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可视化人体的应用为现代断层解剖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其与医学影像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的结合打破了以往单一、局限的授课模式,其以临床应用影像、三维立体动态影像促进人体断面影像解剖教学,提...数字可视化人体的应用为现代断层解剖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其与医学影像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的结合打破了以往单一、局限的授课模式,其以临床应用影像、三维立体动态影像促进人体断面影像解剖教学,提高了学生立体解剖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影像专业人才。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冠心病(CAD)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容积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5例接受冠状动脉CTA的CAD患者,将冠状动脉CTA薄层图像导入GE AW 4.4工作站,手动勾画心包线,测量EAT容积;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舒张早期、舒张晚...目的观察冠心病(CAD)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容积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5例接受冠状动脉CTA的CAD患者,将冠状动脉CTA薄层图像导入GE AW 4.4工作站,手动勾画心包线,测量EAT容积;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经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E、A)以及舒张早期二尖瓣隔部组织运动峰值速度(Ea),计算E/A和E/Ea值。分析EAT容积与E/A和E/Ea的相关性。结果 CAD患者EAT容积与E/A呈负相关(r=-0.376,P=0.005),与E/Ea呈正相关(r=0.368,P=0.006)相关;校正CAD危险因子后,EAT容积是E/Ea的独立影响因子(b=0.011,t=2.12,P=0.04)。结论 CAD患者EAT容积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性较好;MDCT定量测量EAT容积对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具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IV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肺IVLBCL,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观察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目的探讨肺原发性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IV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肺IVLBCL,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观察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67、69岁,胸部CT均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影。镜下见瘤细胞位于肺泡间隔毛细血管腔内,瘤细胞大,核仁明显。血管内皮标记CD31、CD34均阳性,血管腔内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标记CD20、CD79a及PAX5。结论肺原发性IVLBCL临床罕见,预后差;充分认识其临床病理特点,有助于减少误、漏诊,改善患者的预后。展开更多
文摘数字可视化人体的应用为现代断层解剖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其与医学影像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的结合打破了以往单一、局限的授课模式,其以临床应用影像、三维立体动态影像促进人体断面影像解剖教学,提高了学生立体解剖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影像专业人才。
文摘目的观察冠心病(CAD)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容积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5例接受冠状动脉CTA的CAD患者,将冠状动脉CTA薄层图像导入GE AW 4.4工作站,手动勾画心包线,测量EAT容积;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经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E、A)以及舒张早期二尖瓣隔部组织运动峰值速度(Ea),计算E/A和E/Ea值。分析EAT容积与E/A和E/Ea的相关性。结果 CAD患者EAT容积与E/A呈负相关(r=-0.376,P=0.005),与E/Ea呈正相关(r=0.368,P=0.006)相关;校正CAD危险因子后,EAT容积是E/Ea的独立影响因子(b=0.011,t=2.12,P=0.04)。结论 CAD患者EAT容积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性较好;MDCT定量测量EAT容积对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文摘目的探讨肺原发性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IV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肺IVLBCL,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观察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67、69岁,胸部CT均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影。镜下见瘤细胞位于肺泡间隔毛细血管腔内,瘤细胞大,核仁明显。血管内皮标记CD31、CD34均阳性,血管腔内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标记CD20、CD79a及PAX5。结论肺原发性IVLBCL临床罕见,预后差;充分认识其临床病理特点,有助于减少误、漏诊,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