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胸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及预警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5
1
作者 林跃跃 尤捷 +3 位作者 林晓铭 李雪苹 潘丹红 潘晓云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 :分析普胸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初步建立预测心律失常发生的预警系统。方法:对412例普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危险因素,建立预警评分系统。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普胸术... 目的 :分析普胸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初步建立预测心律失常发生的预警系统。方法:对412例普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危险因素,建立预警评分系统。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普胸术后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因素为:术前肺功能(P<0.01)、术前心功能(P<0.01)、手术类别(P<0.01)和手术时间(P<0.01)。根据心律失常发生可能性方程,建立普胸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危险评分系统如下:术前肺功能异常(10分)、术前心功能异常(8分)、肺和食管切除手术(26分)、手术时间≥4 h(12分);根据方程预测率来绘制ROC曲线,所对应的预测普胸术后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得分为26分,敏感度为92.4%,特异度为51.4%,26分以下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4.6%(27/185),26分以上的发生率为52.9%(120/2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普胸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预警评分系统简单易行,结果比较可靠,能给术后心律失常的早期干预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快速性心律失常 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级护理质量管理分析某院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洁 邓晓芳 +2 位作者 潘晓云 陈瑜 孙彩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4期179-182,187,F0003,共6页
目的通过对温州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上报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为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三级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三年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 目的通过对温州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上报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为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三级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三年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患者共628例,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HAPI)的发生率为0.12%。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以2期(71.21%)为主,好发部位为骶尾部(42.28%),男性患者人数多于女性。ICU(18.95%)是发生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高发科室。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体温、呼吸、白蛋白、血糖、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数、钾离子、动脉血pH值、血清肌酐、氧分压和Brade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呈中下水平,男性较多,2期多见,骶尾部是最好发的部位,高发病区主要是急危重症监护室。与HAPI发生前相比,住院患者在发生HAPI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体温、呼吸、白蛋白、血糖、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数、钾离子、动脉血PH值、血清肌酐、氧分压、Braden评分都有明显变化,为临床上观察HAPI的动态演变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发生率 相关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治疗过程中的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叶文胜 孙成超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5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用于肺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82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观察两组手...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用于肺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82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6.02±1.00)cm、(156.55±19.57)ml、(2.13±0.20)d和(6.87±1.20)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63%(P<0.05)。结论: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用于肺癌治疗效果显著,可达到彻底清除的目的,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VATS) 肺叶切除术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晚期老年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瑜 谢德耀 +2 位作者 陈艳丽 何志锋 池闯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13期775-781,共7页
目的观察在晚期老年食管癌患者中,应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的方案对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及基质金属... 目的观察在晚期老年食管癌患者中,应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的方案对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4/2016-04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0例晚期老年食管癌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患者给予PF化疗方案(顺铂75 mg/m^2,d1,5-氟尿嘧啶1 g/m^2,d1-d4;每28 d一个化疗疗程,共二个疗程)联合同期三维适形放疗,将其作为对照组,70例患者给予卡培他滨节拍化疗方案(0.6 g/m^2,bid,早晚餐后口服,每28 d 1个化疗疗程,共2个疗程)联合同期三维适形放疗,将其作为观察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86%vs 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A125、CA19-9、CEA、VEGF、CRP、MMP-2、MMP-9水平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A125、CA19-9、CEA、VEGF、CRP、MMP-2、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晚期老年食管癌患者中应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降低其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疗 卡培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在大鼠压疮深部组织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潘莹莹 徐洁 +6 位作者 王晓慧 毛挺挺 谢浩煌 张宏宇 肖健 李校堃 姜丽萍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96-400,共5页
目的:观察压疮大鼠深部组织损伤(DTI)中肌细胞内质网应激(ERS)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在压疮深部组织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Con)组,模型(Model)组,实验组(生理盐水(NS)组与4-... 目的:观察压疮大鼠深部组织损伤(DTI)中肌细胞内质网应激(ERS)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在压疮深部组织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Con)组,模型(Model)组,实验组(生理盐水(NS)组与4-苯基丁酸(PBA)组),实验组按观察时间点又分为4 d,7 d,14 d,21 d四组(n=5)。PBA组于造模结束后2 ml生理盐水溶解PBA灌胃,隔天1次;NS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各时间点处死动物,收集受压肌肉组织。HE染色观察肌肉组织病理变化;TUEN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ERS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CHOP)、凋亡酶12(Caspase 12)的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与Con组相比,各实验组肌肉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病理退化表现,PBA组与NS组相比,损伤程度有所缓解,新生肌纤维融合更快;TUNEL结果显示受压各组较正常组细胞凋亡数增加,于4 d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PBA干预后细胞凋亡有所减少(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肌肉组织NS组GRP78、CHOP、Caspase 12蛋白表达在4 d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NS组各蛋白在各时间点表达均明显高于PBA组(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参与压疮深部组织损伤病理进程,其相关机制可能与CHOP、Caspase 12介导的的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压疮 深部组织损伤 4-苯基丁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期对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林富强 谢德耀 +2 位作者 程德志 刘瑜 林超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4-78,共5页
目的 探讨临床分期对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效果。方法 收集2004年6月-2009年6月在该院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278例患者的术前CT、食管镜、超声内镜(EUS)、食管造影及术后病理分期等资料,分别按2002和2009年国际抗癌联盟(UIC... 目的 探讨临床分期对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效果。方法 收集2004年6月-2009年6月在该院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278例患者的术前CT、食管镜、超声内镜(EUS)、食管造影及术后病理分期等资料,分别按2002和2009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病理分期及影像学临床分期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探讨影像学术前分期对非手术食管癌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术后对患者随访时间为6-7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2个月,共有262例患者获得完整的随访,随访率为94.24%。262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32.06%(84/262),临床T分期、临床N分期、2002和2009年UICC各分期间5年生存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009年UICC各分期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T分期、2002年UICC中各分期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阴性预测值为92.86%(182/196),对上纵膈、下中下纵膈及腹腔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4.54%(12/22)、42.86%(6/14)、33.33%(5/15)。结论 2002年UICC较2009年UICC临床分期更可靠有效,且易于掌握。CT检查尽管不能准确、有效提供淋巴转移个数,但对淋巴结定性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术前应用EUS+CT对食管癌进行临床分期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期 食管癌 生存状况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局部缺血后适应处理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富强 何志峰 +5 位作者 程德志 张翔 金培峰 蒋成榜 姜晓芬 孙成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381-2383,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局部缺血后适应处理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72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 目的探讨术前局部缺血后适应处理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72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在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进行缺血后适应处理(即在术前造成患者局部心肌缺血,然后再进行恢复,重复几次之后再进行手术);对照组只进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5 d时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清cTnI、cTnT、CK-MB水平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1、3、5 d时血清cTnI、c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 d时血清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3、5 d时血清cTnI、cTnT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5 d时cTnI、cTnT水平低于术后1、3 d(P<0.05);而对照组术后3 d时cTnI、cTnT水平与术后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时CK-MB水平高于术前和术后3 d(P<0.05)。结论术前局部缺血后适应处理减少了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患者带来的损害,具有保护心肌组织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缺血后适应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肌酸激酶 mB型 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疗效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林富强 林超西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全胸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 SC LC)患者手术安全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选取行胸外科手术的86例Ⅰ、Ⅱ期N SC LC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全胸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3... 目的探讨全胸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 SC LC)患者手术安全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选取行胸外科手术的86例Ⅰ、Ⅱ期N SC LC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全胸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3年总生存率(O S)、无瘤生存(D 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 FS)及无远处转移生存(D M FS),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出血量(202.32±52.24)m l、手术时间(182.32±15.25)m in、术后疼痛评分(4.28±0.39)分、淋巴结清扫个数(11.23±2.52)个、带管时间(5.36±0.85)d和术后住院时间(8.92±1.25)d。经C ox风险模型显示,术前合并症(^O R:4.285;95%C I:1.442-7.023)及手术时间(O R:4.398;95%C I:1.369-7.693)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28.9±3.8)个月,共有8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6.51%,78例满3年,其3年O S、D FS、LR FS、D M FS和复发率分别为79(95.18%)、32(38.55%)、22(26.51%)、25(30.12%)和12(14.46%)。结论全胸镜手术治疗Ⅰ、Ⅱ期N SC LC创伤小、愈后可。术前合并症及手术时间是影响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镜肺叶切除术 开胸肺叶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MT7与HSPA5相互作用促进肺癌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程德志 徐朝娜 +3 位作者 张翔 郑亮承 张信波 谢德耀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8期854-858,共5页
目的探究PRMT7在肺癌转移中的功能,并找到调控PRMT7的信号分子。方法通过免疫蛋白共沉淀法得到一系列与PRMT7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蛋白质谱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具有显著意义的相互作用蛋白,并进行验证。结果确认了HSPA5等5个... 目的探究PRMT7在肺癌转移中的功能,并找到调控PRMT7的信号分子。方法通过免疫蛋白共沉淀法得到一系列与PRMT7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蛋白质谱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具有显著意义的相互作用蛋白,并进行验证。结果确认了HSPA5等5个候选基因,经过对各种肺癌数据库的分析发现,候选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基因。结论 PRMT7与HSPA5存在相互作用,此发现有助于阐明PRMT7对肺癌细胞入侵和转移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甲基化 PRMT7 蛋白质结合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授权委托书签订执行中的相关伦理问题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侃 朱心强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3期380-382,共3页
癌症患者签订授权委托书有时可以实现对一部分患者实施保护性医疗的目的,有时也可以满足个别患者家属向患者隐瞒病情的需要,但也可能产生过度医疗及一些其他不利影响。这其中有医疗法规的原因,也有医务人员晋升考核的因素以及恐癌症思... 癌症患者签订授权委托书有时可以实现对一部分患者实施保护性医疗的目的,有时也可以满足个别患者家属向患者隐瞒病情的需要,但也可能产生过度医疗及一些其他不利影响。这其中有医疗法规的原因,也有医务人员晋升考核的因素以及恐癌症思想和扭曲的医学法律意识的因素。建议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增加透明度,建立知情同意界定、审核平台,强调被授权人履行好沟通义务,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教育,以保障患者权益、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患者 授权委托书 医学伦理 医患关系 医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静脉血栓的预防 被引量:55
11
作者 许玲玲 项俊之 +2 位作者 邓侃 林怡 卢中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28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13例,干预组1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28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13例,干预组1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评估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实施分级护理。比较两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垂直血管壁血栓最大宽度、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干预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4.35%,对照组11.50%,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垂直血管壁血栓最大宽度、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建立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能有效降低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围手术期 静脉血栓栓塞症 Caprini风险评估 分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15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毅 林晓铭 +3 位作者 尹丽慧 尹琪 陆地 单云峰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401-407,共7页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15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科确认的95例食管鳞癌患者。采用lncRNA microarray基因芯片技术,对食管鳞...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15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科确认的95例食管鳞癌患者。采用lncRNA microarray基因芯片技术,对食管鳞癌患者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间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lncRNA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寻找差异表达的lncRNA;应用qRT-PCR技术对差异表达的lncRNA在鳞癌组织样本中进行验证;分析目标lnc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LINC00152作为食管鳞癌转移预测因子的效能;检索国际基因芯片lncRNA数据库相关数据,分析LINC00152表达水平和生存期的关系。结果:LncRNA microarray基因芯片实验发现食管鳞癌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间lncRNA相对表达量5倍以上差异表达的共有10条;qRT-PCR验证实验发现3条lncRNA(MIR205HG、LINC00152和FOXD2-AS1)的表达量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发现LINC00152的相对表达量和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LINC00152判断食管鳞癌转移的AUC为0.781(95%CI=0.512~0.824,P=0.032);国际基因芯片食管癌组织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LINC00152的高表达预示较差的生存期。结论:LINC00152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转移发生过程,是食管鳞癌预后判断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152 食管肿瘤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婴皮肤接触联合穴位按摩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丽钠 徐洁 蔡彩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11期1618-1621,共4页
目的研究母婴皮肤接触联合穴位按摩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19年7月至2019年10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然分娩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干预,观察组在对... 目的研究母婴皮肤接触联合穴位按摩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19年7月至2019年10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然分娩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母婴皮肤接触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及出血时间,并分析两组分娩前后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观察两组产后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和产后第3d、7d子宫底下降高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及总出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332、3.452,P<0.05);观察组产后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18、4.685,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及恶露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8.366、10.166,P<0.05);产后第3d、7d子宫底下降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979、3.370,P<0.05)。结论母婴皮肤接触联合穴位按摩对减少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促进早期泌乳及子宫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 穴位按摩 自然分娩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PGM5-AS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霖 周昌盛 +2 位作者 虞晓明 刘瑜 谢奇朋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8年第6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PGM5-AS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26例肺鳞癌和28例肺腺癌的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PGM5-AS1的表达,并利用软琼脂克隆增殖实验检测过表达PGM5-AS1后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PGM5-AS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26例肺鳞癌和28例肺腺癌的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PGM5-AS1的表达,并利用软琼脂克隆增殖实验检测过表达PGM5-AS1后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TCGA数据库中PGM5-AS1在肺鳞癌和肺腺癌中表达均较正常组织下调(t分别=3.43、6.27,P均<0.05)。在本次研究肺癌标本库中,无论肺鳞癌还是肺腺癌的癌组织中的PGM5-AS1表达均较正常组织明显下调(t分别=23.72、27.45,P均<0.05)。过表达PGM5-AS1后,H520(PGM5-AS1)及H2170(PGM5-AS1)较对照细胞的细胞集落数明显减少(t分别=8.22、8.19,P均<0.05)。结论 lncRNA PGM5-AS1在肺癌中表达下降,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增殖来发挥抑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长链非编码RNA PGM5-AS1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术后再发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瑜 谢德耀 +2 位作者 林富强 林超西 何志锋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11期699-703,共5页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再发食管癌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1995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再发食管癌并且有详细随访资料的患者42例,对本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治疗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再发食管癌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1995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再发食管癌并且有详细随访资料的患者42例,对本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治疗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住院时间9~35天,随访5年以上,术后1年生存比例88.10%(37/42),术后3年生存比例为54.76%(23/42),术后5年生存比例为21.43%(9/42)。结肠间置术患者术后1、3、5年的生存比例与残胃代食管和残胃切除、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消化道重建术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结肠间置术中,顺蠕动间置者术后1、3、5年的生存比例均明显高于逆蠕动间置者(P〈0.05)。生存质量调查显示结肠间置术患者的总满意度与残胃代食管术、食管-空肠吻合消化道重建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结肠顺蠕动间置患者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逆蠕动患者(P〈0.05)。结论结肠间置术、残胃代食管和残胃切除、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消化道重建术都是临床治疗胃癌术后再发食管癌的理想术式,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术式,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胃大部切除术 结肠间置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