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顶板煤巷帮顶同治强化围岩支护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赵一超 高明仕 刘昂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8-120,共3页
分析了复合顶板巷道的破坏特征,建立了复合顶板巷道破坏的力学模型并研究了巷道破坏机理,此类巷道顶板的最大应力位置为巷道肩角或顶板中间。基于复合顶板巷道的破坏机理,提出了软弱复合顶板煤巷帮顶同治强化围岩支护原理。
关键词 复合顶板 煤巷 帮顶同治 破坏机理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弱-强”理论的深井巷道支护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昂 李森 吴优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5-117,共3页
研究了"强-弱-强"理论在深井巷道支护中的作用机理,其核心的"强-弱-强"力学模型实现了用一种支护结构对深井巷道防治冲击矿压与软岩支护2个问题进行统一解决的目标。对于深井软岩巷道支护,"强-弱-强"结... 研究了"强-弱-强"理论在深井巷道支护中的作用机理,其核心的"强-弱-强"力学模型实现了用一种支护结构对深井巷道防治冲击矿压与软岩支护2个问题进行统一解决的目标。对于深井软岩巷道支护,"强-弱-强"结构主要起到应力转移的作用,实现巷道围岩浅表应力向深部转移的目的;对于防治冲击矿压,"强-弱-强"结构主要起到消波吸能的作用,可有效降低冲击应力波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弱强”理论 深井巷道 冲击矿压 软岩 消波吸能 应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辐射的富水复合顶板巷道围岩稳定性无损监测研究
3
作者 张志强 吴国强 +3 位作者 蒙鹏科 唐小波 马立强 高强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110,共6页
为了实现对煤岩体长周期、高效率的监测预警,利用红外辐射监测技术,研究了红柳煤矿I010401工作面和I020308工作面运输巷在观测周期内的红外热像图、平均红外辐射温度(AIRT)和差分红外辐射温度(VSMIT)变化特征,得到了红柳煤矿I010401工... 为了实现对煤岩体长周期、高效率的监测预警,利用红外辐射监测技术,研究了红柳煤矿I010401工作面和I020308工作面运输巷在观测周期内的红外热像图、平均红外辐射温度(AIRT)和差分红外辐射温度(VSMIT)变化特征,得到了红柳煤矿I010401工作面和I020308工作面运输巷的VSMIT判定阈值。研究成果表明,红外辐射监测技术在现场监测应用是可行的,可对红外辐射监测技术在矿山围岩稳定性监测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 无损探测 富水复合顶板 围岩稳定性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采矿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2
4
作者 万志军 屠世浩 +6 位作者 徐营 张东升 李桂臣 姚强岭 程敬义 张源 郑西贵 《煤炭高等教育》 2019年第5期77-82,共6页
培养智能采矿人才,既是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采矿工程专业改造升级的有效途径。基于OBE理念,构建了智能采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掌握智能采矿基本理论和技术并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据此确定... 培养智能采矿人才,既是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采矿工程专业改造升级的有效途径。基于OBE理念,构建了智能采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掌握智能采矿基本理论和技术并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据此确定了毕业生能力与素质及知识结构要求;通过分析智能采矿与传统采矿的差异,得出了智能采矿课程体系内在逻辑关系;按照"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主线,重构了智能采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对人才能力素质培养及知识结构要求实现了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采矿 课程体系 成果导向教育(OB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