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腈催化氧化催化剂性能及其中试评价
1
作者 王静 丁云 +3 位作者 许春才 陈春雨 秦亚南 李永姗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292-297,共6页
采用涂覆法制备了丙烯腈催化氧化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物理吸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进行表征,考察了丙烯腈进气质量浓度、体积空速、贵金属上载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将其用于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前驱体孔结构为狭缝孔,孔径... 采用涂覆法制备了丙烯腈催化氧化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物理吸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进行表征,考察了丙烯腈进气质量浓度、体积空速、贵金属上载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将其用于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前驱体孔结构为狭缝孔,孔径分布集中在1~10 nm处,最可几孔径约为3.13 nm,比表面积为119.75 m^(2)/g;成型催化剂中元素Al,Pd,Pt,Ce质量分数依次为25.95%,2.03%,1.20%,27.39%;在总进气量为500 m^(3)/h,进气预热温度为400℃,进口丙烯腈最大质量浓度为3800 mg/m^(3)的条件下,出口丙烯腈质量浓度小于检出下限(0.25 mg/m^(3)),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丙烯腈排放限制(0.5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催化氧化 催化剂 挥发性有机物 体积空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MoTi/玻纤复合催化滤布制备及其除尘协同脱硝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单良 尹荣强 +7 位作者 王慧 费传军 周清清 徐杰 王志强 徐涛 陈建军 李俊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892-4899,共8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出具有脱硝除尘功能的VMoTi/玻纤复合催化滤布,研究了VMoTi/玻纤复合催化滤布的脱硝除尘性能。考察了负载量、黏结剂、反应温度、过滤风速、SO_(2)和H_(2)O对脱硝除尘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RD及EDS表征手段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浸渍法制备出具有脱硝除尘功能的VMoTi/玻纤复合催化滤布,研究了VMoTi/玻纤复合催化滤布的脱硝除尘性能。考察了负载量、黏结剂、反应温度、过滤风速、SO_(2)和H_(2)O对脱硝除尘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RD及EDS表征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负载量为130 g/m^(2),过滤风速为0.5 m/min,在200-250℃下,脱硝效率为60%-85%。且在定压喷吹老化500次后,脱硝效率无明显下降,表现出良好的脱硝性能稳定性。通入SO_(2)和H_(2)O后,脱硝效率维持在75%以上,具有良好的抗水硫性能。VMoTi/玻纤复合催化滤布除尘效率在99.99%以上,满足实际工业烟尘治理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 VMoTi催化剂 选择催化还原 玻璃纤维滤布 一体化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分级陶瓷催化滤管的性能与玻璃炉窑中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单良 尹荣强 +7 位作者 王彬 周清清 王志强 徐杰 孟令坤 陈建军 张志刚 李俊华 《能源环境保护》 2021年第1期13-17,共5页
为了进一步实现工业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分析了三维分级陶瓷催化滤管的特性、工艺流程以及玻璃炉窑中试平台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三维分级陶瓷催化滤管为核心的烟气污染物脱除一体化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运行费用少、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为了进一步实现工业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分析了三维分级陶瓷催化滤管的特性、工艺流程以及玻璃炉窑中试平台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三维分级陶瓷催化滤管为核心的烟气污染物脱除一体化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运行费用少、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炉窑出口烟气SO 2<10 mg/m^3、颗粒物<3 mg/m^3,NO X<23 mg/m^3,为治理工业烟气的超低排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脱硫 三维分级 陶瓷催化滤管 除尘脱硝 一体化 玻璃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炉炼钢二噁英控制:活性炭吸附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双江 朱俊杰 +3 位作者 范驰 姚群 陈建军 李俊华 《环境工程》 CAS CSCD 2024年第9期247-254,共8页
随着电炉炼钢在我国钢铁生产领域的占比不断增大,炼钢过程所带来的二噁英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活性炭吸附技术是目前电炉炼钢企业脱除烟气中二噁英的主要手段。围绕适用于二噁英吸附的活性炭制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1)羟丙基甲... 随着电炉炼钢在我国钢铁生产领域的占比不断增大,炼钢过程所带来的二噁英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活性炭吸附技术是目前电炉炼钢企业脱除烟气中二噁英的主要手段。围绕适用于二噁英吸附的活性炭制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与低熔点玻璃粉(ST880)可作为新型绿色黏结剂用于活性炭成型,避免了煤焦油和沥青的使用,减少了活性炭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HPMC为水溶性纤维素醚类衍生物,主要用来提高活性炭在高温活化前的耐磨强度;低熔点玻璃粉作为无机功能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高温黏结性,保证了活性炭在高温活化过程不会破碎成粉、高温活化后仍具有较好的耐磨强度。2)根据二噁英吸附对活性炭孔结构参数的要求,采用简单的水蒸气活化法对成型活性炭进行了定向孔结构改造。适宜的液态水流量不仅关系到样品的产率,还会影响样品的孔隙性质。提高液态水流量,或在液态水总量一定时延长活化时间均有利于水蒸气在活性炭内部的扩散以及与碳原子的反应,容易得到中孔率较高的活性炭。在950℃下通入180 mL/h的液态水活化4 h,活性炭收率为50.1%,中孔体积为0.36 cm^(3)/g,所得样品对二噁英的脱除效率为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炉炼钢 二噁英 活性炭成型 水蒸气活化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低熔点玻璃粉
原文传递
CuO-WO3/TiO2催化剂制备方法对NH3-SCR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海岩 李冬 +8 位作者 苗雪 朱元元 刘小峰 吕莹 李杰 吴萍霞 彭悦 陈建军 李俊华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5,共7页
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xCuO-yWO3/TiO2催化剂(x,y分别代表样品中ω(CuO)和ω(WO3)),并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制备的xCuO-yWO3/TiO2催化剂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NH3-SCR)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2CuO-6WO3... 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xCuO-yWO3/TiO2催化剂(x,y分别代表样品中ω(CuO)和ω(WO3)),并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制备的xCuO-yWO3/TiO2催化剂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NH3-SCR)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2CuO-6WO3/TiO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脱硝性能,在250~350℃,NOx转化率达到90%以上,相较于浸渍法制备的2CuO-6WO3/TiO2催化剂活性明显提高。并采用BET、XRD、H2-TPR、NH3-TPD和XPS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一步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2CuO-6WO3/Ti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化学吸附氧明显提高,且还原能力和酸性增强,对NH3的吸附能力亦有所提高,因此溶胶-凝胶法制备的2CuO-6WO3/TiO2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NH3-SCR脱硝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浸渍法 脱硝催化剂 氧化铜 氧化钨
原文传递
钒酸盐络合剂对V2O5/TiO2SCR催化剂织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刘长东 于双江 +5 位作者 苗雪 单良 刘俊 彭悦 陈建军 李俊华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4-179,81,共7页
以商业锐钛矿型TiO2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3种不同钒酸盐络合剂的V2O5/TiO2催化剂,并考察不同钒酸盐络合剂对该3种催化剂SCR反应的影响。对前驱体溶液的钒配合物价态、pH值,以及对催化剂样品进行H2-TPR、BET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特征、NH ... 以商业锐钛矿型TiO2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3种不同钒酸盐络合剂的V2O5/TiO2催化剂,并考察不同钒酸盐络合剂对该3种催化剂SCR反应的影响。对前驱体溶液的钒配合物价态、pH值,以及对催化剂样品进行H2-TPR、BET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特征、NH 3-TPD、XRD、拉曼光谱、紫外等表征。研究发现,不同络合剂会影响钒酸盐在前驱体溶液中的价态,同时影响前驱体溶液的pH值,但是在测试温度范围内,该3种催化剂的SCR反应在活性和N2选择性均无明显区别。通过不同的表征方法可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结构、表面钒氧化物的聚合程度、H2反应活化能、催化剂表面酸量均没有明显区别,前驱体溶液中钒配合物的价态和pH值对催化剂样品的SCR反应催化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盐络合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前驱体溶液 氮氧化物 催化剂 多相反应 V2O5/TiO2
原文传递
改性钒基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燃煤烟气中甲苯与一氧化氮的同步去除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剑晗 肖高飞 +4 位作者 郦杲辉 陈建军 司文哲 张益兰 胡芸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02-2310,共9页
采用工业上简易可行的单组分浸渍法和多组分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Fe/Mo改性的钒钛基整体式催化剂,考察了不同整体式催化剂制备工艺及浸渍液浓度对催化剂在模拟燃煤烟气中对甲苯和NO同步去除的性能,并优选出适应燃煤烟气的改性催化剂制... 采用工业上简易可行的单组分浸渍法和多组分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Fe/Mo改性的钒钛基整体式催化剂,考察了不同整体式催化剂制备工艺及浸渍液浓度对催化剂在模拟燃煤烟气中对甲苯和NO同步去除的性能,并优选出适应燃煤烟气的改性催化剂制备工艺及配方.结果表明,使用单组分浸渍法制备的浸渍液浓度为0.5%的Fe改性钒钛基整体式催化剂具有最优的活性和选择性,在350℃下对甲苯和NO的转化率分别达到99%和94.9%,对CO_(x)和N_(2)的选择性分别为88%和96.4%,XRD和SEM-EDS-Mapping结果表明,改性组分(Cu/Fe/Mo)均匀分散在钒基整体式催化剂表面,Fe改性材料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因而可提高甲苯和NO的同步脱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烟气 整体式催化剂 催化氧化 甲苯 一氧化氮 同步去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