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清腹腔镜手术视频录像在胃肠外科临床带教中的体会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利义 张良 +6 位作者 邱晓晓 陈健 陈馨鑫 池潇 游涛 沈贤 俞耀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2期347-349,共3页
目的:为提高胃肠外科的带教水平和效果,探索高清腹腔镜手术视频录像在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进入胃肠外科的96名临床外科实习医师、研究生和低年制住院医师,每周进行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视频观看,并安排... 目的:为提高胃肠外科的带教水平和效果,探索高清腹腔镜手术视频录像在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进入胃肠外科的96名临床外科实习医师、研究生和低年制住院医师,每周进行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视频观看,并安排一名主治以上医师进行现场讲解和答疑。最后通过统一的出科考核并与上一年度的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同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出科考试的平均成绩为86.3±3.7分,高于上一年度的78.8±2.9分(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对胃肠和腹部脏器的解剖知识掌握有帮助的达95.5%,对胃肠手术流程和解剖变异学习有帮助的达93.8%,对临床带教有帮助的达96.7%,对带教老师满意度高达100%。结论:视频观看的教学方式更加直观、形象,更具吸引力,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临床基础知识;同时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带教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带教 手术视频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在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孙维建 梁丹娜 +4 位作者 黄颖鹏 余颖 阮煜 郑志强 游涛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PBL联合腹腔镜在胃肠外科教学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共52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进行传统教学,实验组B组进行PBL联合腹腔镜教学。以考试及问卷... 目的探讨PBL联合腹腔镜在胃肠外科教学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共52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进行传统教学,实验组B组进行PBL联合腹腔镜教学。以考试及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B组理论成绩高于A组;B组腹腔镜技能考试中夹豆子成绩、缝合打结成绩均高于A组;B组腹腔镜操作总分、单项得分均高于A组;问卷调查显示,B组在对教学满意度、对腔镜等知识理解、学习积极性方面的评分均高于A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腹腔镜手术教学能有效的提高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增加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腹腔镜手术 胃肠外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胃癌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早期活动量表对预防老年胃肠癌患者术后DVT形成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利智 楼昀 +2 位作者 郑超 肖莉莉 吴朝晖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4期2224-2226,共3页
目的制订早期活动量表,探讨其对预防老年胃肠癌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某院胃肠外科105例择期手术治疗的胃癌或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早期活... 目的制订早期活动量表,探讨其对预防老年胃肠癌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某院胃肠外科105例择期手术治疗的胃癌或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早期活动宣教,观察组在常规术后宣教基础上,应用早期活动量表指导患者,即术后2h进行足部被动活动,4h后尽量向主动活动过渡,直至全身进行主动活动。分别在干预后第5天测量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及平均速度,观察DVT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血流峰速度与血流平均速度上均有统计学差异,并且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01);对照组患者的DVT发生率(11.76%)高于观察组(1.85%)。结论应用早期活动量表指导患者,能提高老年胃肠癌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预防术后下肢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活动量表 胃肠癌术后 老年患者 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路径修订表在胃肠肿瘤患者术前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金益曼 吴朝晖 余慧茜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840-842,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修订表在胃肠肿瘤患者术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7例确诊为胃肠肿瘤并限期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根据健康教育路径修订表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修订表在胃肠肿瘤患者术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7例确诊为胃肠肿瘤并限期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根据健康教育路径修订表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锻炼和表达疼痛的总有效率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呼吸功能锻炼,表达疼痛的能力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修订表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 胃肠肿瘤 术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语言沟通在胃肠癌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5
作者 余慧茜 金益曼 +1 位作者 胡梅 吴朝晖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2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在胃肠癌术前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行择期胃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非语言沟通。比... 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在胃肠癌术前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行择期胃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非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后的治疗配合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配合度、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肠癌患者术前护理中实施非语言沟通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治疗配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沟通 胃肠癌 术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LC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顺铂耐药性的影响
6
作者 赵盛盛 卢建华 +1 位作者 李宏政 孙维建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583-588,共6页
目的:研究NOLC1在胃癌中的表达量以及与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对NOLC1在胃癌及正常胃组织表达水平进行评估,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预测NOLC1在胃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临床胃癌及其... 目的:研究NOLC1在胃癌中的表达量以及与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对NOLC1在胃癌及正常胃组织表达水平进行评估,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预测NOLC1在胃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临床胃癌及其癌旁正常标本中NOLC1的表达量。通过持续添加低浓度顺铂诱导构建顺铂耐药株细胞。使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检测耐药型和敏感型细胞中NOLC1表达水平。使用慢病毒构建NOLC1敲低的稳转株胃癌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顺铂处理胃癌细胞24h后,通过CCK-8、克隆形成和流式细胞术检测NOLC1对胃癌对顺铂耐药的影响,使用Westernblot检测NOLC1敲低后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NOLC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并且其高表达预示不良预后(P<0.01)。NOLC1在对顺铂耐药的胃癌细胞株中高表达(P<0.01)。敲低NOLC1后,顺铂对胃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和增殖抑制效果增强(P<0.05),并且细胞中Cl-Caspase3、Cl-PARP蛋白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上调(P<0.01)。结论:NOLC1蛋白在胃癌中高表达并可以促进胃癌对顺铂的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LC1 胃癌 化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短期静脉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单中心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7
作者 沈宁喆 刘圣群 +5 位作者 钱心妍 张钧豪 黄振轩 杨欣欣 陈灏 陈孝冬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45-354,共10页
目的:探讨术前短期(1~6 d)静脉营养(PN)支持对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7月至2019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8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接受短期PN支持,... 目的:探讨术前短期(1~6 d)静脉营养(PN)支持对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7月至2019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8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接受短期PN支持,将患者分为非PN组和PN组。在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后,两组患者通过组间比较、多因素分析和亚组分析方法,比较PSM前后基线资料、术后并发症和OS的差异。结果:成功匹配358对患者。PN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非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术后住院时间(LOS)、30 d内再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总体并发症、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2~6(OR=2.206,95%CI=1.391~3.499,P=0.003)、Roux-en-Y消化道重建方式(OR=1.810,95%CI=1.189~2.756,P=0.005)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腔镜手术(OR=0.637,95%CI=0.424~0.955,P=0.029)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短期PN支持对术后并发症均无获益(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后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HR=1.412,95%CI=1.060~1.881,P=0.018)、Roux-en-Y消化道重建方式(HR=1.776,95%CI=1.281~2.462,P<0.001)、器官联合切除(HR=1.784,95%CI=1.157~2.750,P=0.009)、TNM分期II期(HR=2.176,95%CI=1.321~3.587,P<0.001)和TNM分期III期(HR=4.575,95%CI=3.015~6.942,P<0.001)是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短期PN支持对术后OS均无获益(均P>0.05)。结论:术前短期PN支持不能显著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预后,对于能够耐受经口喂养的患者术前不建议进行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静脉营养 术后并发症 总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支持干预对改善癌症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姜雅萍 吴朝晖 +1 位作者 吴敏敏 俞耀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7期145-148,共4页
目的 探讨心理支持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6月在我院行化疗治疗的癌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 目的 探讨心理支持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6月在我院行化疗治疗的癌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医学应对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在面对维度的评分显著升高,在屈服维度的评分显著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总分显著升高,症状得分、情绪条目得分、与他人关系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在生活质量总分、症状得分、情绪条目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支持干预能显著改善癌症化疗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支持护理 癌症 化疗 自我感受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胆道术后T管脱出的处理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6
9
作者 余慧茜 金益曼 +1 位作者 张若 吴朝晖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6期1378-1379,共2页
胆道探查术后放置T管可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内压、控制胆管感染,利于胆总管壶腹部和Oddi括约肌水肿消退及胆管愈合,预防胆瘘或胆管狭窄的发生,如有结石残留还可经T管行胆道镜取石术。T管放置的质量及术后的护理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T管一... 胆道探查术后放置T管可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内压、控制胆管感染,利于胆总管壶腹部和Oddi括约肌水肿消退及胆管愈合,预防胆瘘或胆管狭窄的发生,如有结石残留还可经T管行胆道镜取石术。T管放置的质量及术后的护理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T管一旦脱出如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胆瘘、腹膜炎及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管 胆瘘 胆总管壶腹 胆管感染 胆管狭窄 重症感染 结石病 导尿管 流管 胆囊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微血管密度与细胞胀亡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卢明东 李丕宏 +3 位作者 孙维建 黄和 俞耀军 郑志强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微血管密度(MVD)与细胞胀亡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蛋白印迹法检测55例胃癌、22例胃正常组织中AQP1的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多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法计数MVD,透射电镜观测细...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微血管密度(MVD)与细胞胀亡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蛋白印迹法检测55例胃癌、22例胃正常组织中AQP1的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多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法计数MVD,透射电镜观测细胞胀亡情况。随访并分析AQP1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存在细胞胀亡;Ⅲ+Ⅳ临床分期胃癌组织中的胀亡指数(OI)高于Ⅰ+Ⅱ临床分期(P<0.01);淋巴结转移组OI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AQP1表达强度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胃癌组织标本中,AQP1阳性表达率为58.2%,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胃癌伴淋巴结转移组AQ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AQP1表达、有无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细胞胀亡和AQP1表达与胃癌的血管生成、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AQP1可以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水通道蛋白1 微血管密度 细胞胀亡 AQP-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R4、VEGF-C和MMP-9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利义 罗越 +3 位作者 刘海斌 韩绍伟 王飞海 郑志强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趋化性细胞受体因子4(CXC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人胃癌组织中CXCR4、VEGF—C和MMP-9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淋巴... 目的探讨趋化性细胞受体因子4(CXC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人胃癌组织中CXCR4、VEGF—C和MMP-9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CXCR4、VEGF—C或MMP-9任一指标表达水平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均有显著关系(均,P〈0.01).且这3项指标两两相关,CXCR4NEGF—C联合阳性表达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848%(28/33)。高于仅1项指标阳性表达(11/22,500%)及两者联合阴性表达(7/21,333%)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VEGF—C/MMP-9联合阳性表达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80O%(32/40),高于仅1项指标阳性表达(9/19,47.4%)及两者联合阴性表达(5/17,29.4%)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XCR4/MMP-9联合阳性表达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83.3%(30/36),高于仅1项指标阳性表达(11/22,500%)及两者联合阴性表达(5/18,27.8%)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项指标共同表达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达90.O%。结论CXCR4、VEGF—C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如果3项指标均为阳性者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性细胞受体因子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质金属蛋白酶-9 胃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AL04945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祥威 胡盈盈 +6 位作者 徐剑峰 张良 毛晨晨 郭刚强 黄关立 沈贤 薛向阳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566-570,共5页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L04945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4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q RT-PCR检测lncRNA-AL049452的表达水平,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lncRNA-AL049452表达水平和结直...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L04945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4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q RT-PCR检测lncRNA-AL049452的表达水平,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lncRNA-AL049452表达水平和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分析其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及无病生存时间的影响。绘制ROC曲线评价lncRNA-AL049452诊断结直肠癌的效能。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lncRNA-AL04945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35),肿瘤更大的结直肠癌患者其lncRNA-AL049452的表达量更高(P=0.024)。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高表达lncRNA-AL049452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组更短(log-rank=4.208,P=0.034)。ROC曲线分析显示,lncRNA-AL049452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723(95%CI=0.613~0.832,P<0.00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0%和51.2%。结论: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lncRNA-AL049452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进程,是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新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AL049452 结直肠肿瘤 生物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和PD98059诱导人胃癌SCG-7901细胞株凋亡及其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俞耀军 盛维为 +6 位作者 叶海波 屠洋洋 刘帅 孙维建 游涛 王飞海 郑志强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58-263,267,共7页
目的 :探讨榄香烯及PD98059对人胃癌SCG-7901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及其与ERK1/2、P38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榄香烯和PD98059处理人胃癌SCG-7901细胞,体外细胞增殖抑制实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ERK1/... 目的 :探讨榄香烯及PD98059对人胃癌SCG-7901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及其与ERK1/2、P38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榄香烯和PD98059处理人胃癌SCG-7901细胞,体外细胞增殖抑制实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和磷酸化P38(p-P38)的表达;RT-PCR检测bcl-2 mRNA及bax mRNA的表达;TUNEL法检测胃癌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榄香烯和PD98059单独作用都有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前者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后者则呈时间依赖性但无浓度依赖性,两药联合作用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单一用药时(P<0.05);随榄香烯的浓度增加p-ERK1/2蛋白的表达量增加(P<0.05),总ERK1/2无明显变化;榄香烯(0.08 mg/mL)、PD98059(50μmol/L)及榄香烯+PD98059组作用胃癌细胞24 h,p-P38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榄香烯+PD98059组较榄香烯组或PD98059组更高(P<0.05);随榄香烯浓度的增加,bax mRNA的表达增加,bcl-2 mRNA的表达降低,且榄香烯+PD98059组表现最显著;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且榄香烯+PD98059组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一作用组(P<0.05)。结论:榄香烯及PD98059可以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前者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榄香烯及PD98059还可以促进胃癌细胞凋亡。榄香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包括促进ERK1/2磷酸化和上调pP38MAPK信号通路的表达;PD98059抑制ERK1/2的磷酸化,但通过上调p-P38 MAPK信号通路的表达而发挥其细胞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榄香烯 PD98059 细胞凋亡 ERKL 2 P38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访密度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慧茜 金益曼 +1 位作者 张若 吴朝晖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20期1664-166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的随访密度对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172例CRC患者术后随访5年,将完成随访任务70%以上的患者设为密集随访组(104例),完成随访任务70%... 目的观察不同的随访密度对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172例CRC患者术后随访5年,将完成随访任务70%以上的患者设为密集随访组(104例),完成随访任务70%以下的患者设为对照组(68例),采用Kaplan-Meier法并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情况及复发后5年生存情况。结果密集随访组在术后5年生存率(76.9%)、中位生存时间(53.5个月)及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39.6个月)均较对照组有优势(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分别为31.7%、20.6%)及复发后生存率(分别为30.3%、14.3%)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密集随访组Ⅱ、Ⅲ期CRC患者术后5年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0.0个月、42.1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Ⅱ、Ⅲ期CRC患者(分别为44.6个月、37.8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密集的随访能改善CRC患者术后的生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随访 生存分析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π、Ki-67的表达与体质量指数在直肠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崇杰 洪滉 +3 位作者 刘长宝 曹伟兰 黄颖鹏 王中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11期873-880,共8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GST-π、Ki-67的表达及患者体质量指数(BMI)与患者临床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共30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病理及5年生存率。分析BMI及肿瘤指...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GST-π、Ki-67的表达及患者体质量指数(BMI)与患者临床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共30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病理及5年生存率。分析BMI及肿瘤指标(GST-π、Ki-67)的表达与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BMI与GST-π、Ki-67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分析Ki-67高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与BMI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Ki-67的高表达与TNM分期、组织浸润深度及术后5年生存率低相关(P<0.05)。与正常BMI组相比,消瘦组且Ki-67的表达高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偏低(P<0.05)。GST-π的阳性表达与消瘦、肿瘤位置低、淋巴结转移及较高的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结合分析BMI与GST-π、Ki-67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对评估肿瘤的恶性度、预后情况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体质量指数 KI-67 GST-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表达人巨细胞病毒UL138蛋白的胃癌细胞株构建及其效应评价
16
作者 张良 陈文静 +6 位作者 郭刚强 孙祥威 叶璐璐 胡畅远 金劲激 沈贤 薛向阳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79-84,共6页
目的:构建可诱导表达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38蛋白的稳定遗传胃癌细胞系,并评价UL138对胃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将p CMV-tet3G质粒转染BGC-823胃癌细胞,通过G418及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筛选BGCTet-on细胞株。再将含有UL138外源基因的p T... 目的:构建可诱导表达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38蛋白的稳定遗传胃癌细胞系,并评价UL138对胃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将p CMV-tet3G质粒转染BGC-823胃癌细胞,通过G418及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筛选BGCTet-on细胞株。再将含有UL138外源基因的p TRE3G-UL138质粒转染稳定BGCTet-on细胞株,通过G418及潮霉素双抗筛选,获得诱导性表达UL138基因的胃癌细胞(BGC-UL138_(Tet-on))。强力霉素(DOX)诱导后,采用Western blot验证UL138蛋白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及CCK8试剂盒检测UL138蛋白表达对胃癌细胞的生长周期及增殖的影响。构建荷瘤裸鼠模型,体内验证UL138蛋白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DOX诱导性表达的、携带UL138基因的BGC-UL138_(Tet-on)稳转细胞株。UL138蛋白表达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UL138蛋白表达阻滞BGC-823细胞周期在G_1期。荷瘤裸鼠模型体内实验发现,DOX腹腔注射诱导UL138蛋白表达后,BGC-UL138_(Tet-on)移植瘤体积缩小甚至消失。结论:成功构建可诱导表达UL138蛋白的胃癌细胞株,进一步证实HCMV基因UL138的表达可在体内和体外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细胞实验提示细胞周期阻断在G_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UL138 Tet-on系统 胃肿瘤 基因 肿瘤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胃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一奇 施明明 +5 位作者 许利斌 陈孝冬 章巍腾 胡畅远 朱冠保 王鹏飞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025-1029,共5页
自2012年影像组学的概念被提出至今,该技术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有效的应用。在此,我们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胃肿瘤的影像组学研究加以综述并分析,阐述影像组学在胃肿瘤的精准诊疗中的优势及其当前的局限性,为今后影... 自2012年影像组学的概念被提出至今,该技术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有效的应用。在此,我们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胃肿瘤的影像组学研究加以综述并分析,阐述影像组学在胃肿瘤的精准诊疗中的优势及其当前的局限性,为今后影像组学在胃肿瘤诊疗中的应用提供研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影像组学 诊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疼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孟彩娟 俞耀军 蒋月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5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疼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胃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疼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胃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各项评分及干预前后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患者干预后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PSQI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患者干预后PSQI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干预组患者干预后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心理护理干预 疼痛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M1、occludin、ZO-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纪伟平 卢明东 +2 位作者 黄颖鹏 王娟 杨向群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8期2001-2004,2193,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TRIM)1、occludin、ZO-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TRIM1、occludin、ZO-1表达,分析TRIM1与occludin、ZO-1表达的相关性,以及TR...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TRIM)1、occludin、ZO-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TRIM1、occludin、ZO-1表达,分析TRIM1与occludin、ZO-1表达的相关性,以及TRIM1、occludin、ZO-1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TRIM1表达升高,occludin、ZO-1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肠癌组织中TRIM1表达与occludin、ZO-1表达均呈负相关(rs=-0.420、-0.343,均P<0.05)。结肠癌组织中TRIM1、occludin、ZO-1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T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等有关(均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均无关(均P>0.05)。经生存分析,TRIM1高表达者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TRIM1低表达者(P<0.05),occludin高表达者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occludin低表达者(P<0.05),ZO-1高表达者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ZO-1低表达者(P<0.05)。TRIM1高表达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74,95%CI:1.04~5.44,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TRIM1表达升高,且与occludin、ZO-1表达呈负相关;3项指标均与结肠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T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等有关,其中TRIM1高表达是影响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1 细胞极性蛋白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微波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尤孙武 林祥 +4 位作者 胡逸人 潘江华 童晓春 徐智锋 郑志强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526-531,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波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90例,分为腹腔镜微波消融术联合TACE组(研究组,46例)和单纯TACE组(对照组,44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波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90例,分为腹腔镜微波消融术联合TACE组(研究组,46例)和单纯TACE组(对照组,44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客观有效率(37.0%vs 13.6%,P<0.05)和疾病控制率(80.4%vs 61.4%,P<0.05),首次治疗效果有优势。研究组1年生存率(69.6%vs 43.5%,P=0.012)和2年生存率(39.1%vs 27.8%,P=0.027),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AFP≥400 ng/L、PIVKA-II≥40μg/L、肿瘤多发、治疗方案、首次治疗效果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病例首次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及围术期死亡。结论腹腔镜微波消融术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好,生存期延长,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腹腔镜下微波消融 肝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