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频超声的小鼠海马区成像的研究
1
作者 谢敏 陆敏华 +1 位作者 陶子 庞春颖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28-132,共5页
海马区作为参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记忆与学习的重要器官,在研究阿兹海默病的过程中对海马区的成像成为关注之一。通过采用超声中心频率为30MHz换能器的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仪对活体小鼠和离体小鼠脑部的海马区进行成像,获得对应的二维... 海马区作为参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记忆与学习的重要器官,在研究阿兹海默病的过程中对海马区的成像成为关注之一。通过采用超声中心频率为30MHz换能器的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仪对活体小鼠和离体小鼠脑部的海马区进行成像,获得对应的二维超声图,并使用MATLAB以及相应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三维超声图像的重建。结果显示无论二维或是重建后的三维都能较好的显示出脑部海马区的位置,从而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检测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区 高分辨率超声 三维重建 脑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频率脉冲编码激励的软组织粘弹性定量测量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浩铭 郑翊 +4 位作者 陈昕 刘盼盼 郭燕荣 汪天富 陈思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2-401,共10页
高频剪切波对粘性参数的准确估计非常重要.为了提高高频剪切波的检测能力,并研究其对粘弹性参数估计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基于正交频率脉冲激励的超声振动计方法.通过构造具有特定频谱特性的正交频率波形,经稀疏采样之后激励组织振动,可... 高频剪切波对粘性参数的准确估计非常重要.为了提高高频剪切波的检测能力,并研究其对粘弹性参数估计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基于正交频率脉冲激励的超声振动计方法.通过构造具有特定频谱特性的正交频率波形,经稀疏采样之后激励组织振动,可以增强剪切波的高频分量.以新鲜猪肝为对象进行离体实验.选择二进制编码和两种正交频率编码脉冲激励组织振动,然后分别运用激光振动计和超声对不同编码激励方式产生的剪切波进行检测.激光振动计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剪切波的高频分量,而从超声实验结果上看,与二进制编码激励方式的结果相比,当只用100~400 Hz剪切波速度拟合求解时,三码片与六码片的正交频率脉冲激励所估计得到的剪切弹性和剪切粘性的相对偏差分别为2.3%和4.1%,13.6%和11.5%;而当将所有频率剪切波速度用于拟合求解时,三码片与六码片的正交频率脉冲激励所估计得到的剪切弹性和剪切粘性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0.6%和3.5%,5.4%和11.8%.实验结果表明,正交频率编码激励方式可以降低激励峰值声强,并提高系统对高频剪切波的检测能力;另一方面,高频剪切波对粘弹性估计值具有影响,但其影响方式还不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辐射力 剪切波 粘弹性 谐波振动 正交频率编码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波软组织黏弹性测量仿真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浩铭 陈思平 汪天富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1-267,共7页
基于表面波的黏弹性参数超声测量法,提出引入Zener黏弹性模型,推导Zener黏弹性组织中表面波频散速度与黏弹性参数的关系,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仿真模型,记录表面波位移,结合FieldⅡ工具包对超声黏弹性参数测量进行仿真验证.仿真模型在不同... 基于表面波的黏弹性参数超声测量法,提出引入Zener黏弹性模型,推导Zener黏弹性组织中表面波频散速度与黏弹性参数的关系,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仿真模型,记录表面波位移,结合FieldⅡ工具包对超声黏弹性参数测量进行仿真验证.仿真模型在不同泊松比情况下,Voigt模型中剪切弹性μ和剪切黏性η的平均估计偏差分别为3.78%和1.41%,而在Zener模型中剪切弹性μ1、μ2和剪切黏性η的平均估计偏差分别为3.76%、6.89%和4.63%.仿真估计偏差结果在可接受范围内,表明该方法用于软组织表面病灶黏弹性测量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学 表面波 黏弹性 有限元分析 位移估计 卡尔曼滤波 相位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大鼠肝脏中剪切波与频散特性影响研究
4
作者 谢鹏 郭燕荣 +2 位作者 温慧莹 陈昕 林浩铭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6-561,共6页
剪切波相速度和衰减的频散特性的准确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温度变化可能会对生物软组织的力学特性产生影响,为了研究温度的变化对剪切波相速度和衰减频散特性测量的影响,以大鼠肝脏为研究对象,基于声辐射力的剪切波成像的方法,通过离体... 剪切波相速度和衰减的频散特性的准确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温度变化可能会对生物软组织的力学特性产生影响,为了研究温度的变化对剪切波相速度和衰减频散特性测量的影响,以大鼠肝脏为研究对象,基于声辐射力的剪切波成像的方法,通过离体实验来获取大鼠肝脏内部不同温度下的剪切波相速度和衰减频散特性曲线。实验结果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剪切波相速度逐渐减少,衰减频散逐渐增大,特别是在较高的频段(270~380 Hz)的变化更为显著。结果表明温度是测量大鼠肝脏中剪切波相速度和衰减频散特性中不可忽略的因素,这对今后的动物实验研究以及疾病评估提供了实验参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速度 剪切波衰减 频散特性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