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现状及护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钱学贞 雷平光 +1 位作者 甘艳军 金瑛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334-336,共3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现状及病原体分布,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检测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1 678份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分析感染性腹泻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发病时间以及病原体种类等,...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现状及病原体分布,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检测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1 678份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分析感染性腹泻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发病时间以及病原体种类等,并探讨护理对策。结果 1 678例腹泻患者中1 214例诊断为感染性腹泻,男、女比例为1.44:1;<40岁者占34.7%,40~60岁者占33.0%,>60岁者占32.3%,三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占37.0%,学生占25.6%,工人占13.6%,自由职业者占10.6%,无业人员占10.3%,离退休人员占2.9%,农民比例高于学生,农民、学生所占比例均高于其他职业,自由职业者、无业人员所占比例均高于离退休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发病率高于春、秋、冬三季,春、秋两季发病率高于冬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春秋两季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体以细菌为主(65.2%),其中副溶血弧菌所占比例最高(25.3%),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8.5%);病毒占34.1%,其中杯状病毒最为常见(17.5%),其次为轮状病毒(14.8%)。结论成人感染性腹泻病原体以细菌为主,应加强该病病原体监测,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并通过多元化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降低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流行现状 病原体分布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圈层”管控模式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医院发热门诊感染风险控制作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普玉芬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7期3054-3056,共3页
目的:探究医院发热门诊应用“三圈层”管控模式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对院内感染风险控制作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56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应用常规的医院感染控制预防干预。将2020年4月—2021... 目的:探究医院发热门诊应用“三圈层”管控模式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对院内感染风险控制作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56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应用常规的医院感染控制预防干预。将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640例患者作为管理组,应用“三圈层”管控模式联合FMEA干预。比较两组的日常消毒合格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防控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医院就诊过程的满意度。结果:管理组的日常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各项感染防控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患者对医院就诊过程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患者的综合满意度为98.2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9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理组干预方案在减少院内感染发生方面效果显著,还可改善患者的就诊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门诊 三圈层管控模式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院内感染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