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武汉君临国际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研究
1
作者 赵小龙 权威 郭叶武 《四川建材》 2024年第2期76-77,90,共3页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推进,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核心,在城市建设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武汉不仅注重建筑往高处发展,而且对地下工程的开发利用尤为重视。武汉君临国际深基坑工程项目地理位置重要,两层地下室,淤泥质土较厚,距离长江较近,采...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推进,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核心,在城市建设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武汉不仅注重建筑往高处发展,而且对地下工程的开发利用尤为重视。武汉君临国际深基坑工程项目地理位置重要,两层地下室,淤泥质土较厚,距离长江较近,采用桩撑的支护方案,对地下水采用井管降水的处理方案,施工中采用信息化施工管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支护 设计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撑施工技术在武汉复地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贾凯 徐国兴 王翠英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69-74,共6页
简述基坑内支撑结构与地下主体结构之间由拆撑工况向换撑工况的转化过程,归纳总结内支撑的卸荷原则以及拆撑时对结构本体的加强措施。以武汉复地深基坑项目为依托,重点阐述了两次换撑时基坑支护结构内力重分布的规律。第一道內支撑拆除... 简述基坑内支撑结构与地下主体结构之间由拆撑工况向换撑工况的转化过程,归纳总结内支撑的卸荷原则以及拆撑时对结构本体的加强措施。以武汉复地深基坑项目为依托,重点阐述了两次换撑时基坑支护结构内力重分布的规律。第一道內支撑拆除后,支护桩悬臂挡土5.2m,为换撑时最不利工况,采用天汉软件计算支护桩位移、弯矩、剪力,得出被动区弹性抗力安全系数最小值为1.87,符合规范要求。第二道内支撑拆除后,在基础底板的四周设置上翻换撑牛腿,以减小支撑点间距控制支护桩变形;每次换撑通过结构现浇板带进行内力转换,地下各层结构与支护桩之间用钢筋焊接连接,留有后浇带和结构开口部位,采用工字钢或槽钢来传递缺失部位的水平力。通过拆、换撑施工技术控制、保证了深基坑换撑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撑技术 基坑支护 内力转换 深基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级阶地超深基坑工程的应用与分析
3
作者 权威 赵小龙 朱浦栋 《山西建筑》 2022年第23期65-68,共4页
基于武汉建工科技中心基坑工程的施工情况和监测成果,对长江三级阶地剥蚀堆积垄岗地貌单元超深基坑采用单排桩+单层混凝土内支撑进行了探讨研究。通过实测数据可知:三级阶地基坑开挖实际情况与计算结果较为吻合,但必须同步考虑因地质条... 基于武汉建工科技中心基坑工程的施工情况和监测成果,对长江三级阶地剥蚀堆积垄岗地貌单元超深基坑采用单排桩+单层混凝土内支撑进行了探讨研究。通过实测数据可知:三级阶地基坑开挖实际情况与计算结果较为吻合,但必须同步考虑因地质条件变化带来的层间水及下部承压水对土体的软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阶地 基坑 承压水 基坑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基坑地下水控制及真空混合管井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宋倩云 徐国兴 王翠英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64-68,共5页
针对上海地区具有潜水及承压水,深基坑地下水控制时,通常布置疏干井及降压井,以疏干潜水及降低承压水水头的现象,引入"真空混合管井",通过辅助真空,将降水井设计成疏干、降压混合井,既能排出潜水起疏干作用,又能降微承压水起... 针对上海地区具有潜水及承压水,深基坑地下水控制时,通常布置疏干井及降压井,以疏干潜水及降低承压水水头的现象,引入"真空混合管井",通过辅助真空,将降水井设计成疏干、降压混合井,既能排出潜水起疏干作用,又能降微承压水起降压作用。阐述了上海地区地下水控制理念,并采用全封闭式竖向帷幕+真空管井降水方法。以上海古北某基坑工程为例,建立基坑降水数值模型,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计算微承压降压井数量;真空混合管井74口,降压井4口。采用Visual modflow、天汉软件预测了降深及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水位监测结果:基坑内微承压水均在基坑底1.0m以下,满足施工要求,基坑外水位为平缓状,有效控制了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该方法减少了微承压含水层内的降水井数量,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混合管井 地下水控制 弱透水层 微承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间效应的基坑支护优化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4
5
作者 宋倩云 徐国兴 王翠英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96-100,共5页
针对软土地层深基坑施工变形较大的特点,设计与施工中考虑空间尺寸效应,可有效控制基坑变形,降低造价。阐述基坑开挖的空间尺寸与抗隆起安全系数的关系,据此对基坑平面分区开挖;深基坑方案设计中考虑空间效应,采用内支撑"对撑+边桁... 针对软土地层深基坑施工变形较大的特点,设计与施工中考虑空间尺寸效应,可有效控制基坑变形,降低造价。阐述基坑开挖的空间尺寸与抗隆起安全系数的关系,据此对基坑平面分区开挖;深基坑方案设计中考虑空间效应,采用内支撑"对撑+边桁架+局部角撑"的支护形式;并对支撑轴力、横撑水平距离及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验算;开挖施工考虑空间效应,采用"盆式开挖",遵守"平面分区,竖向分层,留土护臂,限时对撑"的施工原则;将基坑场地划分的A、B、C、D四个施工区对应的施工阶段1、2、3、4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第5d、第10d、第15d和第20d围护结构的监测值与设计预测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效应 盆式开挖 限时对撑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