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炭法吸附烟气净化硫回收工程开发进展及前景 被引量:13
1
作者 高继贤 王铁峰 王金福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6,共5页
工程开发是炭法吸附烟气脱硫回收技术应用推广的核心,是其产业化过程的关键因素。在介绍工程开发背景的基础上,对工程开发的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其中对移动床炭法变温吸附烟气脱硫回收工程、再生技术、吸附设备分别进行了总结评... 工程开发是炭法吸附烟气脱硫回收技术应用推广的核心,是其产业化过程的关键因素。在介绍工程开发背景的基础上,对工程开发的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其中对移动床炭法变温吸附烟气脱硫回收工程、再生技术、吸附设备分别进行了总结评述。指出开发低压降、大通量、连续化、低能耗和低成本的径向移动床炭法变温吸附烟气净化硫回收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硫回收 炭法变温吸附 径向移动床 工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净化径向移动床空腔临界空速行为的工程计算 被引量:2
2
作者 高继贤 王铁峰 +1 位作者 舒庆 王金福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9年第12期868-874,共7页
给出了一种应用散体力学模型计算工业烟气净化径向移动床的空腔临界空速的工程计算方法与结果。应用散体力学颗粒极限行为的数学模型,考察了几何结构、颗粒物性、气流形式和床层空隙率因素对颗粒极限行为和空腔临界空速的影响,总结得出... 给出了一种应用散体力学模型计算工业烟气净化径向移动床的空腔临界空速的工程计算方法与结果。应用散体力学颗粒极限行为的数学模型,考察了几何结构、颗粒物性、气流形式和床层空隙率因素对颗粒极限行为和空腔临界空速的影响,总结得出规律。研究表明,在现在应用的炭基吸附剂和工业空速条件下,工业空速远小于颗粒空腔临界空速,径向气流对颗粒的作用不会导致径向移动床内颗粒出现空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净化 径向移动床 炭基吸附剂 颗粒极限行为 空腔临界空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芳构化中催化剂酸性对脱烷基、烷基化和异构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金贵 骞伟中 +4 位作者 汤效平 沈葵 王彤 黄晓凡 魏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81-1288,共8页
在Zn/P/ZSM-5催化剂上研究了甲醇、二甲苯、甲苯和甲醇等不同进料下芳烃产品分布随反应积碳的变化,发现催化剂积碳对芳构化反应、脱烷基反应和烷基化反应的影响不同.在不同硅铝摩尔比(Si/Al比)和Zn负载量的Zn/P/ZSM-5催化剂上进行甲醇转... 在Zn/P/ZSM-5催化剂上研究了甲醇、二甲苯、甲苯和甲醇等不同进料下芳烃产品分布随反应积碳的变化,发现催化剂积碳对芳构化反应、脱烷基反应和烷基化反应的影响不同.在不同硅铝摩尔比(Si/Al比)和Zn负载量的Zn/P/ZSM-5催化剂上进行甲醇转化,考察催化剂酸性位点强度、密度和类型与芳烃收率和产品分布之间的关系,发现当强酸位点酸密度下降时,脱烷基反应最先被抑制,其次是芳构化反应和异构化反应,而烷基化反应却不受影响.在Si/Al比为14,3%(w)Zn负载量的Zn/P/ZSM-5催化剂上可得到75%左右的芳烃收率,二甲苯收率在35%左右,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ZSM-5分子筛 芳构化 脱烷基 烷基化 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的ZSM-5和Cu-Zn的复合催化体系(英文) 被引量:9
4
作者 冯冬梅 左宜赞 +1 位作者 王德峥 王金福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3-229,共7页
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是燃料电池理想的供氢方式之一.探讨了二甲醚水蒸气重整过程中的反应与反应、反应与传热的耦合协同效应.采用二甲醚水解催化剂ZSM-5(硅铝比为25)和甲醇水蒸气重整催化剂(Cu-Zn系列及商用Cu-Zn-Al催化剂)混合制... 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是燃料电池理想的供氢方式之一.探讨了二甲醚水蒸气重整过程中的反应与反应、反应与传热的耦合协同效应.采用二甲醚水解催化剂ZSM-5(硅铝比为25)和甲醇水蒸气重整催化剂(Cu-Zn系列及商用Cu-Zn-Al催化剂)混合制得二甲醚水蒸气重整的复合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中评价了催化剂活性并对催化剂进行了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及N2吸附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的活性除了受催化剂组成和铜含量的影响外,还与Al和Zr的量有关.在Cu:Zn摩尔比为60:30时,Al和Zr的同时加入使催化剂中Cu晶粒分散最好,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低温活性,二甲醚在空速为4922ml/(g·h)和260°C下的转化率达到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水蒸气重整 制氢 酸性催化剂 铜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态床反应器流体力学行为研究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坤宇 王铁峰 +1 位作者 邢楚填 王金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454-2464,共11页
浆态床是一种重要的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传热、传质性能好以及催化剂可在线补加和更换等优点,在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上备受关注。对浆态床反应器的流型、气含率、气泡行为、传质、传热等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温度、压力、液... 浆态床是一种重要的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传热、传质性能好以及催化剂可在线补加和更换等优点,在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上备受关注。对浆态床反应器的流型、气含率、气泡行为、传质、传热等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温度、压力、液体性质等参数对于流体力学性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多级浆态床和构件式浆态床新型反应器,对浆态床在大化工、精细化工及环保等重要过程中的工业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浆态床反应器的应用前景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反应器 流体动力学 传递过程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反应器与溶剂挥发法制备相变蓄热材料微胶囊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喆 章莉 +1 位作者 金涌 程易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92-1299,共8页
采用正十六烷为芯材,聚砜为壳材,二氯甲烷为有机溶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与明胶的溶液为水相,在液相中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相变蓄热材料微胶囊。根据微胶囊形成机理将制备过程解耦成两个步骤,先利用微尺度反应器可控产生粒径均一的O/W型液... 采用正十六烷为芯材,聚砜为壳材,二氯甲烷为有机溶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与明胶的溶液为水相,在液相中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相变蓄热材料微胶囊。根据微胶囊形成机理将制备过程解耦成两个步骤,先利用微尺度反应器可控产生粒径均一的O/W型液滴,再将液滴在固化浴中脱除溶剂固化得到微胶囊。考察了连续相流速、分散相流速、微通道尺寸等因素对微反应器错流剪切模式产生液滴的粒径及单分散性的影响;并对微胶囊的结构和蓄热特性进行了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的表征。结果表明这种解耦方法能够实现可控制备粒径均匀的相变蓄热材料微胶囊,相变热大于75J·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材料 微胶囊 微反应器 溶剂挥发 过程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接触反应器气固快分装置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章莉 颜彬航 +1 位作者 吴昌宁 程易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3-628,共6页
A gas-solids fast separator was studied for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al pyrolysis to acetylene in plasma.The CFD method wa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flow behavior in the gas-solids fast separator ... A gas-solids fast separator was studied for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al pyrolysis to acetylene in plasma.The CFD method wa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flow behavior in the gas-solids fast separator based on the realizable k-ε turbulence model and the discrete particle model(DPM).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residence time of gas phase in the gas-solids fast separator could be calculated.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validated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t a low velocity of the inlet gas(e.g.,4 m·s-1).With the increase of gas velocity at the inlet,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was increased,and the residence time of gas phase was reduced accordingly.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approached 100% when particle diameter was larger than 20 μm.When inlet velocity was 100 m·s-1,the mean residence time of gas phase was about 35 ms.To be noted,the performance of the gas-solids fast separator could be improved,for example by shortening the length of the separator,with a reduced residence time of gas phase at ~20 ms.It is expected that the gas-solids fast separator can meet the stringent demand of the coal pyrolysis to acetylene process for the milliseconds reaction,quench and sepa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接触反应器 气固快分 停留时间 分离效率 煤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合法合成甲基苯基二氯硅烷反应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彤 黄云龙 +1 位作者 王光润 王金福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4-459,共6页
本工作研究了氯苯和甲基二氯硅烷气相缩合生成甲基苯基二氯硅烷反应体系,指出在温度低于600℃时,反应体系可由一个主反应和两个副反应组成的反应网络描述,并给出了此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反应热。利用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原理计算了热力... 本工作研究了氯苯和甲基二氯硅烷气相缩合生成甲基苯基二氯硅烷反应体系,指出在温度低于600℃时,反应体系可由一个主反应和两个副反应组成的反应网络描述,并给出了此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反应热。利用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原理计算了热力学平衡组成和产品的平衡收率。计算表明由于副反应的平衡移动,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甲基苯基二氯硅烷的平衡收率。综合考虑缩合反应、副反应以及原料在高温下的裂解结炭反应,通过平衡收率与实验收率的比较,明确了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经历了由动力学限制过渡到热力学限制,再过渡到裂解反应占主导的过程。确定了合成过程的最优反应温度为600℃。计算出此温度下反应热为-102 kJ/mol。产品平衡收率为36%。由于主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107,所以原料的平衡转化率大于99%,而且配料比R=C6H5Cl:CH3SiHCl2<1时,平衡收率随R的增大而增大;当R>1时,平衡收率不再随R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合法 甲基苯基二氯硅烷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负载的泡沫独石上甲烷部分氧化的基元反应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丁石 阳宜洋 +3 位作者 王琦 胡蓉蓉 王德峥 程易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0-235,共6页
Rh负载的泡沫独石催化剂上进行的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反应,能够在自热、毫秒级接触的条件下达到接近平衡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采用CH4在Rh催化剂上发生部分氧化反应的基元反应动力学网络结合平推流模型,进行了一维的反应流模拟,揭示了毫秒级... Rh负载的泡沫独石催化剂上进行的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反应,能够在自热、毫秒级接触的条件下达到接近平衡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采用CH4在Rh催化剂上发生部分氧化反应的基元反应动力学网络结合平推流模型,进行了一维的反应流模拟,揭示了毫秒级催化反应的反应历程。CH4/O2摩尔比在1.7~2.3,外界温度550~800℃的范围内,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能够很好地吻合。模拟不仅给出了催化剂床层内气相和表面物种的变化情况,还揭示了催化剂有效内表面积和甲烷吸附能力对反应的影响,发现一定程度下有效内表面积的增加和甲烷吸附能力的增强,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催化部分氧化 合成气 Rh催化剂 基元反应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固催化反应流动的CFD-DEM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昌宁 丁宇龙 +1 位作者 金涌 程易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8年第12期897-904,共8页
针对复杂气固催化反应流动系统,提出一种新的气固催化反应流动的模型框架,即CFD-DEM反应流模型框架,计算流体力学(CFD)方程用于描述气相的流动和传递行为,离散单元法(DEM)用于描述颗粒相的运动。结合石油催化裂化(FCC)过程,考虑颗粒间... 针对复杂气固催化反应流动系统,提出一种新的气固催化反应流动的模型框架,即CFD-DEM反应流模型框架,计算流体力学(CFD)方程用于描述气相的流动和传递行为,离散单元法(DEM)用于描述颗粒相的运动。结合石油催化裂化(FCC)过程,考虑颗粒间传热和气固相间传热模型、催化剂颗粒瞬态失活模型以及FCC过程的4集总动力学模型,建立完整的CFD-DEM反应流模型。应用所建模型模拟在不同剂油比操作下高2m,宽0.05m的二维提升管和下行式反应器内的FCC过程。由于能实时追踪各个催化剂颗粒的运动、传热和化学反应行为,模拟结果直接揭示了不同的流动结构和颗粒返混行为对反应器性能(如汽油、焦炭等产物的选择性)的影响。此外,方法论本身可推广至FCC过程以外的气固相催化或非催化过程的精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工程 反应流模拟 CFD-DEM 气固催化反应器 催化裂化 催化剂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非催化部分氧化制乙炔和合成气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庆勋 刘业飞 王铁峰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6-541,共6页
通过探头取样和四极杆质谱在线测量甲烷、氧气和乙炔等组分的浓度分布,考察了氧气/甲烷(甲烷+乙烷/丙烷)摩尔比、气体预热温度及原料气中添加乙烷和丙烷对甲烷非催化部分氧化制乙炔和合成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轴向距离增加,乙炔浓度先... 通过探头取样和四极杆质谱在线测量甲烷、氧气和乙炔等组分的浓度分布,考察了氧气/甲烷(甲烷+乙烷/丙烷)摩尔比、气体预热温度及原料气中添加乙烷和丙烷对甲烷非催化部分氧化制乙炔和合成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轴向距离增加,乙炔浓度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大值;随氧气/甲烷(甲烷+乙烷/丙烷)摩尔比增加,乙炔选择性下降;升高混合气体预热温度产物中乙炔浓度增大,620℃时最大乙炔浓度为4.52%;添加乙烷和丙烷时产物中乙炔浓度基本不变,但甲烷消耗量下降.在实验条件下,生成最大乙炔浓度的激冷位置距烧嘴出口的距离约为8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乙炔 非催化部分氧化 探头取样 预热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态床甲醇合成反应过程数学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飞 王金福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在固定床等温积分反应器中回归了LP201催化剂上的甲醇合成反应动力学参数,在液固拟均相、全混流、气相流动形式分别为全混流、平推流的基础上建立了浆态床搅拌反应器中甲醇合成反应的数学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根据所得动力学参数,计算结... 在固定床等温积分反应器中回归了LP201催化剂上的甲醇合成反应动力学参数,在液固拟均相、全混流、气相流动形式分别为全混流、平推流的基础上建立了浆态床搅拌反应器中甲醇合成反应的数学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根据所得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气相甲醇合成过程中气相流动形式明显影响反应效率;在液相甲醇合成过程中,气相的流动形式对反应影响不大;气液传质阻力对反应有较显著的影响,必须与反应过程同时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浆态床 动力学 传质 数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的有效实验条件(英文)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德峥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72-978,共7页
使用Langmuir-Hinshelwood(L-H)动力学的学者大部分未注意到该动力学包含了所有吸附物种采用拟稳态假设的隐含条件,因而他们通常忽视了确认实验条件是否允许采用拟稳态假设.然而,对于大部分气固催化反应,拟稳态假设的成立需基于催化活... 使用Langmuir-Hinshelwood(L-H)动力学的学者大部分未注意到该动力学包含了所有吸附物种采用拟稳态假设的隐含条件,因而他们通常忽视了确认实验条件是否允许采用拟稳态假设.然而,对于大部分气固催化反应,拟稳态假设的成立需基于催化活性位浓度很小的前提.对于催化活性位浓度高的反应体系,其覆盖度较高的吸附物种不满足拟稳态假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实验测定的动力学常数没有物理意义,而仅为该实验条件下的数学回归参数.本文将活性位浓度小于最高反应气浓度的十分之一视为拟稳态假设成立的充分条件,通过估算发现许多催化剂并不满足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缪尔吸附等温线 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 吸附物种 拟稳态假设 速控步骤 微观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氧化物载体调变乙醇重整和1,3-丁二烯加氢反应双金属催化剂(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铁峰 William Lonergan 陈经广 《催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09-2017,共9页
研究了不同载体负载的Pt-Ni双金属和单金属催化剂上乙醇重整和1,3-丁二烯加氢反应性能, 以考察氧化物载体对双金属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影响. 所用的氧化物载体包括γ-Al2O3, SiO2, TiO2, CeO2以及高比表面积(HSA)和低比表面积(LSA)ZrO2. ... 研究了不同载体负载的Pt-Ni双金属和单金属催化剂上乙醇重整和1,3-丁二烯加氢反应性能, 以考察氧化物载体对双金属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影响. 所用的氧化物载体包括γ-Al2O3, SiO2, TiO2, CeO2以及高比表面积(HSA)和低比表面积(LSA)ZrO2.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催化剂, 用CO化学吸附、透射电镜和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进行催化剂表征,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间歇反应器进行化学反应评价. 对于乙醇重整反应, Pt-Ni双金属催化剂优于单金属催化剂, Pt-Ni双金属催化剂活性顺序为TiO2>SiO2>-Al2O3≈LSA-ZrO2>CeO2>HSA-ZrO2. 对于1,3-丁二烯加氢反应, 在SiO2,TiO2和HSA-ZrO2载体上双金属催化剂优于单金属催化剂, Pt-Ni双金属催化剂活性顺序为SiO2>CeO2>-Al2O3>LSA-ZrO2>HSA-ZrO2≈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镍双金属催化剂 载体影响 乙醇重整 1 3-丁二烯加氢 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粉体过程防团聚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刚强 郎中敏 +1 位作者 赫文秀 王正德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7期5-7,共3页
化学沉淀法是制备纳米粉体材料的一种常用方法。论述了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粉体过程中团聚的形成机理和防团聚技术。
关键词 沉淀法 纳米粉体 团聚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甲烷气体含水量对直接法合成二甲基二氯硅烷反应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常秋连 《工业催化》 CAS 2013年第2期63-66,共4页
考察了直接法合成二甲基二氯硅烷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料氯甲烷气体含水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定量控制氯甲烷气体含水量,确定直接法合成反应所用氯甲烷气体的最大容忍含水量。结果表明,氯甲烷气体含水质量分数低于0.02%时,含水量对反应... 考察了直接法合成二甲基二氯硅烷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料氯甲烷气体含水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定量控制氯甲烷气体含水量,确定直接法合成反应所用氯甲烷气体的最大容忍含水量。结果表明,氯甲烷气体含水质量分数低于0.02%时,含水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大,反应速率维持较稳定状态。继续增大氯甲烷气体含水量,水质量分数由0.023%增至0.032%时,反应速率降低30%。因此,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氯甲烷气体含水质量分数小于0.023%,一般约0.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学工程 直接法合成 二甲基二氯硅烷 氯甲烷含水量 反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快速X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多相流测试技术(Ⅱ)静态实验验证
17
作者 丁宇龙 吴昌宁 +1 位作者 程易 金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4-370,共7页
采用静态实验模型和一套X射线测试系统模拟了二值多相体系多角度同时投影的S射线CT测量过程。静态实验模型模拟空气一水两相体系,截面相浓度分布满足O-1特征。X射线测试系统由一台工作电压为150kV的闪光X射线机、一台X射线平板检测器... 采用静态实验模型和一套X射线测试系统模拟了二值多相体系多角度同时投影的S射线CT测量过程。静态实验模型模拟空气一水两相体系,截面相浓度分布满足O-1特征。X射线测试系统由一台工作电压为150kV的闪光X射线机、一台X射线平板检测器和一套数据采集单元组成。通过旋转静态实验模型,分步实现不同角度的投影数据采集。基于模拟的多角度“同时”采集的投影数据,使用本系列研究所构建的基于遗传算法的快速X射线CT多相流测试技术(GA—XCT)对截面图像进行重建,测试结果表明:在3~24个有限角度实测投影数据的情况下,GA—XCT表现出了明显优于传统CT图像重构算法(滤波反投影算法)的图像重构能力,且具有良好的抗噪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测试技术 X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 有限数据层析成像 遗传算法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温室气体CO_2制备二甲醚反应过程研究
18
作者 安欣 左宜赞 +1 位作者 张强 王金福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7年第8期572-576,共5页
我国石油资源的日趋紧缺,而工业氢能源却大量浪费。利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可行方案。对于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过程进行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压力的升高,二甲醚平衡收... 我国石油资源的日趋紧缺,而工业氢能源却大量浪费。利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可行方案。对于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过程进行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压力的升高,二甲醚平衡收率都会升高。在条件温和的条件下即可得到较高的二甲醚收率,热力学上可行。采用自行研发的甲醇合成催化剂CD501与甲醇脱水催化剂HZSM-5混合后作为二氧化碳加氢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二甲醚的一步合成。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二甲醚收率会升高。本文通过热力学计算及实验,获得了该反应过程的重要基础数据,为研究开发先进高效的工艺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与工艺 二甲醚 催化过程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烷脱氢反应中焙烧温度和反应气氛对Pt-Sn/SAPO-34催化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19
作者 Zeeshan NAWAZ 汤效平 +1 位作者 褚玥 魏飞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2-556,共5页
在不同的焙烧温度下制备了Pt-Sn/SAPO-34催化剂,并使用X射线衍射、N2吸附、X射线荧光光谱、O2脉冲烧炭、H2程序升温还原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微型反应器中评价了Pt-Sn/SAPO-34催化剂对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的催化性能,... 在不同的焙烧温度下制备了Pt-Sn/SAPO-34催化剂,并使用X射线衍射、N2吸附、X射线荧光光谱、O2脉冲烧炭、H2程序升温还原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微型反应器中评价了Pt-Sn/SAPO-34催化剂对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焙烧温度和反应气氛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500oC时,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反应活性.当焙烧温度高于500oC时,催化剂出现不希望的表面变化,例如活性Pt位点的聚集、Pt的团聚、Sn的流失等.当反应温度为595oC时,Pt-Sn/SAPO-34催化性能稳定,且能够保持表面金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34 焙烧温度 丙烷 脱氢 丙烯 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内构件填充床反应器数值模拟——Ⅰ.气相流场和停留时间分布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学佳 程易 韩明汉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3,共6页
针对含新型内构件的复杂填充床内部结构,建立了包含颗粒填充床、气体通道、气体挡板的几何模型下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首先对气流在复杂结构下的流动分配、流型和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详细的模拟,并考察了操... 针对含新型内构件的复杂填充床内部结构,建立了包含颗粒填充床、气体通道、气体挡板的几何模型下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首先对气流在复杂结构下的流动分配、流型和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详细的模拟,并考察了操作参数和结构设计对流场和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通过压降实验数据在宏观尺度上验证了CFD模拟的正确性.详细的内部流场展示了气体在颗粒床和气体通道内的曲折流动行为,增加了气体的平均停留时间;停留时间分布预测表明气相流动没有短路发生,平均停留时间与表观气速成反比.内构件结构参数对气体流场和停留时间分布产生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床 内构件 计算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 停留时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