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气候观象台多维度观测能力建设及科学研究——以深圳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磊 邱宗旭 +7 位作者 罗红艳 杨红龙 高瑞泉 卢超 张丽 江崟 庄红波 唐佳慧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7-1951,共15页
国家气候观象台是中国国家级气象观测的重要节点,发展国家气候观象台的观测能力,并依托其开展有特色的科学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大气科学发展。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是我国珠三角经济圈环境综合观测区唯一的国家级气候观象台,经过20余年的... 国家气候观象台是中国国家级气象观测的重要节点,发展国家气候观象台的观测能力,并依托其开展有特色的科学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大气科学发展。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是我国珠三角经济圈环境综合观测区唯一的国家级气候观象台,经过20余年的持续不断建设,已具备了城市—郊区的对比监测、气象—环境的联合监测、地面—高空的立体监测和陆地—海洋的协同监测等多方面的监测能力。基于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的观测数据,大气科学领域的学者们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气候、边界层风特性及致灾机理、大气环境与环境气象、气候资源、地闪雷电特征等多个领域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对这些领域的科学认识。此外,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还支撑了深圳本地的防灾减灾、城市管理、城市规划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已逐渐成为发挥气象观测社会效益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 粤港澳大湾区 城市气候 环境气象 大气边界层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圳视角的超大城市气候风险与早期预警应对展望
2
作者 巢清尘 邱宗旭 +7 位作者 冯爱青 韩振宇 杨红龙 韩钦梅 刘远 王秋玲 秦云 王阳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7-268,共12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的气候风险已成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重点。文章以深圳为例,分析其历史气候演变特征、未来趋势及对关键领域的风险。结果表明,70年来深圳的气温快速上升、降水年际波动大,但风速整体下降。高温、极端降水及...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的气候风险已成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重点。文章以深圳为例,分析其历史气候演变特征、未来趋势及对关键领域的风险。结果表明,70年来深圳的气温快速上升、降水年际波动大,但风速整体下降。高温、极端降水及台风等主要气象灾害的极端性变化明显,并且未来将进一步加剧,导致城市气候风险更为复杂。气候变化对深圳生态系统、水资源、人体健康、能源负荷及基础设施都带来一定风险,总体上弊大于利。旱涝灾害影响植被生长,珠江流域西部径流减少,加剧水资源管理压力;热浪对居民健康构成高度风险,尤其是城市西部地区;温湿度上升推高居民用电需求,增加能源负荷;极端降水导致城市排水系统面临更大内涝风险,对基础设施承载力带来挑战。此外,极端灾害的跨系统风险传导将进一步加剧社会经济损失。早期预警是有效应对气候风险的措施之一。深圳气候风险评估及其应对模式对全国大城市的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启示意义。建议进一步加强全国气候风险评估工作,推动灾害普查与隐患排查的制度化,完善跨部门协同的早期预警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气候适应的韧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关键领域 影响与风险 早期预警 深圳 超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臭氧污染气象条件指数
3
作者 罗红艳 张丽 +1 位作者 何美钿 杨红龙 《广东气象》 2025年第1期58-61,共4页
基于2018-2023年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的气象数据、深圳市环境监测站的空气质量数据,运用相关分析、量纲一阈值和多元回归等方法,构建了深圳地区的臭氧(O_(3))污染气象条件指数(OMI),并开发了监测和预报产品,业务运行良好,结果表明:(1)... 基于2018-2023年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的气象数据、深圳市环境监测站的空气质量数据,运用相关分析、量纲一阈值和多元回归等方法,构建了深圳地区的臭氧(O_(3))污染气象条件指数(OMI),并开发了监测和预报产品,业务运行良好,结果表明:(1)从O_(3)生成、扩散、清除条件3个方面选取了9个气象因子,其中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弱风时数与O_(3)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地面风速、边界层风速、雨量和相对湿度与O_(3)质量浓度呈负相关。用阈值量纲一方法构建了9个O_(3)污染量纲一气象因子。(2)利用多元线性回归获得了9个因子的权重系数,进而构建了O_(3)污染气象条件指数(OMI),可定量化的指示O_(3)污染综合气象条件。通过检验,OMI对O_(3)污染的指示性较好,不同污染级别指示准确率60.6%~91.2%。(3)结合广东省精细化网格预报GIFT产品,开发了未来10 d的OMI产品,对O_(3)污染进行风险提醒,为O_(3)污染预报提供客观化潜势预报产品,业务运行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气象 臭氧污染 气象条件 网格预报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海平面变化对红树林空间分布的影响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4
作者 褚艳玲 张千湖 +2 位作者 张丽 邓艺林 王石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1期19-25,51,共8页
探明海平面变化对红树林分布的影响,对红树林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深圳市沿海地区红树林为研究对象,结合边界预测模型与情景分析法,计算并分析了2020—2120年期间未来海平面上升情景下深圳湾和珠江口区域红树林的空间分布... 探明海平面变化对红树林分布的影响,对红树林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深圳市沿海地区红树林为研究对象,结合边界预测模型与情景分析法,计算并分析了2020—2120年期间未来海平面上升情景下深圳湾和珠江口区域红树林的空间分布及其面积变化。结果表明:未来海平面变化对深圳红树林面积及群落结构均存在影响。在当前潮滩淤积速率情况下,未来全球海平面上升0.55 m和0.70 m情景下,深圳红树林面积分别增加29.3%和5.0%,各潮位的红树植物均可能向海迁移;未来全球海平面上升0.87 m和0.98 m情景下,深圳红树林面积分别减少21.3%和41.7%,红树林向陆地扩展受到堤岸阻碍,可能导致低中潮位红树植物分布面积减少,高潮带红树植物则可能减少甚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海平面变化 边界预测模型 情景分析 潮滩淤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2~2008年影响深圳市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辉 郑群峰 +2 位作者 王博 陈潜 吴亚玲 《广东气象》 2010年第5期12-14,共3页
统计分析1952~2008年对深圳造成风雨影响的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影响深圳的热带气旋在20世纪50~80年代处于高频次期,90年代以后处于低频次期。从突变检验结果来看,1993和2005年分别发生了突变。影响深圳的热带气旋年内变化呈现... 统计分析1952~2008年对深圳造成风雨影响的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影响深圳的热带气旋在20世纪50~80年代处于高频次期,90年代以后处于低频次期。从突变检验结果来看,1993和2005年分别发生了突变。影响深圳的热带气旋年内变化呈现单峰型分布,其中8月份出现对深圳造成严重影响的热带气旋概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气候特征 热带气旋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深圳市短时强降水及风险统计分析
6
作者 胡媛媛 张丽 +2 位作者 罗红艳 李磊 杨红龙 《广东气象》 2024年第3期22-25,共4页
利用深圳市近10年全市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量资料,分析深圳市短时强降水气候特征、风险指数、影响系统,结果表明:(1)深圳市短时强降水日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9年至今一直处于高位波动中。短时强降水日数月变化呈现倒U型分布,6—8月... 利用深圳市近10年全市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量资料,分析深圳市短时强降水气候特征、风险指数、影响系统,结果表明:(1)深圳市短时强降水日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9年至今一直处于高位波动中。短时强降水日数月变化呈现倒U型分布,6—8月是防范短时强降水风险的关键时期,中午至傍晚是短时强降水的易发时段。(2)建立了短时强降水风险指数,结果表明该指数可以指示各区的高风险地区。(3)深圳市短时强降水的天气系统分为5种类型:热带气旋和热带扰动外围环流影响、切变线和冷空气影响、季风低压、西南风急流辐合、副高边缘东风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短时强降水 风险指数 天气分型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闪电定位资料误差分析及其优化 被引量:24
7
作者 曾庆锋 张其林 +2 位作者 赖鑫 徐栋璞 王皓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0-536,542,共8页
利用场地误差优化模式对深圳地区的地闪定位资料进行优化处理。首先对深圳市闪电定位系统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利用改进的传输线模式对真实地表环境下的闪电辐射电磁场进行计算,以分析深圳市闪电定位系统的场地误差,最后基于定位误差和场... 利用场地误差优化模式对深圳地区的地闪定位资料进行优化处理。首先对深圳市闪电定位系统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利用改进的传输线模式对真实地表环境下的闪电辐射电磁场进行计算,以分析深圳市闪电定位系统的场地误差,最后基于定位误差和场地误差模式对闪电定位数据进行定位误差订正。结果表明不同方位角上的不规则地形对继后回击电磁场波形具有不同影响,随着表征地形粗糙程度的高度均方根的增加,电场的峰值下降,波形的上升沿时间增加。同时,电场波形上升沿时间也会随着方位角的变化而变化,这可能会给时间到达法的定位带来一定误差。为了验证该算法的合理性,对该系统覆盖的区域进行了闪电定位数据优化精度的时空分布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这种优化方案是可行的、可靠的,优化后的闪电定位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系统 场地误差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灰霾的城郊差别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丽 毛夏 +2 位作者 施何俊 李磊 张立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6-180,共5页
利用2011年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及自动气象站的能见度、相对湿度和大气成分资料,分析了深圳市区和郊区灰霾特征、差异及成因。结果表明,灰霾天气市区多于郊区,春季、夏季、秋季是短历时灰霾出现频次最高,而冬季是长历时灰霾出现频次最高... 利用2011年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及自动气象站的能见度、相对湿度和大气成分资料,分析了深圳市区和郊区灰霾特征、差异及成因。结果表明,灰霾天气市区多于郊区,春季、夏季、秋季是短历时灰霾出现频次最高,而冬季是长历时灰霾出现频次最高,主要是由于冬季易产生灰霾的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时间长造成的。市区和郊区的年总灰霾时数日变化规律不同,市区呈"双峰型",在早晚交通高峰期出现最大值;郊区呈"单峰型",在午后出现最大值,主要原因是市区和郊区气溶胶可溶性离子日变化特征不同。午后,郊区年总灰霾时数竟然比市区多,原因有两方面:(1)由于郊区沿海海盐粒子在午后强烈的氧化作用下,通过氯损耗产生了更多的气溶胶细粒子;(2)郊区沿海午后湿度明显高于市区,细粒子的吸湿增长比市区更强,因此灰霾出现概率比市区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学 灰霾的城郊差别 气溶胶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1~2010年深圳市不同等级霾天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明洁 朱小雅 陈申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63-1568,共6页
利用1981~2010年深圳市地面观测及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分析深圳不同等级霾天气的长期变化特征以及大气水平能见度、空气质量与霾的关系.结果表明:深圳霾日数总体呈增多趋势,强度增强,中度以上霾增多;各等级霾日数均呈增多态势,但不同等... 利用1981~2010年深圳市地面观测及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分析深圳不同等级霾天气的长期变化特征以及大气水平能见度、空气质量与霾的关系.结果表明:深圳霾日数总体呈增多趋势,强度增强,中度以上霾增多;各等级霾日数均呈增多态势,但不同等级霾日占年总霾日的比例变化趋势不同,轻微霾所占比例下降,轻度以上霾上升;霾天气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季节特征,但重度霾却是夏季最多;霾导致大气水平能见度明显下降,霾日平均能见度较非霾日低6~7km,霾等级越高,能见度下降越明显,霾日能见度日变化幅度较非霾日小;霾日SO2、NO2浓度为非霾日的1.4~1.7倍,PM10是非霾日的2.2倍,大气颗粒物污染加剧可能是深圳能见度恶化、霾天气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荔香站霾日SO2浓度日变化不明显,PM10、NO2浓度呈双峰型分布,与上下班时段吻合,说明机动车的增加也是深圳霾天气增多的主因之一;霾等级越高,空气中PM10、SO2、NO2的浓度越高,从轻微到重度霾各级之间SO2、NO2和PM10浓度增幅大都在1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水平能见度 空气质量 变化特征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气象监测综合业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5
10
作者 江崟 谭明艳 吴迪 《广东气象》 2010年第3期57-59,共3页
介绍使用基于切片的GIS技术和Flex技术,利用Portal门户及单点登陆技术,开发的深圳市气象监测综合业务平台,实现了在多级缩放地图上显示多种气象要素和气象统计图表;并对深圳市气象综合探测系统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进行监控;还综合集成... 介绍使用基于切片的GIS技术和Flex技术,利用Portal门户及单点登陆技术,开发的深圳市气象监测综合业务平台,实现了在多级缩放地图上显示多种气象要素和气象统计图表;并对深圳市气象综合探测系统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进行监控;还综合集成了装备档案管理功能.平台现已成为深圳气象探测业务的主要工作平台,有效提高了探测系统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学 综合监测 自动监控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年深圳气候平均值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博 邬明 张丽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2年第2期67-71,共5页
利用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1953—2010年的观测资料,分析深圳气象要素平均值变化趋势和气候特点。结果表明,深圳总体呈现气温升高、降水量起伏、相对湿度下降和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深圳的夏季延长、秋冬渐短,雷雨影响时段略有延长。另外,冬... 利用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1953—2010年的观测资料,分析深圳气象要素平均值变化趋势和气候特点。结果表明,深圳总体呈现气温升高、降水量起伏、相对湿度下降和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深圳的夏季延长、秋冬渐短,雷雨影响时段略有延长。另外,冬季平均气温的升高对深圳暖冬年份的判定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在气候评价等气候业务中需要注意这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变化趋势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空气污染气象条件标准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丽 李磊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3期112-116,共5页
为建立适合深圳的空气污染气象条件标准,对目前开展的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进行客观的检验,基于2011—2013年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风廓线雷达资料,对能见度和影响因子(降雨、地面风速和低空风速)进行了相关分析。根据不同气象条件对... 为建立适合深圳的空气污染气象条件标准,对目前开展的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进行客观的检验,基于2011—2013年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风廓线雷达资料,对能见度和影响因子(降雨、地面风速和低空风速)进行了相关分析。根据不同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的不同影响,将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分为1—6级,等级越高,越有利于空气污染,并由此建立了深圳市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的计算方法和流程。计算结果与实况基本相符,平均基本准确率达到75.0%,其中1级和4级基本准确率分别达到83.3%、85.2%,业务运行良好。该方法对于小概率事件(如热带气旋外围环流影响)的计算能力较差,6级的基本正确率仅为52.7%。所以针对特殊的低能见度小概率事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 概率统计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2000年以来气象灾害及其风险评估 被引量:28
13
作者 吴亚玲 李辉 《广东气象》 2009年第3期43-45,55,共4页
利用从各方面收集的历年气象灾情资料,对深圳市近年来(2000~2007年)的气象灾情进行分灾种、时段、区域、行业、人群(五分法)的统计和分析,并结合气候资料,对影响深圳的各类灾害进行隐患分析,从中摸索出各类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和防御的... 利用从各方面收集的历年气象灾情资料,对深圳市近年来(2000~2007年)的气象灾情进行分灾种、时段、区域、行业、人群(五分法)的统计和分析,并结合气候资料,对影响深圳的各类灾害进行隐患分析,从中摸索出各类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和防御的重点区域,以便气象部门开展短时临近预警预报和政府决策机构组织防灾救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学 气象灾害 风险评估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天空开阔度的计算及其对气象要素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赖鑫 李磊 +2 位作者 张春生 饶华炎 张丽 《广东气象》 2017年第6期32-35,共4页
采用鱼眼相机实测法、RayMan软件计算了深圳市密集高耸建筑物区域、较密集中耸建筑物区域和临水且有低矮灌木丛区域3种不同类型城市建成区的天空开阔度(SVF),定量分析其被周围阻碍物遮挡情况;分析了SVF对2016年6—8月净辐射、温度、湿... 采用鱼眼相机实测法、RayMan软件计算了深圳市密集高耸建筑物区域、较密集中耸建筑物区域和临水且有低矮灌木丛区域3种不同类型城市建成区的天空开阔度(SVF),定量分析其被周围阻碍物遮挡情况;分析了SVF对2016年6—8月净辐射、温度、湿度、风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净辐射与SVF的关系非常密切,3个站的净辐射最高值均出现在正午12:00,临水且有低矮灌木丛的开阔区域的净辐射最大,而有密集高耸建筑物区域的净辐射最小,与SVF变化一致;夏季中午温度和SVF呈正相关关系,说明SVF小的区域,建筑物密集,辐射遮蔽导致温度偏低,而SVF大的区域,遮蔽效果差,温度偏高,但早晚温度整体随SVF增大呈下降趋势;3个站的相对湿度均表现出显著的日变化,即午后低、早晚高;而午后风速达最大值、早晚风速偏小,建筑物密集区域的风速不如开阔区域的风速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环境 天空开阔度 鱼眼相机实测法 RayMan软件 气象要素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霾日分布特征与城市经济指标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博 辜智慧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1年第1期40-44,共5页
利用深圳市近30a来霾日UV法统计数据进行霾日分布特征分析,并结合1980~2007年深圳逐年国民经济指标统计数据,着重讨论了深圳市霾日与城市经济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90、00年代的初期至中期,是深圳霾日增长趋势最明显的两个阶段,月均... 利用深圳市近30a来霾日UV法统计数据进行霾日分布特征分析,并结合1980~2007年深圳逐年国民经济指标统计数据,着重讨论了深圳市霾日与城市经济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90、00年代的初期至中期,是深圳霾日增长趋势最明显的两个阶段,月均霾日高值在12月至次年1月,达8d/月以上;低值在6~7月,达2d/月以下,随年代推进,各月霾日整体呈增加趋势,但高低值分布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深圳霾日与本地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渔业、金融业经济指标呈高度相关或显著性相关,这些部门活动很可能是导致灰霾产生的气溶胶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以建筑源污染为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霾日 城市经济 排放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近10年雷电灾害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亚玲 张凯 刘爱明 《广东气象》 2014年第3期51-54,共4页
利用深圳市2004—2013年雷电灾害实例资料,从雷电发生的时间、区域、损失特征等方面统计分析,揭示了深圳市雷电灾害时空分布特征:深圳市年雷电灾害次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5—8月为雷电灾害高峰期。雷电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 利用深圳市2004—2013年雷电灾害实例资料,从雷电发生的时间、区域、损失特征等方面统计分析,揭示了深圳市雷电灾害时空分布特征:深圳市年雷电灾害次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5—8月为雷电灾害高峰期。雷电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宝安、福田区以及南山和罗湖的部分地区。深圳市雷灾伤亡人数97%集中在菜地、山坳(顶)、海滨浴场(海上)、广场等地,菜农等弱势群体是雷灾主要受灾对象。做好雷电灾害防御需要做好以下4点:1)建设完善的雷电监测网,为预报预警提供基础;2)建立雷击风险评估制度;3)加强雷电防护的行政和技术管理;4)加强雷电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增强全社会防雷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灾害 时空分布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雨影响评估的深圳市热带气旋数据库系统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群峰 徐文文 +1 位作者 李磊 王博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4年第2期55-60,共6页
风雨影响评估是热带气旋预报预警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热带气旋风雨影响的历史气候数据是支撑这一工作的重要依据。以深圳为例,提出了建立热带气旋数据库系统的技术思路,该系统实现了以下几种功能:1)热带气旋数据的后台自动入库;2)... 风雨影响评估是热带气旋预报预警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热带气旋风雨影响的历史气候数据是支撑这一工作的重要依据。以深圳为例,提出了建立热带气旋数据库系统的技术思路,该系统实现了以下几种功能:1)热带气旋数据的后台自动入库;2)关键区和相似离度相结合的相似台风的自动检索和风雨影响分析;3)直观展示广东沿海各市登陆的热带气旋的风雨影响气候概况;4)热带气旋风雨影响等级的自动提示。通过该系统,预报员可以高效、快速地查询历史相似路径或相同登陆点的热带气旋风雨影响情况,从而为分析当前热带气旋可能造成的风雨影响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数据库 登陆点 相似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西部地区大气湍流通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雪平 张丽 +1 位作者 卢超 李磊 《广东气象》 2017年第6期28-31,55,共5页
利用2015—2016年深圳市石岩气象综合观测基地开路涡动系统的通量数据及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西乡站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了深圳市西部地区大气湍流通量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湍流通量具有明显单峰型日变化且峰值均出现在午后。潜热通量占... 利用2015—2016年深圳市石岩气象综合观测基地开路涡动系统的通量数据及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西乡站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了深圳市西部地区大气湍流通量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湍流通量具有明显单峰型日变化且峰值均出现在午后。潜热通量占据主导地位,污染过程的潜热通量比清洁过程的潜热通量大,不同过程中感热通量和动量通量均值及最大值变化程度接近。臭氧生成的条件为弱风、强辐射及干燥天气,当臭氧成为主要污染物时,使得湍流通量日变化具有与清洁过程不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湍流通量 污染物 深圳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近39年来空气质量提升的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丽 李磊 +1 位作者 沈杰 张洁 《气象科技进展》 2019年第3期119-123,共5页
利用深圳市1979—2018年经济、灰霾、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了深圳市经济产业结构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探讨了产业政策对空气质量改善的作用。结果表明,深圳市空气质量随着经济发展先恶化后改善,拐点出现在2005年,主要是由于2005年以来产业... 利用深圳市1979—2018年经济、灰霾、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了深圳市经济产业结构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探讨了产业政策对空气质量改善的作用。结果表明,深圳市空气质量随着经济发展先恶化后改善,拐点出现在2005年,主要是由于2005年以来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同时第二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也有了突变式的上升,从不到40%快速上升到50%以上。另外,2005年以来,单位能耗的降低、环境保护投资的增加、污染物排放的治理也是大气质量改善的原因。所有这些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于产业政策的推动,不同阶段的产业政策对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兹涅茨曲线 灰霾 大气质量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恶劣天气呼叫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程 兰红平 +1 位作者 曹春燕 刘东华 《广东气象》 2017年第2期54-57,61,共5页
深圳市气象局采用精选外呼对象、细化外呼规则、降低拨打次数、减少人工干预、建立监控机制和补救措施等设计思路,基于12121气象声讯电话系统,建立了恶劣天气呼叫系统,为防灾应急人员提供电话外呼服务。实现了针对基层防灾责任人的内涝... 深圳市气象局采用精选外呼对象、细化外呼规则、降低拨打次数、减少人工干预、建立监控机制和补救措施等设计思路,基于12121气象声讯电话系统,建立了恶劣天气呼叫系统,为防灾应急人员提供电话外呼服务。实现了针对基层防灾责任人的内涝风险外呼、高级别预警外呼,和针对港口码头企业的大风预警外呼,以及针对预报员的雷达监控外呼、周边预警外呼等,解决了夜间值守力量薄弱和基层信息不畅的问题,强化了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的最后一道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服务 电话外呼 天气呼叫系统 恶劣天气 防灾责任人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