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及疾病信息支持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LC日间手术的2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23年1月至2023年5月治疗的患者行常规...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及疾病信息支持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LC日间手术的2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23年1月至2023年5月治疗的患者行常规护理及指导(对照组,n=123),2023年6月至2023年10月治疗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由专职人员进行的心理干预及疾病信息支持干预(观察组,n=158)。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评定两组患者预约手术时和手术日等待手术时的焦虑程度,记录患者预约手术时及接入手术室前的脉搏及血压的变化,并于出院1个月通过电话进行满意度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在预约手术时焦虑评分、脉搏、平均动脉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在手术日当天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6.41±7.18) vs (51.88±11.45),P<0.01],观察组在接入手术室前脉搏[(73.58±8.14)次/min vs (77.90±8.90)次/min,P<0.01]以及动脉压[(89.98±9.35)mmHg vs(92.30±9.44)mmHg,P=0.04]明显低于对照组。较预约手术时,对照组患者接入手术室前脉搏[(77.90±8.90)次/min vs (70.67±8.64)次/min,P<0.01]、手术当日的焦虑评分[(51.88±11.45) vs (45.35±12.19),P<0.01]明显升高;观察组接入手术室前脉搏较预约手术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日的焦虑评分较预约手术时明显降低[(36.41±7.18) vs (45.77±11.88),P<0.01]。出院1个月后电话随访,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9.37%vs 94.31%,P<0.01]。结论 积极的心理与信息支持能有效缓解LC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程度,维持患者心理状态稳定,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展开更多
游离脾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疾病,1677年由荷兰医生Johannes von home在尸检中首次发现。现在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脾脏主要支持韧带松弛是游离脾的主要病因。脾脏韧带松弛可导致脾脏从正常位置移至盆腔或髂区,该情况容易导致脾扭转。脾扭转发...游离脾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疾病,1677年由荷兰医生Johannes von home在尸检中首次发现。现在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脾脏主要支持韧带松弛是游离脾的主要病因。脾脏韧带松弛可导致脾脏从正常位置移至盆腔或髂区,该情况容易导致脾扭转。脾扭转发生概率较小,只占游离脾的20%,脾扭转并发胰尾扭转则更加罕见,但是危险性极大,严重者可导致脾梗死、胰腺坏死,甚至危及生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及疾病信息支持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LC日间手术的2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23年1月至2023年5月治疗的患者行常规护理及指导(对照组,n=123),2023年6月至2023年10月治疗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由专职人员进行的心理干预及疾病信息支持干预(观察组,n=158)。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评定两组患者预约手术时和手术日等待手术时的焦虑程度,记录患者预约手术时及接入手术室前的脉搏及血压的变化,并于出院1个月通过电话进行满意度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在预约手术时焦虑评分、脉搏、平均动脉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在手术日当天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6.41±7.18) vs (51.88±11.45),P<0.01],观察组在接入手术室前脉搏[(73.58±8.14)次/min vs (77.90±8.90)次/min,P<0.01]以及动脉压[(89.98±9.35)mmHg vs(92.30±9.44)mmHg,P=0.04]明显低于对照组。较预约手术时,对照组患者接入手术室前脉搏[(77.90±8.90)次/min vs (70.67±8.64)次/min,P<0.01]、手术当日的焦虑评分[(51.88±11.45) vs (45.35±12.19),P<0.01]明显升高;观察组接入手术室前脉搏较预约手术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日的焦虑评分较预约手术时明显降低[(36.41±7.18) vs (45.77±11.88),P<0.01]。出院1个月后电话随访,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9.37%vs 94.31%,P<0.01]。结论 积极的心理与信息支持能有效缓解LC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程度,维持患者心理状态稳定,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
文摘目的:调查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恐动症现状,分析LDH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恐动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腰椎融合术且术后第1天有效填写恐动症评分表(tampa scale for kinesiophobia,TSK)等调查问卷的489例LDH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恐动症评分表(tampa scale for kinesiophobia,TSK)调查LDH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恐动症发生情况,根据LDH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是否存在恐动症分为恐动组(n=221)与非恐动组(n=268),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LDH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恐动症的危险因素。结果:489例LDH患者221例(45.19%)存在腰椎融合术后恐动症,其中男性(95%CI:3.289~10.586,P<0.001)、文化程度本科以下(95%CI:6.533~45.162,P<0.001)、重度疼痛(95%CI:10.348~72.025,P<0.001)、中度疼痛(95%CI:6.247~37.787,P<0.001)、低自我效能感(95%CI:4.238~15.095,P<0.001)、中自我效能感(95%CI:2.804~8.643,P<0.001)是LDH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恐动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LDH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恐动症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文化程度、疼痛程度、自我效能感。
文摘游离脾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疾病,1677年由荷兰医生Johannes von home在尸检中首次发现。现在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脾脏主要支持韧带松弛是游离脾的主要病因。脾脏韧带松弛可导致脾脏从正常位置移至盆腔或髂区,该情况容易导致脾扭转。脾扭转发生概率较小,只占游离脾的20%,脾扭转并发胰尾扭转则更加罕见,但是危险性极大,严重者可导致脾梗死、胰腺坏死,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