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人性化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蒋雪红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10期4578-4579,共2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领域环境和基础设施也有了极大的改善。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的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为例,探讨了人性化服务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领域环境和基础设施也有了极大的改善。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的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为例,探讨了人性化服务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 神经内科 患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破裂后交通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血管内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章永强 林东 胡锦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66-568,共3页
目的探讨未破裂后交通动脉瘤(PComA)致动眼神经麻痹(OMNP)血管内治疗疗效。方法对11例伴有OMNP的PComA患者的治疗时机、治疗方式与动眼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动眼神经功能全部恢复10例(90.9%),部分恢复1例(9.1%),其恢... 目的探讨未破裂后交通动脉瘤(PComA)致动眼神经麻痹(OMNP)血管内治疗疗效。方法对11例伴有OMNP的PComA患者的治疗时机、治疗方式与动眼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动眼神经功能全部恢复10例(90.9%),部分恢复1例(9.1%),其恢复状况与治疗时机、麻痹程度密切相关。结论血管内栓塞未破裂PComA可有效恢复其致OMNP,但神经功能的恢复取决于麻痹程度和早期手术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 动眼神经麻痹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胸腺瘤共病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海金 夏萍 胡兴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4,共4页
一例53岁男性患者,因"右眼视力下降2个月,伴双下肢无力8 d"入院。胸椎增强MRI提示胸髓T3水平偏右侧信号异常,考虑脱髓鞘病变,血清水通道蛋白质4抗体阳性,效价为1∶320,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该患者同时合并系统性红斑... 一例53岁男性患者,因"右眼视力下降2个月,伴双下肢无力8 d"入院。胸椎增强MRI提示胸髓T3水平偏右侧信号异常,考虑脱髓鞘病变,血清水通道蛋白质4抗体阳性,效价为1∶320,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该患者同时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胸腺瘤。经甲泼尼龙冲击、血浆置换、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后,患者右眼视力及双下肢无力逐渐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治疗 视神经脊髓炎/诊断 水通道蛋白质4 红斑狼疮 系统性/诊断 红斑狼疮 系统性/治疗 胸腺瘤/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金海淼 周海金 +2 位作者 邵佳辉 金信春 蔡海波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737-739,共3页
急性脑梗死即为突发性的脑部血管闭塞症状,是最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常发病于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较突然,该病患者多伴有眩晕、头痛、言语不清、半身不遂等症状,严重者会快速陷入昏迷状态,且该病在发病数小时或1~2 d内,病症将达到高峰期,... 急性脑梗死即为突发性的脑部血管闭塞症状,是最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常发病于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较突然,该病患者多伴有眩晕、头痛、言语不清、半身不遂等症状,严重者会快速陷入昏迷状态,且该病在发病数小时或1~2 d内,病症将达到高峰期,对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1,2]。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多采用溶栓、降压等治疗,但会引发颅内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故临床上急需探寻有效的疗法来防止病情恶化,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昏迷状态 言语不清 丁苯酞 序贯治疗 患者及家属 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时间飞跃法MRA筛选温岭社区人群颅内动脉瘤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章永强 赵海玲 +4 位作者 江晓勇 应小卫 李灵晓 王希佳 袁芬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评估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MRA在筛选温岭社区人群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温岭社区2 124例颅内动脉瘤可疑患者纳入研究,均接受3D-TOF MRA和3D-DSA检查。分析温岭社区人群颅内动脉瘤流行病学数据,3D-TOF... 目的评估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MRA在筛选温岭社区人群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温岭社区2 124例颅内动脉瘤可疑患者纳入研究,均接受3D-TOF MRA和3D-DSA检查。分析温岭社区人群颅内动脉瘤流行病学数据,3D-TOF MRA检测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其与3D-DSA检查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3D-DSA检查显示温岭社区人群颅内动脉瘤发生率为6.87%(146/2 124),其中男71例(48.63%),女75例(51.37%),平均年龄(41.2±11.6)岁;伴随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3D-TOF MRA检查显示149例颅内动脉瘤,其中5例为误诊,2例为漏诊,检查灵敏度为98.63%(144/146),特异度为99.72%(1 773/1 778),准确度为99.67%(2 117/2 124)。两种方法检测颅内动脉瘤纵径及颈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TOF MRA检查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其无创性优势更适用于颅内动脉瘤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焦虑、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超 王金桥 +3 位作者 叶指南 叶军强 李勇昂 饶高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5期82-85,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焦虑、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脑梗死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情况进行评价,根据结果分为认知障碍组61例和无认...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焦虑、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脑梗死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情况进行评价,根据结果分为认知障碍组61例和无认知障碍组63例,采用卒中影响量表(SIS)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别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生存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认知障碍组患者的记忆与思维、交流、生活能力、行动能力评分均显著低于无认知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患者的HAMA、HAMD、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无认知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记忆与思维、生活能力、行动能力与HAMA、HAMD、NIHSS评分显著相关,交流能力与HAMA、HAMD评分显著相关。结论 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降低,主要表现在记忆与思维、交流、生活能力、行动能力等方面,患者的记忆与思维、交流能力、生活能力、行动能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障碍 生存质量 焦虑 抑郁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改善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金莹 潘敏 +2 位作者 陈志阳 包巧惠 洪庆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改善。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改善。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等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GFAP、TNF-α、NSE含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7.0±2.0)分低于对照组(8.0±2.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有显著提高,观察组(28±8)分高于对照组(2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GFAP、TNF-α、NSE含量出现显著下降,观察组[(4.3±0.6)μg/L、(7.4±2.2)ng/ml、(8.8±2.3)μg/L]低于对照组[(7.6±1.1)μg/L、(10.4±2.4)ng/ml、(10.3±3.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仅观察患者出现1例恶心症状,自行缓解。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机体GFAP、TNF-α、NSE含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脑血管意外 神经功能 胶质纤维酸陛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8在神经系统发育和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洒 江天 杨幼萍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273-1276,共4页
成熟的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一直以来,miR-218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肿瘤生长抑制功能的miRNA,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在神经系统发育和疾病的发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对miR-218在... 成熟的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一直以来,miR-218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肿瘤生长抑制功能的miRNA,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在神经系统发育和疾病的发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对miR-218在神经系统发育和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一步加深人们对miR-218与神经系统发育及疾病发病机制的理解,为临床开发疾病诊断标志物和基因治疗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8 神经系统发育 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红藻氨酸致痫家兔神经肽Y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陈春友 余智 +1 位作者 郝根秀 王芳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12期1902-1904,共3页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预处理给药对癫痫家兔的干预效应及其与神经肽Y(NPY)表达的关系。方法雄性家兔侧脑室注射红藻氨酸(KA)建立癫痫动物模型,将72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BDNF对照组、癫痫模型组、BDNF预处理组...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预处理给药对癫痫家兔的干预效应及其与神经肽Y(NPY)表达的关系。方法雄性家兔侧脑室注射红藻氨酸(KA)建立癫痫动物模型,将72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BDNF对照组、癫痫模型组、BDNF预处理组,各组再分为造模成功后6 h、12 h及24 h处死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家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海马组织中NPY蛋白的表达。结果 BDNF预处理组家兔癫痫发作级别及神经元损害较癫痫模型组降低;癫痫模型组3个亚组的大鼠海马组织中NPY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相对应的各亚组明显增多(P<0.05);BDNF预处理组中3个亚组家兔海马组织中NPY蛋白的表达较癫痫模型组相对应的各亚组明显增多(P<0.05);BDNF对照组与癫痫模型组相比相关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同组内6h、12h、24h 3个时间点NPY蛋白表达呈上升趋势。结论BDNF预处理给药可上调NPY蛋白表达,减轻神经元的损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抗癫痫发作的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癫痫 红藻氨酸 神经肽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前延误就诊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海金 王洒 +2 位作者 金海淼 蔡海波 金友雨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14期9-10,共2页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前延误就诊时间的因素。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2例,按是否延误就诊分为及时就诊组与延误就诊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影响院前延误就诊时间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前延误就诊时间的因素。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2例,按是否延误就诊分为及时就诊组与延误就诊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影响院前延误就诊时间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及时就诊73例,延误就诊589例,距离医院>5km是脑梗死患者延误就诊的危险因素,呼叫救护车、知晓卒中表现、合并其他疾病是脑梗死患者及时就诊的保护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后及时呼叫救护车,并至有溶栓治疗技术的医院首诊,能够减少院前延误。而增加公众对脑梗死的认知、起病后知道呼叫救护车,则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建立和完善相应机制,缩短院前延误时间,使更多的患者从静脉溶栓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院前延误就诊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替普酶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75例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血脂水平、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11
作者 仇晨峰 李琴 +4 位作者 陈春友 毛友兵 陶晓晓 王琳琳 杨志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期30-34,共5页
目的 探究阿替普酶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血脂水平、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联合组(n=7... 目的 探究阿替普酶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血脂水平、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联合组(n=75),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进行治疗,联合组给予阿替普酶联合替米沙坦进行治疗,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素-1(endothelin,ET-1)水平和总胆固醇(total chorest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以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低切黏度(low blood viscosity,LBV)、高切黏度(high blood viscosity,HBV)水平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水平,对两组治疗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TNF-α、IL-6、TC、TG、ET-1、NIHSS评分、PV、LBV、HBV、WB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VEGF、Barthel指数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血脂、血管内皮功能、血常规水平,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替普酶 替米沙坦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顽固性呃逆为首发表现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一例
12
作者 周海金 刘宣 +2 位作者 金海淼 蔡海波 金友雨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0期1957-1958,共2页
视神经脊髓炎i普系疾病(NMOSD)是由Wingerchuk等,于2007年首先提出的一组主要由体液免疫参与的抗原-抗体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疾病谱,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疾病谱 顽固性呃逆 首发表现 抗原-抗体介导 谱系 中枢神经系统 炎性脱髓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唾液菌群结构和组成研究
13
作者 曹海涛 邓聪颖 +1 位作者 李成城 凌志鹃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唾液菌群结构和组成。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5至6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例冠心病患者以及19名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唾液样本,分别设为冠心病组、对照组。提取唾液样本总DNA,采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唾...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唾液菌群结构和组成。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5至6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例冠心病患者以及19名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唾液样本,分别设为冠心病组、对照组。提取唾液样本总DNA,采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唾液菌群结构和组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唾液菌群相对丰度以及数据α多样性指数(包括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结果 门分类分析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唾液菌群相对丰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个体间差异大。属分类分析显示,冠心病组唾液韦荣球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个体间差异大;而嗜血杆菌属、密螺旋体属、沃林氏菌属相对丰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种分类分析显示,冠心病组唾液罗伊氏乳杆菌、殊异韦荣球菌相对丰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但前者丰度较低,且个体间差异大。两组研究对象数据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唾液殊异韦荣球菌明显升高,是特征性表达的口腔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唾液 菌群 殊异韦荣球菌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脑干出血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冯学问 雷盛钦 +1 位作者 胡水婷 鲍贤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644-3645,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对我院42例脑干出血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结果:高发年龄49~63岁,高危因素以高血压最常见。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眩晕、头痛次之。各种眼征表现复杂...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对我院42例脑干出血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结果:高发年龄49~63岁,高危因素以高血压最常见。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眩晕、头痛次之。各种眼征表现复杂,以双侧瞳孔缩小最多。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主要病因。脑干出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出血 创伤性 临床分析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母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7
15
作者 韩本谊 郑志华 +1 位作者 谭淑范 黄祥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提高非典型髓母细胞瘤的CT和MRI的诊断准确率。材料和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40例,年龄5~35岁。CT检查34例,其中28例同时作增强扫描。MRI检查38例,30例作增强扫描。32例同时作CT和MRI检查。结果:CT和MRI对髓母... 目的:提高非典型髓母细胞瘤的CT和MRI的诊断准确率。材料和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40例,年龄5~35岁。CT检查34例,其中28例同时作增强扫描。MRI检查38例,30例作增强扫描。32例同时作CT和MRI检查。结果:CT和MRI对髓母细胞瘤的定位诊断正确率为100%,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7.5%(35/40)。肿块位于小脑蚓部25例,小脑半球9例,四脑室内6例。肿瘤囊变26例,钙化3例,有例增强不明,3例出现转移,转移沿脑脊液播散。结论:非典型髓母细胞瘤可以发生在四脑室内,小脑半球,可以出现大的囊变、钙化,也可以增强不明显,掌握这些征象是CT和MRI诊断非典型髓母细胞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诊断 CT NMR 成像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院内延迟时间对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鹏 王志敏 +9 位作者 金云龙 王俊 王利民 金友雨 戴加勇 吴日圣 潘公华 陈伟庆 裘银虹 吴俊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4期1178-1180,1187,共4页
目的探讨控制院内延迟时间(DNT)对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台州市9家基层医院168例4.5h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统计DNT和各控制因素的平均时间;采用滚动平均... 目的探讨控制院内延迟时间(DNT)对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台州市9家基层医院168例4.5h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统计DNT和各控制因素的平均时间;采用滚动平均时间追踪法,以2014年10月为界对可控因素进行质量管理,分析质量管理前后基线数据、DNT相关因素,并作疗效评估。结果质量管理后,DNT从(79.50±26.97)min缩短为(68.64±24.30)min(P<0.05),DNT≤60min的比例从35.29%上升至40.91%,90d改良Rankin量表(mR S)<2分的比例从48.0%上升至60.6%。"到院至谈话""到院至病房""完成CT检查至用药"等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对影响静脉溶栓DNT的可控因素进行质量管理,能明显缩短DNT、改善卒中患者预后,可在基层医院实施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院内延迟时间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治疗 质量管理 滚动时间追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冯学问 陈智才 +1 位作者 钟根龙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7-404,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使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7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或直接动脉取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1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使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7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或直接动脉取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1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24 h内是否使用替罗非班治疗分为替罗非班组(30例)和对照组(85例)。参照欧洲协作性急性卒中研究(ECASS)Ⅱ标准评估24 h内的出血转化,治疗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超过2分定义为预后不优。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后使用替罗非班是否独立影响患者出血转化和3个月临床预后。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替罗非班治疗不增加出血转化的风险(OR=0.437,95%CI:0.168~1.132,P>0.05);患者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136,95%CI:1.014~1.273,P<0.05)、血管再通(OR=0.060,95%CI:0.010~0.365,P<0.01)、高血压(OR=4.233,95%CI:1.320~13.570,P<0.05)和起病至治疗时间(OR=1 006,95%CI:1.001~1.011,P<0.05)与临床预后不优独立相关,而替罗非班治疗与临床预后不优无独立相关性(OR=1.923,95%CI:0.536~6.568,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使用替罗非班不会增加出血转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药物疗法 脑缺血/治疗 血栓溶解疗法 酪氨霞龟/ 类似物和衍生物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拮抗剂和抑制剂 出血/预防和控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伟林 郑继行 +2 位作者 陈玲玲 蔡振寨 薛战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56-1261,共6页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联合吉西他滨抗胰腺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裸鼠胰腺癌移植瘤模型,按治疗用药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双氢青蒿素组(D组)、吉西他滨组(G组)、联合用药组(D+G组).各组均采取腹腔注射药物,4 d 1次,前后共5次.观察各组...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联合吉西他滨抗胰腺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裸鼠胰腺癌移植瘤模型,按治疗用药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双氢青蒿素组(D组)、吉西他滨组(G组)、联合用药组(D+G组).各组均采取腹腔注射药物,4 d 1次,前后共5次.观察各组用药过程中肿瘤体积的变化.末次用药后4 d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myc的表达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5);Tunel法显示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凋亡比其余各组显著增多(P<0.05);Western blot法显示联合用药组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myc的表达比其余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双氢青蒿素联合吉西他滨能明显抑制裸鼠SW1990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抑制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myc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双氢青蒿素 吉西他滨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梦露 金光勇 +3 位作者 邵佳辉 王小川 朱倩茹 卢晓东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59-62,7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关于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随机对照研... 目的系统评价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关于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参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文献、提取文献资料及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项随机对照研究,共1 733例帕金森病抑郁患者。Meta分析显示:经过2~3个月的治疗,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RR=1.28,95%CI:1.19~1.37,P<0.01);普拉克索可降低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SMD=-1.01,95%CI:-1.31~0.71,P<0.01);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安慰剂更低(RR=0.61,95%CI:0.39~0.97,P<0.05)。结论普拉克索可有效治疗帕金森病抑郁,降低其HAMD评分,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克索 帕金森病 抑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贵清 宋永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继发症状 癫痫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