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1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袁传武 《湖北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36-40,5,共6页
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科研院所竞争力,其应用已经成为林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作者针对湖北省林科院办公信息化建设滞后的现状,以统一的标准,采用Intranet规范和体系结构,利用Lotus Notes R8群件系统为软件平台... 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科研院所竞争力,其应用已经成为林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作者针对湖北省林科院办公信息化建设滞后的现状,以统一的标准,采用Intranet规范和体系结构,利用Lotus Notes R8群件系统为软件平台,结合Domino Workflow强大的工作流引擎,设计了一套先进的C/S、B/S并行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具有现代林业特色、满足湖北省林科院日常办公及科研业务的需求,旨在为全省林业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参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网 内网 林业信息化 办公自动化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可变密度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杜超群 袁慧 +2 位作者 林虎 刘华 许业洲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47,共10页
利用6~59年生杉木人工林190个标准地资料和517株样木生物量测定数据,以建立的单木生物量估算方程为基础推算出各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并基于林龄、立地指数以及7种不同林分密度指标构建并选择最优的全林分生物量预估方程,研究湖北杉木人... 利用6~59年生杉木人工林190个标准地资料和517株样木生物量测定数据,以建立的单木生物量估算方程为基础推算出各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并基于林龄、立地指数以及7种不同林分密度指标构建并选择最优的全林分生物量预估方程,研究湖北杉木人工林林分生物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域杉木人工林平均单株生物量为52.8893 kg,以胸径和树高为变量的二元单木生物量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91,其拟合优度和精度更高;林分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01.4923 t/hm^(2),总体上呈随林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基于多元回归技术的经验方程构建了含7个林分密度指标和不含密度指标共计16种林分生物量预估模型,包含林分立木株数和林木大小信息的林分密度指标的模型均达到了较理想的拟合效果,其中密度指数SDI的Schumacher修正收获模型精度最高,确定系数为0.95,检验精度为97%,对本区域杉木生物量估算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为其人工林经营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生物量 林分密度 林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退化林现状及修复策略研究
3
作者 王晓荣 刁百灵 +6 位作者 胡兴宜 崔卓卿 杨佳伟 赵虎 胡静 黄克文 宋齐男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73-78,共6页
开展退化林修复对于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和功能,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湖北省退化林现状,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文献查询等方式,系统分析了湖北省退化林形成的主要成因以及面临的瓶颈问题,... 开展退化林修复对于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和功能,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湖北省退化林现状,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文献查询等方式,系统分析了湖北省退化林形成的主要成因以及面临的瓶颈问题,并对下一步开展退化林修复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旨在为该区域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林 退化林形成 退化林修复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林木白蚁研究进展
4
作者 查玉平 黄求应 +2 位作者 夏剑萍 陈军 王柏海 《湖北植保》 2024年第5期6-9,共4页
白蚁是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之一,也是世界性五大害虫之一。林木白蚁不仅仅会危害林木果树,还是为害房屋建筑、水库堤坝白蚁的主要来源。本文综述了湖北省近二十年来关于林木白蚁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为未来林木白蚁的防治提... 白蚁是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之一,也是世界性五大害虫之一。林木白蚁不仅仅会危害林木果树,还是为害房屋建筑、水库堤坝白蚁的主要来源。本文综述了湖北省近二十年来关于林木白蚁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为未来林木白蚁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白蚁 生物学研究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林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袁传武 罗勇 +2 位作者 黄光体 雅平 邓晓明 《湖北林业科技》 2016年第6期36-39,74,共5页
本文对现有信息化标准、标准性技术文件等进行分析梳理,结合湖北林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需要,提出湖北林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对框架各组成部分进行细化,建立了湖北林业信息化标准明细表,列出了湖北林业信息化所需的各类标准以及每... 本文对现有信息化标准、标准性技术文件等进行分析梳理,结合湖北林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需要,提出湖北林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对框架各组成部分进行细化,建立了湖北林业信息化标准明细表,列出了湖北林业信息化所需的各类标准以及每一类标准的主要内容,以确保按照"统一标准"的原则进行设计、施工,为湖北林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持与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信息化 标准体系 框架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KI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湖北省林业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分析
6
作者 彭婵 杨杉 +1 位作者 陈慧玲 张新叶 《湖北林业科技》 2016年第6期1-8,77,共9页
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数据源,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分析近10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湖北省林业研究方面的报道,结果表明: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是湖北省林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技术,分子标记的开发与体系构建、遗传基础及多样... 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数据源,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分析近10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湖北省林业研究方面的报道,结果表明: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是湖北省林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技术,分子标记的开发与体系构建、遗传基础及多样性评价、功能基因克隆与转化是研究的热点领域。最后,结合湖北省林业现状和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林业研究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感理论的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设计研究
7
作者 王守富 何利华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87-91,共5页
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自然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自然教育基地作为人与自然直接接触的一种媒介,在景观设计中结合五感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以引入五感及自然教育的基本概念,分析五感体验在自然教育中为人们的身体、心理带来的积极影响,分... 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自然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自然教育基地作为人与自然直接接触的一种媒介,在景观设计中结合五感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以引入五感及自然教育的基本概念,分析五感体验在自然教育中为人们的身体、心理带来的积极影响,分别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对自然教育基地的设计应用入手,归纳总结出五感体验在自然教育基地中的景观设计策略,为自然教育基地的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感理论 自然教育基地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研究
8
作者 欧文慧 向珊珊 +3 位作者 柳祥来 曾强 许秀环 毛峻峰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长江中游,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豚类保护区之一。于2022-2023年对保护区开展维管束植物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内维管束植物共计136科445属726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12种,裸子植物5科11属14种,... 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长江中游,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豚类保护区之一。于2022-2023年对保护区开展维管束植物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内维管束植物共计136科445属726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12种,裸子植物5科11属14种,被子植物123科425属700种。区系分析结果显示,新螺段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在科水平上,与全球植物区系存在广泛联系;在属水平上,以温带成分分布型和热带成分分布型为主,具有明显的热带温带过渡特点。本研究结果为新螺段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维持、濒危物种栖息地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束植物 植物区系 生物多样性 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湖北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数据的森林碳储量研究
9
作者 曹爱平 罗雷 +2 位作者 王晓荣 徐立 郑晓敏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科学估算湖北省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可为研究区域尺度的森林碳汇和碳潜力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湖北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方法,结合不同树种含碳率,分析湖北省乔木林地不同地类、优势树种和龄组的碳... 科学估算湖北省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可为研究区域尺度的森林碳汇和碳潜力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湖北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方法,结合不同树种含碳率,分析湖北省乔木林地不同地类、优势树种和龄组的碳储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湖北省森林植被层平均碳密度为32.51 Mg C/hm 2,碳储量总量为2.62×108 t,不同地类碳密度大小排序为乔木林>竹林>疏林地>灌木林。天然林碳密度和碳储量均明显高于人工林。随林龄的增加,森林碳储量逐渐升高,中幼龄林碳储量占全省森林碳储量总量的83.59%。湖北省森林植被层碳储量主要集中分布于鄂西北、鄂西南、鄂东等山区,优先提升该区域的森林质量,将有利于全省森林植被碳密度和碳储量水平的快速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 碳储量 碳密度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悟县科学造林绿化策略研究
10
作者 方海良 田益群 刘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0140-0142,共3页
科学造林绿化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绿水青山的内在要求,是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大悟县造林绿化和林业生态建设的长期实践,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科学造林绿化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绿水青山的内在要求,是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大悟县造林绿化和林业生态建设的长期实践,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大悟县造林绿化的具体措施、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对今后林业生态建设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新时代科学开展造林绿化和林业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悟县 造林绿化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森林防火树种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张家来 曾祥福 +6 位作者 刘学全 漆荣 邓先珍 熊艳平 鲁水清 陈志新 薛家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4-90,共7页
对湖北省 6个生态区 45个不同树种的防火特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树种的燃烧特性、生态生物学抗火特性以及经济性状与环境适应性等综合评判 ,选择出适合湖北省的防火树种 2 6种 ,其中一级防火树种 6种 :大叶黄... 对湖北省 6个生态区 45个不同树种的防火特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树种的燃烧特性、生态生物学抗火特性以及经济性状与环境适应性等综合评判 ,选择出适合湖北省的防火树种 2 6种 ,其中一级防火树种 6种 :大叶黄杨、海桐、枇杷、柑桔、光叶石楠、臭椿 ,二级防火树种 2 0种 :冬青、柿、石楠、樟、白檀、茶、黄柏、侧柏、麻栎、杨梅、杜仲、木荷、格药柃、枫杨、长叶石栎、广玉兰、马桑、紫玉兰、女贞、刺叶栎等。不同地区同一树种的防火性能比较稳定 ,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树种在全省的地理分布状况确定了全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防火树种 层次分析 树种选择 森林防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主要森林可燃物类型及潜在火行为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家来 曾祥福 +9 位作者 胡仁华 漆荣 王少元 辜忠春 邓先珍 薛家翠 熊艳平 宋政清 李爱华 鲁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0-554,共5页
对湖北 6大生态区 11个县 (市 )不同类型森林可燃物及潜在火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湖北森林可燃物按树种组成、可燃物空间分布连续性等指标划分 7种类型 ,按火强度等指标将潜在地表火行为分为 4级。高强度地表火发生在易燃系列的... 对湖北 6大生态区 11个县 (市 )不同类型森林可燃物及潜在火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湖北森林可燃物按树种组成、可燃物空间分布连续性等指标划分 7种类型 ,按火强度等指标将潜在地表火行为分为 4级。高强度地表火发生在易燃系列的Ⅰ~Ⅲ种类型中 ,Ⅳ、Ⅴ类型只发生低强度地表火。不同类型的可燃物应用不同模式的防火林带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 ,湖北省绝大部分森林以单层灌木防火带为主 ,部分地区必须建立乔灌复层防火林带防止树冠火 ,而单层乔木防火带不宜采用。难燃树种 (包括防火树种 )与目的树种块状混交是条带状防火林带模式的变形 ,可以有效地防止树冠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森林可燃物类型 潜在火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湖北省乌桕优树决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晓光 李金柱 +4 位作者 邓先珍 程军勇 徐永杰 向珊珊 蔡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2,共4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北省复选出的20个乌桕优树的7个主要指标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优树的全籽含油率、平均冠幅产量、种子千粒重、树高、结果枝比例、果序种子数、叶面积等综合评价,决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10株优树,初步建立了湖北优树综...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北省复选出的20个乌桕优树的7个主要指标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优树的全籽含油率、平均冠幅产量、种子千粒重、树高、结果枝比例、果序种子数、叶面积等综合评价,决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10株优树,初步建立了湖北优树综合评价体系,为乌桕的良种选育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乌桕 优树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生物防火林带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漆荣 张家来 +3 位作者 曾祥福 熊艳萍 王少元 刘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2,共3页
通过武汉九峰山、咸宁潜山林场等地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实践 ,研究了湖北省生物防火带建设的模式 ,研究表明 ,建立复合防火林带网络 ,把森林分割切块 ,形成闭合防火系统 ,是一种易推广、多效益的防火生物工程。
关键词 森林防火 湖北 生物防火带 设计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红椿天然居群表型变异地理趋势面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汪洋 田玉娥 +1 位作者 甘小燕 宋菲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9-317,共9页
为揭示湖北地区红椿天然居群叶与种实表型性状变异趋势与地理分布区的关系,采用均值与标准差、变异系数、变异幅度等指标对湖北红椿(Toona ciliata Roem.)天然居群叶片及种实表型地理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红椿10个叶片表型性状... 为揭示湖北地区红椿天然居群叶与种实表型性状变异趋势与地理分布区的关系,采用均值与标准差、变异系数、变异幅度等指标对湖北红椿(Toona ciliata Roem.)天然居群叶片及种实表型地理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红椿10个叶片表型性状和12个种实表型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叶尖角2次地理趋势面方程拟合度达88.13%;果纵径和种纵径4次趋势面拟合度分别达99.77%和99.52%,其他性状2次趋势面拟合度分别为:果大小指数93.40%、单果重95.34%、单种重95.00%,种大小指数为94.46%;F值检验表明趋势面拟合达显著水平;其它叶片、种实表型性状趋势面拟合方程不显著。红椿表型性状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表明:经度与大部分表型性状相关性显著;无霜期、年平均温度与红椿表型性状相关性较高;纬度、海拔与红椿表型相关性较低;叶尖角、果纵径、单果重、单种重是较为重要和关键的表型性状。湖北红椿叶片、种实表型变异表现为一定连续性,存在显著地理经度变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红椿 天然居群 表型性状 地理趋势面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杉木栽培区划及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杜超群 王起富 +3 位作者 曾勇 谭勋桃 刘星 许业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0,共6页
通过收集湖北省杉木人工林地理信息和温、湿度相关气候因子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和最大信息熵模型,对湖北省杉木栽培区域进行划分,并找出影响杉木栽培的主要气候因子以及适宜栽培的区域,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布局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湖... 通过收集湖北省杉木人工林地理信息和温、湿度相关气候因子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和最大信息熵模型,对湖北省杉木栽培区域进行划分,并找出影响杉木栽培的主要气候因子以及适宜栽培的区域,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布局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湖北省杉木气候区划可以分为3个等级: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其中最适宜区面积为1.86×10~6 hm^2,较适宜区面积为3.23×10~6 hm^2,适宜区域主要为鄂西山区和鄂东南低山丘陵区;2)模型ROC曲线检测AUC值为0.916,利用二类清查人工林信息验证准确率达到96.22%,说明模型预测效果较好;3)刀切法分析对预测贡献率较大的主要为反应水分条件及水热同步的指标,排名前4位的因子分别为最湿季平均温度、最湿季降水量、年降水量和最湿月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栽培区划 气候特征 模型预测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界定湖北森林生态效益区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家来 王鹏程 +3 位作者 薛家翠 唐万鹏 辜忠春 熊晓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0-134,共5页
Based on analyzing the mechanism of different types of forest ecological benefit,the forest ecological benefit region was divided in Hubei Province with GIS.The main results as followings: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th... Based on analyzing the mechanism of different types of forest ecological benefit,the forest ecological benefit region was divided in Hubei Province with GIS.The main results as followings: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the benefit,Hubei Province was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regions.Grade A was the highest benefit region,second was B,which was transitional one.The lowest was C,which was the main grassplot benefit region,in which there were all kinds of forest ecological benefits.Each kinds of benefits region had tied relationship with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atural geography environment.A was in Jianghan plain and similar region,C was almost in mountains,and B was surrounding the Jianghan plain and in Laohekou、Xiangyang and Zaoyang city ect.Different compensation strategy must be applied in the special benefit regions,A was region of out forest benefit compensation,C was grassplot compensation one,and B undertook double compensation responsibility because of intercrossing benefit region.Similar region in lower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also must undertake compensation responsibility.Owners of the forest resources in plain should compensate the value by themsel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GIS 森林生态效益区 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不同地区森林生态资源经济价值量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家来 李玲 +2 位作者 邢付英 郑京津 王利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7-531,共5页
在比较分析湖北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对其森林生态资源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生态资源价值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地区经济越发达,其资源价值越高;湖北不同地区森林生态资源价值相差较大,每公顷资源经济价... 在比较分析湖北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对其森林生态资源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生态资源价值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地区经济越发达,其资源价值越高;湖北不同地区森林生态资源价值相差较大,每公顷资源经济价值量从1000元到18000元不等,资源价值年增长量最大相差10倍以上;湖北森林生态资源分为3种价值类型:Ⅰ类为高价值区,每公顷资源价值量达8000元以上,Ⅱ类为一般价值区,为2500-8000元,Ⅲ类为低价值区,每公顷资源价值量在2500元以下,不同经济价值类型区应采取不同的资源保护和发展对策;森林生态资源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投入使资源再生产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一致有重要意义;森林生态资源年增长量是其价值补偿的重要依据,Ⅰ类经济价值区每公顷不能低于375元,最高可达900元以上,Ⅱ类地区在150-375元之间,Ⅲ类地区可按150元以下标准进行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森林生态资源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三角湖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元火 曾长立 吴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16-2418,共3页
[目的]研究湖北省三角湖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探讨三角湖水生植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和保护途径。[方法]于2007年4-9月,在三角湖采集水生植物标本,鉴别种类并记录物种多度值,水生植物的范畴按Cook的水生植物概念定义,相对数量... [目的]研究湖北省三角湖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探讨三角湖水生植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和保护途径。[方法]于2007年4-9月,在三角湖采集水生植物标本,鉴别种类并记录物种多度值,水生植物的范畴按Cook的水生植物概念定义,相对数量采用Braun-Blanquet多度等级划分标准划分,群丛采用优势种原则命名。[结果]三角湖分布有水生植物21科33属43种,优势种为水菖蒲(Typha angustifolia)、莲(Nelumbo nucifera)、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和浮萍(Lemna minor)。三角湖的水生植物群落可划分为23个群丛类型,其物种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养殖、污染等人为干扰。[结论]三角湖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植物多样性降低,保护和恢复其水生植物多样性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湖 水生植物 多样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效用论计量湖北森林生态资源基础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戴均华 张家来 辜忠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9-52,64,共5页
该文在指出有关森林生态资源价值计量及补偿问题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误区及提出森林生态资源价值计量4个重要观点的基础上,对湖北森林生态资源基础价值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湖北森林生态资源价值总量为1568.37亿元,年增长量为73.10亿元... 该文在指出有关森林生态资源价值计量及补偿问题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误区及提出森林生态资源价值计量4个重要观点的基础上,对湖北森林生态资源基础价值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湖北森林生态资源价值总量为1568.37亿元,年增长量为73.10亿元,其中有形资源年增长量为43.78亿元,无形资源的年增长量为29.32亿元,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价值及增量比大约为1.5∶1。湖北不同类型森林生态资源价值存在着明显差别,由高到低依次为:四旁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森林有形生态资源是森林生态资源的物质基础。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是湖北森林生态资源的主体。社会自然经济环境对森林生态资源价值有直接影响,不同年度、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森林生态资源价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森林生态资源 基础价值 计量 效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