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癫痫发作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髓鞘碱性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光乾 林忠东 +3 位作者 焦颖 施旭来 叶秀云 胡鸿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00-503,共4页
目的 探讨癫痫发作是否引起脑损伤 ,生化标志物能否作为癫痫发作后脑细胞损伤早期诊断的指标。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癫痫发作后 2 4h内患儿血清和脑脊液 (CSF)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S 10 0 β蛋白 (S 1... 目的 探讨癫痫发作是否引起脑损伤 ,生化标志物能否作为癫痫发作后脑细胞损伤早期诊断的指标。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癫痫发作后 2 4h内患儿血清和脑脊液 (CSF)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S 10 0 β蛋白 (S 10 0 β)、髓鞘碱性蛋白 (MBP)水平的含量。 结果 癫痫非反复发作组血清和CSF中NSE、S 10 0 β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均 P <0 .0 1) ;癫痫反复发作组血清和CSF中NSE、S 10 0 β含量又明显高于非反复发作组 ,差异有显著性 (均 P <0 .0 5 ) ;持续状态组血清和CSF中NSE、S 10 0 β含量亦显著高于非反复发作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均P <0 .0 1) ;但癫痫反复发作组与持续状态组比较 ,血清和CSF中NSE、S 10 0 β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均 P >0 .0 5 )。各组血清和CSF中MB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均P >0 .0 5 )。结论 癫痫发作后 2 4h内血清和CSF中NSE和S 10 0 β已明显升高 ,两者均能作为癫痫发作后脑细胞损伤的早期指标 ;MBP不能作为癫痫发作后脑细胞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蛋白 髓鞘碱性蛋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癎儿童拉莫三嗪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大可 王丽 +3 位作者 秦炯 胡鸿文 叶秀云 刘海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采用USC*PACK软件建立中国癫癎儿童拉莫三嗪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促进个体化用药。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癫癎患儿应用拉莫三嗪(LTG)的临床数据,并根据联合用药情况,将114个血药浓度点分成LTG+丙戊酸(VPA)组(n=56)、LTG+肝药酶... 目的采用USC*PACK软件建立中国癫癎儿童拉莫三嗪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促进个体化用药。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癫癎患儿应用拉莫三嗪(LTG)的临床数据,并根据联合用药情况,将114个血药浓度点分成LTG+丙戊酸(VPA)组(n=56)、LTG+肝药酶诱导剂(EI)组(n=26)、LTG+EI+VPA组(n=16)及单用LTG组(n=16)。血药浓度均为临床常规监测的稳态浓度。应用USC*PACK软件中的非参数最大期望程序(NPEM Program),推算最优的PPK参数值,并建立模型。应用此模型和USC*PACK软件中的贝叶斯拟合程序(Bayesian fitting program),对患儿的血药浓度进行预测;求算平均预测误差(MPE),预测误差均方(MSPE)判断预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验证PPK模型。结果最大似然值为-192.87,LTG的最佳PPK参数值为:Ka=(1.97±1.66)h^(-1);Vs=(1.07±0.89)L/kg;Kel=(0.05±0.05)h^(-1)。血药浓度拟合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r=0.99,回归方程为Y_(OBS)=-0.09+1.05×Y_(PRED)(R^2=0.98,P<0.001)。MPE为-0.16μg/mL,MSPE为0.28(μg/mL)~2。结论在USC*PACK软件中,应用自行建立的PPK模型和Bayes法,估算个体PK参数,再进一步算出半衰期、峰谷浓度以及调药后的峰谷浓度,甚至可以模拟出调药前后的药时曲线,满足临床上的多种需求,使得临床用药从传统的经验用药模式提高到科学的个体化用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群体药代动力学 USC*PACK软件 癫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巴比妥、苯妥英、卡马西平对癫痫患儿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叶秀云 胡鸿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7-29,共3页
观察常用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对无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表现的癫痫患儿(各组均20例)共80例,应用RIA法测定血清TT4、TT3、FT4、FT3、rT3、TSH浓度。结果未经治疗癫痫患儿所有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观察常用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对无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表现的癫痫患儿(各组均20例)共80例,应用RIA法测定血清TT4、TT3、FT4、FT3、rT3、TSH浓度。结果未经治疗癫痫患儿所有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苯巴比妥组FT4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卡马西平组TT4、FT4值也明显降低(P<0.01),苯妥英组TT4、FT4、FT3值均显著降低(P<0.01),所有各组rT3、TSH无改变。资料表明,抗癫痫药物对甲状腺激素影响强度依次为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甲状腺激素 苯巴比妥 苯妥英 卡马西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近况 被引量:3
4
作者 赵丹 张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260-3262,共3页
目前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仍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对多巴胺药物的反应,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的进步.可对活体脑组织的代谢进行无创性的生化分析及定量... 目前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仍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对多巴胺药物的反应,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的进步.可对活体脑组织的代谢进行无创性的生化分析及定量分析,为PD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本文将从^1H—MRS、^31P—MRS入手,将其在PD的诊断、鉴别诊断、药物治疗等方面研究近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帕金森病 应用 诊断指标 药物治疗 活体脑组织 临床表现 影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癎患儿血清sIL-2R的研究
5
作者 李天富 秦茂臻 胡鸿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6-307,共2页
自Walker 1969年提出癫痫(epilepsy,Ep)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癫痫患者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却知之甚少。本研究全部选择特发性全身性强直和/或阵挛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 儿童 癫痫 SIL-2R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中毒误诊颅内感染28例分析
6
作者 叶秀云 胡鸿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23-423,共1页
关键词 急性中毒 颅内感染 误诊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IL1β及血清TNFα、sIL-2R的研究
7
作者 李天富 胡鸿文 《温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细胞因子改变的机理。方法用ELISA和RIA测定60例癫痫患儿(其中23例服用PB,13例服用CBZ,24例未服药)及20例对照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TNFα、IL1β及血清TNFα、sIL-2R...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细胞因子改变的机理。方法用ELISA和RIA测定60例癫痫患儿(其中23例服用PB,13例服用CBZ,24例未服药)及20例对照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TNFα、IL1β及血清TNFα、sIL-2R。结果PB组、未治疗组、CBZ组上述四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三组癫痫患儿之间无明显差异,且与癫痫患儿病程、脑电图有否痫样放电无关。结论细胞因子的改变可能是癫痫免疫功能损害的细胞分子学机理之一,在该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 SIL-2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隙连接与癫痫 被引量:1
8
作者 闫秀梅 李光乾 《医学综述》 2007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缝隙连接(GJ)是细胞间通道,是由许多连接蛋白亚型组成的中空通道,它能使相邻的细胞胞质相通,在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在癫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组织表达不同的连接蛋白,连接蛋白亚型基因剔除... 缝隙连接(GJ)是细胞间通道,是由许多连接蛋白亚型组成的中空通道,它能使相邻的细胞胞质相通,在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在癫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组织表达不同的连接蛋白,连接蛋白亚型基因剔除会影响癫痫动物模型的惊厥发作,缝隙连接的阻滞剂有抗惊厥作用。缝隙连接在癫痫发病机制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缝隙连接的特异性抑制剂有可能成为治疗癫痫的新方法,为癫痫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 连接蛋白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神经生化标志物的测定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光乾 焦颖 +2 位作者 林忠东 叶秀云 胡鸿文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8-401,共4页
关键词 神经生化 病毒性脑炎 脑脊液 标志物 血清 脑损害 NSE 程度
原文传递
β-内啡肽在小儿热性惊厥及特发性癫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光乾 胡鸿文 +2 位作者 林忠东 叶秀云 张雅丽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74-575,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热性惊厥 特发性癫痫 Β-内啡肽
原文传递
癫痫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天富 胡鸿文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癫痫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60例癫痫患儿(其中23例服用苯巴比妥,13例服用卡马西平,24例未服药)及20例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的TNFα及... 目的探讨癫痫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60例癫痫患儿(其中23例服用苯巴比妥,13例服用卡马西平,24例未服药)及20例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的TNFα及血清TNFα。结果癫痫患儿上述两项指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研究发现,两项指标于各组癫痫患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且与癫痫患儿病程、脑电图是否有痫样放电无关。结论癫痫患儿免疫调节网络处于失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肿瘤坏死因子Α 放射免疫测定
原文传递
癫痫患儿PBMC分泌IL-1β的研究
12
作者 李天富 胡鸿文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4-55,共2页
自Walker[1]于1969年提出癫痫(epilepsy,Ep)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发现Ep患者血清IgA低于正常[2];T淋巴细胞亚群CD4+降低,CD8+升高,CD4+/CD8+... 自Walker[1]于1969年提出癫痫(epilepsy,Ep)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发现Ep患者血清IgA低于正常[2];T淋巴细胞亚群CD4+降低,CD8+升高,CD4+/CD8+比值下降[3];Pacifi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PBMC IL-1Β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