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改革——以淮海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施珺 李慧 陈艳艳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0期127-130,共4页
新工科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体系重构、智慧化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新模式改革案例是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重点。针对目前工科专业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从优质化课程体系的重构、智慧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精... 新工科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体系重构、智慧化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新模式改革案例是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重点。针对目前工科专业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从优质化课程体系的重构、智慧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精准化教学效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运用程序设计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与探索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地方高校 程序设计 课程体系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姜宏岸 赵启升 伍俊明 《计算机教育》 2009年第21期128-130,共3页
为了解决计算机网络类课程普遍存在的实验教学薄弱、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基于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又能够让学生学到实用技能的原则,本文对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体系结构、实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分类、实验课程的开设和... 为了解决计算机网络类课程普遍存在的实验教学薄弱、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基于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又能够让学生学到实用技能的原则,本文对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体系结构、实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分类、实验课程的开设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验教学的实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网络工程 实验教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OC的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霞 赵雪峰 陈艳艳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8年第21期71-73,共3页
为了更好地进行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SPOC教学,本文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应用SPOC教学的实践出发,探索SPOC课程建设与教学的方法;针对SPOC教学推广应用过程中不同阶段遇到的实际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手段;按照课程建设准备、课程执行、课... 为了更好地进行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SPOC教学,本文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应用SPOC教学的实践出发,探索SPOC课程建设与教学的方法;针对SPOC教学推广应用过程中不同阶段遇到的实际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手段;按照课程建设准备、课程执行、课程完善的步骤,总结了基于SPOC的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建设实践。通过课程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在SPOC课程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 MOOC SPOC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志敏 徐馨 李存华 《科教文汇》 2011年第31期64-64,70,共2页
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课程中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指出实验课程是理论课程的重要补充。通过实际教学研究,探讨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搭建实验平台以及利用虚拟技术来创新实验内容和模式、改进实验方法,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课程中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指出实验课程是理论课程的重要补充。通过实际教学研究,探讨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搭建实验平台以及利用虚拟技术来创新实验内容和模式、改进实验方法,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实验教学研究 实验内容 实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跨专业知识培养 被引量:5
5
作者 赵雪峰 《计算机教育》 2010年第24期19-22,共4页
针对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和技术"只专不博",难以运用计算机知识和理论解决其他专业问题的状况,在分析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跨专业知识培养的必然性基础上,结合跨专业知识培养现状,提出了跨专业知识培养的多种途径。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跨专业 知识结构 创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云 施珺 李慧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2期84-86,共3页
现代信息环境下,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多年实践基础上,从基本的教学知识结构和体系架构、具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设计到课外的数字化教学平台的配备和对学生学习的激励等各... 现代信息环境下,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多年实践基础上,从基本的教学知识结构和体系架构、具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设计到课外的数字化教学平台的配备和对学生学习的激励等各个课程教学环节进行了可行的改革研究,为提高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平台 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危险驾驶预警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汪前进 郑占杰 《长沙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37-40,共4页
针对近年来我国车辆持有率逐年提高,交通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的现状,设计了一个危险驾驶预警系统.利用车载摄像头获取驾驶员操作视频帧,由算法分析判定驾驶员可能存在的未佩戴安全带、疲劳驾驶、手持打电话等行为,并进行预警.提出了一种... 针对近年来我国车辆持有率逐年提高,交通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的现状,设计了一个危险驾驶预警系统.利用车载摄像头获取驾驶员操作视频帧,由算法分析判定驾驶员可能存在的未佩戴安全带、疲劳驾驶、手持打电话等行为,并进行预警.提出了一种新的带状区域安全带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够克服利用霍夫变换安全带检测方法的缺点,能够检测到较大弧度的非直线轮廓,且不受轮廓线间断的影响.还研究了人眼的纵横比与闭眼的关系,通过计算驾驶员闭眼频率以确定是否疲劳驾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图像识别 安全带 疲劳驾驶 霍夫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在信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茗 《高教论坛》 2007年第2期125-127,共3页
本文分析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信息课的现状,就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和内容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信息课 兴趣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专业电子商务教学环节设计的探索
9
作者 张勇 周天源 《价值工程》 2011年第27期198-198,共1页
电子商务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涉及到了金融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多门学科,文理渗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本文旨在结合计算机专业要求和学生特点,探索出计算机专业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合理取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 电子商务 计算机 教学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生思维训练为主体的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
10
作者 管燕 仲兆满 《科技视界》 2015年第11期110-110,共1页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特点、学生学习和认知特点,对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性的探索。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能力训练为主线的计算机语言类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意在有效的...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特点、学生学习和认知特点,对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性的探索。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能力训练为主线的计算机语言类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意在有效的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提升学生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编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训练 主体 计算机语言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大类培养模式下案例驱动法的应用
11
作者 周天源 《市场周刊》 2017年第3期152-153,共2页
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引入案例驱动教学在计算机类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列举理论课和程序语言课,指出案例驱动教学的作用和优点,同时也改进了课程的考核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技能和素质。
关键词 案例驱动 理论课 语言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专业“源码剖析”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刚 张民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5期82-84,共3页
探讨了源码剖析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对其适用场合、作用进行了分析,着重强调了从源码题材的选取和过程控制两个方面来保障源码剖析学习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源码剖析 计算机教学 实践教学 过程控制 综合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网络化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娅娅 《甘肃科技》 2011年第17期115-116,102,共3页
网络技术的发展赋予机房管理工作新的内涵。教学机房现代化管理不仅需要实现事务性管理的计算机化,还需要适应网络环境实现管理网络化。通过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实验教学网络化管理现状、意义的分析,探讨了网络化管理系统内容,以便总结... 网络技术的发展赋予机房管理工作新的内涵。教学机房现代化管理不仅需要实现事务性管理的计算机化,还需要适应网络环境实现管理网络化。通过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实验教学网络化管理现状、意义的分析,探讨了网络化管理系统内容,以便总结出一套基于网络技术高效的、科学的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房管理 网络 网络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算机可控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的矩形波发生器
14
作者 胡建华 曲毅 《电子工程师》 2002年第10期6-9,共4页
研制了脉宽、脉间可调的矩形波发生器 ,综合比较了几种电路的优缺点 ,设计出了计算机控制的脉冲宽度、脉冲间隔最小调整量为 0 .2 5μs,最高频率可达 2 MHz的矩形波发生器。
关键词 计算机 脉冲宽度 脉冲间隔 矩形波发生器 计算机控制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15
作者 陈茂华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3期79-81,共3页
结合三本院校的特点,分析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经验,从教师、教学、学生三个方面,针对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过程提出改革措施,以期更好地促进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 结合三本院校的特点,分析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经验,从教师、教学、学生三个方面,针对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过程提出改革措施,以期更好地促进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本院校 计算机专业 课程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安全数据存储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施珺 李慧 周立东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8-142,共5页
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云计算)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针对云存储系统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数据安全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安全数据存储架构.该架构从数据存储和数据安全两方面研究了云计... 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云计算)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针对云存储系统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数据安全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安全数据存储架构.该架构从数据存储和数据安全两方面研究了云计算的安全问题,分别提出了基于Cache的数据存储模式与基于第三方认证的数据安全模式,从而提高了数据的可用性,从数据存储到传输都建立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实现了云数据的有效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数据安全 架构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工程人才动态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文彬 董剑利 张文娟 《科教文汇》 2010年第30期28-29,共2页
根据我国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和省属院校的特点,针对软件技术应用型、研究性应用型和复合应用型三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学生自我调整、课堂理论教学、课外项目驱动、实践培训"四维一体的新型动态人才培养模式",在建设软件... 根据我国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和省属院校的特点,针对软件技术应用型、研究性应用型和复合应用型三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学生自我调整、课堂理论教学、课外项目驱动、实践培训"四维一体的新型动态人才培养模式",在建设软件高端实训环境的同时,改革与之相配套的培养模式,阐述了各类型人才与培养环节、实践培训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具体的建设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培养模式 高端实训环境 课外项目 质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工程全过程网上监督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毕野 韦庆东 +1 位作者 徐立胜 葛启举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7期118-120,163,共4页
在分析建筑行业质量监管的功能和数据需求的基础上,使用ASP.Net技术开发了基于三层架构的建设工程全过程网上监督评价系统。深入探讨该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设计,并对实现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给出了较详细的解决方案。运行情况表明,... 在分析建筑行业质量监管的功能和数据需求的基础上,使用ASP.Net技术开发了基于三层架构的建设工程全过程网上监督评价系统。深入探讨该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设计,并对实现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给出了较详细的解决方案。运行情况表明,系统对社会公众参与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工程 网上监督评价系统 异常评价 ASP.NET 三层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计算环境中的Sybase同步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单建魁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0-72,共3页
介绍了Sybase数据库系统提供的SQLRemote、MobiLink和ReplicationServer三种同步技术的特点和体系结构,讨论了同步系统对它们的不同需求,并且对三种同步技术的综合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同步 SQL Remote MOBILINK REPLICATION SERVER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的k着色问题的DNA计算模型
20
作者 李步军 王继顺 张键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42-44,共3页
DNA计算是一种新的并行计算模式,在解决NP完全问题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利用DNA计算的计算特性给出了一个图的k着色问题的DNA计算模型,该算法最多需要(3kn(n-1))/2+6个生物操作即可求出图的色数及相应的着色模式.
关键词 DNA计算 NP完全问题 k着色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