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模型预测经皮球囊压迫治疗后三叉神经痛复发 被引量:2
1
作者 齐亮 刘文广 +2 位作者 郑金玉 倪洪早 刘永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6-210,共5页
目的构建预测三叉神经痛(TN)经皮球囊压迫(PBC)治疗后复发模型,分析疼痛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1例经PBC治疗的TN患者,以其中167例为训练集、94例为测试集;根据疼痛是否复发将前者分为复发亚组(n=95)与未复发亚组(n=72),比较亚... 目的构建预测三叉神经痛(TN)经皮球囊压迫(PBC)治疗后复发模型,分析疼痛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1例经PBC治疗的TN患者,以其中167例为训练集、94例为测试集;根据疼痛是否复发将前者分为复发亚组(n=95)与未复发亚组(n=72),比较亚组间基本资料,获取疼痛复发相关因素,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预测训练集和测试集PBC后PN复发的效能,比较模型在训练集与验证集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训练集中,相比未复发亚组,复发亚组肥胖、合并多发性硬化症、TN病程≥5年、治疗前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疼痛分级Ⅳ或Ⅴ、非典型疼痛及球囊压迫时间>120 s者占比较高,而V3分区疼痛者占比较低(P均<0.05)。肥胖[OR=1.662,95%CI(1.176,2.350)]、合并多发性硬化症[OR=1.707,95%CI(1.195,2.439)]、TN病程≥5年[OR=2.016,95%CI(1.364,2.979)]、非典型疼痛[OR=2.551,95%CI(1.508,4.310)]及球囊压迫时间>120 s[OR=2.044,95%CI(1.222,3.419)]均与疼痛复发风险增加有关,而V3分区疼痛[OR=0.874,95%CI(0.787,0.970)]患者复发风险较低(P均<0.05);由以上因素构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训练集与测试集疼痛复发的AUC分别为0.789及0.7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2)。结论所获模型可用于预测PBC后TN复发;肥胖、合并多发性硬化症、TN病程≥5年、非典型疼痛等及球囊持续压迫时间>120 s可增加PBC后TN复发风险,而V3分区疼痛治疗后复发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复发 经皮球囊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肿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建昌 郑金玉 +3 位作者 孙远召 李靖 翟效甫 罗书引 《医药论坛杂志》 2019年第9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颅脑肿瘤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8年4月30例颅脑肿瘤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视作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颅脑肿瘤手术后没有并发远隔部位急... 目的分析颅脑肿瘤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8年4月30例颅脑肿瘤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视作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颅脑肿瘤手术后没有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50例患者视作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基础上的多因素分析显示,颅脑肿瘤患者的年龄、颅脑肿瘤大小、并发脑积水、使用甘露醇是导致颅脑肿瘤手术切除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脑肿瘤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有多种,临床应该注重做好危险因素的干预,以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肿瘤 手术 远隔部位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