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对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的知信行水平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翁一心 木晶晶 +1 位作者 潘景业 张其霞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418-422,共5页
目的:调查浙江温州地区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对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MASD)的知信行现状,为提高监护室医护人员对MASD知信行水平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三家三甲医院16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 目的:调查浙江温州地区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对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MASD)的知信行现状,为提高监护室医护人员对MASD知信行水平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三家三甲医院16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及MASD知信行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发放1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151份,有效回收率为94.38%。医护人员关于MASD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得分分别为(43.03±8.38)分、(23.64±3.24)分和(13.98±3.16)分;不同工龄、职称、受教育程度医护人员知信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对MASD的态度较积极,知识水平偏低,行为尚欠缺。其中医师对于皮肤问题的重视程度较低,医护人员的合作意识欠缺,对此需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相关理论知识及合作行为能力,规范MASD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湿环境相关性皮肤损伤 重症监护室 医护人员 知信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家属管理对提高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满意度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玲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完善对家属的管理在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5年6-12月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12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同法选择2016年6-12月入住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120例为观察组,在原... 目的探讨完善对家属的管理在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5年6-12月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12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同法选择2016年6-12月入住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120例为观察组,在原有常规管理基础上加以完善。对两组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ICU相关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完善对家属的管理能有效提高ICU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家属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目镜不同防雾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监护隔离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玲玲 蔡晓丹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9期817-819,共3页
目的比较4种不同的护目镜防雾方法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监护隔离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10-13日我院重症监护室使用护目镜的护理人员24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上班日期分为A、B、C、D 4个组,每组均为60名,A组为第1... 目的比较4种不同的护目镜防雾方法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监护隔离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10-13日我院重症监护室使用护目镜的护理人员24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上班日期分为A、B、C、D 4个组,每组均为60名,A组为第1天护理人员,使用防雾喷雾;B组为第2天护理人员,使用碘伏;C组为第3天护理人员,使用免洗洗手凝胶;D组为第4天护理人员,使用芦荟洗手液。比较4组人员不同时间段护目镜起雾发生率及所有人员对不同防雾方法的使用意向和满意度。结果4组起雾时间方面,1 h内各组起雾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h后各组起雾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主要集中在>1~2 h和>2~3 h,B组和C组主要集中在>3~4 h,D组主要集中在>4 h;使用意向和满意度方面,D组最优,其次为B组和C组,A组最差。结论碘伏、免洗洗手凝胶和芦荟洗手液这3类产品在病房中不仅取用方便且经济实惠,还能更长久的进行有效防雾,护理人员满意度较高。其中对于需长时间佩戴护目镜的护理人员可优先选用芦荟洗手液进行防雾,而对于进入隔离病房行短期作业的护理人员也可选用碘伏或免洗洗手凝胶进行防雾,上述3类产品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目镜 防雾方法 重症监护隔离病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方法在重症患者谵妄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萧捷捷 何春雷 +2 位作者 丁慧慧 林施施 周祖木 《浙江医学教育》 2024年第5期315-320,共6页
目的研究和探讨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方法在重症患者谵妄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诊治的513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6月至2022年10月诊治的295例患者设为试验组,... 目的研究和探讨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方法在重症患者谵妄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诊治的513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6月至2022年10月诊治的295例患者设为试验组,采用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方法制定改进方案并实施重症患者谵妄管理流程;将2022年1月至2022年5月诊治的21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重症患者谵妄常规处理流程。通过5个月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优先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谵妄发生率和谵妄发生后的持续时间、谵妄评估准确率和谵妄干预合格率。结果实施9项高风险失效模式改进措施后,试验组患者的RPN值均下降到125分以下;试验组患者谵妄发生率(18.6%,55/295)低于对照组患者(38.5%,84/218);试验组患者谵妄持续时间[(2.44±1.66)d]短于对照组患者[(5.10±1.65)d];试验组患者谵妄评估准确率(95.9%,283/295)高于对照组患者(69.7%,152/218);试验组患者谵妄干预合格率(82.7%,244/295)高于对照组患者(63.3%,138/218):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方法对重症患者谵妄管理流程进行系统评价,并依此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规范重症患者谵妄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重症患者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谵妄 医疗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方法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A受体在心脏衰老中的机制
5
作者 施翔翔 冯霞飞 +1 位作者 高瞻 周希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5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A2A受体在心脏衰老中的作用。方法不同喂养方法持续喂养16周龄成年小鼠及56周龄老年小鼠30周来分别建立成年小鼠及老年小鼠模型。将小鼠分成四组:成年小鼠标准喂养组、成年小鼠标准喂养加A2A受体抑制剂[1 mg/(kg·d)]组,老... 目的探讨A2A受体在心脏衰老中的作用。方法不同喂养方法持续喂养16周龄成年小鼠及56周龄老年小鼠30周来分别建立成年小鼠及老年小鼠模型。将小鼠分成四组:成年小鼠标准喂养组、成年小鼠标准喂养加A2A受体抑制剂[1 mg/(kg·d)]组,老年小鼠标准喂养组、老年小鼠标准喂养加A2A受体抑制剂[1 mg/(kg·d)]组,观察A2A受体抑制剂对成年小鼠和老年小鼠心肌重构、心脏功能、心脏间质纤维化的影响。结果与成年小鼠标准喂养组相比,老年小鼠标准喂养组心肌组织A2A受体表达升高(t=4.697,P<0.05)。与老年小鼠标准喂养组相比,补充A2A受体抑制剂喂养减少老年小鼠心肌细胞肥大,缩小老年小鼠心肌细胞横切面面积(t=3.710,P<0.05),改善左心室质量、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体积(t=2.327、3.411、3.898、3.844,P<0.05),提高心脏收缩功能射血分数、缩短分数值(t=7.941、5.042,P<0.05),抑制心脏间质纤维化(t=3.147,P<0.05)。结论A2A受体与心脏衰老密切相关,而抑制A2A受体对老年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A受体 心脏衰老 心肌肥厚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四叶细辛药酒后中毒1例急救与护理
6
作者 陈瑞树 项俊之 +2 位作者 丁慧慧 胡颖颖 何春雷 《中国乡村医药》 2025年第7期67-69,共3页
四叶细辛又称四叶对,有活血散瘀、解毒消肿功效,给药方法不当或误用可能会导致中毒。文章总结了四叶细辛中毒患者1例的急救及护理过程,归纳相关护理要点。患者急诊入院并确认服用四叶细辛药酒中毒后,立即启动一体化救护流程,同时紧急评... 四叶细辛又称四叶对,有活血散瘀、解毒消肿功效,给药方法不当或误用可能会导致中毒。文章总结了四叶细辛中毒患者1例的急救及护理过程,归纳相关护理要点。患者急诊入院并确认服用四叶细辛药酒中毒后,立即启动一体化救护流程,同时紧急评估患者情况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及时开展洗胃、吸附等阻止毒物吸收,并行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清除体内毒物。经有效救治与肺康复锻炼、感染预防及心理护理等干预后,患者在入院第13 d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叶细辛 中毒 急救 血流灌流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导尿管固定在脑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婷婷 陈晓青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19期13-13,15,共2页
留置导尿是解决排尿异常、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多为病情危重、昏迷不能自主移动、择期行全麻手术及排尿困难等患者使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在防牵拉方面有所不足,在防止导尿管接口对大腿皮肤压迫方面没有保护作用。我科为减少护理缺陷的... 留置导尿是解决排尿异常、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多为病情危重、昏迷不能自主移动、择期行全麻手术及排尿困难等患者使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在防牵拉方面有所不足,在防止导尿管接口对大腿皮肤压迫方面没有保护作用。我科为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进行了尿管固定方法的改良,现报道如下:对象与分组2016年1—6月因外伤性脑出血、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患者共127例,均神志不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 3分,有躁动不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尿管固定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脑科 外伤性脑出血 固定方法 排尿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职业抱负对工作形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玲玲 潘疆疆 陈圆圆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82,86,共4页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职业抱负对工作形塑的影响,以期改善其工作形塑,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2021年1-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浙江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1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资料问卷、工作形塑量表和职业抱负量表对...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职业抱负对工作形塑的影响,以期改善其工作形塑,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2021年1-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浙江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1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资料问卷、工作形塑量表和职业抱负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工作形塑得分(67.03±15.92)分,职业抱负得分(17.58±5.81)分。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抱负、组织氛围和职务是护士工作形塑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医院管理者可引导临床护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其明确自身的职业追求,营造积极包容的组织氛围,帮助护士平衡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提高工作形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职业抱负 工作形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肠内营养联合皮肤护理在神经重症失禁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可静 叶凯丽 黄智铭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观察规范化肠内营养联合皮肤护理在神经重症失禁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8年2月~8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脑出血、脑外伤、脑梗死发生失禁性皮炎患者31例,采用规范化肠内营养联合皮肤护理方法... 目的观察规范化肠内营养联合皮肤护理在神经重症失禁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8年2月~8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脑出血、脑外伤、脑梗死发生失禁性皮炎患者31例,采用规范化肠内营养联合皮肤护理方法,观察患者腹泻率及失禁性皮炎好转率。结果实验效果明显,31例患者中腹泻26例,经处理后腹泻人数为14例,患者腹泻率由原来的84%降到45%;31例重度IAD患者中28例转为轻、中度IAD,失禁性皮炎好转率为90%;SAT评分降低,处理前SAT平均(8.74±1.09)分,经处理后平均(4.29±1.95)分,皮肤情况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肠内营养联合皮肤护理可降低患者腹泻率,且可促进失禁性皮炎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 肠内营养 皮肤护理 失禁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胃管增强型固定法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可静 姚明亚 鲍双伟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5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鼻胃管增强型固定法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脑出血、脑梗死、颅内动脉瘤术后、脑挫裂伤需留置胃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鼻胃管增强型固定法,对照组... 目的观察鼻胃管增强型固定法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脑出血、脑梗死、颅内动脉瘤术后、脑挫裂伤需留置胃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鼻胃管增强型固定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胃管固定法,比较两组胃管移位、胃管拔管及胃管固定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胃管移位率5.0%、胃管拔管率8.3%、胃管固定处压疮发生率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21.7%和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胃管增强型固定法不仅能有效固定,且能降低胃管固定处压疮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胃管 神经重症 增强型固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术前访视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 被引量:2
11
作者 颜亚妮 涂文怡 +3 位作者 方振红 李文玉 吴梦瑶 蔡茹慧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2-115,F0003,共5页
目的探索虚拟现实技术用于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心脏手术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术前访视)和试验组(虚拟现实技术术前访视)各44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和监护室转入心脏外科病... 目的探索虚拟现实技术用于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心脏手术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术前访视)和试验组(虚拟现实技术术前访视)各44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和监护室转入心脏外科病房48 h内的睡眠质量、焦虑情绪。结果对照组脱落3例,试验组脱落5例。转入心脏外科病房48 h内试验组患者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术前访视可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睡眠质量,减轻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术前访视 虚拟现实技术 睡眠质量 焦虑 重症护理 信息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膈肌超声检测在预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机械通气脱机结局中的应用
12
作者 谢志扬 王珏 +3 位作者 方振红 李文玉 董为华 廖书生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1601-1606,共6页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相关参数检测预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机械通气脱机结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患者101例,患者脱机...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相关参数检测预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机械通气脱机结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患者101例,患者脱机前均行膈肌超声检测评估膈肌运动幅度(DE)和膈肌增厚分数(DTF)。其中77例患者脱机后48 h内无需再次使用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为脱机成功组,24例患者未通过自主呼吸筛查试验,或脱机后死亡,或脱机后48 h内再次需要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支持,为脱机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左右两侧DE和DTF;分析左右两侧DE和DTF对脱机失败的预测效能。结果脱机成功组患者左侧DE、右侧DE、左侧DTF、右侧DTF均大于脱机失败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左、右侧DE预测脱机成功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9.50、11.05 mm,灵敏度分别为0.917和0.833,特异度分别为0.753和0.883。左、右侧DTF预测脱机成功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0.60%和19.75%,灵敏度分别为0.750和0.667,特异度分别为0.766、0.870。结论超声测量膈肌的定量参数可较为准确地预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机械通气的脱机结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膈肌 主动脉夹层 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特异性逆转剂依达赛珠单抗应用一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冯霞飞 谢强丽 +1 位作者 周希 黄伟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8-199,共2页
1临床资料男性,63岁,有高血压病史5年余,近来未服药,自述血压控制可。有糖尿病病史5年余,服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否认心脏病病史、脑卒中史、既往大出血史、手术外伤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此次因'心悸半年... 1临床资料男性,63岁,有高血压病史5年余,近来未服药,自述血压控制可。有糖尿病病史5年余,服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否认心脏病病史、脑卒中史、既往大出血史、手术外伤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此次因'心悸半年余'于2018年10月4日入院,查动态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心房颤动。查体:体温:36.4℃,心率:47次/min,血压:131/74mm Hg(1 mmHg=0.133 kPa),呼吸:20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心房颤动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脑出血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秀芳 孙自芬 +5 位作者 王晓雪 董晓晨 胡平浪 洪显钗 陈婵 王红霞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652-656,共5页
目的:调查中老年患者脑出血后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率,并探讨DVT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且发病24 h内住院的脑出血患者245例,在患者脑出血后10~14 d内进行双下肢静脉超声... 目的:调查中老年患者脑出血后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率,并探讨DVT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且发病24 h内住院的脑出血患者245例,在患者脑出血后10~14 d内进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得出脑出血后急性期DVT发病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患者脑出血后并发DVT的影响因素。结果:245例中老年脑出血患者中79例患者发生DVT,发病率为32.24%,其中39例(49.37%)无DVT的临床症状。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1.73,95%CI=1.12~2.98)、下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3分(OR=4.13,95%CI=2.15~8.97)、连续卧床时间≥3 d(OR=4.73,95%CI=2.25~9.78)、Wells评分≥2分(OR=3.54,95%CI=1.62~6.67)、入院时D-二聚体高(OR=3.06,95%CI=1.01~3.49)是脑出血后急性期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康复治疗是DVT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5,95%CI=0.28~0.96)。结论:中老年人脑出血后DVT发生率较高,接近一半的患者无DVT临床症状。中老年急性期卒中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建议及时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DVT监测和干预,并结合脑出血早期康复治疗以减少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深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预警模式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红霞 张其霞 +1 位作者 李冬眉 李菊芳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高危因素并建立预警模式。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脑出血术后发生VTE的166例患者为观察组,抽取未发生VTE的160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 目的:探讨脑出血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高危因素并建立预警模式。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脑出血术后发生VTE的166例患者为观察组,抽取未发生VTE的160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分析发生VTE的高危因素。根据VTE发生的高危因素汇总结果及OR值权重建立预警模型。结果:观察组的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术后患者VTE发生的高危因素:脱水剂的应用(OR=8.889)、卧床时间≥72 h(OR=7.091)、肢体肌力≤3级(OR=1.515)、中心静脉置管(OR=2.874)、止血药物的应用(OR=2.946)。脑出血术后VTE发生的保护因素:预防性抗凝药的应用(OR=0.444)、浅昏迷和清醒(OR=0.138、0.228)。建立预警模型后,经ROC曲线证实该模型有效,当评分>17.5分时即评价为高风险。结论:通过本研究建立脑出血术后患者VTE发生的风险预警模型可以及时发现高风险患者,尽早采取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脑出血 手术 高危因素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陆地 周晓东 +3 位作者 王珏 吴原波 黄伟聪 谢强丽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480-483,共4页
目的探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术后感染与术后谵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中心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08例,其中43例(39.8%)发生术后... 目的探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术后感染与术后谵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中心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08例,其中43例(39.8%)发生术后谵妄。收集发生与未发生谵妄患者的术中、术后观测指标及临床转归并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谵妄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感染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可影响其术后恢复。术后感染为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术后谵妄 术后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过程中ECMO专职护士的团队管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强丽 温秋宝 +3 位作者 金枝 胡鸳鸯 董为华 孙彩霞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582-584,共3页
总结COVID-19危重症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过程中对专职护士的组建与管理体会。笔者通过ECMO护理团队建设,合理人力资源配置,优化工作流程,强化人员岗前防护培训,使之快捷、有效、安全开展救治工作。团队工作正常运行是保证COV... 总结COVID-19危重症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过程中对专职护士的组建与管理体会。笔者通过ECMO护理团队建设,合理人力资源配置,优化工作流程,强化人员岗前防护培训,使之快捷、有效、安全开展救治工作。团队工作正常运行是保证COVID-19危重症患者得到良好救治和医护人员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外膜肺氧合 专职护士 团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芝 陈晓青 赵余芳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12期1361-1363,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控制医院感染和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脑脊液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150株的感染分布情况及...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控制医院感染和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脑脊液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150株的感染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结果本院神经外科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全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呼吸道感染(75.33%)、颅内感染(14.00%)、手术伤口感染(12.67%)是鲍曼不动杆菌引发感染的常见部位。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92.00%)的耐药率最高;对阿米卡星(22.67%)的耐药率最低。2014—2018年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均呈逐年增高趋势。结论神经外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多分布在下呼吸道、颅内及手术伤口,且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明显升高,临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菌群分布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引起重度分化综合征16例的护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章蓓蕾 孙文瑞 +1 位作者 黄望 陈蓓蓓 《中国乡村医药》 2021年第10期67-68,共2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特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特异性染色体易位t(15;17)(q22;q12),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主要是以贫血、感染、出血为特征对正常造血功能的抑制[1]。分化综合征是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经全反式维A酸...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特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特异性染色体易位t(15;17)(q22;q12),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主要是以贫血、感染、出血为特征对正常造血功能的抑制[1]。分化综合征是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经全反式维A酸或三氧化二砷诱导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分化综合征发病率为2%~31%,死亡率为5%~2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分化综合征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诱导治疗 全反式维A酸 全反式维甲酸 三氧化二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远程眩晕症诊断平台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蓓蓓 陈嘉玲 郑万挺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65-74,共10页
眩晕症作为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医生通过对患者进行瞳孔检测来诊断。为使患者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同时方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采用基于移动设备的诊断平台,通过网页上传患者视频,再通过Matlab程序提取患者... 眩晕症作为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医生通过对患者进行瞳孔检测来诊断。为使患者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同时方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采用基于移动设备的诊断平台,通过网页上传患者视频,再通过Matlab程序提取患者眼球运动轨迹图,上传至服务器,就诊医生通过观察眼球运动轨迹图,通知患者就医。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初步诊断是否具有眩晕症,减少不必要的就医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症 瞳孔检测 医疗平台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