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施豪杰 张吉健 王乔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2期243-245,共3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NSCLC患者,采用抽签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观察组行...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NSCLC患者,采用抽签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观察组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及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操作用时、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首日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3、7 d及30 d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NSCLC患者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等优点,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 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手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戴洋洋 孙诗亮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2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早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早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三孔术式,观察组行单孔术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肺功能指标、疼痛创伤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48.36±18.28)min,长于对照组的(126.28±12.69)min,术中出血量为(102.41±10.32)mL,少于对照组的(128.54±12.33)mL,拔管时间为(4.45±0.42)d,短于对照组的(5.89±1.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7、10.149、7.761,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创伤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价值更高,利于减轻手术创伤,降低疼痛创伤指标水平,保护肺功能,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 肺功能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不同纵隔淋巴结清扫方法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孙诗亮 施豪杰 戴洋洋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采取不同纵隔淋巴结清扫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膈淋巴结清扫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肺癌根治术与纵隔淋巴结清扫术(LND),对照组采取传统清...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采取不同纵隔淋巴结清扫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膈淋巴结清扫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肺癌根治术与纵隔淋巴结清扫术(LND),对照组采取传统清扫方式,观察组采取改良清扫方式。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5.72±1.02)枚、术中出血量(55.36±2.60)ml均少于对照组的(7.48±1.12)枚、(62.72±1.8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5.04±0.89)分,低于对照组的(7.16±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淋巴漏发生率分别为4.00%、0,低于对照组的32.00%、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水肿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改良淋巴结清扫方式,可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问题,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纵隔淋巴结清扫 肺部感染 淋巴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分析
4
作者 孙诗亮 《中外医疗》 2022年第35期107-110,115,共5页
目的 分析对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时手术方法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其中参照组27例... 目的 分析对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时手术方法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其中参照组27例患者采用传统右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研究组30例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安全性、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胃管引流量以均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6%)显著低于参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9,P<0.05)。结论 在对食道癌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治疗方式,手术方法的安全性也相对较高治疗效果优,同时还有效控制避免各种并发症形成,为其康复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镜 食管癌根治术 手术方法 安全性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率变异性参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桑园园 王乔 +4 位作者 于培 罗莉 刘金琦 夏大云 赵艳娟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850-853,共4页
目的基于心率变异性(HRV)参数构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术的108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基于心率变异性(HRV)参数构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术的108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n=29)与未发生MACE组(n=79)。两组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测,获取HRV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患者PCI术后院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R-R间期标准差、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均是AMI患者PCI术后院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因素构建AMI患者PCI术后院内MACE的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911(95%可信区间:0.850~0.97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列线图的预测概率与现况值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P值为0.395。结论基于HRV参数及临床病理特征构建的AMI患者PCI术后院内MACE的风险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能协助临床预警高危人群,便于进行早期决策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率变异性参数 不良心血管事件 列线图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