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制备两仪膏的质量对比初步研究
1
作者 邱凤邹 刘丽萍 +5 位作者 梁慧 陆燕萍 严俊珍 陈秋燕 曹亚兰 巩晓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23期49-55,共7页
目的:对比使用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制备两仪膏的质量差异,探讨中药配方颗粒替代饮片制作两仪膏的可行度。方法:以薄层色谱、特征图谱及有效成分含量(毛蕊花糖苷、党参炔苷)为主,感官评价为辅进行比较,对不同方式制备的两仪膏进行定性与... 目的:对比使用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制备两仪膏的质量差异,探讨中药配方颗粒替代饮片制作两仪膏的可行度。方法:以薄层色谱、特征图谱及有效成分含量(毛蕊花糖苷、党参炔苷)为主,感官评价为辅进行比较,对不同方式制备的两仪膏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两种两仪膏产品在外观、薄层色谱与特征图谱定性鉴别,以及毛蕊花糖苷、党参炔苷指标含量等方面差异较小。结论: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制备的两仪膏产品质量较为一致,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制作两仪膏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仪膏 传统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 质量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例外周血性染色体异常核型及临床表型的研究分析
2
作者 牛宏艳 刘维强 +4 位作者 陈晓杭 周飞 姚瑶 罗小金 郭岩芸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05-611,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性染色体异常核型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23年5月于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第二性征发育异常或不良孕产史的5652例患者,以其中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为性染色体核型异常的76例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外周血性染色体异常核型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23年5月于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第二性征发育异常或不良孕产史的5652例患者,以其中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为性染色体核型异常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性染色体异常与临床表型的相关程度。结果5652例患者中有76例(1.3%)性染色体异常核型,其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25例(32.9%,25/76),主要包括47,XXY、47,XXX、45,X、48,XXYY,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相应的综合征表型,47,XXY和45,X患者生殖器与第二性征发育异常明显。性染色体结构异常13例(17.1%,13/76),主要包括X或Y长臂或短臂缺失、等臂X染色体、衍生X染色体等,X长臂末端缺失表现为卵巢早衰、月经异常,X短臂末端缺失表现为身材矮小,Y长臂缺失表现为无精子症。性染色体异常核型嵌合34例(44.7%,34/76),其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嵌合的有23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嵌合的有11例;异常核型嵌合的类型及比例不同,临床表型差异比较大。性反转4例(5.3%,4/76),2例46,XY的社会性别为女性,2例46,XX的社会性别为男性,临床表现为不孕不育、无精子症。雄激素受体(AR)基因的突变导致核型为46,XY的患者表现为女性社会性别。结论性染色体核型异常与临床表型,如不孕不育、原发性闭经、卵巢早衰、身材矮小、无精子症、少精子症等密切相关。对外周血性染色体异常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析,可为患者的治疗干预和进一步的孕育计划提供理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染色体 核型分析 性反转 临床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剖宫产术后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外侧路阻滞对布托啡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ED_(50)的影响
3
作者 纪宏新 何世琼 +3 位作者 蔡云亮 王嘉炜 张茜 秦棠琦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7-841,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剖宫产术后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外侧路阻滞(QLB-1)对布托啡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37~42周拟行全麻剖宫产产妇,ASA分级Ⅱ级,随机分为Q组(QLB-1复合布托啡诺术后镇痛组...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剖宫产术后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外侧路阻滞(QLB-1)对布托啡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37~42周拟行全麻剖宫产产妇,ASA分级Ⅱ级,随机分为Q组(QLB-1复合布托啡诺术后镇痛组)和C组(单纯布托啡诺术后镇痛组),预计每组35例。2组均选择气管插管全麻,Q组术毕拔管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QLB-1,每侧给予0.3%罗哌卡因25 mL;C组不行神经阻滞。2组均在拔管后行PCIA,以术后48 h内静息状态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3分或运动状态VAS评分≤4分为镇痛效果满意标准。PCIA中布托啡诺起始剂量为4μg·kg^(-1)·h^(-1),按改良序贯法调整,剂量梯度为0.25μg·kg^(-1)·h^(-1)。采用Probit概率回归法计算布托啡诺的ED_(50)及其95%置信区间(95%CI)。结果C组和Q组纳入样本量分别为28例和31例。C组布托啡诺的ED50为3.81μg·kg^(-1)·h^(-1)(95%CI:2.87~4.25μg·kg^(-1)·h^(-1)),Q组为2.45μg·kg^(-1)·h^(-1)(95%CI:2.16~2.70μg·kg^(-1)·h^(-1))。2组镇痛满意的产妇中,C组嗜睡、头晕和恶心的发生率显著高于Q组(P<0.05)。结论全麻剖宫产术后行超声引导下QLB-1联合布托啡诺PCIA镇痛可使布托啡诺的ED_(50)降低36%,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麻醉 全身 神经传导阻滞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布托啡诺 半数有效剂量
原文传递
不同形式胃泌素在幽门螺杆菌致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袁小刚 黄雪梅 +1 位作者 项立 姚欣煌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89-992,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对血清胃泌素及外泌体源性胃泌素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79例慢性胃炎患者血清,^(13)C呼气试验判断H.pylori感染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和外泌体源性胃泌素浓度。结果血清胃泌...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对血清胃泌素及外泌体源性胃泌素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79例慢性胃炎患者血清,^(13)C呼气试验判断H.pylori感染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和外泌体源性胃泌素浓度。结果血清胃泌素及外泌体源性胃泌素在非萎缩性胃炎(non-atrophic gastritis,NAG)与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AG)两组患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97,P=0.844;t=0.221,P=0.826)。在NAG患者中,H.pylori阳性亚组血清胃泌素及外泌体源性胃泌素均低于H.pylori阴性亚组(t=2.488,P=0.017;t=2.655,P=0.012)。而在AG患者中,血清胃泌素浓度在H.pylori阳性与阴性两亚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8,P=0.082);但外泌体源性胃泌素在H.pylori阳性亚组高于H.pylori阴性亚组(t=2.394,P=0.029)。结论H.pylori感染早期、胃黏膜发生萎缩前,血清胃泌素下降;当H.pylori持续感染导致萎缩后,血清外泌体源性胃泌素分泌增加,胃泌素多以外泌体形式存在,并可能参与了H.pylori感染致病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泌素 外泌体 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癌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