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科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评估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崔蕾 郭娇娇 +3 位作者 王晓宇 段怡 高志峰 张欢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92-96,共5页
目的基于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模式,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且适用于麻醉科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的评估框架。方法以关键胜任力为基础,设定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遴选18位麻醉学专业的临床专家,护理领域及行政方面的专家,通过行为事... 目的基于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模式,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且适用于麻醉科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的评估框架。方法以关键胜任力为基础,设定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遴选18位麻醉学专业的临床专家,护理领域及行政方面的专家,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和德尔菲法(Delphi法)确定麻醉科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的评估指标体系。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专家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积极性高,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73和0.955,专家意见的Kendall’s W协调系数分别为0.289和0.336。第2轮调查后达成了共识,最终商定6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90个三级指标,初步建立胜任力评估框架。结论采用Delphi法构建的麻醉科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的评估框架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为麻醉科住院医师的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利于提高麻醉科住院医师胜任力水平,从而提高综合能力,促进住院医师更快更好地向临床医师的角色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麻醉学 住院医师 德尔菲法 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全身麻醉非眼科手术患者角膜擦伤的根本原因分析与改进
2
作者 邢雪燕 王飞 +6 位作者 刘鑫雨 刘筱璨 郭晓慧 严思益 肖博 苏博兴 涂淑敏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2期89-92,共4页
对1例全身麻醉非眼科手术患者角膜擦伤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按照问题定义与事件描述,识别可能原因,剖析根本原因,制定并执行改进措施的步骤,完整呈现“全身麻醉非眼科手术患者角膜擦伤”事件根本原因分析的全过程。从针对心电监护操... 对1例全身麻醉非眼科手术患者角膜擦伤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按照问题定义与事件描述,识别可能原因,剖析根本原因,制定并执行改进措施的步骤,完整呈现“全身麻醉非眼科手术患者角膜擦伤”事件根本原因分析的全过程。从针对心电监护操作建立督导及考核机制,加强麻醉护理人员面罩通气手法的培训,科室规范中增加面罩通气期间的眼睛保护措施,并针对特殊手术体位的眼睛保护措施等方面加以改进,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临床管理者提供质量管理的思路与方法,以便更好地识别系统中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改善计划与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非眼科手术 角膜擦伤 根本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专科护士培训教育及发展现状
3
作者 季静 马燕利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10期217-221,共5页
本研究概述国内外麻醉专科护士培训教育的研究进展,对培训方式及培训内容等方面进行归纳梳理,讨论麻醉专科护士临床培训中的共识点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院校建立和规范完善的麻醉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麻醉护理 注册麻醉护士 护理教育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复合患者自控镇痛用于妇科开腹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琳琳 郭梦倬 +1 位作者 何农 张欢 《北京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18-220,22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神经阻滞复合患者自控镇痛用于妇科开腹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40例全麻下行妇科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TAP复合患...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神经阻滞复合患者自控镇痛用于妇科开腹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40例全麻下行妇科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TAP复合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B组为单纯PCIA组,每组20例。术后A组在超声引导下用0.25%的罗哌卡因15 ml行双侧TAP神经阻滞,2组均给予PCIA,记录术后4、8、12、24、30 h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舒适程度评分(BCS),并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8、12、24 h时,A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P<0.05);术后30 h,2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的BCS舒适度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TAP神经阻滞能在术后24 h内安全有效地用于妇科开腹手术的术后镇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腹横肌平面阻滞 妇科 开腹手术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氟醚与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经皮肾镜取石术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琳琳 杜春彦 +1 位作者 何农 张欢 《北京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850-853,共4页
目的对比地氟醚与七氟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拟择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地氟醚组(D组),每组30例。S组以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D组以地氟醚复... 目的对比地氟醚与七氟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拟择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地氟醚组(D组),每组30例。S组以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D组以地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2组T_1~T_5的MAP、HR及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记录术后麻醉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D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睁眼、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3.47±0.51)min、(4.47±0.51)min、(5.33±0.48)min、(6.57±0.68)min,均短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拔管后10 min,D组和S组BIS值分别为82.97±1.97、73.9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能达到快速、安全地苏醒,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醚 七氟醚 瑞芬太尼 经皮肾镜取石术 麻醉恢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麻醉护士在职教育培训课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婷婷 康佳敏 +2 位作者 邢雪燕 胡惠惠 涂淑敏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0-43,共4页
目的综述国内外麻醉护士在职教育培训课程研究进展,重点剖析我国麻醉护士在职教育培训课程的研究现状及不足,为未来该领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及方向指导。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准入条件、培训课程模式及内容设置、课程时长、教学方... 目的综述国内外麻醉护士在职教育培训课程研究进展,重点剖析我国麻醉护士在职教育培训课程的研究现状及不足,为未来该领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及方向指导。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准入条件、培训课程模式及内容设置、课程时长、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4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中国台湾地区的麻醉护士在职教育发展趋于完善,中国内地的麻醉护士培训多依据各医院麻醉科工作需求制定,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麻醉护士培训课程、培训模式及资格认证方式。结论国内外麻醉护士在职教育培训课程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可以基于成熟的理论框架,从完善及提升麻醉护士准入培训设置方面来构建落地我国麻醉护士在职教育培训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护士 在职教育 麻醉护理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评价模式结合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在麻醉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总结 被引量:5
7
作者 邢雪燕 周芳 +2 位作者 田曦 陈祖鹏 涂淑敏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1年第5期276-279,共4页
目的为新形势下麻醉护理质量管理的建设提供思路。方法设立麻醉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运用Donabedian的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从结构、过程、结果3个维度结合不同的质量管理工具进行麻醉护理质量管理。形成麻醉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雏形。结果202... 目的为新形势下麻醉护理质量管理的建设提供思路。方法设立麻醉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运用Donabedian的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从结构、过程、结果3个维度结合不同的质量管理工具进行麻醉护理质量管理。形成麻醉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雏形。结果2020年我科麻醉监测护士均无护理不良事件及投诉或抱怨,患者满意度100%,且将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结论为国内麻醉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护理 护理质量 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管理在麻醉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8
作者 邢雪燕 陈祖鹏 +3 位作者 田曦 晁会 郭晓慧 涂淑敏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1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在保证患者临床安全的基础上,运用科学高效的方法,提高麻醉护理质量。方法将模块化与Donabedian的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相结合,应用于麻醉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结果模块化与传统方法比较每年节约纸张4339张;每年科室护士用于规章考试时间... 目的在保证患者临床安全的基础上,运用科学高效的方法,提高麻醉护理质量。方法将模块化与Donabedian的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相结合,应用于麻醉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结果模块化与传统方法比较每年节约纸张4339张;每年科室护士用于规章考试时间节约3.5 h/人,每年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用于规章考核评分及结果汇总时间节约56.5 h。结论运用模块化对麻醉护理质量进行管理,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能提高护理质量控制的效率,达到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化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护理 护理质量 模块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对高龄初产妇分娩不良情绪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顾欣 曹琦林 +3 位作者 彭雪 范雪 季静 刘萍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1期27-29,33,共4页
目的探讨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对高龄初产妇分娩不良情绪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6月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妇产科门诊建档并定期参加产检的60例高龄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对高龄初产妇分娩不良情绪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6月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妇产科门诊建档并定期参加产检的60例高龄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孕期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分娩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2组焦虑、抑郁情况,并统计不良妊娠结局和顺产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830,P=0.006;t=5.315,P<0.001),顺产率高于对照组(χ^(2)=5.711,P=0.017),2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5.868,P=0.167;χ^(2)=3.086,P=0.283;χ^(2)=2.576,P=0.152)。结论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能有效提高高龄初产妇顺产率,缓解其孕期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 社会支持 负性情绪 高龄 初产妇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模拟加压输血对悬浮红细胞质量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范瑞 封春雨 +4 位作者 王雨婧 尚玮玮 唐文飞 马海梅 张欢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2期223-229,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对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为研制加压输血装置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将25袋悬浮红细胞随机等分成5组,分别施加10、20、30、40和50 Kpa压力,实时记录血流速度;施压前后分别留取部分血样测定红细胞相关指标(RBC、HGB、HCT、MC...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对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为研制加压输血装置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将25袋悬浮红细胞随机等分成5组,分别施加10、20、30、40和50 Kpa压力,实时记录血流速度;施压前后分别留取部分血样测定红细胞相关指标(RBC、HGB、HCT、MCV、MCH、MCHC)变化情况,测定血浆中钾离子、间接胆红素、乳酸脱氢酶、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并用电镜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从而评价不同压力对血液质量的影响。结果加压可显著提高输血速度。在不同压力下红细胞相关指标变化与K+、IBIL、LDH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游离血红蛋白与溶血率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电镜下观察随着压力升高出现少量异形红细胞,胞膜电子密度有差异,网状结构破坏,网眼不均匀。结论在50 Kpa范围内加压对红细胞损伤影响不大,血液质量符合我国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输血 红细胞 血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硬膜外阻滞与两种区域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红 廖玥 +1 位作者 安海燕 冯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比较单次硬膜外阻滞(EA)、腰方肌阻滞(QLB)和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INB)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初次剖宫产术的单胎产妇87例,年龄23~42岁,BMI 21~37 kg/m^(2),ASAⅡ级,... 目的比较单次硬膜外阻滞(EA)、腰方肌阻滞(QLB)和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INB)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初次剖宫产术的单胎产妇87例,年龄23~42岁,BMI 21~37 kg/m^(2),ASAⅡ级,孕期37~42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三组:EA组、QLB组和IINB组,每组29例。所有产妇术中麻醉方法及用药一致,术毕EA组予吗啡复合罗哌卡因单次硬膜外给药,QLB组和IINB组分别行超声引导下双侧QLB、双侧IINB,所有产妇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补救镇痛。记录术后6、12、24、48 h吗啡用量、静息和活动时NRS疼痛评分。记录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及术后48 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记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例数及严重程度评分,记录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尿潴留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与EA组比较,QLB组和IINB组术后12、24 h吗啡用量明显升高(P<0.05),术后48 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明显增多(P<0.05),QLB组和IINB组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三组术后6、48 h吗啡用量、不同时点静息和活动时NRS疼痛评分、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均未发生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尿潴留及下肢静脉血栓。结论剖宫产术后单次硬膜外阻滞的镇痛效果较腰方肌阻滞和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好,但术后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率高,腰方肌阻滞和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腰方肌阻滞 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 剖宫产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帕洛诺司琼用于预防全麻女性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琳琳 何农 张欢 《北京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80-81,共2页
恶心、呕吐是全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引起疼痛,增加伤口张力,破坏酸碱平衡,导致患者脱水,严重时会出现食管撕裂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而女性患者是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 恶心、呕吐是全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引起疼痛,增加伤口张力,破坏酸碱平衡,导致患者脱水,严重时会出现食管撕裂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而女性患者是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高危因素之一,成年女性PONV的风险增加了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女性患者 临床观察 全麻术后 盐酸帕洛诺司琼 预防 术后生活质量 吸入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三尖瓣乳头状弹力纤维瘤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鹏 王琳琳 +5 位作者 李永超 杨栩鹏 詹雨 崔晓征 李温斌 沈冬焱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734-734,743,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体检发现心脏肿物收入我科,平素无胸痛、心悸、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黑矇及意识丧失等。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我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右心室侧近三尖瓣瓣环处探及一中等回声团块样...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体检发现心脏肿物收入我科,平素无胸痛、心悸、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黑矇及意识丧失等。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我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右心室侧近三尖瓣瓣环处探及一中等回声团块样物质附着,为15 mm×8mm(图1),活动度较大。术中探查于三尖瓣隔瓣可见2 cm×2cm黄色团块,质地疏松,粟粒状散在(图2),完整剪除占位及三尖瓣附着缘,缘对缘缝合剩余三尖瓣隔叶,并行前、隔瓣瓣环环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弹力纤维瘤 三尖瓣 手术指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手术中液体治疗的应用
14
作者 张政 段怡 +1 位作者 高志峰 张欢 《中国数字医学》 2023年第7期81-85,共5页
本研究综述了当前液体治疗的缺陷以及机器学习(ML)方法在术中液体管理中的适用性,从预测容量紊乱和解释术中影响因素两个方面阐述了ML改善液体治疗质量的潜力,为ML用于术中液体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手术 液体治疗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氢吗啡酮用于成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吉晓琳 张欢 +5 位作者 俞晨 张雅慧 高元朝 卢海洋 严思益 段怡 《北京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总结氢吗啡酮用于成人术后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寻找适合的PCIA方案。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择期行胸腹部、盆腔、脊柱及四肢手术的患者... 目的总结氢吗啡酮用于成人术后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寻找适合的PCIA方案。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择期行胸腹部、盆腔、脊柱及四肢手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Ⅰ~Ⅲ级。所有患者采用静脉麻醉诱导,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维持。术毕采用PCIA,配方为氢吗啡酮8 mg+昂丹司琼8 mg+生理盐水至100 ml。根据背景量不同随机分为A、B、C 3组,背景量分别为0.16、0.12、0.08 mg/h,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单次剂量0.16 mg,锁定时间15 min。术后第1天和第2天,使用数字等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估静息及活动疼痛程度、记录PCA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瘙痒)发生情况。结果纳入的181例患者中,有效病例162例,A组49例,B组61例,C组52例。术后第1天:A、B、C 3组患者静息NRS分别为0.94±0.43、0.97±0.48、1.12±0.62;活动NRS分别为2.49±0.71、2.39±0.78、2.69±0.78;PCA有效按压次数分别为1.0(0.0,14.0)、2.0(0.0,21.0)、1.0(0.0,31.0);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分别为0(0,2)、0(0,3)、0(0,1)。术后第2天:3组患者静息NRS分别为0.66±0.56、0.72±0.52、1.00±0.66;活动NRS分别为2.06±0.82、2.02±0.83、2.43±0.94;PCA有效按压次数分别为2.0(0.0,13.0)、1.5(0.0,28.0)、1.0(0.0,66.0);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分别为0(0,2)、0(0,2)、0(0,1)。3组患者术后2 d静息NRS(P=0.483)、活动NRS(P=0.097)、PCA有效按压次数(P=0.092)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P=0.43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未诉瘙痒。结论氢吗啡酮用于PCIA"背景量0.08 mg/h,PCA 0.16 mg,锁定时间15 min"的方案,可为多种类型手术提供良好术后镇痛,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如患者NRS≥4,可逐渐增加氢吗啡酮的背景量至0.16 mg/h,镇痛效果加强,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外科 急性术后疼痛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血糖变异度与不良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段怡 崔蕾 +2 位作者 陈晔 高志峰 张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6-979,共4页
血糖变异度(GV)作为衡量血糖控制质量的新指标,与高血糖、低血糖共同组成了血糖管理的三大要素。近年来研究表明,GV可预测糖尿病相关不良反应。根据观察时限不同,GV可分为长期GV与短期GV,术中GV属于短期GV。基础研究表明,剧烈的血糖波... 血糖变异度(GV)作为衡量血糖控制质量的新指标,与高血糖、低血糖共同组成了血糖管理的三大要素。近年来研究表明,GV可预测糖尿病相关不良反应。根据观察时限不同,GV可分为长期GV与短期GV,术中GV属于短期GV。基础研究表明,剧烈的血糖波动可通过加剧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介导不良事件发生,但在临床尚未获得一致性结果。临床实践中连续葡萄糖监测可实现术中GV评估,但缺乏相应的血糖调整方案控制术中GV。术中GV增高可能与手术部位感染(SSIs)、认知功能障碍、心血管不良事件和院内死亡率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升有关。本文拟对术中GV的监测方法和术中GV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为探索术中GV在围术期血糖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改善糖尿病患者手术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变异度 连续血糖监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在恶性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常菲菲 王琳琳 +1 位作者 池叶楠 董锡臣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120-1122,共3页
D-二聚体由交联纤维蛋白凝块溶解而成,是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恶性肿瘤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凝血功能紊乱,本文对D-二聚体在恶性肿瘤早期筛查、疾病发展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D-二聚体 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对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园园 段怡 +5 位作者 高志峰 王晓宇 崔蕾 单彤 陈晔 张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Glu_(cv))对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接受原位异体肝移植术的患者126例,男99例,女27例,年龄28~73岁,BMI 15.2~38.2 kg/m^(2),ASAⅡ—Ⅴ级。通过医院信息...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Glu_(cv))对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接受原位异体肝移植术的患者126例,男99例,女27例,年龄28~73岁,BMI 15.2~38.2 kg/m^(2),ASAⅡ—Ⅴ级。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及电话随访收集患者数据,根据术中Glu_(cv)将患者分为两组:L组(Glu_(cv)<29.8%,n=52)和H组(Glu_(cv)≥29.8%,n=74)。记录两组患者术后EAD的发生情况、术后7 d内C反应蛋白(CRP)最高值、ICU停留时间、术后30 d生存情况。结果与H组比较,L组EA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内CRP最高值、术后30 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术中低血糖变异系数的患者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ICU停留时间更短,肝移植术中应减少血糖波动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 血糖变异系数 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春彦 张欢 +3 位作者 杨静 王晓晨 冯泽国 郭全义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7年第5期584-58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表面标记物;分别以10、100、1000 ng/mL的TNF-...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表面标记物;分别以10、100、1000 ng/mL的TNF-α完全培养液预处理P3代BMSCs,并设置仅含培养基的空白对照组,24 h后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IL-10的表达水平;胰酶消化细胞,用Presto Blue法检测10、100、1000 ng/mL TNF-α完全培养液预处理BMSCs后细胞增殖活性。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TNF-α干预组IL-6、IL-10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000 ng/mL TNF-α干预组IL-10表达水平最高,其浓度为170.2±11.9 p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 ng/mL TNF-α干预组IL-6表达水平最高,其浓度为144.0±18.6 p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esto Blue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100、1000 ng/mL TNF-α干预组荧光值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荧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1000 ng/mL TNF-α可促进BMSCs的增殖,且随着TNF-α浓度的升高,BMSCs分泌促炎因子IL-6的能力降低,分泌抑炎因子IL-10的能力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促炎因子 抑炎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武昊天 张欢 《北京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n=30),A组在气管插管下行静吸复合麻醉,B组在行静吸复合麻醉后接受超声引导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n=30),A组在气管插管下行静吸复合麻醉,B组在行静吸复合麻醉后接受超声引导下T10水平ESP阻滞。术中和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期间维持心率、血压在基础值的±20%内。随访记录患者术后1、6、12、24、48 h的VAS评分、静脉接受地佐辛注射的次数、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B组术后1、6、12、24、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1.6±0.6)、(1.7±0.5)、(2.1±0.3)、(2.3±1.1)、(2.2±0.8),显著低于A组(4.9±1.7)、(4.3±0.6)、(5.0±1.5)、(5.2±1.0)、(4.7±1.2)(P<0.05);B组术后地佐辛的用药次数明显少于A组(P<0.05),恶心发生率(43%)低于A组(70%,P<0.05),患者镇痛满意度(90%)高于A组(53%,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行超声引导下ESP阻滞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可明显减少术后静脉镇痛药用量,提高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超声引导 竖脊肌平面阻滞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