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湖北民族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线描作品选登 |
何萍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2
|
民族地区蝙蝠纹样的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分析——以利川大水井古建筑为例 |
舒敏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2
|
|
3
|
地域文化视阈下茶具设计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 |
何萍
|
《福建茶叶》
|
2018 |
1
|
|
4
|
中国现代书法的民族性探讨 |
赵梓含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17 |
1
|
|
5
|
土家族织锦元素对现代设计的借鉴研究 |
莫璐齐
|
《艺术科技》
|
2016 |
5
|
|
6
|
本土茶叶包装设计与土家民间造物观的融合研究 |
何萍
|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7
|
土家族民间造物“朴素”观在设计教学中的融合 |
何萍
|
《戏剧之家》
|
2017 |
0 |
|
8
|
土家族民间造物“致用”观在设计教学中的融合 |
何萍
|
《戏剧之家》
|
2017 |
0 |
|
9
|
地方特产品牌标志设计研究——以恩施“立早硒茶”为例 |
杜密
刘仕伟
常紫晗
何萍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10
|
土家背篓造型考 |
覃莉
舒敏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
2
|
|
11
|
消解与重构:土家族吊脚楼的表征性空间与空间实践的互动性研究 |
覃莉
王星星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
2018 |
2
|
|
12
|
民间技艺传承方式“参师”的艺术人类学价值阐释 |
石庆秘
|
《艺术探索》
|
2016 |
2
|
|
13
|
恩施土家族傩戏造型语言在国画创作中意象的表达 |
袁洪
张玉婕
|
《戏剧之家》
|
2018 |
1
|
|
14
|
公益广告创意思维的特点 |
金晖
胡建蕾
|
《科教导刊》
|
2018 |
2
|
|
15
|
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群体记忆与精神符码 |
石庆秘
|
《铜仁学院学报》
|
2018 |
2
|
|
16
|
撒尔嗬民俗在中国画创作中的表达 |
袁洪
张英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17
|
薅草锣鼓在国画造型语言中的探索与实践 |
袁洪
姚杰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18
|
恩施土家族传统嫁娶习俗在工笔绘画中的表现 |
袁洪
张丽梅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19
|
嬗变与坚守——热贡绘画唐卡中“模件化”现象的人类学阐释 |
王星星
覃莉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2
|
|
20
|
川盐古道上传统商业建筑空间的“共居”与“共融”——以宣恩庆阳坝凉亭街为例 |
舒敏
覃莉
|
《民族艺林》
|
201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