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性超声传感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1
作者 郭师峰 李叶海 +1 位作者 李振 冯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7-436,620,共11页
现有硬质传感器因黏接耦合到待测结构所带来的检测结果可靠性差、附加质量重及体积大等局限,难以在实际工程结构中全面应用。针对此问题,新型柔性传感技术利用聚合物等柔性材料,结合新型制备工艺,可将整个传感网络直接制备于待测结构,... 现有硬质传感器因黏接耦合到待测结构所带来的检测结果可靠性差、附加质量重及体积大等局限,难以在实际工程结构中全面应用。针对此问题,新型柔性传感技术利用聚合物等柔性材料,结合新型制备工艺,可将整个传感网络直接制备于待测结构,灵活布置于复杂形廓位置,具有检测灵敏度高、重量轻、柔性好和可设计等优点。针对主流的基于超声技术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柔性传感单元可形成大面积、高密度的完备传感网络,并且具备信号调制能力,能够完成多种形式的主被动监测任务,为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石油管道等工程结构的应用提供关键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传感器 传感网络 超声波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型面结构超声成像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曹欢庆 朱启民 +2 位作者 赵培含 何梓科 郭师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53,共12页
工程结构普遍具有复杂型面,而且此类区域是制造和服役阶段损伤甚至失效的高发区。超声无损检测是评估结构制造质量和服役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但复杂型面给超声检测带来了声耦合困难、随形扫描控制难、超声入射/接收难、超声传播行为复杂... 工程结构普遍具有复杂型面,而且此类区域是制造和服役阶段损伤甚至失效的高发区。超声无损检测是评估结构制造质量和服役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但复杂型面给超声检测带来了声耦合困难、随形扫描控制难、超声入射/接收难、超声传播行为复杂等挑战。本文分别从超声耦合策略、超声换能器、随形扫描控制、复杂型面轮廓重建、成像算法、复杂型面与材料复杂耦合的影响几大方面,概述了现有研究已取得的重要进展。最后探讨了复杂型面超声成像检测研究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包括超复杂型面三维异形结构检测、高柔性二维阵列超声换能器、以及同时考虑宏/微观结构和材料自身声学特性的影响改进超声成像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型面 超声成像 柔性阵列超声换能器 表面轮廓重建 信号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法和固相法所制备的红褐色陶瓷颜料ZnFe_(1.2)Cr_(0.8)O_(4)的研磨效果研究
3
作者 黄广华 周军 柯善军 《现代技术陶瓷》 CAS 2023年第3期226-237,共12页
本文以燃烧法和固相法分别制备的红褐色陶瓷颜料ZnFe_(1.2)Cr_(0.8)O_(4)(燃烧法:C-ZnF;固相法:S-ZnF)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颜料颗粒的研磨最优参数进行分析探讨。使用激光粒度仪表征研磨前后颜料颗粒的粒度及其分布,通过极... 本文以燃烧法和固相法分别制备的红褐色陶瓷颜料ZnFe_(1.2)Cr_(0.8)O_(4)(燃烧法:C-ZnF;固相法:S-ZnF)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颜料颗粒的研磨最优参数进行分析探讨。使用激光粒度仪表征研磨前后颜料颗粒的粒度及其分布,通过极差分析法来分析研磨的最优参数。结果表明,上述两种颜料颗粒的最优研磨条件均为:添加5wt%的分散剂WF211,研磨时间为100min,研磨转速为2000rpm。在相同的研磨条件下,对比固相法制备的颜料颗粒S-ZnF,燃烧法制备的颜料颗粒C-ZnF可以得到颗粒粒度细且分布窄的颜料颗粒产品。另外,采用一种粒数衡算模型(PBM)来模拟颜料颗粒的研磨过程破碎行为,计算颜料颗粒在研磨过程中的选择函数矩阵。通过模拟分析表明,颜料颗粒C-ZnF的研磨效果要优于颜料颗粒S-Z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料颗粒 研磨 燃烧法 PBM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