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基-结构系统振动台模型试验中相似比的实现问题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宋二祥 武思宇 王宗纲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92,共6页
设计并完成两项刚性桩复合地基-结构系统1∶10比尺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对在类似地基-结构系统的普通振动台模型试验中如何使模型与原型相似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地基模型箱的选用,以较好模拟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变形;在重力场... 设计并完成两项刚性桩复合地基-结构系统1∶10比尺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对在类似地基-结构系统的普通振动台模型试验中如何使模型与原型相似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地基模型箱的选用,以较好模拟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变形;在重力场相似难以满足的情况下,降低其影响的措施;解决模型结构阻尼比偏低问题的方法。试验中采用柔性地基模型箱,在基础底板用拉索施加下拉力使基底压力在重力场失真情况下基本满足相似条件,在结构模型上附加层间阻尼器使其阻尼比接近实际。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上述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柔性容器可以较好地模拟地基土体在地震下的变形;在基础底板施加竖向力以使基底压力相似的方法有较好的效果;而层间阻尼器可以有效调整模型结构的阻尼比而无其他较明显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土-结构相互作用 振动台模型试验 相似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桥梁上部结构的撞击破坏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鹏 胡楠 +1 位作者 何水涛 陆新征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1年第5期24-28,共5页
近年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已经在桥梁工程中获得了逐步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在人行天桥的设计和建设中。但是,超高车辆撞击城市桥梁上部结构的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为确保FRP结构能更广泛地应用于城市桥梁中,提... 近年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已经在桥梁工程中获得了逐步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在人行天桥的设计和建设中。但是,超高车辆撞击城市桥梁上部结构的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为确保FRP结构能更广泛地应用于城市桥梁中,提高其作为上部结构的抗撞能力,需要深入研究超高车辆-FRP结构碰撞机理。本文基于碰撞试验,对典型的超高车辆-桥梁上部结构碰撞进行了模拟,确定了此类梁的撞击破坏过程,位移响应,作用方式和损坏机理。分析结果将用于有限元分析和验证中,从而改进FRP上部结构应对此类冲击荷载时的结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撞击实验 FRP结构 桥梁上部结构 超高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5
3
作者 陆新征 李易 +2 位作者 叶列平 马一飞 梁益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150-157,共8页
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外抗连续倒塌设计规范的主要设计方法和分类设计体系,然后重点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拆除构件设计法和拉结强度设计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在基于非线性动力分析的拆除构件设计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 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外抗连续倒塌设计规范的主要设计方法和分类设计体系,然后重点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拆除构件设计法和拉结强度设计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在基于非线性动力分析的拆除构件设计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线弹性静力分析的拆除构件法的原理和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和验算,提出适合我国工程结构的设计参数。分析了国外规范拉结强度设计法应用于按我国规范设计的框架结构的不适用性及其原因,并对国外规范拉结强度设计法中基本拉结强度的计算模型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考虑空间传力路径等因素的拉结强度设计法。通过算例对该文建议的线弹性静力拆除构件设计法和拉结强度设计法进行了设计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抗连续倒塌设计 非线性动力拆除构件法 线性静力拆除构件法 拉结强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软岩巷道钢管混凝土支护结构性能试验及应用 被引量:151
4
作者 高延法 王波 +4 位作者 王军 李冰 邢飞 王宗纲 金同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2604-2609,共6页
深井软岩及动压巷道支护难度大,传统的支护方式已难以满足需要。为此研发钢管混凝土支架,在实验室测试支架的力学性能,试验支架采用φ140mm×4.5mm钢管和C40混凝土,由4段构成,接头采用套管连接。在侧向约束、纵向点载荷加压条件下,... 深井软岩及动压巷道支护难度大,传统的支护方式已难以满足需要。为此研发钢管混凝土支架,在实验室测试支架的力学性能,试验支架采用φ140mm×4.5mm钢管和C40混凝土,由4段构成,接头采用套管连接。在侧向约束、纵向点载荷加压条件下,试验支架的极限承载力为1504.1kN,纵向极限压缩变形为82.65mm,破坏方式为钢管材料屈服破坏。与U型钢支架相比,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护反力大、性价比优越。钢管混凝土支架在煤矿井下巷道支护应用效果良好,有着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钢管混凝土支架 支架力学性能试验 深井软岩巷道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智能健康诊断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67
5
作者 董聪 范立础 陈肇元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24,共14页
对近 2 0年来国际上在基于动力学参数的结构健康诊断方面的成就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扩展了目前流行的一些结构健康诊断方法 ,建立了一系列新的结构健康诊断公式。从中发现 :①结构的总体刚度矩阵 [K],模态特征值λj 和模态振... 对近 2 0年来国际上在基于动力学参数的结构健康诊断方面的成就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扩展了目前流行的一些结构健康诊断方法 ,建立了一系列新的结构健康诊断公式。从中发现 :①结构的总体刚度矩阵 [K],模态特征值λj 和模态振型 [Φ]j 之间存在以下关系δλj=[Φ]Tj [δK][Φ]j 和δλj≤ 0。②对于损伤结构 ,[δΦ]=0和 {δλ}=0同时发生的情况一定不存在。也就是说 ,结构损伤必然会在结构的内禀动力特征 {Φ ,λ}上得到完整的反映。这一发现回答了人们长期以来的一项争论 ,即结构的内禀动力特征 {Φ ,λ}是否足以作为结构损伤识别和定位的充分条件 ,答案是肯定的。③通常应变类结构动力学参数比位移类结构动力学参数对结构损伤更敏感。④利用多层前向人工神经网络的自组织学习功能和广义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功能 ,设计一个基于广义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混合型结构智能健康诊断演化系统是可行的 ,且该系统的知识库可实现自主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健康诊断 损伤识别 定位 在线风险预警 广义遗传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 结构体系 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结构钢材本构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118
6
作者 石永久 王萌 王元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300,共8页
为准确模拟结构的地震响应,寻找在循环荷载下钢材的本构关系,采用工程常用Q235B及Q345B钢材共50个试件,施加多种加载制度,分析其单调性能、滞回性能、宏观微观破坏形态、延性特征以及损伤退化特性,并采用Ramberg-Osgood模型对循环加载... 为准确模拟结构的地震响应,寻找在循环荷载下钢材的本构关系,采用工程常用Q235B及Q345B钢材共50个试件,施加多种加载制度,分析其单调性能、滞回性能、宏观微观破坏形态、延性特征以及损伤退化特性,并采用Ramberg-Osgood模型对循环加载骨架曲线进行拟合,进而得到Q235B及Q345B钢材在循环荷载下的一维应力应变关系骨架曲线;在Chaboche钢材塑性本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标定,确定了两种等级钢材本构模型的关键材料参数,并结合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对试验结果进行有效模拟,为今后准确计算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反应提供重要依据.结果表明:钢材在循环荷载下的反应与在单调荷载下的本构关系有很大差别,循环荷载下的骨架曲线对于准确的数值模拟起到重要作用;循环的圈数以及幅值会严重影响构件的断裂延性,钢材在循环荷载下的破坏应变不能按照单调荷载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周疲劳 单调性能 滞回性能 累积损伤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多尺度分析及其建模方法 被引量:52
7
作者 林旭川 陆新征 叶列平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9-475,495,共8页
多尺度计算是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计算代价的有效途径,在众多学科领域和工程问题中都得到了应用。在结构有限元多尺度分析领域,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局部微观模型与宏观结构模型之间的共同工作。为实现精细有限元... 多尺度计算是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计算代价的有效途径,在众多学科领域和工程问题中都得到了应用。在结构有限元多尺度分析领域,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局部微观模型与宏观结构模型之间的共同工作。为实现精细有限元模型在植入宏观结构模型时不同尺度模型界面的变形协调,提出有限元微观模型与宏观模型的界面连接方法,给出了轴向、横向和转角的约束方程。通过编制用户子程序,使该方法在有限元软件中得以实现,并通过简单的圆柱筒算例,对界面连接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基于多尺度建模方法和复杂混合结构节点的精细模型,给出了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多尺度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多尺度计算可较好模拟节点的复杂边界条件。本文建议的界面连接方法可有效实现不同尺度模型界面的变形协调,为工程结构进行多尺度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界面连接 有限元 工程应用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拌水泥沥青浆体的流动性及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孔祥明 张艳荣 +4 位作者 张敬义 马晓伟 曹恩祥 刘永亮 黄婉利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9-575,共7页
研究了乳化沥青对新拌水泥沥青浆体流动性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分析测试了添加不同类型及不同掺量的乳化沥青后新拌浆体的流动性(扩展度)及水化热;采用光学显微镜原位观察了分散体系显微结构的形成及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的加入可大... 研究了乳化沥青对新拌水泥沥青浆体流动性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分析测试了添加不同类型及不同掺量的乳化沥青后新拌浆体的流动性(扩展度)及水化热;采用光学显微镜原位观察了分散体系显微结构的形成及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的加入可大大提高浆体的流动性和流动保持性,同时可延缓水泥水化进程;随乳化沥青掺量的增大,浆体流动性先增大后降低,流动保持性逐渐增强,诱导期逐渐延长;阴离子乳化沥青对浆体流动性和流动保持性的改善及其对水泥水化的延缓效果较阳离子乳化沥青更为显著;浆体显微结构的形成及演化包括乳化沥青颗粒对水泥颗粒的吸附、乳化沥青破乳同时伴随水泥水化等几个过程,最终形成水泥、水化产物和沥青膜互穿的有机-无机复合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沥青 水泥-沥青胶凝材料(CAB) 扩展度 水泥水化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置FRP的结构构件的安全储备指标及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叶列平 冯鹏 +1 位作者 林旭川 齐玉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31,共11页
由于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线弹性受力特性与钢材和混凝土不同,配置FRP的结构构件,如FRP加固混凝土构件、FRP筋混凝土构件、FRP-混凝土组合构件等,受力特征与传统的混凝土和钢结构构件有很大差别,因此基于传统混凝土和钢结构构件的延... 由于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线弹性受力特性与钢材和混凝土不同,配置FRP的结构构件,如FRP加固混凝土构件、FRP筋混凝土构件、FRP-混凝土组合构件等,受力特征与传统的混凝土和钢结构构件有很大差别,因此基于传统混凝土和钢结构构件的延性概念和安全储备理论不再适用于含FRP的构件。根据结构构件在正常情况下不容许发生明显屈服的基本原则,以及理想弹塑性结构构件以承载力储备指标表达的传统结构构件安全储备方法,提出基本承载力安全储备的概念;基于结构构件在意外作用下的安全储备需要,提出附加安全储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采用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变形能等指标,给出不同受力性能构件的安全储备统一表达,提出等效承载力安全储备指标。根据现行规范的设计方法,针对传统混凝土和钢结构构件,分析所建议安全储备指标的取值;进而由所建议的安全储备统一表达,对不同类型的含FRP构件的安全储备进行分析,为建立合理的配置FRP构件的设计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 安全系数 变形性 变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网构架混凝土复合结构多层住宅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初明进 冯鹏 +2 位作者 侯建群 叶列平 刘彦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6-45,共10页
钢网构架混凝土复合结构是一种免模板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由腹板开孔冷弯薄壁型钢和与之正交的型钢拉条构成钢构骨架,再外覆钢模网充当永久模板,最后浇入混凝土从而形成墙体和楼板等住宅建筑中的基本构件。通过4个钢网构架混... 钢网构架混凝土复合结构是一种免模板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由腹板开孔冷弯薄壁型钢和与之正交的型钢拉条构成钢构骨架,再外覆钢模网充当永久模板,最后浇入混凝土从而形成墙体和楼板等住宅建筑中的基本构件。通过4个钢网构架混凝土复合结构墙体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这种新型结构形式的剪力墙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刚度退化等受力性能,分析其破坏机理。研究表明,此新型墙体在多层住宅结构中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较好的延性,其中型钢和钢模网共同影响着墙体的破坏形态,墙体中配钢能显著提高墙体的延性和承载力。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此墙体的设计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基于现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计算公式建议钢网构架混凝土复合墙体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网构架混凝土复合结构 剪力墙 延性 新型墙体 钢骨混凝土 住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板对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梁益 陆新征 +2 位作者 李易 叶列平 江见鲸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0,共6页
建筑结构在意外事件情况时的连续倒塌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土木工程学科的研究热点。楼板作为主要的结构构件,对结构的整体性有重要贡献,对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产生较大影响,但现有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研究往往并没有考虑楼板的影响。本文... 建筑结构在意外事件情况时的连续倒塌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土木工程学科的研究热点。楼板作为主要的结构构件,对结构的整体性有重要贡献,对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产生较大影响,但现有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研究往往并没有考虑楼板的影响。本文参考美国国防部编制的DoD 2005《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提供的设计流程,对按照我国现行规范设计的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了连续倒塌仿真分析,通过比较带楼板和不带楼板的2栋框架结构倒塌仿真计算结果,研究了楼板对整体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的影响,得到了楼板可对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有较大提高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倒塌 楼板 混凝土框架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承重结构的工程应用及其设计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元清 石永久 张恒秋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0,共5页
玻璃作为围护结构材料应用于现代建筑中已经为人们所接受。近年来 ,玻璃承重结构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结构形式 ,在现代建筑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国际上对玻璃这种脆性材料的承重性能没有一个全面详尽的理论 ,设计规范中也没... 玻璃作为围护结构材料应用于现代建筑中已经为人们所接受。近年来 ,玻璃承重结构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结构形式 ,在现代建筑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国际上对玻璃这种脆性材料的承重性能没有一个全面详尽的理论 ,设计规范中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介绍了玻璃承重结构的工程应用概况 ,对玻璃承重结构进行了分类 ,列举了一些玻璃承重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 ,并阐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重结构 现代建筑 工程应用 围护结构 玻璃 设计规范 设计计算方法 概况 国际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轴压比对我国RC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唐代远 陆新征 +1 位作者 叶列平 施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35,共10页
首先用纤维模型和美国ATC-63委员会推荐的IDA方法,对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24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7度设防,跨度、层高、层数不同)的抗地震倒塌能力进行了分析,发现框架柱轴压比是影响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最主要因素,轴压比... 首先用纤维模型和美国ATC-63委员会推荐的IDA方法,对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24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7度设防,跨度、层高、层数不同)的抗地震倒塌能力进行了分析,发现框架柱轴压比是影响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最主要因素,轴压比和结构的倒塌储备系数CMR具有一定的线性负相关关系,现行规范轴压比限值偏高是导致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变框架柱截面尺寸调整轴压比后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控制轴压比可有效改善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抗倒塌能力 增量动力分析 倒塌概率 轴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索支承实腹式门式刚架钢结构的设计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元清 李久志 +2 位作者 石永久 石小敏 陈宏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73-77,共5页
以某72 m跨度的粮食仓库为实例,计算了索支承实腹式门式刚架结构在不同荷载工况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分布,并与不同类型的大跨门式刚架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探讨了索支承门式刚架结构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结果表明:索支承刚架的预应力效... 以某72 m跨度的粮食仓库为实例,计算了索支承实腹式门式刚架结构在不同荷载工况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分布,并与不同类型的大跨门式刚架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探讨了索支承门式刚架结构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结果表明:索支承刚架的预应力效果比普通预应力刚架更加明显,更好地改善了刚架的受力性能;在索支承刚架的设计过程中,不可忽略撑杆和钢拉索的变形,必须按几何非线性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支承门式刚架 预应力 大跨度 荷载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构件抗断裂分析理论与实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元清 武延民 +1 位作者 石永久 江见鲸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5,共5页
结构钢材的韧性随温度降低而下降,其破坏形态也由塑性屈服向脆性断裂转变,构件的承载力也由强度控制变为材料的韧性控制.本文以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为指标试验研究了钢结构低温断裂行为,并提出了基于CTOD指标的钢结构防脆断设计方法... 结构钢材的韧性随温度降低而下降,其破坏形态也由塑性屈服向脆性断裂转变,构件的承载力也由强度控制变为材料的韧性控制.本文以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为指标试验研究了钢结构低温断裂行为,并提出了基于CTOD指标的钢结构防脆断设计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以考虑裂纹扩展而提高部分的最大承载能力作为构件的承载力,引入了温度和厚度对钢材断裂韧性的影响,通过裂纹扩展量的参数使设计方法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厚度 结构钢材 脆性断裂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驳接式玻璃结构建筑及其玻璃板承载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石永久 邓晓蔚 王元清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5,共5页
近年来 ,驳接式玻璃幕墙在现代建筑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但对它的理论研究却滞后于它的工程应用。通过对驳接式幕墙节点构造的研究 ,分析了驳接式玻璃幕墙的受力性能 ,并列举了相应的工程实例。最后 ,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不同形式玻璃... 近年来 ,驳接式玻璃幕墙在现代建筑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但对它的理论研究却滞后于它的工程应用。通过对驳接式幕墙节点构造的研究 ,分析了驳接式玻璃幕墙的受力性能 ,并列举了相应的工程实例。最后 ,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不同形式玻璃板的受力特性作了比较与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幕墙 承载性能 现代建筑 节点构造 玻璃结构 受力性能 有限元程序 受力特性 工程实例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连续倒塌分析与设计方法综述 被引量:78
17
作者 胡晓斌 钱稼茹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573-577,共5页
结构连续倒塌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关注,已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对国内外结构连续倒塌分析与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了连续倒塌分析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倒塌风险评估和倒塌仿真,并对其中涉及的关键问题(主要... 结构连续倒塌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关注,已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对国内外结构连续倒塌分析与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了连续倒塌分析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倒塌风险评估和倒塌仿真,并对其中涉及的关键问题(主要是破坏准则和分析方法)进行了评述;提出了连续倒塌设计应由概念设计及计算设计两部分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倒塌 倒塌风险评估 倒塌仿真 概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平面模型在剪力墙结构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缪志伟 陆新征 +1 位作者 叶列平 李易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在适用于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分析的分层壳墙单元模型基础上,对其中的混凝土本构模型和钢筋本构模型进行讨论,采用一种能较好的模拟混凝土在多轴复杂应力状态下特性的microplane模型和一种能够全面反映钢筋在往复载荷下各种复杂受力特性的... 在适用于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分析的分层壳墙单元模型基础上,对其中的混凝土本构模型和钢筋本构模型进行讨论,采用一种能较好的模拟混凝土在多轴复杂应力状态下特性的microplane模型和一种能够全面反映钢筋在往复载荷下各种复杂受力特性的钢筋本构模型,分别模拟混凝土和钢筋的力学行为特征.利用所提模型进行实例建模,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模拟剪力墙在各种受力状态下的单向和往复力学行为,可应用于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 分层壳单元 微平面模型 钢筋本构模型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幕墙中主体结构对单层索网结构风振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丽丽 王元清 石永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7-101,112,共6页
点支式玻璃幕墙单层平面索网结构是一种较典型的风敏感结构,目前对在风荷载作用下,索网结构与主体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甚少。采用随机模拟时程分析方法,通过改变主体结构特性、索网结构特性及两者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多种方式,研究索... 点支式玻璃幕墙单层平面索网结构是一种较典型的风敏感结构,目前对在风荷载作用下,索网结构与主体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甚少。采用随机模拟时程分析方法,通过改变主体结构特性、索网结构特性及两者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多种方式,研究索网结构和主体结构共同工作时的风振响应特性,并与索网单独受力时的风振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索网和主体结构的风振响应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在常见的工程应用参数范围内,主体结构对索网自身的风振响应影响程度较小,因此,对索网结构进行风振响应分析时可以不考虑主体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支式幕墙 单层平面索网结构 主体结构 风振响应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薄弱层结构的柱顶隔震加固改造设计 被引量:17
20
作者 潘鹏 曹海韵 +4 位作者 齐玉军 潘振华 叶列平 赵世春 徐亚军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73,共5页
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某底部为薄弱层的6层框架结构建筑,底层破坏严重,但上部楼层基本完好。震后通过在首层柱顶设置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将薄弱层改造为隔震层,恢复该建筑首层使用功能,并使其满足提高一度设防的要求,有效地提高了结构的抗... 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某底部为薄弱层的6层框架结构建筑,底层破坏严重,但上部楼层基本完好。震后通过在首层柱顶设置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将薄弱层改造为隔震层,恢复该建筑首层使用功能,并使其满足提高一度设防的要求,有效地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介绍了该建筑的隔震加固改造方案。采用SAP2000建立了可考虑隔震层扭转的层模型,分析了隔震后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依据分析的结果,采用PKPM进行隔震层下部结构的加固设计及基础验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 加固 薄弱层 框架结构 汶川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