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例携带线粒体tRNA^(Ala)C5601T突变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晖晖 戴显宁 +9 位作者 林蓓 米慧 刘晓玲 赵福新 张娟娟 周翔天 孙艳红 韦企平 瞿佳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31-1042,共12页
文章收集了7例携带线粒体tRNAAl。C5601T突变的中国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neuropathy,LHON)的家系,通过眼科检查和遗传学分析,发现7个家系的外显率很低,分别为9.5%、14.3%、4.5%、8.3%、10.0%、22.2%和25... 文章收集了7例携带线粒体tRNAAl。C5601T突变的中国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neuropathy,LHON)的家系,通过眼科检查和遗传学分析,发现7个家系的外显率很低,分别为9.5%、14.3%、4.5%、8.3%、10.0%、22.2%和25.0%。用24对有部分重叠的引物对7个先证者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全序列进行扩增,并进行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家系均未携带G11778A、G3460A和T14484C这3个常见的原发突变位点,而在tRNAAla上发现了C5601T同质性突变,多态性位点分析分别属于东亚线粒体单体型G2、G2a1、G2a1、G2、G2b、G2a1、G2。C5601T突变位于线粒体tRNAAla的高度保守区(通用位点为59位),可能引起tRNA空间结构和稳定性发生改变,继而影响tRNA的代谢,导致线粒体蛋白和ATP合成障碍,最终导致视力损害。因此,tRNAAlaC5601T突变可能是与LHON相关的线粒体突变位点。同时低外显率提示其他因素(包括核修饰基因、环境因素)可能影响这7个中国C5601T突变家系的表型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线粒体 突变 视力损害 T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异常遗传性疾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2
作者 何轶群 许美芬 +5 位作者 于涵 耿军伟 施苏雪 薛凌 卢中秋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37-1243,共7页
血脂异常(Dyslipidemia)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以冠心病和脑中风为首发表现,该类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一些血脂异常疾病具有遗传性,主要包括孟德尔遗传和多基因遗传。传统检测血脂异... 血脂异常(Dyslipidemia)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以冠心病和脑中风为首发表现,该类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一些血脂异常疾病具有遗传性,主要包括孟德尔遗传和多基因遗传。传统检测血脂异常相关基因的方法主要有DNA测序和连锁分析,适合于孟德尔遗传性血脂异常疾病。最近几年兴起的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不仅适用于孟德尔遗传性血脂异常疾病的研究,同样适用于复杂性血脂异常疾病。2006年至今,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筛出许多与血脂异常疾病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和早期孟德尔遗传家系确定的基因多数相同。GWAS频谱分析发现,复杂性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频率存在差异,并且几乎所有筛查出的与血脂异常疾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变异均位于非编码区,使得人们逐渐对非编码区基因变异展开了研究。血脂异常致病基因的发现和基因变异致病机制的阐明,为血脂异常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并为新一代药物筛选提供新思路。文章对血脂异常遗传性疾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孟德尔遗传 多基因遗传 基因突变 致病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耳聋相关的线粒体tRNA突变 被引量:13
3
作者 郑静 郑斌娇 +3 位作者 方芳 朱翌 吕建新 管敏鑫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30,共9页
线粒体tRNA基因突变是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原因之一.有些tRNA突变可直接造成耳聋的发生,称之为原发突变.如tRNALeu(UUR)A3243G等突变与综合征型耳聋相关,而tRNASer(UCN)T7511C等突变则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此外,继发突变如tRNAThr G15... 线粒体tRNA基因突变是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原因之一.有些tRNA突变可直接造成耳聋的发生,称之为原发突变.如tRNALeu(UUR)A3243G等突变与综合征型耳聋相关,而tRNASer(UCN)T7511C等突变则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此外,继发突变如tRNAThr G15927A等突变则对原发突变起协同作用,影响耳聋的表型表达.这些突变可引起tRNA二级结构改变,从而影响线粒体蛋白质合成,降低细胞内ATP的产生,由此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可导致耳聋的发生.主要讨论与耳聋相关的线粒体tRNA突变及其致聋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tRNA 耳聋 原发突变 继发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T12338C突变可能是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相关的突变位点 被引量:7
4
作者 冀延春 刘晓玲 +5 位作者 赵福新 张娟娟 章豫 周翔天 瞿佳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2-328,共7页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是一种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相关的母系遗传性眼科疾病。文章报道了两例具有典型LHON临床、分子遗传特征的中国汉族家系。首先通过对家系先...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是一种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相关的母系遗传性眼科疾病。文章报道了两例具有典型LHON临床、分子遗传特征的中国汉族家系。首先通过对家系先证者和其他成员进行眼科相关检查,发现两个家系成员中视力都仅有先证者一人损害严重,即外显率很低。经常规的方法对母系成员进行mtDNA测序及相关软件分析,结果发现携带ND4 G11696A和ND5 T12338C同质性突变位点,多态性变异位点均属于东亚单体型F2。线粒体DNA ND4 G11696A是一个已知的与LHON相关的突变位点,而T12338C位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复合体I亚基ND5的第2个碱基,该突变使起始密码子由蛋氨酸转变成苏氨酸,并且紧连tRNALeu(CUN)的3′末端。这可能影响tRNA Leu(CUN)空间结构和稳定性发生改变,以及起始密码子改变导致线粒体ND5蛋白合成功能受损和ATP障碍,最终导致需求能量高的视神经受损和视力损害。因此,线粒体ND4 G11696A和ND5 T12338C突变可能协同作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是与LHON相关的mtDNA突变位点,但外显率很低说明突变本身不足以造成LHON的表型表达,提示其他修饰因子(核修饰基因、环境等)可能对这两个家系发病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变 外显率 线粒体DNA 突变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个携带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的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 被引量:7
5
作者 彭光华 郑斌娇 +10 位作者 方芳 伍越 梁玲芝 郑静 南奔宇 余啸 唐霄雯 朱翌 吕建新 陈波蓓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72,共11页
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是引起氨基糖甙类药物诱导的非综合征型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对收集的25个携带A1555G突变的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了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结果表明,这25个家系的母系成员在耳聋外显率、听力损... 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是引起氨基糖甙类药物诱导的非综合征型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对收集的25个携带A1555G突变的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了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结果表明,这25个家系的母系成员在耳聋外显率、听力损失严重程度和发病年龄上存在较大差异。当包括和不包括氨基糖甙类药物使用史时,耳聋的平均外显率分别为28.1%和21.5%,排除氨基糖甙类药物时,耳聋的平均发病年龄从1~15岁不等。线粒体全序列分析发现了16个新变异,不同的线粒体DNA多态性位点显示这25个家系分别属于东亚人群A、B、D、F、G、M、N和R单倍型,其中线粒体单倍型B的家系耳聋外显率和表现度较其他单倍型高。此外,7个继发突变位点和21个高保守性位点突变可能增加了这些家系的耳聋外显率。GJB2基因上未检测到与耳聋相关的突变,表明在本研究的耳聋家系中,GJB2基因可能没有参与A1555G突变的表型表达。以上各方面提示,线粒体单倍型和其他因素可能参与了这25个家系耳聋患者的表型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 非综合征型耳聋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相关的线粒体DNA突变 被引量:5
6
作者 薛凌 陈红 +4 位作者 孟燕子 王燕 卢中秋 吕建新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11-918,共8页
线粒体DNA(mtDNA)突变是高血压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已经报道的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的mtDNA突变包括:tRNAMet A4435G,tRNAMet/tRNAGln A4401G,tRNAIle A4263G,T4291C和A4295G突变。这些高血压相关的mtDNA突变改变了相应的线粒体tRNA的结... 线粒体DNA(mtDNA)突变是高血压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已经报道的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的mtDNA突变包括:tRNAMet A4435G,tRNAMet/tRNAGln A4401G,tRNAIle A4263G,T4291C和A4295G突变。这些高血压相关的mtDNA突变改变了相应的线粒体tRNA的结构,导致线粒体tRNA的代谢障碍。而线粒体tRNAs的代谢缺陷则影响蛋白质合成,造成氧化磷酸化缺陷,降低ATP的合成,增加活性氧的产生。因此,线粒体的功能缺陷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mtDNA突变发病的组织特异性则可能与线粒体tRNAs的代谢以及核修饰基因相关。目前发现的这些高血压相关的mtDNA突变则应该作为今后高血压诊断的遗传风险因子。高血压相关的线粒体功能缺陷的深入研究也将进一步诠释母系遗传高血压的分子致病机制,为高血压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提供依据。文章对高血压相关的mtDNA突变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母系遗传 MTDNA突变 线粒体t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tRNA^(Ile) A4317G突变可能影响12S rRNA A1555G突变相关的耳聋表型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梁玲芝 伍越 +8 位作者 阳娅玲 蔡沁 肖红利 郑静 郑斌娇 唐霄雯 朱翌 吕建新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2-760,共9页
线粒体12S rRNA基因A1555G突变与非综合征型耳聋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AmAn)致聋相关。文章通过对一个携带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的中国汉族母系遗传耳聋大家系成员进行听力学检查和遗传学分析,发现该家... 线粒体12S rRNA基因A1555G突变与非综合征型耳聋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AmAn)致聋相关。文章通过对一个携带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的中国汉族母系遗传耳聋大家系成员进行听力学检查和遗传学分析,发现该家系耳聋外显率很高,包括AmAn使用史的耳聋外显率为81%,不包括AmAn使用史的耳聋外显率66.7%,明显高于其他携带A1555G突变的耳聋家系。对该家系进行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发现存在同质性的tRNAIleA4317G突变和38个多态位点,属于东亚线粒体B4c1b2单体型。进一步分析发现A4317G突变位于tRNAIle的tRNAIleTΨC环区的高保守性区域(第59通用位点),该突变可能影响tRNAIle二级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线粒体功能缺陷,且在961例正常对照中未发现该突变。同时,其他线粒体DNA并未发现有功能意义的突变位点。因此,A4317G突变可能影响tRNAIle的代谢并加重A1555G突变导致的线粒体功能缺陷,最终导致耳聋的外显率增高。从而推测线粒体tRNA Ile A4317G突变可能是一个影响12S rRNAA1555G突变的耳聋表型表达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突变 线粒体 TRNA 表型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耳聋相关的线粒体12S rRNA突变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婷 曾爱平 +1 位作者 郑静 管敏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6-325,共10页
线粒体DNA突变是引起听力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与综合征型耳聋和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导致综合征型耳聋的线粒体DNA突变多为异质性,然而对于非综合征型耳聋突变则多以同质性或高度异质性存在,说明这种分子致... 线粒体DNA突变是引起听力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与综合征型耳聋和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导致综合征型耳聋的线粒体DNA突变多为异质性,然而对于非综合征型耳聋突变则多以同质性或高度异质性存在,说明这种分子致病性需要较高的阈值.位于12S rRNA解码区的A1555G和C1494T突变是造成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和非综合征型耳聋常见的分子机制.这些突变可能造成12S rRNA二级结构的改变,影响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降低细胞内ATP的产生,由此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耳聋.但是多数基因突变的致病机制还仅处于推测阶段.其它修饰因子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线粒体单体型、核修饰基因参与了线粒体12SrRNA基因A1555G和C1494T突变相关的耳聋表型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12S RRNA 突变 耳聋 修饰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ND1基因突变频谱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福新 周翔天 +6 位作者 张娟娟 瞿佳 冀延春 章豫 周晖晖 戴显宁 管敏鑫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53-756,共4页
背景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眼病,常导致患者双侧中心视力下降,其基因突变频谱并不完全清楚。目的筛查中国人群LHON线粒体NDl基因的突变位点并明确其突变频谱。方法经温州医学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所有受... 背景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眼病,常导致患者双侧中心视力下降,其基因突变频谱并不完全清楚。目的筛查中国人群LHON线粒体NDl基因的突变位点并明确其突变频谱。方法经温州医学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知情同意。收集临床诊断为LHON患者894例和正常对照者134名,抽取受检者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受检者线粒体ND1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并与修正的线粒体剑桥参考序列进行比对,筛查突变位点并分析其突变频率。结果本研究在894例LHON患者的NDl基因中发现了7个与LHON相关的突变位点G3316A、T3394C、G3460A、C3497T、G3635A、G3733A、T4216C,携带这7个位点的患者共100例,占11.19%,其中与3个原发性突变位点共存者29例(3.24%)。这几个突变位点在病例中的发生频率分别为2.57%、2.23%、1.45%、3.80%、0.67%、0.11%、0.34%,其中G3316A、T3394c、C3497T、T4216C在正常对照者中也可检测到,分布频率分别为4.48%、2.99%、4.48%和1.49%,经分析在LHON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926,P=0.336;x2=0.052,P=0.820;x2=0.142,P=0.707;P=0.129),而其他一些在欧美人群中报道的位点,如G3376A、G3496T、G3700A、A4136G、T4160C、C4171A在中国LHON人群中并未发现。结论线粒体NDl基因是中国人群LHON的一个突变热点区域,约11.19%的中国LHON患者与NDl基因突变有关。G3635A、G3733A为中国人群中少见的致病突变位点,而G3316A、T3394C、C3497T、T4216C本身并不足以致病,但可能对LHON外显率和表型的表达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线粒体DNA ND1基因 突变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保护和修饰 被引量:23
10
作者 伍越 郑静 +4 位作者 郑斌娇 方芳 梁玲芝 吕建新 管敏鑫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0-269,共10页
目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离和鉴定距今已70多年,对治疗严重革兰阴性菌感染,如肠球菌和结核杆菌感染有着强大的功效。然而,随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药疗程的延长或(和)剂量的增加往往导致肾毒性和耳毒性,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由... 目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离和鉴定距今已70多年,对治疗严重革兰阴性菌感染,如肠球菌和结核杆菌感染有着强大的功效。然而,随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药疗程的延长或(和)剂量的增加往往导致肾毒性和耳毒性,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由于非耳毒性抗生素也具有较广的抗菌谱,用于许多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使得曾经作为优先选择使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逐渐被取代。然而现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处于一个潜伏的复兴时期,正逐渐用于治疗对大多数一线抗生素耐受生物所引起的严重性感染,如多重耐药结核、复杂性院内获得性急性尿路感染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的增加,再次向科学家和医生提出了挑战,即肾毒性和耳毒性的问题,尤其该类抗生素导致的耳聋对于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患者往往是极重度且不可逆转的。基于这个原因,在过去二十年里,科学家提出了很多种分子治疗策略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导致的耳毒性副作用相抗衡。本文主要概述了:①氨基糖苷类药物杀菌的分子机制,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何导致具有遗传易感倾向的患者发生耳毒性,③到目前为止,在临床实验和/或临床上已被证明的能阻止和调节氨基糖苷类耳毒性的药物和化合物,④减少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剂量来减少耳毒性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耳毒性 非综合征型耳聋 链霉素 巴龙霉素 庆大霉素 新霉素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7所聋校456例聋儿线粒体12SrRNA基因变异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光华 方芳 +8 位作者 郑静 郑斌娇 余啸 伍越 梁玲芝 张琼敏 朱翌 唐霄雯 陈波蓓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96-1003,共8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12SrRNA基因变异对母系遗传药物性聋表型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浙江省7所聋校456例非综合征型聋儿资料,提取全血基因组DNA,进行线粒体12SrRNA基因扩增并测序分析。结果共发现31种已知变异类型,其中1555A〉G的突变率为4... 目的探讨线粒体12SrRNA基因变异对母系遗传药物性聋表型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浙江省7所聋校456例非综合征型聋儿资料,提取全血基因组DNA,进行线粒体12SrRNA基因扩增并测序分析。结果共发现31种已知变异类型,其中1555A〉G的突变率为4.4%(20/456),可能与耳聋相关的961和1095位点的突变率分别为2.0%(9/456)和0.7%(3/456)。1027A〉G、1109T〉C与1431G〉A突变位于12S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域且未在449例对照组中发现,可能会增加耳毒性药物的敏感性。1555A〉G突变携带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不同个体在发病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等耳聋表型方面存在差异。结论线粒体12SrRNA基因是药物性耳聋及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的突变热点区域。核修饰基因、单体型和环境因素等对耳聋的表型表达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受损者 DNA 线粒体 RNA 核糖体 突变 氨基糖苷类
原文传递
浙江省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12SrRNA突变频谱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斌娇 彭光华 +9 位作者 陈波蓓 方芳 郑静 伍越 梁玲芝 南奔宇 唐霄雯 朱翌 吕建新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5-704,共10页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是引起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12S rRNA基因是药物性耳聋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的突变热点区域。文章收集了浙江省各地区非综合征型及药物性耳聋患者标本318例,对其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是引起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12S rRNA基因是药物性耳聋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的突变热点区域。文章收集了浙江省各地区非综合征型及药物性耳聋患者标本318例,对其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12S rRNA基因突变分析发现34个变异位点,已知的1555A>G、1494C>T和1095T>C突变分别占9.1%、0.6%和1.25%。结构和种系发生分析显示,839A>G和1452T>C突变位于12S 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域且未在449例正常对照组中发现,可能增加了耳毒性药物的敏感性。其他变异位点为多态性位点。文章数据支持了12S rRNA基因是耳毒性药物的作用靶点之一这一理论,为预测个体耳毒性的发生风险,提高氨基糖甙类药物治疗安全性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以期降低耳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12SrRNA基因 非综合征型耳聋 氨基糖甙类药物 突变频谱 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施苏雪 薛凌 +5 位作者 宋亚曼 卢扬 韩俊刚 陈红 卢中秋 管敏鑫 《生命科学》 CSCD 2012年第10期1082-1088,共7页
线粒体是真核生物中重要的细胞器,其包含的全部蛋白质称为线粒体蛋白质组。人类线粒体大约包含1 500多种蛋白质,由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共同编码。线粒体是细胞能量合成和物质代谢的中心,其功能障碍将直接或间接引起许多疾病。目前线粒体... 线粒体是真核生物中重要的细胞器,其包含的全部蛋白质称为线粒体蛋白质组。人类线粒体大约包含1 500多种蛋白质,由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共同编码。线粒体是细胞能量合成和物质代谢的中心,其功能障碍将直接或间接引起许多疾病。目前线粒体蛋白质组学正是系统性地研究线粒体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功能变化以及研究疾病发生机制的重要方法。将线粒体蛋白质组的研究方法、研究进展、线粒体蛋白质组的性质及其在相关疾病研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对线粒体蛋白质组学在疾病发生机制和诊断治疗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蛋白质组 呼吸链 质谱技术
原文传递
呼吸链作为“生命引擎”的工作原理和中医阴阳五行理论的阴阳元素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建兴 吕斌 《科学中国人》 2011年第19期76-79,共4页
寄语 这篇短文是我们对呼吸链酶系结构与功能基础研究成果的一种领悟,意在建立一个互通的话题,让西方科学家能了解中医理论的科学基础,也呼唤中国的科学家在继承传统中医文化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地推动中医科学理论向现代科学理论的... 寄语 这篇短文是我们对呼吸链酶系结构与功能基础研究成果的一种领悟,意在建立一个互通的话题,让西方科学家能了解中医理论的科学基础,也呼唤中国的科学家在继承传统中医文化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地推动中医科学理论向现代科学理论的渗透和发展。科学的发展是靠创新的思维,如果你思考了别人没有想过的问题,也许你就会有一个新的思想境界和开辟一个新的科研领域。发展中医是中国科学家的特殊使命,重要的是如何使古老的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概念的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呼吸链酶系 阴阳五行 工作原理 中国科学家 现代科学理论 元素 引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疾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病理生理学研究
15
作者 方芳 管敏鑫 《生命科学》 CSCD 2012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线粒体疾病是机体ATP合成障碍、供能不足引起的多系统疾病。近十年来,随着线粒体疾病小鼠模型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发现核DNA(nuclear DNA,nDNA)或(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造成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缺陷是其发病的主要... 线粒体疾病是机体ATP合成障碍、供能不足引起的多系统疾病。近十年来,随着线粒体疾病小鼠模型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发现核DNA(nuclear DNA,nDNA)或(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造成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缺陷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将着重介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缺陷导致线粒体疾病的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生理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疾病 氧化磷酸化缺陷 小鼠模型 突变
原文传递
修饰因子对线粒体DNA突变致聋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爱芬 郑静 +1 位作者 吕建新 管敏鑫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线粒体DNA突变是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突变主要位于线粒体12SrRNA和tRNA基因上.其中12S rRNA基因上的同质性A1555G和C1494T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造成的耳聋相关.携带这两个突变的个体对耳毒性药物高度敏感,导致临床... 线粒体DNA突变是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突变主要位于线粒体12SrRNA和tRNA基因上.其中12S rRNA基因上的同质性A1555G和C1494T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造成的耳聋相关.携带这两个突变的个体对耳毒性药物高度敏感,导致临床上常见的"一针致聋"现象.但携带A1555G或C1494T突变的个体在没用药的情况下也能产生非综合征型耳聋,而且同一家系内和不同家系间的母系成员在听力损失程度、发病年龄及听力曲线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些数据表明A1555G或C1494T突变是导致非综合征型耳聋发生的首要因子,其他修饰因子包括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线粒体DNA单倍型和核修饰基因等,在线粒体12S rRNA A1555G或C1494T突变相关的耳聋表型表达上起协同作用.作者简要介绍了这些因素对线粒体DNA突变致聋的影响以及母系遗传性耳聋发生的可能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突变 非综合征型耳聋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线粒体DNA单倍型 核修饰基因
原文传递
两个携带线粒体12S rRNA1494C〉T突变的耳聋家系的遗传学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龚莎莎 陈波蓓 +7 位作者 彭光华 郑静 张婷 郑斌娇 方芳 张初琴 吕建新 管敏鑫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2-387,共6页
目的评估线粒体DNA继发突变、单倍型、GJB2基因等对1494C〉T突变表型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母系遗传药物性耳聋和非综合征型耳聋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个携带1494C〉T突变的母系遗传药物性耳聋和非综合征型耳聋的中国家系,对先证者及其家... 目的评估线粒体DNA继发突变、单倍型、GJB2基因等对1494C〉T突变表型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母系遗传药物性耳聋和非综合征型耳聋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个携带1494C〉T突变的母系遗传药物性耳聋和非综合征型耳聋的中国家系,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听力学检查、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和GJB2基因突变检测等。结果两个家系的母系成员在听力损失程度、发病年龄和听力曲线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耳聋外显率(母系成员耳聋患者/所有母系成员)分别为42.9%和28.6%,非药物致聋的耳聋外显率(非药物性聋患者/所有母系成员)分别为14.3%和14.3%。两个家系分别属于东亚人群C4ala和B4blc单倍型。未在GJB2基因中发现与耳聋相关的致病位点。结论线粒体DNA1494C〉T突变为这两个家系的重要致病因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作为环境因素导致药物性耳聋的发生,GJB2基因的修饰作用可排除,而其他核修饰基因可能对这两个家系的表型具有修饰作用。携带1494C〉T突变的家系来自进化上不同的人群,其中属于单倍型B4blc的家系首次被发现,提示1494C〉T突变具有多起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非综合征型耳聋 线粒体DNA 突变 单倍型
原文传递
线粒体功能缺陷和神经系统疾病 被引量:10
18
作者 米慧 林蓓 管敏鑫 《生命科学》 CSCD 2012年第6期549-557,共9页
线粒体呼吸链缺陷一直被认为是诱发线粒体疾病的重要因素,这有助于研究人员阐释其遗传和临床多样性。然而,线粒体的其他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蛋白质运输、细胞器动力学和细胞凋亡。调控这些功能的基因缺陷不仅导致神经和精神疾病,而... 线粒体呼吸链缺陷一直被认为是诱发线粒体疾病的重要因素,这有助于研究人员阐释其遗传和临床多样性。然而,线粒体的其他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蛋白质运输、细胞器动力学和细胞凋亡。调控这些功能的基因缺陷不仅导致神经和精神疾病,而且还导致年龄相关的神经变性疾病。因此,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讨论呼吸链缺陷引起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些致病难题后,就线粒体动力学改变引起的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病因和常见神经变性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母系遗传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氧化磷酸化 衰老
原文传递
多重等位基因PCR检测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静 杨爱芬 +5 位作者 张婷 张琼敏 龚莎莎 彭光华 朱翌 管敏鑫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8-632,共5页
目的 探讨多重等位基因PCR法同时检测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耳聋相关的线粒体12S rRNA基因A1555G和C1494T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3种基因型(野生型、A1555G突变型和C1494T突变型)的质粒标准品为模板,分别设计针对线粒体1555和1494位点... 目的 探讨多重等位基因PCR法同时检测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耳聋相关的线粒体12S rRNA基因A1555G和C1494T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3种基因型(野生型、A1555G突变型和C1494T突变型)的质粒标准品为模板,分别设计针对线粒体1555和1494位点野生型和突变型的特异性引物.用多重等位基因PCR技术同时检测A1555G和C1494T突变,并初步用于138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的临床基因突变检测分析,最后通过DNA测序法评估其准确性.结果 采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同时检测138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中A1555G和C1494T突变的检出率为7.97%(11/138),其中,A1555G突变型10例,C1494T突变型1例;DNA测序分析检测突变型检出率为7.97%(11/138).2种方法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1.000,P<0.01).结论 多重等位基因PCR是一种简便、准确、有效的A1555G和C1494T突变检测方法,可用于鉴定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耳聋相关的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从而有效预防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耳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氨基糖甙类 RNA 核糖体 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线粒体转录因子A及其相关疾病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纪亮 张宜家 +8 位作者 王杰 武芝 张雅 曾淋 马萝燕 陈腾飞 王璐 刘永章 吕斌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2-719,共8页
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也称为mTFA)是由核基因编码的高迁移率族蛋白,主要定位于线粒体中。TFAM在调节线粒体DNA(mtDNA)的复制和转录及维护mtDNA上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TFAM的缺失可导... 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也称为mTFA)是由核基因编码的高迁移率族蛋白,主要定位于线粒体中。TFAM在调节线粒体DNA(mtDNA)的复制和转录及维护mtDNA上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TFAM的缺失可导致mtDNA的突变及其拷贝数的减少,从而导致线粒体功能的紊乱和疾病的产生。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已表明了TFAM的多态性及其蛋白水平变化对相关疾病的影响,但具体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阐明。该文将简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在TFAM与其相关疾病上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转录因子A 线粒体DNA 线粒体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