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恙虫病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黄爱蓉 金益梅 +1 位作者 杨好妹 王传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67-1468,共2页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近年来有关恙虫病并发器官功能损害的报道较多[1-3],但恙虫病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鲜有报道。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了恙虫病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9例,现报道如下,以增加...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近年来有关恙虫病并发器官功能损害的报道较多[1-3],但恙虫病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鲜有报道。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了恙虫病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9例,现报道如下,以增加对本病的认识及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立克次体 噬血细胞综合征 并发 临床分析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儿童 器官功能损害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测定在儿童脓毒症中的临床价值——附50例报告 被引量:6
2
作者 黄爱蓉 金益梅 杨好妹 《新医学》 2009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测定在儿童脓毒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50例脓毒症患儿(观察组)入院时和(或)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时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并与25名健康婴幼儿(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观察组入院时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 目的:探讨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测定在儿童脓毒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50例脓毒症患儿(观察组)入院时和(或)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时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并与25名健康婴幼儿(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观察组入院时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24例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儿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明显低于26例无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儿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P<0.01),且其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时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P<0.01)。结论:脓毒症尤其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儿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较低,检测脓毒症患儿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有助于评估患儿病情,以便及早治疗,改善脓毒症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脓毒症 麻痹性肠梗阻 胃肠功能障碍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的早期认识和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娟弟 林芳 詹雪芬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986-1988,共3页
关键词 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 儿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早期抢救及护理
4
作者 郭银霞 张丽 王晓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暴发型流脑)早期有效抢救和精心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6例暴发型流脑患儿的整个抢救配合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6例暴发型流脑患儿中21例治愈,3例好转,2例死亡,病死率为7.69%。结论暴发型... 目的探讨小儿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暴发型流脑)早期有效抢救和精心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6例暴发型流脑患儿的整个抢救配合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6例暴发型流脑患儿中21例治愈,3例好转,2例死亡,病死率为7.69%。结论暴发型流脑经过早期积极有效干预,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病死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暴发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抢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患儿血中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黄爱蓉 何时军 +1 位作者 单小鸥 金益梅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研究血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在危重症及并发胃肠功能障碍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75例患儿分为极危重组、危重组、非危重组,检测其急性期、恢复期及25例对照组血中GAS、MTL水平,分析GAS和MTL水平与病情危重程度... 目的研究血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在危重症及并发胃肠功能障碍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75例患儿分为极危重组、危重组、非危重组,检测其急性期、恢复期及25例对照组血中GAS、MTL水平,分析GAS和MTL水平与病情危重程度、胃肠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极危重组、危重组、非危重组GAS分别为(227.41±62.80)、(154.25±38.84)、(84.01±17.10)n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MTL分别为(413.53±59.80)、(368.36±43.64)、(279.97±33.51)n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有胃肠功能障碍组血清GAS、血浆MTL水平明显高于无胃肠功能障碍组(P〈0.01)。极危重组、危重组患儿恢复期GAS、MTL水平低于急性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非危重组恢复期GAS、MTL水平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GAS和MTL水平可作为检测胃肠功能障碍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功能障碍 胃泌素 胃动素
原文传递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致肝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妤妹 何时军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372-373,共2页
目的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患儿的肝功能改变。方法检测155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肝功能,异常者于恢复期复查。结果155例RSV感染患儿中肝功能异常者46例,除外1例HBsAg阳性及2例CMV-IgG阳性,共有43例,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血... 目的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患儿的肝功能改变。方法检测155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肝功能,异常者于恢复期复查。结果155例RSV感染患儿中肝功能异常者46例,除外1例HBsAg阳性及2例CMV-IgG阳性,共有43例,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血清酶轻度升高,以γ-GT、GPT、GOT升高多见。恢复期复查均正常。结论RSV感染可引起肝功能异常,多为一过性,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肝功能异常
原文传递
小儿肠套叠和嵌顿疝致脓毒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时军 单小鸥 +5 位作者 黄爱蓉 王传夏 金益梅 杨好妹 周爱华 王霞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467-469,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和嵌顿疝引起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及干预措施。方法对肠套叠和嵌顿疝患儿的手术方式、休克临床过程、液体复苏、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儿均出现超高热、惊厥、脓毒性休克,其中3例成活患儿均进行积极...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和嵌顿疝引起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及干预措施。方法对肠套叠和嵌顿疝患儿的手术方式、休克临床过程、液体复苏、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儿均出现超高热、惊厥、脓毒性休克,其中3例成活患儿均进行积极的液体复苏;而4例死亡患儿均未进行液体复苏,发生难治性休克,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从休克至心跳骤停时间平均仅11h。入院早期仅3例诊断为休克,2例接受液体复苏治疗。7例患儿均发生严重低蛋白血症,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自细胞减低。其中6例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结论临床医生对小儿肠套叠和嵌顿疝并发脓毒性休克认识不足,且液体复苏常不充分,极易导致肠套叠和嵌顿疝患儿进展为难治性休克,短期内迅速恶化,病死率甚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嵌顿疝 脓毒性休克
原文传递
前降钙素和C反应蛋白对儿科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爱蓉 何时军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499-501,共3页
目的评价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对儿童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51例患儿(21例细菌感染、17例病毒感染、13例非感染)入院时的血清PCT和外周血CRP水平,并比较他们对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细菌感染患儿血清PCT阳性... 目的评价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对儿童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51例患儿(21例细菌感染、17例病毒感染、13例非感染)入院时的血清PCT和外周血CRP水平,并比较他们对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细菌感染患儿血清PCT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和非感染患儿。血清PCT对细菌感染的特异性优于外周血CRP,但敏感性低于CRP。结论联合应用血清PCT和外周血CRP可提高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临床诊治细菌感染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降钙素 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
原文传递
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前降钙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爱蓉 金益梅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246-247,共2页
目的研究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前降钙素(PCT)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51例患儿(21例细菌感染性疾病、17例病毒感染性疾病、13例非感染性疾病)入院时的血清PCT水平并比较其阳性率;比较血清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细菌感染性... 目的研究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前降钙素(PCT)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51例患儿(21例细菌感染性疾病、17例病毒感染性疾病、13例非感染性疾病)入院时的血清PCT水平并比较其阳性率;比较血清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PCT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PCT〉2.0ng/ml时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特异性优于CRP。结论检测血清PCT水平有助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病理学 降钙素 血液
原文传递
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儿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的变化
10
作者 王霞 何时军 郑晓群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348-349,共2页
目的 研究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儿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检测并比较脓毒症并发MODS组、脓毒症组、对照组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检测并比较脓毒症患儿中死亡者与存活者凝溶胶蛋白水平.结果 脓毒症合并M... 目的 研究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儿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检测并比较脓毒症并发MODS组、脓毒症组、对照组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检测并比较脓毒症患儿中死亡者与存活者凝溶胶蛋白水平.结果 脓毒症合并MODS组患儿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为(29.0±11.4)mg/L,明显低于脓毒症组[(63.5±21.2)mg/L,P<0.001]和健康对照组[(157.3±31.8)mg/L,P<0.001];死亡脓毒症患儿的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为(20.8±3.5)mg/L,明显低于存活脓毒症患儿水平[(41.2±6.3)mg/L,P<0.001].结论 凝溶胶蛋白可能参与了MODS发病机制,检测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患儿病情危重程度进行评估,从而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凝溶胶蛋白
原文传递
杀鼠灵中毒致凝血时间延长并股浅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11
作者 郑祥 何时军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278-278,共1页
患儿,女,12岁,体质量28kg,既往体健,生长发育正常,否认血液系统疾病史及家族中类似病史。因“误服杀鼠灵后皮肤瘀斑20余天,右臀部疼痛3d“入院。1个月前误服杀鼠灵(剂量不详),当时无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表现,即于当... 患儿,女,12岁,体质量28kg,既往体健,生长发育正常,否认血液系统疾病史及家族中类似病史。因“误服杀鼠灵后皮肤瘀斑20余天,右臀部疼痛3d“入院。1个月前误服杀鼠灵(剂量不详),当时无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表现,即于当地卫生所洗胃,未进行凝血功能等检查,也未作进一步观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凝血时间延长 杀鼠灵 中毒 皮肤瘀斑 生长发育 血液系统 臀部疼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