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认知和感觉统合训练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高华
祝英禄
孙梦月
秦伟
-
机构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一科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测验科
-
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10-111,共2页
-
文摘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和感觉统合训练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0-01/2005-02在淄博市第五医院儿童心理门诊完成。纳入对象标准:①年龄6~12岁。②病程1~6年。③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的诊断标准。④自愿参加,符合纳入标准患儿41例。进行疗程为20周的认知训练、行为干预、感觉统合训练。儿童为研究人群。运用数字划消测验、听觉广度及记忆测验,于治疗后10周、20周对患儿进行测评,评估患儿的认知能力使用联合型瑞文测验量表、儿童感觉统合量表,评估智力水平及感觉统合能力。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患儿41例,剔除资料不全者9例,最后有32例进入结果分析,男27例,女5例。①治疗前后儿童注意力的比较:视觉注意力、数字划削测验,错误率明显降低,听觉注意广度和记忆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10周:数字划消10.95±9.40,顺背9.42±1.20,倒背4.24±0.98,P均<0.05)和非常显著性意义(治疗后20周:数字划消3.96±4.80,顺背10.37±1.29,倒背5.15±1.21,P均<0.001)。②治疗前后智力水平及感觉统合能力比较:治疗前瑞文测验平均智商86.23±9.14。治疗后20周,瑞文测验平均智商91.12±8.60,与治疗前相比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t=2.20,P<0.05)。儿童感觉统合量表4项得分均有显著提高,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10周P均<0.05)和非常显著性意义(治疗后20周P均<0.001)。③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总有效率为88%。结论:综合性康复训练可使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智力水平及感觉统合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有明显改善。
-
关键词
学习障碍
康复
治疗结果
学习困难儿童
感觉统合训练
认知训练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干预作用
联合型瑞文测验
数字划消测验
-
分类号
R749.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氟西汀合并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孙兆庆
祝英禄
杜宏群
陈玉民
-
机构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女一病区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一科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女二病区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男二病区
-
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2-212,共1页
-
文摘
目的比较氟西汀合并电针与单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副反应及对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0例抑郁症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两组,分别口服氟西汀合并电针与单用氟西汀,疗程8周,于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以Hamilton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和治疗副反应量表(treatmentemergentsymptonscale,TESS)评定,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disabilityscreeningschedule,SDSS)于治疗后8周评定。结果氟西汀合并电针组最早起效时间6~14d,平均(11.6±4.5)d,单用氟西汀组最早起效时间氟西汀17~31d、平均(26.1±4.6)d。治疗8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SDSS量表比较:职业与工作因子分研究组为(0.79±0.82),对照组为(1.46±0.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3,P<0.05)。总分及其与因子分P均>0.05。氟西汀合并电针组疗效好、副反应少,对社会功能康复有一定疗效。结论氟西汀合并电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忧郁治疗方法。
-
关键词
氟西汀
治疗后
电针
抑郁症
单用
起效时间
对照组
合并
社会功能
结论
-
分类号
R74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感觉统合训练干预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高华
祝英禄
秦伟
孙梦月
-
机构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一科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测验科
-
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66-67,共2页
-
文摘
目的:研究感觉统合训练对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2000-01/2005-01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童心理门诊就诊并诊断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患儿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两组均接受药物哌甲酯的治疗,实验组同时引入感觉统合训练,疗程10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0周末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评定患儿大肌肉平衡能力、触角防御能力、本体感、学习能力方面感觉统合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完成治疗及量表评定,进入结果分析。感觉统合量表评定: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大肌肉平衡能力、触角防御能力、本体感不佳、学习能力不足方面量表评分均值接近;治疗后实验组大肌肉平衡量表评分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41.92±9.23,36.74±9.60,t=2.02,P<0.05);触角防御能力评分均值提高(44.32±9.98,38.72±10.32,t=2.03,P<0.05);本体感不佳评分均值改善(45.54±9.22,39.99±9.23,t=2.21,P<0.05);学习能力不足评分均值改善(41.89±11.39,35.62±11.36,t=2.02,P<0.05)。结论:在用药的基础上感觉统合训练可提高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儿的康复疗效,优于单独用药治疗。
-
关键词
感觉异常/治疗
敏感性训练组
康复
-
分类号
R749.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万拉法新合并认知领悟疗法治疗强迫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孙兆庆
祝英禄
纪爱建
杜宏群
陈玉民
-
机构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女一病区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一科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女二病区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男二病区
-
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0期6677-6677,共1页
-
文摘
将3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万拉法新合并认知领悟疗法与单用万拉法新治疗8周。采用强迫症评定量表(Y-BOCS)、副反应量表(TESS)和临床评定标准评定疗效及副反应。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6个月随访,分别用上述量表评定,于治疗后6个月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评定万拉法新合并认知领悟疗法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万拉法新组,两组显效率与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社会功能康复以研究组较好。万拉法新合并认知领悟疗法治疗强迫症有较好疗效。
-
关键词
治疗后
认知领悟疗法
万拉法新
强迫症
单用
效果分析
疗效
合并
社会功能
显著性
-
分类号
R74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电针及氯米帕明并用治疗强迫症(英文)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孙兆庆
祝英禄
李洪祥
-
机构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女一病区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一科
-
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18-219,共2页
-
文摘
背景:电针及氯米帕明并用治疗强迫症是中西医结合的行为尝试。目的:探讨针药并用治疗强迫症的长期疗效及对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观察对比研究。地点:一所市级精神卫生中心的病房。对象:本研究在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完成。选择1997-01/2003-10本院的住院患者30例,年龄18~57岁,平均(33±12)岁。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5例,男8例,女7例。对照组15例,男7例,女8例。方法:试验组用电针内关、人中、承浆合并氯米帕明口服,对照组单用氯米帕明。于治疗前、治疗后4,6,8周末、6个月随访分别用强迫量表(Y-Bocs)、副反应量表(TESS)和临床评定标准评定疗效及副反应,治疗后8周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主要观察指标:Y-BOCS,TESS,SDSS量表评分结果比较。结果:治疗4,6,8周末Y-Bocs分减分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ESS分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P<0.01),SDSS“职业和工作”因子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电针内关、人中、承浆治疗强迫症状,减少了氯米帕明的副反应,能够改善强迫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关键词
强迫症人格障碍/治疗
氯米帕明/治疗应用
电针
-
分类号
R749.9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感觉统合训练合并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
- 6
-
-
作者
高华
秦伟
祝英禄
-
机构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一科
-
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07-107,109,共2页
-
文摘
目的对照比较单独用氟哌啶醇和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合并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00-01/2004-12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童心理门诊就诊并诊断为抽动障碍、需要进行感觉统合治疗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合并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对照组单独服用氟哌啶醇治疗。疗程5周,疗效评定按中华医学会4级疗效标准。病情严重程度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5周末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儿均完成治疗。实验组痊愈15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2例,显效率93%。对照组痊愈11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8例,显效率73%。实验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32,P<0.05。两组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对照组及实验组评分均值与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1,3,5周末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40±0.72,3.80±0.76);(2.43±0.63,2.77±0.73);(1.57±0.63,1.90±0.80);t=2.11,1.89,2.11,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合并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较单独用氟哌啶醇效果好,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抽动障碍患儿具有改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双重性作用。
-
关键词
感觉统合训练
儿童抽动障碍
氟哌啶醇
小剂量
第五人民医院
感觉统合治疗
病情严重程度
临床疗效
对照组
实验组
中华医学会
显效率
疗效差异
对照比较
门诊就诊
儿童心理
方法选择
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
0.05
量表评定
行为障碍
-
分类号
R749.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971.4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万拉法新对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
- 7
-
-
作者
孙兆庆
祝英禄
孙丽萍
杜宏群
陈玉民
-
机构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女一病区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一科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男二病区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女二病区
-
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3期7453-7453,7455,共2页
-
-
关键词
万拉法新
抑郁障碍
社会功能恢复
氟西汀
治疗
-
分类号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心理护理在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中的应用
- 8
-
-
作者
高华
秦伟
祝英禄
孙梦月
-
机构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一科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检验科
-
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38-139,共2页
-
文摘
目的:了解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心理护理的内容与方法,探讨心理护理对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进行矫正的过程中进行的心理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关爱儿童的身心需求,搞好儿童治疗室的硬件设施。②恰当的与家长进行心理沟通,解除焦虑和偏见;对儿童治疗树立起信心。③掌握儿童的心理需要和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相应护理:带教老师要以敏锐的眼光、细心观察儿童的心理活动,与其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注重语言效果,激发儿童训练兴趣;尊重儿童的人格,带教老师要付出爱心,耐心,宽容之心;遵循“以儿童教育儿童”的科学教育方法,引导儿童搞好同伴关系。④做好家长的心理辅导工作。结果:在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可使儿童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进行治疗,驱除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结论:心理护理是医用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独立的分支学科。在儿童少年精神医学领域中,儿童心理卫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研究儿童的心理状态,是心理护理的职责之一;也是感觉统合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对改善儿童的大脑功能,促进儿童的脑发育和心理发育,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从而使儿童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
关键词
感觉异常
儿童
护理
-
分类号
R749.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