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卒中诊疗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曹黎明 任力杰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3-989,共7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全球成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理解和对诊疗方法的创新,近年来急性缺血性卒中诊疗技术取得显著进展。从多模态影像到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从静脉溶栓到机械取栓,从免疫调节...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全球成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理解和对诊疗方法的创新,近年来急性缺血性卒中诊疗技术取得显著进展。从多模态影像到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从静脉溶栓到机械取栓,从免疫调节到神经保护策略,从干细胞疗法到纳米医学,从最初的单纯药物治疗发展到药物结合机械取栓的综合性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领域正朝着个体化、精准化、有效和全面管理的方向发展。应用多样化的先进诊疗技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最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诊断 治疗 技术 方法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缺血性卒中诊疗中的研究进展及挑战
2
作者 张丽苹 曹黎明 +4 位作者 肖楠 廖雨琦 池枫 余艳妮 任力杰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2-1017,共6页
卒中是中国居民致死和长期致残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治疗药物受限于血脑屏障阻碍、稳定性差、缺乏靶向性、低载药量,治疗效果可能欠理想。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可实时控制的药物,已被广泛用于卒中的诊疗。纳米药物能够有效... 卒中是中国居民致死和长期致残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治疗药物受限于血脑屏障阻碍、稳定性差、缺乏靶向性、低载药量,治疗效果可能欠理想。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可实时控制的药物,已被广泛用于卒中的诊疗。纳米药物能够有效提高药物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靶向性,并延长药物的半衰期,从而有效改善传统药物的疗效。近年来纳米材料在缺血性卒中诊疗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临床转化等挑战。本文主要综述纳米材料在缺血性卒中诊疗中的研究进展和挑战,旨在继续推动纳米材料在卒中诊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纳米材料 血脑屏障 靶向治疗 诊疗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诊断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朱佳倩 曹黎明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997,共7页
卵圆孔未闭存在于约1/4的成年人群中,是公认的隐源性卒中、偏头痛的危险因素。精准诊断卵圆孔未闭对明确病因及指导治疗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卵圆孔未闭的主要诊断方法与技术,主要涵盖增强TCD、增强经胸超声心动图、增强经食管超声心动... 卵圆孔未闭存在于约1/4的成年人群中,是公认的隐源性卒中、偏头痛的危险因素。精准诊断卵圆孔未闭对明确病因及指导治疗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卵圆孔未闭的主要诊断方法与技术,主要涵盖增强TCD、增强经胸超声心动图、增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心脏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了各检测方法的发展历史、优劣,并指出了发展方向,即增强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增强TCD同步检查卵圆孔未闭,强调了该同步多模态联合超声造影检查的优劣、改进办法及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诊断技术 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 增强经胸超声心动图 增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心脏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符鹏程 曹黎明 +2 位作者 朱佳倩 赵桂玉 徐格林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4-1011,共8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症状更重,预后更差,再灌注治疗可有效改善这类患者的功能预后。近年来再灌注治疗技术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治疗时间窗内患者比例低、再灌注损伤、出血转...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症状更重,预后更差,再灌注治疗可有效改善这类患者的功能预后。近年来再灌注治疗技术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治疗时间窗内患者比例低、再灌注损伤、出血转化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采取对策,如优化急救流程、革新操作技术、加强损伤防护等。本文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 再灌注治疗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卧立位试验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王静祎 李华 曹黎明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8-1003,共6页
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功能可维持正常脑血流灌注,对确保人正常生活及工作至关重要。CA障碍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在脑血管病或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中尤为常见。TCD卧立位试验是一种运用TCD评估CA的无创、便捷方法,... 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功能可维持正常脑血流灌注,对确保人正常生活及工作至关重要。CA障碍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在脑血管病或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中尤为常见。TCD卧立位试验是一种运用TCD评估CA的无创、便捷方法,其关键在于监测患者从卧位到立位过程中脑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的变化。TCD卧立位试验在脑血管病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但标准化操作、结果解读和个体差异等挑战制约着其临床推广。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TCD卧立位试验有望在个体化医疗和早期诊断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本综述旨在为更好地发挥其临床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卧立位试验 脑血流自动调节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危险因素初筛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温程娟 任力杰 胡诗雨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检验卒中危险因素初筛表的信度、效度。方法对130例测试对象进行卒中危险因素初筛表、改良弗明汉卒中风险评估量表(Framingham Stroke Profile,FSP)进行调查,检验卒中危险因素初筛表的信度及效度。结果卒中危险因素初筛表的Cronbac... 目的检验卒中危险因素初筛表的信度、效度。方法对130例测试对象进行卒中危险因素初筛表、改良弗明汉卒中风险评估量表(Framingham Stroke Profile,FSP)进行调查,检验卒中危险因素初筛表的信度及效度。结果卒中危险因素初筛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01,分半信度为0.826,重测信度为0.94。因子分析法提取5个共性因子,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199%,量表的结构效度、内容效度、效标效度达到测量学要求。结论卒中危险因素初筛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符合量表测量学的要求,可作为我国卒中风险评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危险因素 初筛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AD7c-NTP与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4
7
作者 梁春华 肖小华 胡火有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4期109-112,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第五大病因,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AD7c-NTP是一种与AD神经元变性密切相关的跨膜磷蛋白,它能促进神经炎症的萌发与细胞凋亡,在早期AD...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第五大病因,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AD7c-NTP是一种与AD神经元变性密切相关的跨膜磷蛋白,它能促进神经炎症的萌发与细胞凋亡,在早期AD患者的脑组织、脑脊液和尿液中选择性升高,而在多发性硬化、抑郁症及其他慢性疾病中未发现类似特异性升高。尿液AD7c-NTP诊断AD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与脑脊液相似,并且其含量与痴呆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此外,因尿液检测具有易操作、无创、经济、安全等优点,方便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在未来尿液AD7c-NTP有可能成为筛查及诊断AD的一种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尿液AD7c-NTP 诊断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