病情,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创伤性方法不仅技术复杂、费用高,而且仍带有一定危险性,不易被人门接受。本文报道经食道调博... 随着临床电生理研究的进展,对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认识更加深入。这对选择治疗手段,估计病情,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创伤性方法不仅技术复杂、费用高,而且仍带有一定危险性,不易被人门接受。本文报道经食道调博诊治50例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均为阵发性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男性28例,女性22例;最小年龄7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39.1±3.9岁。有基础疾病20例,其中冠心病3例,高血压4例,风心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病毒性心肌炎及肺心病各3例,甲亢1例。心律失常发作史:初发22例,反复发作1~30年28例。 1.2 方法 本组均经食道导联电图、食道调博进行诊断分类。全部病例应用超速、亚速、猝发、程控四种方法调博。对发作的病例,先终止,后诱发;对发作间歇期(即心律转为正常心律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调博 心律失常 电生理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8
作者 施慧英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8期173-174,共2页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淄博市张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45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淄博市张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45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治疗疗效及心功能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ILVED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S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F(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为(1.03±0.15)次/d、(2.74±0.55)min/次,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心功能,还能有效缓解其心绞痛症状,适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IL-6、IL-8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曹远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4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IL-6、IL-8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形态以及斑块数量,根据斑块超声特点分为不稳定斑块组24例,稳定...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IL-6、IL-8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形态以及斑块数量,根据斑块超声特点分为不稳定斑块组24例,稳定斑块组35例和无斑块组2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IL-6、IL-8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不稳定斑块组组血清hs-CRP、IL-6、IL-8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均P<0.05),稳定斑块组血清hs-CRP、IL-6、IL-8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IL-6、IL-8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HS-CRP IL-6 IL-8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股部特殊形态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
10
作者 韦岩 周祝谦 +1 位作者 郑信景 李桂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3期367-368,共2页
女,28岁,无明显诱因发现左股部肿物2个月余,无疼痛不适。于5年余前曾于外院行左侧股部包块切除术,诊断为脂肪瘤,术后恢复良好。查体:双下肢等长等粗,左大腿内侧可见一长约5 cm手术瘢痕,愈合良好;左侧腹股沟下方区域大腿内侧可见一肿物... 女,28岁,无明显诱因发现左股部肿物2个月余,无疼痛不适。于5年余前曾于外院行左侧股部包块切除术,诊断为脂肪瘤,术后恢复良好。查体:双下肢等长等粗,左大腿内侧可见一长约5 cm手术瘢痕,愈合良好;左侧腹股沟下方区域大腿内侧可见一肿物,大小约7 cm×4 cm,质软,无压痛,活动度好,边界欠清楚,周围皮肤无红肿,未见色素沉着及溃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脏损害与脂肪因子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露 王彬 +6 位作者 牟晓梅 巩会平 闫会敏 王志浩 张运 张薇 钟明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脏损害特点、脂肪因子的变化及其对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MS患者48例,正常对照组49例。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二尖瓣瓣环整体运动速度指标,二尖瓣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二尖瓣瓣...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脏损害特点、脂肪因子的变化及其对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MS患者48例,正常对照组49例。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二尖瓣瓣环整体运动速度指标,二尖瓣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二尖瓣瓣环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单个核细胞中瘦素受体和胃饥素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组患者舒张晚期A波流速峰值(A)显著升高,舒张早期E波流速峰值与舒张晚期A波流速峰值比值(E/A)、Sm、Em、Em/Am显著减低(P<0.01~0.001);外周血单核细胞瘦素受体和胃饥素的mRNA表达均显著减低(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瘦素受体mRNA表达与A、E/A、Sm、Em、Em/Am显著相关(P<0.05);胃饥素mRNA表达与Em和Sm显著相关(P<0.05~0.01);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A与瘦素受体mRNA表达具有数量依存关系,提示MS患者瘦素受体mRNA表达下调是心脏舒张功能减低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m与胃饥素mRNA表达具有数量依存关系,提示胃饥素mRNA表达下调是左室早期收缩功能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瘦素受体和胃饥素mRNA表达下降可能是MS患者左室功能异常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心脏 收缩功能 舒张功能 脂肪因子
原文传递
血浆脑钠肽及和肽素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判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守龙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28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和肽素水平变化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稳定型心绞痛(SAP)43例(SAP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37例(ACS组)、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对照者30例(对照组)的血浆BNP、和肽素...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和肽素水平变化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稳定型心绞痛(SAP)43例(SAP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37例(ACS组)、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对照者30例(对照组)的血浆BNP、和肽素水平。结果SAP组、ACS组与对照组BNP水平[(33±6)、(31±5)、(20±2)ng/L]、和肽素水平[(5.7±1.3)、(5.3±1.4)、(4.1±1.1)pmol/L]以及Gensini积分[(10.5±3.1)、(11.3±1.5)、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ACS组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支病变、2支病变、3支病变、左主干病变BNP、和肽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NP:(93±6)、(107±5)、(131±5)、(192±2)ng/L,和肽素:(10.1±2.6)、(10.8±3.2)、(13.8±3.7)、(16.3±6.4)pmol/L,P〈0.05]。结论BNP及和肽素水平变化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可以反映心肌受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利钠肽 心绞痛 和肽素
原文传递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雁岩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10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10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54...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10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54例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及24h平均舒张压(24hDBP)和IVST、LVPW、LVEDD及LVMI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1例(1.9%)干咳,2例(3.7%)轻度踝部水肿;对照组仅出现2例(3.7%)踝部水肿,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相比,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能够更明显地控制血压,更有效地逆转左室肥厚,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高血压 心脏扩大 贝那普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