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住院贫血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叶芳 童春 +3 位作者 孙剑笠 王欢 张立男 王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初步分析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住院贫血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住院的10 152例患者中3870例贫血患者的资料,按年龄、性别、科室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中,贫血患者... 目的初步分析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住院贫血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住院的10 152例患者中3870例贫血患者的资料,按年龄、性别、科室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中,贫血患者达38.12%,男性贫血患者占29.72%,与女性贫血患者(49.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贫血患者占97.47%;重度、极重度贫血患者占2.53%。贫血患者主要分布在血液科、产科、肿瘤科、肾内科、消化科、呼吸科、心内科等科室,原发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贫血患者占9.77%,继发于其他系统疾病的贫血患者占90.23%;其中继发于产科疾病、肿瘤、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贫血患者共计2393例,占61.83%。结论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贫血发生率较高,且女性贫血患者明显多于男性贫血患者,但因临床症状常不明显,仅表现为轻中度贫血,且在各科室中分布不一,应引起各临床科室医生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三级综合医院 北京市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白细胞减少患者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叶芳 张立男 +3 位作者 孙剑笠 王欢 童春 王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4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收集2015年7月~2016年7月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资料,按年龄、性别、科室分布情况、主要就诊症状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收集2015年7月~2016年7月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资料,按年龄、性别、科室分布情况、主要就诊症状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 046例行血常规检测的患者中白细胞减少症3344例,发病率高达12.36%;男1035例,占30.95%,女2309例,占69.05%;门诊患者2622例,占78.41%,住院患者722例,占21.59%。在722例白细胞减少症住院患者中,粒细胞减少症占97.65%(705例),其中,男291例,占粒细胞减少症总数的41.28%,女414例,占粒细胞减少症总数的58.72%;粒细胞缺乏症占1.94%(14例),其中,男7例,占粒细胞缺乏症总数的50%;女7例,占粒细胞缺乏症总数的50%。白细胞减少症住院患者主要分布于血液科、呼吸科及普外科,白细胞减少症门诊患者主要分布于急诊内科、呼吸科、血液科。粒细胞减少症住院患者主要分布于血液科、呼吸科、普外科,粒细胞缺乏症住院患者主要分布于呼吸科、ICU、血液科。白细胞减少症门诊患者主要就诊症状为发热、咳嗽、腹胀腹痛。结论某三级综合医院患者白细胞减少症发病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并在各科室分布不一,应引起各科室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减少症 三级医院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研究
3
作者 赵云 崔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2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的8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食管...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2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的8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史、术前新辅助治疗、吻合部位均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OR=5.392,95%CI:1.335~30.382,P=0.020)。结论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术前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尤其是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的高危患者,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手术 吻合口瘘 新辅助治疗 低白蛋白血症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朝阳区南部医联体1286例门诊患者血管性痴呆相关知识需求问卷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赵黔鲁 肖琴 +5 位作者 任龙喜 柳德元 茹小娟 庄宁 杨菊 张宝恩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6年第11期850-854,共5页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南部医联体门诊就诊患者对血管性痴呆(VaD)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方法 对2015年7月25-31日在朝阳区南部医联体神经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和/或全科门诊就诊的1 28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痴呆一般知识...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南部医联体门诊就诊患者对血管性痴呆(VaD)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方法 对2015年7月25-31日在朝阳区南部医联体神经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和/或全科门诊就诊的1 28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痴呆一般知识(10项)、VaD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8项)、对社区健康教育的目的需求(6项)及其传播方式(8项)等4题、共32个选项.1 286例中,男性562例,女性724例,平均年龄(59.4±13.0)岁,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84.4%(1 085/1 286);〈40岁者102例,40 -岁者167例,50-岁者311例,60-岁者423例,≥70岁者276例,不详者7例;受教育程度:文盲10例,小学177例,初中439例,高中/中专338例,大专161例,本科136例,硕士11例,不详14例.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者对痴呆一般知识需求较高的选项,主要集中于VaD基本概念、病因及危险因素、早期临床症状,多数需求率为50.1% (220/439)-65.7% (67/102);对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知识需求较高的选项,主要集中于脑梗死、高血压和糖尿病,大多数需求率为50.1% (212/423) -64.9% (179/276).在社区健康教育目的需求中,各类患者以增长个人健康知识为目的达76.5%(78/102) - 91.3%(386/423),对社区健康讲座的选择率为64.7% (66/102) - 80.2% (142/177).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南部医联体门诊患者对VaD相关知识有部分需求,社区健康讲座将成为传播的主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和机构的关系
原文传递
老年便秘辨治撷要
5
作者 孙鹏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19-123,共5页
便秘分虚实,老年便秘以虚证为主,与脾肾密切相关,辨证上把握气、血、津三端。治疗上,重视健脾助运,避免壅补;补肾培元,鼓舞肾气;温润而下,存阴不伤正,同时注意兼夹证的处理。补虚泻实、补运结合、用药温润平和,是治疗老年便秘的特点。
关键词 老年便秘 虚实夹杂 补运结合 温润而下 自拟通便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调气法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远期复发率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6
作者 叶橙 孙文军 +13 位作者 唐启盛 黄世敬 王娣 郑军然 李小黎 尹洪娜 刘向哲 李乐军 王志强 徐向青 杨文明 林安基 马良 曲淼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08-2313,共6页
目的:评价益肾调气法对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2年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患者,按照接受的治疗方案自然形成中医组、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比较3组的复发率。并根据干预的时间,将... 目的:评价益肾调气法对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2年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患者,按照接受的治疗方案自然形成中医组、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比较3组的复发率。并根据干预的时间,将中医组和中西医组分为低、中、高3个暴露水平,比较不同水平的复发率,评价益肾调气法降低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的远期复发率的效果。结果:共纳入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1314例,其中中医组385例,西医组453例,中西医组476例。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组的两年复发率分别是23.61%,34.97%、18.14%。中医组比西医组使复发风险降低29.2%(P<0.05),中西医组比西医组使复发风险降低45.5%(P<0.001)。中医组以低中药水平暴露时间(TCM-ET)为参照,高TCM-ET较于低TCM-ET复发风险降低81.4%(P<0.01);中西医组以低TCM-ET为参照,中TCM-ET比低TCM-ET复发风险降低46.9%(P<0.05),高TCM-ET比低TCM-ET复发风险降低65.3%(P<0.01)。结论:益肾调气法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能够降低远期复发率,且中医药干预的暴露水平与复发率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较长的暴露水平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率 益肾调气法 抑郁障碍 颐脑解郁方 前瞻性 队列研究 多中心 多因素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数据的中医药方案降低心胆气虚证抑郁障碍远期复发率的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7
作者 李乐军 唐启盛 +4 位作者 王志强 王娣 郑军然 刘向哲 林安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39-443,503,共6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方案治疗心胆气虚证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对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的心胆气虚证抑郁障碍患者分为西医治疗队列、中医治疗队列、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所有患者随访6... 目的探讨中医药方案治疗心胆气虚证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对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的心胆气虚证抑郁障碍患者分为西医治疗队列、中医治疗队列、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以随访过程中临床诊断抑郁障碍为复发,评估不同队列的抑郁障碍复发风险及中医治疗队列、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中不同暴露水平亚组的抑郁障碍复发风险。结果共纳入患者503例,西医治疗队列、中医治疗队列、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的24个月复发率分别为39.6%(63/159)、28.2%(49/174)、18.8%(32/170),中医治疗队列比西医治疗队列的复发风险低45.70%(HR=0.543,95%CI:0.355~0.830,P=0.005),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比西医治疗队列的复发风险低66.90%(HR=0.331,95%CI:0.206~0.531,P<0.001)。在中医治疗队列中,高水平暴露亚组比低水平暴露亚组的复发风险低63.1%(HR=0.349,95%CI:0.174~0.701,P=0.003)。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中,高水平暴露亚组比低水平暴露亚组的复发风险低88.8%(HR=0.112,95%CI:0.044~0.286,P<0.001)。结论中医药治疗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心胆气虚证抑郁障碍的复发率,合用西药后效果更明显,且服药时间越长复发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方案 心胆气虚证 抑郁障碍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钠辅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秦晶晶 辛德梅 +1 位作者 朱曼丽 邓春霞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辅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ICP孕妇18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91例)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辅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ICP孕妇18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91例)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91例)。对比分析2组孕妇的临床疗效。分析2组孕妇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总胆汁酸(total biliary acid,TB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水平。对比分析2组孕妇和新生儿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T和t-PA高于对照组,FIB、TBA、TBIL和A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的分娩周数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和宫内窘迫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辅治ICP疗效确切,不仅可以改善孕妇凝血功能与肝功能,还可以延长妊娠时间,降低剖宫产与早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肝内 妊娠 低分子肝素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钻孔引流手术治疗80岁以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锟 尹晓亮 +2 位作者 刘磊 董雪涛 张新庆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5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手术治疗80岁以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神经外科病房收治的52例80岁以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手术,以清除脑内血肿。根据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患...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手术治疗80岁以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神经外科病房收治的52例80岁以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手术,以清除脑内血肿。根据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以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进行评定,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13例,Ⅳ级8例,Ⅴ级13例。其中Ⅰ~Ⅲ级为效果良好,Ⅳ~Ⅴ级为效果不佳,良好率为59.6%。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手术治疗80岁以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脑出血 微创钻孔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叶芳 马东升 +1 位作者 王洁 乔振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207,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转化为急性白血病(AL)的生物学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采用WHO标准回顾性分析MDS转化为AML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MDS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相关因素,分析转化为AML患者近期的治疗反应。结果:15...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转化为急性白血病(AL)的生物学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采用WHO标准回顾性分析MDS转化为AML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MDS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相关因素,分析转化为AML患者近期的治疗反应。结果:153例中高危MDS患者转化为AL 26例(17%),中位转化时间4(1-29)个月,均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 L),以AM L-M2、AM L-M4、AM L-M5、AM L-M6为主。转成的AM L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2例出现髓外浸润;26例转成的AM L中18例(69.2%)有染色体核型异常,同转化为AML前的核型相比,9例异常核型发生了改变(出现了新的核型或原有核型消失)。个体化治疗转成AM L的患者总有效率达80%,能使患者生存质量得以改善。结论:中高危M DS易进展为AM L,多种因素参与M DS转化为AM L;转成的AM L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且预后较差,去甲基化治疗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治疗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基因表达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洁 叶芳 +2 位作者 李国霞 乔振华 马东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的基因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94例初发AML患者,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WT1、P53、DNMT3A、NPM1、PML/RARa、FLT3-ITD、...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的基因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94例初发AML患者,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WT1、P53、DNMT3A、NPM1、PML/RARa、FLT3-ITD、C-KIT、AML1/ETO、TET2、ASXL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AML患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除外)中WT1阳性最常见(69.1%),其次为AML1/ETO阳性(24.5%)、NPM1阳性(14.9%)、FLT3-ITD突变阳性(14.9%);其中,1个基因阳性者最常见,占46.8%,2个基因阳性者占28.7%,3个及以上基因阳性者占20.2%;DNMT3A、NPM1多表达于AML-M4,C-KIT、AML1/ETO阳性多见于AML-M2;APL患者PML/RARa融合基因占100%,其中同时FLT3-ITD突变者3例,占27.27%;94例AML患者中,65例WT1表达阳性,其中19例初诊阴性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随着WT1增高而呈复发或复发倾向;另外46例初发时WT1升高患者经诱导治疗后34例获得第1次完全缓解或者部分缓解,并且WT1降低。结论基因表达在AML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基因表达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分布特点 被引量:31
12
作者 刘策 叶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5期55-58,共4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好发于冬春季,常见病原包括细菌、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在我国,儿童CAP病原以细菌和病毒为主,其中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细菌病原,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最主要病毒病原;青壮年CAP的首位病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好发于冬春季,常见病原包括细菌、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在我国,儿童CAP病原以细菌和病毒为主,其中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细菌病原,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最主要病毒病原;青壮年CAP的首位病原为肺炎支原体;老年CAP病原则以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杆菌是其最常见致病菌。CAP的病原谱随国家、地区、时代、人群不同而差异很大,动态了解我国CAP的主要病原和不同人群感染病原的主要种类,既可以协助临床诊治,还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 儿童 青壮年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2010~2015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楠 王俊文 +2 位作者 武新颖 陆红柳 夏文斌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787-790,共4页
目的:分析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0-2015年分离出的2 963株PA的耐药率以及同期常用抗革兰阴性菌抗菌药物... 目的:分析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0-2015年分离出的2 963株PA的耐药率以及同期常用抗革兰阴性菌抗菌药物的DDDs,对PA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我院PA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莫西沙星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检出率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DDDs呈显著正相关(r=0.903,P=0.014)。结论:我院PA耐药率及MDR-PA检出率与某些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与耐药机制有关,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率 用药频度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预置输尿管支架必要性的探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军 刘佳 +1 位作者 赵纪宇 谷现恩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3期30-31,共2页
随着输尿管软镜器械的逐渐改进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技术的提高完善,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正快速普及和推广。但是,术前是否行输尿管支架置入对输尿管进行预扩张这一问题一直困扰患者和泌尿外科医师。本文对预置输尿管支架的优势和不足进... 随着输尿管软镜器械的逐渐改进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技术的提高完善,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正快速普及和推广。但是,术前是否行输尿管支架置入对输尿管进行预扩张这一问题一直困扰患者和泌尿外科医师。本文对预置输尿管支架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综述,建议应选择性的进行输尿管支架预置,并进行相关临床研究以明确预置目标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支架 输尿管软镜 碎石术 泌尿系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锟 尹晓亮 +2 位作者 刘磊 董雪涛 张新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第8期483-484,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2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神经内镜下手术清除血肿,术后6个月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生存质量按AD...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2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神经内镜下手术清除血肿,术后6个月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生存质量按ADL分级,Ⅰ级5例,Ⅱ级8例,Ⅲ级6例,Ⅳ级4例,死亡1例。恢复良好(ADL分级Ⅰ-Ⅲ级)率达79.2%。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于术前按意识状况分级为Ⅲ级以下患者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 手术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东坡 李优伟 +3 位作者 毛磊 王觉 王丽宁 翟仁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5期66-70,共5页
目的对比正常乳腺及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表观弥散系数(ADC),探讨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行乳腺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177例乳腺病变,比较良、恶性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ADC值的差异,采用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 目的对比正常乳腺及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表观弥散系数(ADC),探讨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行乳腺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177例乳腺病变,比较良、恶性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ADC值的差异,采用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比较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效能。结果 177例乳腺病变中良性112例,恶性65例,正常乳腺177例,其平均ADC值分别为(1.57±0.25)×10-3mm2/s、(1.11±0.32)×10-3mm2/s、(1.72±0.22)×10-3mm2/s,良恶性病变ADC界值为1.23×10-3mm2/s,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42%和92.13%。;按病变形态分组:肿块性病变1 4 4例,恶性47例,良性97例,平均AD C值分别为(1.06±0.27)×10-3mm2/s、(1.58±0.26)×10-3mm2/s,ADC界值为1.23×10-3mm2/s,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17%和92.84%。;非肿块性病变33例,恶性18例,良性15例,平均ADC值分别为(1.25±0.40)×10-3mm2/s、(1.50±0.18)×10-3mm2/s,ADC界值为1.36×10-3mm2/s,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81%和80.35%。结论乳腺恶性病变的ADC值低于良性病变,根据ADC界值可以鉴别良、恶性,对肿块性病变和非肿块性病变应采用不同的ADC界值,DWI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与正常乳腺组织时也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与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楠 王俊文 +2 位作者 薛兵 陆红柳 夏文斌 《中国医药》 2016年第12期1863-1866,共4页
目的 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用药频度与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率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0—2015年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住院病房送检的微生物标本中分离出的12 092株革兰阴性菌(鲍曼... 目的 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用药频度与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率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0—2015年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住院病房送检的微生物标本中分离出的12 092株革兰阴性菌(鲍曼不动杆菌2 545株、大肠埃希菌3 528株、肺炎克雷伯菌3 056株、铜绿假单胞菌2 963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用药频度,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细菌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药物用药频度的相关性。结果 2010—2015年本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用药频度(201.75、331.25、312.25、554.75、585.75、703.80)与鲍曼不动杆菌(74.51%、77.82%、77.23%、84.81%、87.62%、87.80%)、肺炎克雷伯菌(2.07%、6.33%、6.04%、8.11%、9.10%、24.47%)、铜绿假单胞菌(19.75%、22.23%、23.43%、29.88%、27.64%、31.28%)对其的耐药率呈明显正相关(r=0.982,P=0.000;r=0.833,P=0.040;r=0.971,P=0.001)。结论 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用药频度与部分革兰阴性菌对其耐药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 碳青霉烯类 耐药性 用药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注红细胞对恶性血液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叶芳 张莉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77-1582,共6页
目的:探讨输注红细胞对恶性血液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血液内科住院的明确诊断为恶性血液病并需要输注红细胞的患者共14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输血指征(血红蛋白的含量均低于70 ... 目的:探讨输注红细胞对恶性血液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血液内科住院的明确诊断为恶性血液病并需要输注红细胞的患者共14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输血指征(血红蛋白的含量均低于70 g/L)。所有患者在化疗休息期间和检测期间均未服用免疫调节药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患者在输注红细胞前及输注后1月内的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输注红细胞前后恶性血液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8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后10 d内,在外周血中的CD3^+、CD3^+CD4^+和CD3^+CD8^+均升高(P<0.05);5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后10-30 d内CD3^+CD8^+增加,CD3^+CD4^+、Th/Ts下降(P<0.05)。AML、ALL、MDS、MM患者输注红细胞后的T细胞亚群值有不同的变化。结论:输注红细胞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有影响。输注红细胞初期,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可略增强或不变,随着免疫应答进行,抑制细胞占优势,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红细胞 恶性血液病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级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谷现恩 王家菁 +2 位作者 张军 杨盛 祁莹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级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2012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门诊检查诊断和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入组研究2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试验组实施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级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2012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门诊检查诊断和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入组研究2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试验组实施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级管理模式,对照组按照自由随访模式管理。随访1年。结果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较管理前均有明显提高,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知晓程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有所减低,生活质量评分有所好转,两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级管理模式是可行的,并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分级管理 健康教育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全国多中心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诸国华 孙希鹏 +14 位作者 李静 皮林 唐海沁 高海青 丛洪良 曲鹏 卢新政 张新军 赵洛沙 郭艺芳 刘东霞 张亮清 唐桦 华琦 范利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10期758-764,共7页
目的比较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0号)与其他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山西、四川、辽宁、北京、河北10个省市共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 目的比较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0号)与其他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山西、四川、辽宁、北京、河北10个省市共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574例。根据是否服用0号(按年龄差≤5岁及性别1∶1进行配对),分为0号组和非0号组,每组787例。1574例患者中,高龄(≥80岁)患者共186例,依据是否服用0号分为2个亚组:高龄0号组(n=102)和高龄非0号组(n=84)。对比2组患者所有临床资料及2个亚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及精神状态评分。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研究对象的高血压分级和诊室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号组患者每天服用的降压药物片数显著少于非0号组患者[(1.33±0.63)和(1.41±0.63)片,P<0.05],服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16.39%和70.1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4.07%和11.8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9.53%和34.18%)、β受体阻滞剂(4.32%和13.09%)及利尿剂(1.65%和6.86%)者也显著少于非0号组患者(P<0.05)。在安全性方面,2组患者及2亚组高龄患者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肝功能、肾功能、糖脂代谢、电解质水平以及抑郁焦虑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明确的降压效果,可减少每日服药片数,提高患者依从性,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复方血平氨苯蝶啶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