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β_2微球蛋白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6
1
作者 吴进泽 张吟雪 金烈烈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97-199,共3页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下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低CO2 气腹压和 15°头低脚高体位时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AS)和肾小球滤过率 (GFR)的变化。方法 监测 2 0例患者气腹前、腹内压达 1 33~ 1 5 9kPa后 10、30、6 0分钟及解除气腹后...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下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低CO2 气腹压和 15°头低脚高体位时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AS)和肾小球滤过率 (GFR)的变化。方法 监测 2 0例患者气腹前、腹内压达 1 33~ 1 5 9kPa后 10、30、6 0分钟及解除气腹后 10分钟五个时点血浆肾素 (PRA)、血管紧张素Ⅱ (AⅡ )、醛固酮 (ALD)和 β2 微球蛋白 (β2 MG)的含量。其中 10例患者在相应五个时点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气腹后各时点血浆PRA、AⅡ及 β2 MG含量均比气腹前降低 (与气腹前比 ,除PRA在气腹后 10分钟时P <0 0 5 ,其余均P >0 0 5 )。随着气腹时间的延长 ,各指标值均有逐步轻微增高的趋势。解除气腹后恢复到气腹初期水平。PaCO2 气腹后比气腹前增高 (P >0 0 5 ) ,并在气腹后 30分钟达到最高值。气腹后 30~ 6 0分钟 pH比气腹前明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硬膜外麻醉能够抑制妇科腹腔镜手术CO2 气腹 (IAP1 33~ 1 5 9kPa)刺激所致的RAAS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Β2微球蛋白 CO气腹 妇科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低流量麻醉在颅脑外科的应用
2
作者 吴辉 金烈烈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48-348,共1页
关键词 颅脑外科 麻醉 最低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旁置管分次阻滞用于单侧下肢骨折手术的麻醉和术后镇痛 被引量:13
3
作者 韩晓东 张学政 +4 位作者 倪剑武 王权光 陈丽梅 Chenggang Hu 徐旭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84-1386,共3页
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旁置管分次阻滞用于单侧下肢骨折手术的麻醉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并与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比较。方法:择期行单侧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置管术后镇痛组(N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术后... 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旁置管分次阻滞用于单侧下肢骨折手术的麻醉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并与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比较。方法:择期行单侧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置管术后镇痛组(N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组(E组),每组30人。N组均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根据相应手术部位在腰丛或坐骨神经旁留置导管行分次阻滞术后镇痛。E组施以腰硬联合麻醉并行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的VAS评分、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呼吸次数,患者术后开始进食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无显著差异。E组麻醉后30min和术后4h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P<0.01)。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E组(P<0.05),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显著短于E组(P<0.001)。结论:单侧下肢骨折手术采用腰丛、坐骨神经旁置管分次阻滞可以提供完善的术后镇痛,并且对全身各系统影响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丛 坐骨神经 置管 下肢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老年患者髋部手术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曹亲亲 郭献阳 +2 位作者 陈丽梅 卢园园 徐旭仲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腰丛阻滞联合浅全麻应用于老年患者髋部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全麻、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方法:择期行单侧髋部手术(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30例,年龄≥65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三组:腰丛复合浅全麻... 目的:观察腰丛阻滞联合浅全麻应用于老年患者髋部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全麻、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方法:择期行单侧髋部手术(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30例,年龄≥65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三组:腰丛复合浅全麻组(A组)、全麻组(B组)、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C组),每组10例。测定并记录麻醉前后各时点的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三种麻醉方式对中心静脉压(CVP)、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心率(HR)的影响存在差异。C组的CVP低于B组及A组。B组的PVRI显著高于A组。C组的HR高于B组。各组内各时间点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存在差异。结论:老年患者髋部手术采用腰丛复合浅全麻时血流动力学变化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 椎管内麻醉 全麻 老年 髋部手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合同制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压力源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晓秋 皮治兵 +3 位作者 蔡志翔 叶笑梅 应雪琼 王晶晶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7期25-27,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合同制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及压力源,为规范合同制护士管理、稳定合同制护士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温州市某两所三级乙等医院204名合同制护士的一般情况、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源的现状及... 目的了解医院合同制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及压力源,为规范合同制护士管理、稳定合同制护士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温州市某两所三级乙等医院204名合同制护士的一般情况、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源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合同制护士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2.74±0.15)分,总体满意度较低,满意度最低的项目是福利待遇和专业发展机会;工作压力源平均得分为(2.27±0.58)分,合同制护士的护理专业和工作方面的问题、对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以及工作量与时间分配的问题为压力的主要来源。结论提高福利待遇、创造职业发展机会,减轻工作压力是减少离职、稳定和发展合同制护士队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乙等医院 合同制护士 工作满意度 工作压力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对颌面外科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学政 周颖 +1 位作者 蒋柳明 徐旭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803-3805,共3页
目的:观察单次注射选择性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对颌面外科术后患者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A)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颌面外科手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毕立即静脉注射40mg帕瑞昔布钠,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 目的:观察单次注射选择性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对颌面外科术后患者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A)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颌面外科手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毕立即静脉注射40mg帕瑞昔布钠,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mL,均连接静脉镇痛泵。静脉镇痛泵含芬太尼500μg+恩丹西酮8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持续输注量2mL/h,单次PCA1mL,锁定时间10min。分别记录并比较术后1h、4h、6h、20h、24h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h、4h、6h3个时间点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Ramsay镇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24h内芬太尼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术后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在PCA期间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但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数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术毕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可增强颌面外科手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减少了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芬太尼 镇痛 自控 颌面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对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β_2微球蛋白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吴进泽 胡燕 +1 位作者 张吟雪 金烈烈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24-26,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CO2 气腹及屈氏体位 (T位 )对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定全麻下 (全麻组 7例 )或硬膜外麻醉下 (连硬组 14例 )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气腹前 10min ,T位 15°和气... 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CO2 气腹及屈氏体位 (T位 )对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定全麻下 (全麻组 7例 )或硬膜外麻醉下 (连硬组 14例 )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气腹前 10min ,T位 15°和气腹 (IAP 1.33~ 1.6kPa)后 30min及解除气腹后 10min三个时点肾素活性(PRA)、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Ⅱ )和 β2 -微球蛋白 (β2 -MG)浓度。结果 :全麻组病人气腹时血浆PRA、AⅡ、β2 -MG浓度均比气腹前增高 ,其中仅AⅡ气腹时与气腹前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连硬组病人气腹时血浆PRA、AⅡ、β2 -MG浓度均比气腹前有轻微下降 (P >0 .0 5 )。气腹时两组间血浆PRA、AⅡ、β2 -MG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硬膜外麻醉能够抑制妇科腹腔镜手术CO2 气腹刺激所致的RAAS’反应 ,同时气腹对肾小球滤过功能没有明显影响。而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即使尽量降低腹内压(IAP1.33~ 1.5 9kPa) ,亦会明显激活RAAS’和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Β2-微球蛋白 外科学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鼻内镜下鼻咽血管瘤切除术中术野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学政 杨沛 +4 位作者 蒋柳明 徐红 张东琦 范雪梅 丁斌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控制性降压方法用于鼻内镜下鼻咽血管纤维瘤(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JNA)切除术对术野质量的影响。方法 48例鼻内镜下JNA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S组(n=24)与T组(n=24)。S组使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T组靶控...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控制性降压方法用于鼻内镜下鼻咽血管纤维瘤(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JNA)切除术对术野质量的影响。方法 48例鼻内镜下JNA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S组(n=24)与T组(n=24)。S组使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T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行控制性降压全麻。诱导后分别调整丙泊酚及吸入七氟烷浓度使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稳定于40~50,以瑞芬太尼10~30μg/(kg·h)输注速度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于50~65mmHg。术中由术者行术野质量评分。结果本组46例在预定情况下将MAP、BIS值控制于目标水平。术中各时点两组间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组平均手术时间小于S组[(96±19)minvs.(114±23)min,P=0.019],心率慢于S组,术野质量评分优于S组。结论与复合吸入七氟烷相比,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控制性降压全麻,达相似降压水平下能提供更好的术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降压 全身麻醉 鼻咽血管纤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熊响清 金立达 +1 位作者 王良荣 林丽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8期927-931,共5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慢性鼻窦炎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的病人40例,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为2组:静吸复合麻醉组(对照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试验组),每组20例。手术... 目的:探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慢性鼻窦炎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的病人40例,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为2组:静吸复合麻醉组(对照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试验组),每组20例。手术开始后进行控制性降压,对照组降压用硝酸甘油,试验组则使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术中有创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65mmHg(1mmHg=0.133kPa),直至手术主要步骤结束。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后15min(T3)、手术开始后30min(T4)、停止降压后5min(T5)、拔管前(T6)和拔管后3min(T7)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和BIS值,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乳酸测定。记录诱导时间、降至目标血压时间、清醒时间和停药至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时间短、手术视野清晰。两组病人均能在短时间内达靶目标血压,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后(18.3±5.4)min内拔除气管导管,而试验组仅需(7.0±2.1)min。对照组降压过程中心率增快明显,停药后有反跳性高血压(P<0.05);试验组降压过程平稳,停止降压后血压和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围术期BIS和Lac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均无术中知晓。两组病人血乳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窥镜手术降压时起效快,过程平稳,无反射性心动过速和反跳性高血压,术后苏醒快,无术中知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瑞芬太尼 异丙酚 全凭静脉麻醉 应激反应 鼻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用于儿童核磁共振检查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浏璞 常现超 郑浩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390-393,400,共5页
目的:评价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儿童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文献资料,并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目录,全面收集丙泊酚用于儿童核磁共振检查的麻醉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两... 目的:评价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儿童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文献资料,并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目录,全面收集丙泊酚用于儿童核磁共振检查的麻醉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提取资料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分析总结丙泊酚的临床麻醉效应。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共529名患者,年龄范围是1~18岁),由于存在临床异质性(如对照药物与给药方法不同),未进行Meta分析,仅进行描述性分析;与右美托咪定或戊巴比妥等有效药物相比,丙泊酚用于儿童核磁共振检查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基本相同,苏醒时间更快,个别会出现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比较断续滴定法与持续维持法、麻醉达成后维持或不维持给药等方法,不同的丙泊酚给药方法均具有同等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儿童磁共振检查的优势在于复苏时间短,苏醒快;因个别病例存在呼吸抑制和血压降低的风险,需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采用不同给药方法实施麻醉,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相同,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核磁共振 儿童 镇静 麻醉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手术口服塞来昔布联合硬膜外镇痛舒芬太尼最适剂量的测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红丽 耿武军 +3 位作者 杨涛 王权光 陈丽梅 徐旭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口服塞来昔布联合硬膜外镇痛时舒芬太尼的最小有效剂量及安全性,以得出此时硬膜外舒芬太尼的最适剂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因妇科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剂量选择采用修正的序贯法(modifiedst...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口服塞来昔布联合硬膜外镇痛时舒芬太尼的最小有效剂量及安全性,以得出此时硬膜外舒芬太尼的最适剂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因妇科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剂量选择采用修正的序贯法(modifiedstep-up-step-down approach),各组术前30min口服塞来昔布400mg,手术后8h口服塞来昔布200mg,硬膜外麻醉穿刺间隙选择L1-2椎间隙,术中常规监测ECG、NIBP、HR、SPO2,术毕接硬膜外镇痛泵送回病房,观察相关指标。结果: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各时段疼痛强度(PI),得出口服塞来昔布时,硬膜外舒芬太尼最低有效剂量为30μg,组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副反应、睡眠质量和镇痛满意度与剂量呈相关性。结论:通过对各亚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观察,可得出在口服塞来昔布联合硬膜外镇痛时,舒芬太尼获得满意镇痛效果最低有效剂量为30μg组,持续镇痛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舒芬太尼 塞来昔布 最适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元兴 吴进泽 +1 位作者 胡正扬 蒋柳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7期690-69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及其处理措施。方法对12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完善麻醉前准备和术前用药,选择合适麻醉方法(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加硬膜外阻滞),加强术中监测和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的危象...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及其处理措施。方法对12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完善麻醉前准备和术前用药,选择合适麻醉方法(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加硬膜外阻滞),加强术中监测和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的危象。结果肿瘤切除后无1例应用α-受体兴奋药去甲肾上腺素,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血液动力学维持平稳;术毕麻醉苏醒迅速。结论该类手术麻醉成功关键在于做好麻醉前准备、术中有效控制血压和防治心律失常以及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切除术 麻醉 心律失常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扩容在经皮肾镜碎石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柳明 黄秀芳 +2 位作者 高元兴 华平安 王均炉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575-576,共2页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多。PCNL需在麻醉后由仰卧位转为俯卧位,一般在体位变化5min内可出现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出现麻醉意...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多。PCNL需在麻醉后由仰卧位转为俯卧位,一般在体位变化5min内可出现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出现麻醉意外。本文观察术前应用6%羟乙基淀粉对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的干预作用,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 羟乙基淀粉扩容 麻醉后 6%羟乙基淀粉 心率减慢 血压下降 术后恢复 PCN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的麻醉选择与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秀芳 金烈烈 金建国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989-990,共2页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麻醉处理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术后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供肾取肾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进泽 金烈烈 李澄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29-329,共1页
关键词 活体供肾 取肾术 肾移植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沛 张义长 林静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239-241,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根治手术患者围术期的纤维蛋白溶解(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施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并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计数(Plt)、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性(t-PAAg)和...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根治手术患者围术期的纤维蛋白溶解(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施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并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计数(Plt)、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性(t-PAAg)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抗原性(PAI-1Ag)。结果t-PAAg术后72hG组(单纯全麻)t-PAAg水平显著低于E组(连续硬膜外阻滞)和G+E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P<0.05)。PAI-1Ag在G组麻醉后PAI-1Ag高于E组和G+E组(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减少t-PAAg的灭活,明显抑制PAI-1Ag的分泌,有利于促进纤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胃癌 根治手术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膜麻醉辅助全麻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秀玲 林丽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9-770,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复合全麻与咽喉部表面麻醉相联合后声带息肉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声带息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合组,对照组给予全麻后行声带息肉切除术;复合组于全麻前给予1%丁卡因喉腔喷雾麻醉进行局部麻醉。结果:全... 目的:观察静脉复合全麻与咽喉部表面麻醉相联合后声带息肉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声带息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合组,对照组给予全麻后行声带息肉切除术;复合组于全麻前给予1%丁卡因喉腔喷雾麻醉进行局部麻醉。结果:全麻复合咽喉部表面麻醉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能减少咽喉部的反射,尤其是迷走反射所致心率下降及心血管不良反应,缩短苏醒时间,而且术后喉痛减少,苏醒更快,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全麻和局部表面麻醉的复合麻醉方法优于单纯的全麻疗效,故临床上提倡使用复合麻醉进行声带息肉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丁卡因 全麻 支撑显微喉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手术期间心跳骤停16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丽娜 吴辉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345-345,共1页
关键词 麻醉 围手术期 心跳骤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下行巨疱性肺气肿手术的麻醉处理
19
作者 高元兴 黄秀芳 林超西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巨疱性肺气肿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该院自1997年11月-2004年12月,选择29例巨疱性肺气肿行VATS。其中男23例,女6例,ASAⅠ、Ⅱ级,年龄2踮71岁。单肺手术22例,双侧肺T期手术7例。各项化学检查均在正常范同内...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巨疱性肺气肿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该院自1997年11月-2004年12月,选择29例巨疱性肺气肿行VATS。其中男23例,女6例,ASAⅠ、Ⅱ级,年龄2踮71岁。单肺手术22例,双侧肺T期手术7例。各项化学检查均在正常范同内,心电图异常2例。方法:术前用苯巴比妥钠100mg,阿托品0.5mg。麻醉前30min肌注。分两组:一组11例,芬太尼、异丙酚及维库溴胺诱导后,插入双腔气管导管。二组18例,入室后选择T3-4行硬膜外穿刺向头方向置管。诱导以芬太尼2~4mg/kg,眯唑安定0.05-0.1mg/kg,异丙酚1.0~2.0mg/kg,罗库溴铵0.6—0.8mg/kg静注。插入双腔气管导管,两肺听诊确定导管插入位置准确后固定。行机械通气,VT:4~6mL/kg,R:12-14次/min,I:E=1:2,术中用微量泵持续静注异丙酚2—4mg/kg·h,间断吸入异氟醚,维持PETCO2在正常范围(4.3~4.6kPa)。二组同时硬膜外腔用1%利多卡因和0.375%布比卡因复合液5~8mL。术中监测BP、HR、SpO2、ECG、PETCO,及血气分析。结果:两组病人(29例):术中BP、HR平稳,SpO2、血气分析各参数正常。手术时间45~240min,出血50~400mL,平均250mL。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均痊愈山院。结论两组病人行VATS的麻醉,二组优于一组,其用药量少,苏醒怏,术后镇痛良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疱性肺气肿 电视胸腔镜术 双腔气管导管 麻醉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氯诺昔康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20
作者 陈菲菲 吴进泽 +1 位作者 林丽娜 许云萍 《浙江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异丙酚静脉麻醉 无痛人工流产术 氯诺昔康 术中 复合 口服 药物选择 人流术 镇痛药 镇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