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儿科常用氧气疗法
1
作者 张心 常绍光 《安徽医药》 CAS 2002年第4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儿科 氧气疗法 动脉氧分压 治疗指征 给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霉素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平 李艳玲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5期609-613,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红霉素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治疗效果。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于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共100例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了两组,对照组患儿(5...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红霉素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治疗效果。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于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共100例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了两组,对照组患儿(50例)采取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50例)采取红霉素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退热时长、咳嗽咳痰缓解时长、肺部啰音消失时长、住院时长、治疗前后患儿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及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等肺功能指标变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IPS)变化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儿(98.00%)相较于对照组患儿(84.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退热的时长、咳嗽咳痰缓解时长、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长、住院时长[分别为(3.59±0.58)d、(5.18±0.95)d、(5.68±0.79)d、(15.19±2.00)d],均短于对照组患儿[(4.56±0.65)d、(7.72±1.00)d、(7.35±0.85)d、(17.45±2.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73、13.021、10.176、5.483,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RP、IL-6、TNF-α浓度水平[分别为(12.59±2.00)mg·L^(-1)、(7.23±1.05)ng·L^(-1)、(1.32±0.20)mg·L^(-1)],均低于对照组患儿[(16.92±2.12)mg·L^(-1)、(10.45±1.63)ng·L^(-1)、(1.70±0.14)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05、11.743、11.006,均P<0.00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EF、FVC、FEV_(1)水平分别为(198.54±7.95)L·min^(-1)、(1.79±0.30)L、(1.77±0.13)L,均高于对照组患儿(166.92±8.54)L·min^(-1)、(1.50±0.27)L、(1.45±0.15)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63、5.081、8.835,均P<0.00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IPS评分为(3.23±0.59)分,低于对照组患儿(4.23±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8,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在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红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方案疗效显著,可改善炎症,提升肺功能,缓解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 肺炎支原体肺炎 红霉素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临床疗效 炎症反应 肺功能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受累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香敏 鲍士莉 魏海燕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68-271,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过敏性紫癜(AP)患儿肾脏受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AP患儿103例为AP组,根据是否出现肾脏受累分为受累组(n=41)和无受累组(n=62),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群74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及NLR。采用...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过敏性紫癜(AP)患儿肾脏受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AP患儿103例为AP组,根据是否出现肾脏受累分为受累组(n=41)和无受累组(n=62),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群74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及NLR。采用ROC评估NLR对AP患儿肾脏受累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患儿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结果AP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LR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受累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LR均明显高于未受累组,淋巴细胞低于未受累组(P<0.05)。胱抑素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NLR均为AP患儿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P<0.0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NLR对AP患儿肾脏受累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结论NLR是AP患儿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NLR可作为诊断AP患儿肾脏受累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过敏性紫癜 儿童 肾脏受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干扰素α-2β雾化吸入联合口服维生素D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PDGF、ECP和尿LTE4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范新凤 李艳玲 +3 位作者 孙晓宝 王娟 张文化 王晓春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1006-1011,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干扰素α-2β雾化吸入联合口服维生素D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人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和尿白三烯E4(LTE4)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 目的:探讨重组干扰素α-2β雾化吸入联合口服维生素D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人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和尿白三烯E4(LTE4)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毛细支气管炎常规治疗并口服维生素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β注射液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患儿治疗前及治疗5、12 d的血清PDGF、ECP、IL-4、IFN-γ和尿LTE4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PDGF、ECP、IL-4和IFN-γ和尿LTE4水平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5 d两组血清PDGF、ECP、IL-4和尿LTE4水平均有所下降,IFN-γ水平均有所上升,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d两组血清PDGF、ECP、IL-4和尿LTE4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IFN-γ水平均有所上升且比对照组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咳嗽痰鸣消失时间、肺部干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组干扰素α-2β雾化吸入联合口服维生素D治疗患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儿机体炎症状态、临床症状及体征,正向调节患儿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干扰素α-2β 毛细支气管炎 维生素D 血小板衍生因子 人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白三烯E4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闷热综合征5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汤广宇 姚强 +2 位作者 李守卫 吴跃进 吴小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3-84,共2页
新生儿闷热综合征是指因保暖过度、捂闷造成缺氧、高热及抽搐为主的征候群。严重者或 治疗不及时均可导致死亡或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现将1990年11月至1997年11月收 治的51 例,分析如下。 临 床 资 料   一、 对 象 ①患儿均... 新生儿闷热综合征是指因保暖过度、捂闷造成缺氧、高热及抽搐为主的征候群。严重者或 治疗不及时均可导致死亡或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现将1990年11月至1997年11月收 治的51 例,分析如下。 临 床 资 料   一、 对 象 ①患儿均有明显蒙被、闷热史,入院前和/或入院时有高热;②无严重围产期窒息和产 伤史;③有惊厥和意识障碍表现,可排除其他引起惊厥和意识障碍的疾病;④感染症状轻或 无 感染。本组男30例,女21例;足月儿47例,早产儿4例;≤7天9例,>7天42例;发病季 节: 春季15例,秋季21例,冬季15例,夏季无;城镇患儿7例(13.7%),乡村患儿44例(86 .3% )。   二、 临床表现 ①发病时间:大多在凌晨哺乳时被发现,其中3小时内出 现症状者30例(58.8%),3小时~6小时出现症状者15例(29.4%),6小时以上者6例(11.8%)。 ②高 热、大汗及脱水:~40℃14例(27.5%),40℃~42℃33例(64.7%),>42℃4例(7.8%) 。 ③神 经系统表现:惊厥8例,表现为四肢及面颊部肌群的小抽动;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 、反 应迟钝,4例呈昏迷状态;肌张力增高10例;肌张力降低22例;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30 例 ;前囟饱满9例;颈抵抗6例;双眼凝视或呆滞者20例。 ④呼吸系统和循 环系统表现:面色青 紫伴气急31例,呻吟25例,不规则呼吸或呼吸暂停15例,双肺闻及罗音17例。心率≥1 60次 /分45例,<100次/分4例,心跳骤停2例;3例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⑤消 化系统表现:均有纳 差或拒乳表现,大便呈粘冻状20例,呈果酱样5例,腹胀10例。 ⑥泌尿 系统表现:少尿10例,无尿4例。 ⑦伴随疾病:肺炎7例,腹泻3例,先天性心脏病1 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闷热综合征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口服乳杆菌干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修侠 潘家华 《安徽医学》 2011年第6期741-743,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早期口服乳杆菌干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根据知情自愿的原则,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生产,家族中父母有一方或双方有过敏史的127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75例乳杆菌组口服由AXCAN PHARMAS.A.生产,协和药业分装... 目的探讨婴幼儿早期口服乳杆菌干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根据知情自愿的原则,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生产,家族中父母有一方或双方有过敏史的127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75例乳杆菌组口服由AXCAN PHARMAS.A.生产,协和药业分装的乳杆菌(Lb菌株),每天1次,1次半袋(每袋含1×109个菌)服6个月;对照组52例未添加任何微生态制剂。婴儿3,6,12,18个月时来院随访临床过敏症状并半定量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定量检测过敏原的总IgE抗体。结果乳杆菌组与对照组相比,湿疹、过敏性腹泻及鼻炎发病率明显降低,乳杆菌组较对照组IgG抗体阳性率及IgE抗体水平低。结论早期口服乳杆菌干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能改善湿疹、过敏性腹泻及鼻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过敏 IGG抗体 IGE抗体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不同途径给药治疗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孙节 刘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279-280,共2页
对干扰素不同途径给药在治疗喘憋性肺炎中的疗效作了对比观察,雾化吸入组54例,肌肉注射组42例。雾化吸入组采用干扰素1.5万U加入生理盐术20ml扭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肌肉注射组采用干扰素1.5万U/次,肌肉注射,每... 对干扰素不同途径给药在治疗喘憋性肺炎中的疗效作了对比观察,雾化吸入组54例,肌肉注射组42例。雾化吸入组采用干扰素1.5万U加入生理盐术20ml扭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肌肉注射组采用干扰素1.5万U/次,肌肉注射,每日2次。结果表明,雾化吸入组在止咳、平喘、肺部罗音及X线炎症吸收效果、住院日和平均治疗天数均优于肌肉注射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喘憋性肺炎 药物疗法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s-C预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肾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修侠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432-43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预警新生儿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49例HIE患儿,入院次日抽空腹血,测定各组新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预警新生儿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49例HIE患儿,入院次日抽空腹血,测定各组新生儿Cys-C、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值。所有HIE的新生儿生后7 d内进行HIE临床分度,分为轻、中、重3组,以同期15例足月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观察对比HIE各组和对照组的以上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IE各组Cys-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临床分度的加重Cys-C值逐渐增高(P<0.05);呈正相关(r=0.580 4,P<0.05);Cys-C值异常发生率高于血Cr、BUN,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ys-C比SCr,BUN更早,更敏感反映肾功能情况,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预警肾损伤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Cys-C)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娟 魏海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4期116-118,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第一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患儿68...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第一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患儿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炎性反应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0,P=0.024);治疗7 d后,2组降钙素原、γ-干扰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组CD3^(+)、CD4^(+)低于治疗前,CD8^(+)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嗜睡、头晕、腹泻、皮疹和恶心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9%vs.14.71%,χ^(2)=0.405,P=0.52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较好,可改善患儿炎性反应指标,提高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 急性支气管炎 盐酸氨溴索 阿奇霉素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易感性及免疫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新凤 李艳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0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肾损害的易感因素及相关免疫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1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发生肾损害分为肾损害组(71例)和非肾损害组(79例),比较两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肾损害的易感因素及相关免疫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1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发生肾损害分为肾损害组(71例)和非肾损害组(79例),比较两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胱抑素C(Cys-c)、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白三烯B4(LTB4)水平,并采用单因素法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肾损害的易感因素。结果肾损害组患儿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非肾损害组(P<0.05),CD8^+水平显著高于非肾损害组(P<0.05)。肾损害组患儿Cys-c、Ig A、LTB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肾损害组(P<0.05);两组患儿Ig G、Ig M、IL-2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皮疹反复发生>1个月(OR=2.327)是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肾损害的易感因素。结论发生肾损害与非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ys-c、Ig A、LTB4、TNF-α等存在显著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皮疹反复发生>1个月是并发肾损害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过敏性紫癜 肾损害 易感因素 免疫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丽 《临床护理杂志》 2008年第1期62-64,8,共4页
关键词 哮喘/药物疗法 投药 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FSP-1、β2-MG与过敏性紫癜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亮 李艳玲 张文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7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尿纤维母细胞标志蛋白1(FSP-1)、β2-微球蛋白(β2-MG)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对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儿科收治的HSP患儿110例为HSP组,... 目的 探讨尿纤维母细胞标志蛋白1(FSP-1)、β2-微球蛋白(β2-MG)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对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儿科收治的HSP患儿110例为HSP组,同期来我院门诊进行健康咨询的10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FSP-1、β2-MG水平,分析其与紫癜症状评分的相关性。以患儿入院1周内是否发生肾脏损伤分为肾损伤组和未损伤组,分析影响HSP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HSP组尿FSP-1、β2-M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尿FSP-1、β2-MG水平与紫癜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 0,P <0.05)。110例中有35例发生肾损伤,两组腹痛、IgA、尿FSP-1、尿β2-MG、紫癜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痛、IgA、尿FSP-1、β2-MG、紫癜症状评分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 1,P <0.05)。结论 HSP患儿存在尿FSP-1、β2-MG水平异常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导致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母细胞标志蛋白1 Β2-微球蛋白 过敏性紫癜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范新凤 李艳玲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1期451-452,共2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的患儿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儿科门诊收治的98 例确诊为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加用鼠神经...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的患儿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儿科门诊收治的98 例确诊为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两组患儿 均连续治疗15d后对比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 15d 后的WBC、ALT、AST、LDH、血糖较本组治疗齐纳均显著的好转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肌力恢复时间、呕吐、易惊消失时间、嗜睡及精神萎靡消失时间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全部治愈出院、对照组有1 例患儿死于神经源性肺水肿,两组患儿治愈出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的患儿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有利于加快患儿神经损害症状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鼠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咪替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48例疗效分析
14
作者 常绍光 孙节 吴小平 《中原医刊》 1999年第5期25-25,共1页
我科于1996年7月~1997年5月对住院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8例试用西咪替丁治疗,并与同期使用病毒唑治疗的46例患儿做对照比较,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观察的病例均为上呼吸道感染,且无并发... 我科于1996年7月~1997年5月对住院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8例试用西咪替丁治疗,并与同期使用病毒唑治疗的46例患儿做对照比较,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观察的病例均为上呼吸道感染,且无并发症,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药物疗法 西咪替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madi延续性护理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照护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承丽 卢芹芹 孙会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951-954,958,共5页
目的:探讨Ahmadi延续性护理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照护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及其照护者(每例患儿1名,即父亲或母亲)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 目的:探讨Ahmadi延续性护理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照护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及其照护者(每例患儿1名,即父亲或母亲)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Ahmadi延续性护理,均干预至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遵医行为、自我健康行为能力、复发率及患儿父母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用药、饮食、运动、干预、随访行为评分及健康责任、运动、饮食、心理舒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照护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hmadi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HSP患儿遵医行为及自我健康行为效能,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患儿父母负面情绪得以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madi延续性护理 过敏性紫癜 患儿 照护者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措施 被引量:5
16
作者 庞宏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1期21-22,共2页
综述了国内早产儿发病概况、导致呼吸暂停的机理、呼吸暂停的分类及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暂停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丽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3期69-70,共2页
总结了100例手足口患儿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包括集中收治隔离、对症治疗、并发症先兆征象的密切观察、早期干预及精心护理来预防重症并发症等。100例患儿中99例治愈出院,仅1例因重症并发症抢救无效死亡。认为进行手足口病并发症的观察... 总结了100例手足口患儿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包括集中收治隔离、对症治疗、并发症先兆征象的密切观察、早期干预及精心护理来预防重症并发症等。100例患儿中99例治愈出院,仅1例因重症并发症抢救无效死亡。认为进行手足口病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可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患儿病死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并发症 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丁胺醇和丙酸倍氯松雾化吸入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心 《实用全科医学》 2004年第4期316-317,共2页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和丙酸倍氯松吸入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 ,研究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被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丙酸倍氯松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和丙酸倍氯松吸入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 ,研究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被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丙酸倍氯松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10 0 % ,对照组有效率为 84.4%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丙酸倍氯松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起效快 ,疗效显著 ,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丙酸倍氯松 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变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及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华静明 李艳玲 +1 位作者 孙晓宝 张文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0期117-120,共4页
目的 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α2b)联合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RVE)的效果及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78例RVE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 目的 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α2b)联合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RVE)的效果及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78例RVE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RHIα2b治疗,观察组采用RHIα2b联合FDP治疗。治疗7 d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心肌谱酶水平,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止泻时间及脱水纠正时间,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及乳酸脱氢酶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脱水纠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过程中均未见皮疹、发热、心悸等不良反应。结论 RHIα2b联合FDP能够提高RVE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免疫功能,对患儿心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加速患儿康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 1 6-二磷酸果糖 儿童 轮状病毒肠炎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活素治疗闷热综合征32例疗效观察
20
作者 刘波 孙节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55-56,共2页
应用脑活素治疗闷热综合征3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辅以脑活素10ml加入0.56mol·L-1葡萄糖50ml中静滴,每日2次,疗程7~10天;对照组28例,采用综合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抽搐、意识障碍、呼吸... 应用脑活素治疗闷热综合征3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辅以脑活素10ml加入0.56mol·L-1葡萄糖50ml中静滴,每日2次,疗程7~10天;对照组28例,采用综合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抽搐、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上及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和中枢性呼吸衰竭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药物疗法 婴儿 闷热综合征 脑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