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小脲原体感染量与胎膜早破及新生儿肺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蒋淑萍 张巍 +3 位作者 陈相 陈书恩 杨小猛 龚海娜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第11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探讨细小脲原体(UP)与胎膜早破及新生儿肺炎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及其所产新生儿205对,对产妇产前宫颈分泌物及新生儿口咽部分泌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UP含量... 目的探讨细小脲原体(UP)与胎膜早破及新生儿肺炎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及其所产新生儿205对,对产妇产前宫颈分泌物及新生儿口咽部分泌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UP含量,结合病历综合分析UP感染载量与胎膜早破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①产妇UP阳性与UP阴性比较,UP感染未增加胎膜早破发生率,UP阳性胎膜早破发生率似更低(χ~2=4.164,P<0.05),且感染载量与胎膜早破无明显直接相关性(r=0.124,P>0.05),反之,有胎膜早破与无胎膜早破的UP垂直传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0.110,P>0.05);②产妇宫颈分泌物的UP载量与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无明显直接相关性(r=0.732,P>0.05),仅与垂直传播率呈正相关性(r=0.866,P<0.05);③新生儿口咽部分泌物UP阳性与UP阴性相比,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8.889,P<0.01),且新生儿口咽部UP感染载量与新生儿发生率呈正相关(r=0.908,P<0.05)。结论产妇UP感染与胎膜早破无明显直接相关,胎膜早破亦未增加UP垂直传播风险;产妇宫颈分泌物的UP载量越高,垂直传播率越高;新生儿UP感染载量与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呈正相关,对低载量感染患儿予以密切关注,对感染载量在10~5及以上者尽早干预,可能会更有效地降低不明原因的新生儿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脲原体 胎膜早破 垂直传播 新生儿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在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蒋淑萍 刘昌伟 +4 位作者 李斌 徐小琴 罗文基 余柏林 张月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844-848,共5页
目的:评价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在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深圳市龙华区慢性病防治中心就诊的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240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痰液标本... 目的:评价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在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深圳市龙华区慢性病防治中心就诊的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240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痰液标本分别采用萋-尼抗酸染色(acid-fast stain,AFS)法、BACTEC MGIT 960(简称“MGIT 960”)液体培养法及CPA技术对治疗前痰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检测,以MGIT 960液体培养法为参照标准,评价CPA诊断效能。结果:AFS法、MGIT 960液体培养法及CPA技术MTB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9%(214/2408)、27.99%(674/2408)及15.49%(373/2408),不同方法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619,P=0.000),其中MGIT 960液体培养法明显高于CPA技术和AFS法,而CPA技术高于AFS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572、292.158、49.046,P值均=0.000)。以MGIT 960液体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CPA检测MTB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52.37%(353/674)、98.85%(1714/1734)、94.64%(353/373)、84.23%(1714/2035)及85.84%(2067/2408),而AFS法分别为31.45%(212/674)、99.88%(1732/1734)、99.07%(212/214)、78.94%(1732/2194)及80.73%(1944/2408),其中CPA技术的敏感度[52.37%(95%CI:47.21%~59.64%)]明显高于AFS法[31.45%(95%CI:26.87%~3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90,P=0.000)。CPA技术与MGIT 960液体培养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592),而与AFS法一致性较差(Kappa=0.395)。涂阳培阴率为0.08%(2/2408),培养污染率为5.40%(130/2408),而CPA检测无效例数为0。结论:初诊疑似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CPA技术阳性检出率和敏感度明显高于AFS法,且一致性好于AFS法,同时操作简单、快速、经济及无污染,对肺结核早期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核酸扩增技术 临床实验室技术 诊断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阴道分泌物fFN、IGFBP-1联合检测预测早产及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杨录波 杨秀莲 +6 位作者 钟羡 李晶 陈琼娣 李伟强 陈旭明 潘俊辉 马玲娣 《医师在线》 2023年第6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阴道分泌物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联合检测预测早产及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早产或胎膜早破孕妇为研究组,分别为早产组、胎膜早破组,各60... 目的探讨孕妇阴道分泌物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联合检测预测早产及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早产或胎膜早破孕妇为研究组,分别为早产组、胎膜早破组,各60例;另选同期进行产检无早产症状的40例孕妇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均行阴道分泌物fFN、IGFBP-1联合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早产组、胎膜早破组及研究组fFN、IGFBP-1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fFN的特异度、灵敏度为72.36%、83.46%,单独检测IGFBP-1的特异度、灵敏度为76.19%、82.19%,fFN、IGFBP-1联合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为94.35%、9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阴道分泌物fFN、IGFBP-1联合检测对早产及胎膜早破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为临床筛查早产及胎膜早破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阴道分泌物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胎膜早破 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基层门诊肺结核筛查中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昌伟 马玲娣 +4 位作者 魏振华 蒋淑萍 李斌 王艳 黄敏聪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6期63-68,共6页
目的通过对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γ release assay,IGRA)在基层门诊肺结核筛查中的临床应用,评价其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为临床正确合理的使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深圳市龙华区慢性病防治中心接诊的307... 目的通过对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γ release assay,IGRA)在基层门诊肺结核筛查中的临床应用,评价其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为临床正确合理的使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深圳市龙华区慢性病防治中心接诊的3073例疑似初诊肺结核患者,收集患者痰液标本采用痰涂片抗酸染色(acidfast stain,AFS)、BACTEC-MGIT 960液体培养法、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ing-primer amplification,CPA)对抗结核治疗前痰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检测,采集患者外周血进行IGRA,以临床诊断作为确诊依据,评价IGRA与其他方法对结核感染的检测效能。结果不同年龄患者IGRA阳性检出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30~40岁组阳性检出率最高,0~10岁组最低,且男性高于女性(P<0.01)。痰培养和CPA的总体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62%和66.88%,明显优于IGRA。IGR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89%和40.96%,总体诊断准确率仅为59.04%。IGRA与痰培养或CPA联用可显著提高检测敏感度(86.89%和84.22%),但总体诊断效率无明显提升(67.39%比77.62%,65.86%比66.88%)。IGRA对确诊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2.89%,假阴性率为27.11%,对非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40.96%(136/332),假阳性率为59.34%,对肺结核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都明显低于液体培养法。IGRA对菌阴肺结核和菌阳肺结核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χ^(2)=0.147,P=0.7014)。结论尽管IGRA有较好的敏感度,但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相较于病原学检测,其对目标患病或密接人群的肺结核筛查有一定优势,但排除非结核病的效能不足,期望与其他方法联用提高其检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痰培养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