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川芎嗪、三七治疗失血性休克晚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志维 高尚志 +3 位作者 程邦昌 林道明 姚震 涂仲凡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三七治疗失血性休克晚期的作用机理。方法:本实验按Wiggers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家兔模型,平均动脉压(MAP)5.3kPa。通过连续监测休克前、休克120min、再灌注60min及120min时...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三七治疗失血性休克晚期的作用机理。方法:本实验按Wiggers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家兔模型,平均动脉压(MAP)5.3kPa。通过连续监测休克前、休克120min、再灌注60min及120min时静脉血液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丙二醛(MDA)、血液乳酸盐(BL)及血浆镁离子(Mg2+)浓度变化,观察丹参、川芎嗪、三七对失血性休克晚期家兔的疗效。结果:(1)休克120min时SOD活性较休克前明显下降(P<0.01),而MDA、BL及Mg2+浓度显著升高(P<0.05),提示失血性休克晚期存在氧自由基所致组织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2)用丹参、川芎嗪、三七治疗,与对照组同一时间比较能明显增强SOD活性(P<0.05或P<0.01),降低MDA浓度(P<0.01),以减轻组织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结论:丹参加川芎嗪及三七加川芎嗪合用与各单一药物组相比,表明合用可达到减半用量,减轻降压、减慢心率等负性作用,但可取得甚至超过各单一药物全量应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丹参 川芎嗪 三七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操寄望 罗和生 +2 位作者 余保平 沈志祥 于皆平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3-346,共4页
采用Ca2 +荧光示踪剂Fura 2 AM和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 ,观察小檗碱 (berberine ,Ber)对酶法分离的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 ([Ca2 +]i)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在含 1 5mmol/LCaCl2 的HEPES Ringer缓冲液中 ,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 [Ca2 ... 采用Ca2 +荧光示踪剂Fura 2 AM和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 ,观察小檗碱 (berberine ,Ber)对酶法分离的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 ([Ca2 +]i)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在含 1 5mmol/LCaCl2 的HEPES Ringer缓冲液中 ,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 [Ca2 +]i为 10 8± 9 4nmol/L (n =7) ,Ber对静息 [Ca2 +]i 无明显影响 ,Ber呈浓度依赖性抑制 ,6 0mmol/LKCl引起的 [Ca2 +]i 增高 ,IC50 值为 34 0 9μmol/L。在含 1 5mmol/LCa2 +和无Ca2 +的缓冲液中 ,30、10 0μmol/LBer均显著抑制 10 μmol/LACh所诱发的 [Ca2 +]i 的增高 ,且有浓度依赖性 ;同样Ber对环匹阿尼酸 (CPA)所致的 [Ca2 +]i 增高也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有钙和无钙条件下IC50 分别为 37 97μmol/L和 49 70 μmol/L。结果提示 ,Ber对结肠平滑肌细胞外Ca2 +内流和细胞内钙释放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结肠平滑肌细胞 FURA-2 细胞内游离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漱口水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潘细贵 王军 +1 位作者 罗毅 罗顺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8-159,共2页
目的:研究替硝唑漱口水的稳定性。方法:用HPLC测定替硝唑的含量,恒温加速试验预测替硝唑漱口水的有效期。结果:替硝唑分解属一级动力学过程,t25℃0.9为6.1年。结论:确定替硝唑漱口水的有效期定为2年以上。
关键词 替硝唑 漱口水 稳定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过程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泽华 殷振奎 +3 位作者 黄海波 李治贵 胡文庆 熊桂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619-621,共3页
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家兔肾上腹主动脉阻断后肾脏脂质过氧化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家兔 2 4只 ,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 (A组 )、缺血再灌注组 (B组 )和丙泊酚组 (C组 )。肾上腹主动脉阻断 30分钟再灌注 180分钟制成双侧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 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家兔肾上腹主动脉阻断后肾脏脂质过氧化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家兔 2 4只 ,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 (A组 )、缺血再灌注组 (B组 )和丙泊酚组 (C组 )。肾上腹主动脉阻断 30分钟再灌注 180分钟制成双侧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ARIRI)动物模型。C组于阻断腹主动脉前静脉注射丙泊酚 5mg/kg ,继以微量泵持续输注 2 0mg·kg-1·h-1丙泊酚 15分钟 ,A、B组则以同样方法静注等容积生理盐水作对照。动态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以及肾皮质中SOD、MDA的变化 ,并在电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C组在再灌注期血和肾皮质中MDA浓度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SOD活性显著高于B组 (P <0 0 1)。B组电镜见明显急性肾小管损伤及坏死 ,而C组肾小管损伤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再灌注损伤 急性肾缺血 脂质过氧化损伤 ARIRI 静脉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两种不同给药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唐荣福 于星 尹武华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63-163,共1页
本文针对临床应用青霉素治疗金葡菌感染的给药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相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观察金葡菌慈染小鼠死亡率。两组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青霉素每日1次大剂量给药能够产生很好的抗菌效果,与每日... 本文针对临床应用青霉素治疗金葡菌感染的给药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相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观察金葡菌慈染小鼠死亡率。两组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青霉素每日1次大剂量给药能够产生很好的抗菌效果,与每日2次给药相比,显得更方便,而且也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 金葡菌感染 药敏试验 给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与蛋白质共价偶联的碳二亚胺法 被引量:8
6
作者 罗招凡 刘剑雄 范侠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5-127,共3页
报道脂质体与蛋白类物质胰岛素共价偶联的碳二亚胺(EDCI)法,取一定量脂质体、EDCI及胰岛素液,pH7.4、24°C条件下充分反应2h,用低温高速离心使脂质体-胰岛素复合物与游离胰岛素分开,并将本法与戊二醛法作... 报道脂质体与蛋白类物质胰岛素共价偶联的碳二亚胺(EDCI)法,取一定量脂质体、EDCI及胰岛素液,pH7.4、24°C条件下充分反应2h,用低温高速离心使脂质体-胰岛素复合物与游离胰岛素分开,并将本法与戊二醛法作了比较。结果:碳二亚胺首先与胰岛素上的羧基反应生成一加成中间产物,然后再与脂质体上的氨基反应生成酰胺键,实现两者的交联。EDCI法高效、方便,是一种较好的将蛋白类物质偶联于脂质体上的化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碳二亚胺法 蛋白质 共价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胶原和自体脂肪声带注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双乐 杨强 +6 位作者 周涛 屈季宁 肖伯奎 顾其胜 徐国详 王文斌 吴苹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6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人胶原狗声带注射的组织学转归及其在矫治声门闭合不全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方法实验动物分为4组,A组2只分别注射人胶原和自体脂肪矫正左侧声带麻痹引起的声门闭合不全,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主、客观观察,术后5个月取材... 目的探讨国产人胶原狗声带注射的组织学转归及其在矫治声门闭合不全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方法实验动物分为4组,A组2只分别注射人胶原和自体脂肪矫正左侧声带麻痹引起的声门闭合不全,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主、客观观察,术后5个月取材,透射电镜观察。B、C、D组9只狗(每组3只)于右侧声带注入人胶原、左侧声带注入自体脂肪各0.3ml,分别于术后1、3、5个月取材并观察其组织学变化和体积变化。结果自体脂肪能在声带组织中存活,但吸收率很高,1、3、5个月体积平均减少速度为38.51%,疗效不能持久。人胶原易于注射,组织相容性好,并能被宿主成纤维细胞和血管移生,同时伴有宿主胶原的再生,显示出最终被宿主组织完全取代的趋势,1~5个月体积平均减少速度为0.65%。矫治效果长期稳定。结论自体脂肪应用有局限性,只能作为短期的声带植入材料;人胶原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声门闭合不全的长期矫治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麻痹 胶原 自体移植 声带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不输血行食管癌切除术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克能 师晓天 +4 位作者 徐光炜 张力建 梅强 周福有 程邦昌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不输血完成食管癌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1996 年1 月1998 年3 月共施行食管鳞癌切除术615 例,将其分为两组,输血组:1996 年1 月1997 年1 月围手术期常规输血的食管癌手术患者279 例;...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不输血完成食管癌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1996 年1 月1998 年3 月共施行食管鳞癌切除术615 例,将其分为两组,输血组:1996 年1 月1997 年1 月围手术期常规输血的食管癌手术患者279 例;不输血组:1997 年2 月1998 年3 月围手术期不输血食管癌手术患者336 例,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 结果 输血组与不输血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差异( P> 0 .05) ;围手术期输血量差异有显著性( P< 0 .01) ;胸腔引流穿刺量输血组大于不输血组( P< 0-05) 。 结论 食管癌手术客观上存在不输血而顺利完成的可能性,围手术期不输血不影响食管癌手术质量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输血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金葡素与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长生 高建飞 +1 位作者 曹霞 李清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6-227,共2页
目的 观察高聚金葡素对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32例设为对照组 ,常规全身行EP方案化疗并顺铂胸腔内注射 ;观察组 32例 ,在作上述常规治疗的同时 ,加用肌注和胸腔内注入高聚金葡素。结果 观察组胸水吸收的有效率达 71... 目的 观察高聚金葡素对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32例设为对照组 ,常规全身行EP方案化疗并顺铂胸腔内注射 ;观察组 32例 ,在作上述常规治疗的同时 ,加用肌注和胸腔内注入高聚金葡素。结果 观察组胸水吸收的有效率达 71 9% ,karnofsky评分上升率为78 1%均优于对照组的 4 3 8%和 4 0 6 % (P <0 0 1) ,而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 (P <0 0 1)。结论 在全身和胸腔内应用抗癌药治疗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基础上加用高聚金葡素可提高胸水吸收的有效率 ,改善生活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金葡素 恶性胸腔积液 肺癌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基因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克能 张力建 +2 位作者 师晓天 程邦昌 徐光炜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57-60,共4页
食管癌(EC)是最常见的10种癌症之一,每年新患者超过300000人。其发病有地域特征,烟草、酒精、咀嚼蒌叶及某些饮食习惯是鳞癌(ESCC)的高危因素;慢性胃食管反流(CGERD)导致的Barret's食管是腺癌(E... 食管癌(EC)是最常见的10种癌症之一,每年新患者超过300000人。其发病有地域特征,烟草、酒精、咀嚼蒌叶及某些饮食习惯是鳞癌(ESCC)的高危因素;慢性胃食管反流(CGERD)导致的Barret's食管是腺癌(EADC)的高危因素。西方EADC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病理学 基因丢失 基因突变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化疗与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MF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长生 高建飞 +1 位作者 李清泉 潘显光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 观察选择性经支气管动脉灌注 MFP和全身外周静脉给予 CE化疗交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的疗效。方法  34例 NSCL C患者第 1、3周期用 CE方案 ,第 2、4周期用 MFP,共行 91周期化疗 ,每例均完成 2周期以上化疗。并与同期仅作全... 目的 观察选择性经支气管动脉灌注 MFP和全身外周静脉给予 CE化疗交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的疗效。方法  34例 NSCL C患者第 1、3周期用 CE方案 ,第 2、4周期用 MFP,共行 91周期化疗 ,每例均完成 2周期以上化疗。并与同期仅作全身 CE化疗的 34例 NSCL C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 (CR) 4例 (11.8% ) ,部分缓解 (PR) 18例 (5 2 .9% ) ,总有效率为 6 4.7%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低热和头痛等。结论 经支气管动脉灌注 MFP与外周静脉给予 CE交替化疗 ,是治疗 NSCL C的一种有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CE化疗 支气管动脉灌注 M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心脏创伤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志维 高尚志 +2 位作者 林道明 王土生 涂仲凡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40-41,共2页
开放性心脏创伤可导致心脏压塞、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正确的诊断和不失时机地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我们对1990年1月~1996年9月收治的14例开放性心脏创伤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开放性心脏创伤可导致心脏压塞、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正确的诊断和不失时机地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我们对1990年1月~1996年9月收治的14例开放性心脏创伤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4例,男13例,女1例。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创伤 开放性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癜风丸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金春 周本宏 +1 位作者 蔡鸿生 尹武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3-65,共3页
白癜风丸是治疗白癜风的常用药物,本文通过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白癜风大蜜丸中主要有效成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选定波长、补骨脂素λ_s=310nm,异补骨脂素λ_s=310nm,λ_R=210nm。以苯:乙酸乙... 白癜风丸是治疗白癜风的常用药物,本文通过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白癜风大蜜丸中主要有效成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选定波长、补骨脂素λ_s=310nm,异补骨脂素λ_s=310nm,λ_R=210nm。以苯:乙酸乙酯(10.5:0.5)为展开剂。外标二点法计算含量,测得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回收率分别为99.23%和99.8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34%和0.12%。表明该法操作简便,分析迅速,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丸 补骨脂素 薄层扫描法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3例 被引量:20
14
作者 吴凡 祖玉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22-123,共2页
系用中药辨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3例,发现本病发生的中心环节在于“痰瘀互结”,经“软坚化痰,化瘀定痛”为主的辨证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体征明显缓解,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2.5%。同时发现患者的血浆前列环素PGFIα... 系用中药辨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3例,发现本病发生的中心环节在于“痰瘀互结”,经“软坚化痰,化瘀定痛”为主的辨证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体征明显缓解,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2.5%。同时发现患者的血浆前列环素PGFIα与血栓烷素TXB2的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其水平明显下降(P<0.01),其水平按湿热瘀阻、痰瘀互结、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组依次降低,与辨证分型呈一定的相关关系,从而为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细胞凋亡与胰腺炎症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常华 严际慎 沈世强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 (AP)胰腺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胆胰管逆行加压注射 4 %的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AP ,建立模型 ,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换酶 (TdT)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检测术后 3h、6h和 12h胰腺细胞凋亡情况 ,并对胰腺...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 (AP)胰腺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胆胰管逆行加压注射 4 %的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AP ,建立模型 ,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换酶 (TdT)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检测术后 3h、6h和 12h胰腺细胞凋亡情况 ,并对胰腺炎症细胞进行分类记数。结果 :胰腺炎组术后 6h胰腺凋亡细胞显著高于 3h和 12h(3hP <0 .0 5 ,12hP <0 .0 1) ;白细胞进行性增多 ,6h巨噬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 3h和 12h(3hP <0 .0 5 ,12hP <0 .0 1)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 3h和 12h(3hP <0 .0 5 ,12hP <0 .0 1)。结论 :AP胰腺细胞凋亡可能与炎症细胞的不同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细胞凋亡 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围手术期输血的副作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克能 周福有 师晓天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1-102,共2页
有证据表明围手术期输血可增加大手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恶性肿瘤中根治术后的复发率,这与输血所致的免疫抑制有关。有作者认为成分输血可能降低术后免疫抑制,如过滤全血,浓缩红细胞、白细胞、人造介质红细胞悬液及血浆等。现有的... 有证据表明围手术期输血可增加大手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恶性肿瘤中根治术后的复发率,这与输血所致的免疫抑制有关。有作者认为成分输血可能降低术后免疫抑制,如过滤全血,浓缩红细胞、白细胞、人造介质红细胞悬液及血浆等。现有的研究表明输自体血与异体血患者的感染并发症、癌症患者的复发率及远期疗效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输血 围手术期 感染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黎辉 熊国胜 诸岚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8-289,共2页
目的研究鼻腔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探讨组织发生。方法光镜观察5例鼻腔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镜下示3例以血管瘤样型为主,2例为多形性型。免疫组化(ABC法)示瘤细胞a1—AACT,a1—... 目的研究鼻腔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探讨组织发生。方法光镜观察5例鼻腔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镜下示3例以血管瘤样型为主,2例为多形性型。免疫组化(ABC法)示瘤细胞a1—AACT,a1—AAT,Lysozyme均阳性。结论5例均为组织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术后加用放射治疗,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肿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脊髓缺血损伤细胞内Ca^(2+)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子牛 林道明 +1 位作者 王志维 高尚志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脊髓缺血损伤细胞内 Ca2 +变化的影响。 方法 将 4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 :缺血组 2 0只 ,缺血预处理组 2 0只 ,假手术组 4只。缺血组于左肾动脉下夹闭腹主动脉 40分钟后开放灌注 ;缺血预处理组夹闭...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脊髓缺血损伤细胞内 Ca2 +变化的影响。 方法 将 4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 :缺血组 2 0只 ,缺血预处理组 2 0只 ,假手术组 4只。缺血组于左肾动脉下夹闭腹主动脉 40分钟后开放灌注 ;缺血预处理组夹闭腹主动脉 5分钟 ,开放 15分钟 ,再次夹闭 40分钟后开放再灌注 ;假手术组动物手术操作同缺血组 ,但不夹闭腹主动脉。分别于夹闭 40分钟后即刻、开放再灌注 2小时、8小时、2 4小时和 72小时各时相点测定脊髓组织 Ca2 +含量 ,并评定、记录动物后肢神经功能。 结果 缺血预处理组脊髓组织 Ca2 +显著低于缺血组各时相值 ;再灌注 8小时后神经功能评分缺血预处理组明显高于缺血组 (P<0 .0 1)。 结论 缺血预处理具有降低神经元胞浆游离 Ca2 +浓度 ,防止Ca2 +超载 ,稳定细胞内环境的能力 ,对主动脉阻断所致的脊髓缺血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表现为明显降低瘫痪发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阻断 缺血预处理 脊髓保护 CA^2+ 主动脉瘤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对食管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克能 张力建 +1 位作者 邢海平 程邦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1-92,95,共3页
目的研究mdr1基因过度表达与肿瘤化疗疗效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食管癌组织mdr1基因的表达与食管癌多药耐药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30例未作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均行术前计划化疗,化疗前食管镜下取癌及癌旁活组织。术前化... 目的研究mdr1基因过度表达与肿瘤化疗疗效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食管癌组织mdr1基因的表达与食管癌多药耐药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30例未作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均行术前计划化疗,化疗前食管镜下取癌及癌旁活组织。术前化疗方案:丝裂霉素(MMC)4~6mg/m2静脉注射,第1、8、15天;顺铂(DDP)20~30mg/m2静脉点滴,第2、3、4天;平阳霉素(PYM)6mg/m2肌肉注射,第1、3、8、11、16、18天。21天为一周期,2周期为一疗程,休息2周后手术。将切除标本及化疗前食管镜活检取材组织作匀浆,抽提总RNA后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mdr1的表达,与化疗疗效及癌旁组织mdr1之表达作对比。结果癌组织mdr1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中mdr1的表达(33%与10%,P<005);化疗后癌组织中mdr1的表达高于化疗前(33%与83%,P<005),而癌旁组织中mdr1的表达则无差异(10%与10%,P>005);化疗前癌组织mdr1阳性表达者化疗疗效差于化疗前癌组织mdr1阴性表达者(10%与45%,P<005)。结论食管癌存在先天性MDR,癌组织mdr1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MDR-1基因 基因表达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转化性生长因子β_1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运初 詹炳炎 +3 位作者 王玲珑 张孝斌 吴荣杨 刘修恒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4-156,共3页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了20例前列腺癌、2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组织提取物的免疫反应性转化性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TGF-β1在两组的含量分别为2416±790.6ng/g组织和...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了20例前列腺癌、2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组织提取物的免疫反应性转化性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TGF-β1在两组的含量分别为2416±790.6ng/g组织和1934.2±673.0ng/g组织,二者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4例正常前列腺的TGF-β1含量为459.3±187.18ng/g组织,比两个实验组低得多,提示TGF-β1不仅参与前列腺的生理过程,而且可能对上述两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前列腺肿瘤 转化性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