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2017—2023年工程教育“戈登奖”获奖项目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符杰 钟周 乔伟峰 《世界教育信息》 2023年第12期3-12,共10页
工程教育“戈登奖”是美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风向标,其前沿特征对改进我国工程教育模式,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具有参考价值。文章分析2017—2023年“戈登奖”获奖项目案例。进一步总结对于优化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启示:注重培... 工程教育“戈登奖”是美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风向标,其前沿特征对改进我国工程教育模式,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具有参考价值。文章分析2017—2023年“戈登奖”获奖项目案例。进一步总结对于优化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启示:注重培养工程师软技能,提升领导力、沟通协作能力、可持续胜任力;重构跨学科模块化知识体系,推行项目制培养模式,实现知识技能“学有所用、用有所学”;以真实项目为抓手推动多元合作、多方协同育人,切实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等。这些启示可为优化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工程教育 “戈登奖”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科本科生数字能力生成路径研究——基于研究型大学制造类专业的fsQCA组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陶金虎 郄海霞 王世斌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高水平数字能力是工程人才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以自我决定理论、个人-环境匹配理论为指导,基于fsQCA模型分析了1801名学生数字能力生成路径。结果显示,高水平数字能力包括“角色压力-个体参与、工作要求-资源支持、复合条件协同、自... 高水平数字能力是工程人才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以自我决定理论、个人-环境匹配理论为指导,基于fsQCA模型分析了1801名学生数字能力生成路径。结果显示,高水平数字能力包括“角色压力-个体参与、工作要求-资源支持、复合条件协同、自我诱发驱动”四条生成路径,低水平数字能力包括“压力回避-自我冲突、压力束缚-资源抑制、感知脱敏-被动适应”三条生成路径。工具资源或教师要求投入是数字能力高水平发展的关键,内外部关键因素失调致使数字能力低水平发展,多元组态构型催发类个性化的管理模式,数字能力动态转向的核心是“扬长补短”。未来要依据个体数字能力生成路径,确保核心要素供给,平衡内外部关键因素建设,切实提供多元化发展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能力 生成 研究型大学 制造类专业
原文传递
世界一流工科大学跨学科性探析:基于Web of Science近50年数据的研究
3
作者 符杰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5,共13页
世界一流大学的跨学科性是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和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重要基础。然而,评估测量大学的跨学科性一直是个难题。选取麻省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亚琛工业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五所以理工科见长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研... 世界一流大学的跨学科性是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和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重要基础。然而,评估测量大学的跨学科性一直是个难题。选取麻省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亚琛工业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五所以理工科见长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研究对象,尝试改进了一种基于Web of Science学科分类的大学跨学科性测量方法,基于近50年的数据测量分析五所大学的学科广度、学科分布与跨学科性及其变化趋势,并用可视化方式呈现研究结果。研究发现世界一流工科大学学科生态日趋复杂,学科分布同中有异,其分布的异同表明当前世界科学发展的多样性,也体现各个大学的学科发展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跨学科性差异与其跨学科发展战略密不可分。建议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应根据自身所处学科建设发展阶段,制定学科建设战略目标,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跨学科发展战略,打造良好的跨学科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工科大学 工程教育 跨学科 学科建设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创新工程教育——以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为例
4
作者 柯宇亘 徐立辉 《世界教育信息》 2025年第4期19-26,共8页
世界正在发生持续且迅速的变化,人类面临着气候变化、人口危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技术进步等多方面挑战。工程在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应对上述挑战方面发挥着关键和基础性作用,工程教育也须顺应上述变化和挑战,培养能够应对未来挑... 世界正在发生持续且迅速的变化,人类面临着气候变化、人口危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技术进步等多方面挑战。工程在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应对上述挑战方面发挥着关键和基础性作用,工程教育也须顺应上述变化和挑战,培养能够应对未来挑战、解决实践问题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工程人才。文章以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为例,探讨其在工程教育中的创新实践——实践嵌入式学习模式。该模式通过在工作环境中为学生赋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双向知识流动,有效促进了专业知识在应用科学领域的生成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实践嵌入式学习模式 本土化 工学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科大学生中国在线教育的选择动因及学习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陈会民 田慧君 王孙禺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0-104,共5页
信息技术正重塑传统教育形态,将逐渐改变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模式。对计算机微专业在线学习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科大学生的访谈调查发现,随着我国工程科技领域快速发展与影响力的提升,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优质工程教育资源和卓越国... 信息技术正重塑传统教育形态,将逐渐改变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模式。对计算机微专业在线学习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科大学生的访谈调查发现,随着我国工程科技领域快速发展与影响力的提升,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优质工程教育资源和卓越国际化在线教育平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科大学生产生巨大吸引力。受访者通过该项目在线学习,提升了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形成了追求卓越的信念和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加深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以及与中国的情感联结。中国工程教育应依托开放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工科在线学习项目,对接发展中国家工程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线工程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微专业 在线学习 动因与效果
原文传递
提示工程师:概念、胜任力与成长路径
6
作者 符杰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30,共10页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提示工程师这一新兴职业应运而生。提示工程师专注于设计与优化用以引导大语言模型的提示(prompt),以提升模型的性能和适用性。首先梳理提示工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如自然语言处理、大...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提示工程师这一新兴职业应运而生。提示工程师专注于设计与优化用以引导大语言模型的提示(prompt),以提升模型的性能和适用性。首先梳理提示工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如自然语言处理、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提示等。然后细致阐述提示工程师的工作流程等,如问题定义、需求分析、提示设计、优化等。进一步,总结提示工程师的核心胜任力,包括硬技能和软技能,如深入理解自然语言处理、掌握提示技术、数据分析能力、编程能力、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与终身学习能力等,同时介绍提示工程师的几种常见工作场景及其应用实例。更进一步,论述提示工程师的成长路径。最后,讨论高等教育应当如何支持提示工程师的培养,包括建立面向人工智能的适应性课程体系;创新“AI+”教育模式,加强跨学科、实践导向的教学;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提供终身学习资源,加强职业指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示工程师 生成式人工智能 胜任力 ChatGPT 大语言模型(LL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