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民族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线描作品选登
1
作者 何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共1页
关键词 湖北民族学院 线描 设计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蝙蝠纹样的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分析——以利川大水井古建筑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舒敏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66-72,共7页
蝙蝠纹是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福"文化的表现。文章以利川大水井蝙蝠纹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审美特征、文化内涵入手,从中发现作为"川盐"背景下发展的蝙蝠纹样,不仅是人们需求导向的物化表现... 蝙蝠纹是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福"文化的表现。文章以利川大水井蝙蝠纹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审美特征、文化内涵入手,从中发现作为"川盐"背景下发展的蝙蝠纹样,不仅是人们需求导向的物化表现,而且还是李氏家族彰显自家家族实力的财富象征。把它作为一种传统的装饰纹样用在建筑上,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审美的需求,更折射出趋利避害、追求圆满的民俗观念,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水井 蝙蝠纹 审美特征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文化视阈下茶具设计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萍 《福建茶叶》 2018年第8期210-210,共1页
茶具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其中也包含了地域文化等诸多文化形式,合理理解这些文化内容,才能为整个茶具设计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提供新动力。新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中,其通过有效调动学生自身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创造出的更多有... 茶具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其中也包含了地域文化等诸多文化形式,合理理解这些文化内容,才能为整个茶具设计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提供新动力。新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中,其通过有效调动学生自身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创造出的更多有文化内涵和价值底蕴的茶具作品。本文拟从地域文化的具体内涵认知入手,结合茶具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诉求理解,通过探究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本质化内涵和应用价值,从而具体分析地域文化视阈下茶具设计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构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视阈 茶具设计 工作室 教学模式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书法的民族性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梓含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7年第8期126-127,共2页
现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发展中的新节点,也是书法发展中的新走向;它不仅吸收了西方现当代艺术以及日本"前卫书法"创作中的新观念,还遵循着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书写形式和工具材料的运用,以及传统哲学中儒、道、释的审美原则,试图找... 现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发展中的新节点,也是书法发展中的新走向;它不仅吸收了西方现当代艺术以及日本"前卫书法"创作中的新观念,还遵循着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书写形式和工具材料的运用,以及传统哲学中儒、道、释的审美原则,试图找到中国书法的民族性与当下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在创作实践中,邱振中、徐冰等众多当代艺术家对中国现代书法创作进行探索性实验,提炼出中国现代书法具有回归象形、消解意义和重构形式的民族认同基础,这是中国现代书法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书法 书家个案分析 民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织锦元素对现代设计的借鉴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莫璐齐 《艺术科技》 2016年第10期232-,共1页
鄂西土家族织锦作为土家族地区特有的编织技术,同时也是土家族文化精神的展示。在土家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土家族人民因历史变迁,文明发展与审美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创造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织锦艺术。当前土家族的织锦艺术被广泛应用于... 鄂西土家族织锦作为土家族地区特有的编织技术,同时也是土家族文化精神的展示。在土家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土家族人民因历史变迁,文明发展与审美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创造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织锦艺术。当前土家族的织锦艺术被广泛应用于服饰,装饰以及民族文化活动中,充分体现了织锦艺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如何将土家族的织锦艺术融合到现代设计当中,是当代传承民族艺术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土家族织锦艺术的特点进行研究,望本文可以帮助民众重新认识并且任接受这种民族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织锦 图案形式 现代设计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茶叶包装设计与土家民间造物观的融合研究
6
作者 何萍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0-161,共2页
土家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土家族的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随着民族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更加关注土家族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等问题,土家本土茶叶经济发展,是土家... 土家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土家族的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随着民族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更加关注土家族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等问题,土家本土茶叶经济发展,是土家族经济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同时土家族民间造物观是土家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茶叶包装设计与土家民间造物观相融合,是构建土家族茶叶品牌,提升土家族茶叶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几点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包装设计 土家民间造物观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民间造物“朴素”观在设计教学中的融合
7
作者 何萍 《戏剧之家》 2017年第2期215-215,217,共2页
本文通过对土家族民间造物"朴素"观的含义解析,分析其在当代设计中的内涵与外延,并针对包装设计教学,将造物朴素观的表现方式与形式具体化。以课题式的训练将造物朴素观在具体的设计教学中进行融合。
关键词 土家族 朴素 设计教学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民间造物“致用”观在设计教学中的融合
8
作者 何萍 《戏剧之家》 2017年第3期236-236,共1页
本文通过对土家族民间造物"致用"观的含义解析,分析其在当代设计中的内涵与外延,并针对包装设计教学,将造物致用观的表现方式与形式具体化,以课题式的训练将造物致用观在具体的设计教学中进行融合。
关键词 土家族 造物致用 设计教学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特产品牌标志设计研究——以恩施“立早硒茶”为例
9
作者 杜密 刘仕伟 +1 位作者 常紫晗 何萍 《戏剧之家》 2018年第7期118-118,共1页
本文以恩施土家族特产"立早硒茶"为例,研究地方特产品牌标志的设计方法。包括在其品牌标志设计中融入恩施土家地域文化的可行性与具体方法,并结合其品牌标志设计现状,对标志设计提出新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地方特产 品牌标志设计 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背篓造型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覃莉 舒敏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8-14,共7页
武陵山及周边地区的土家背篓具有区域造型传统固定性的特点,以背篓造型源于他律性的推动为预设,将其按区域与造型原型的差异性分为三大类共计八种型,在与新石器时代至东周时期不同生产方式下产生的陶器造型比较后发现,不同的背篓造型原... 武陵山及周边地区的土家背篓具有区域造型传统固定性的特点,以背篓造型源于他律性的推动为预设,将其按区域与造型原型的差异性分为三大类共计八种型,在与新石器时代至东周时期不同生产方式下产生的陶器造型比较后发现,不同的背篓造型原型是对同一区域陶器造型的继承和发扬,不同造型原型之间在相邻地域存在相互影响,同一造型原型类型性差异则源于不同生产生活方式和习惯的细微差别,并最终形成了区域造型传统的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背篓 造型 陶器 武陵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解与重构:土家族吊脚楼的表征性空间与空间实践的互动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覃莉 王星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8年第3期138-143,共6页
土家族吊脚楼中的表征性空间影响着空间实践,同时,又在空间实践的作用下被消解和重构。面对逐渐现代化的中国农村,这种互动映射的是空间实践与表征性空间的脱节,实践主体既要防范空间的同质化和遗产的"异化",又要结合地方性... 土家族吊脚楼中的表征性空间影响着空间实践,同时,又在空间实践的作用下被消解和重构。面对逐渐现代化的中国农村,这种互动映射的是空间实践与表征性空间的脱节,实践主体既要防范空间的同质化和遗产的"异化",又要结合地方性的知识结构,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从而构建具有差异性与多元化的社会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性空间 空间实践 土家族 吊脚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技艺传承方式“参师”的艺术人类学价值阐释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庆秘 《艺术探索》 2016年第6期57-62,共6页
民间技艺的传承方式一般有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参师、舀学、自学等基本形式。"参师"是民间技艺传承的重要方式,即便是家传或者有师承关系的技艺拥有者,都有过参师学艺的经历。与家传和师传相比,"参师"具有更为丰... 民间技艺的传承方式一般有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参师、舀学、自学等基本形式。"参师"是民间技艺传承的重要方式,即便是家传或者有师承关系的技艺拥有者,都有过参师学艺的经历。与家传和师传相比,"参师"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和途径,扩展了技艺的范围,提升了技艺的品质,体现了传统与时代结合的创新精神。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看,"参师"还具有文化传播、认知教育、社会文化认同、审美建构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技艺传承 参师 艺术人类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土家族傩戏造型语言在国画创作中意象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洪 张玉婕 《戏剧之家》 2018年第31期111-112,116,共3页
恩施土家族傩戏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艺术性,傩戏中的面具、色彩、装饰、情景等,都表现了民族文化中最传统的审美理念。本文从恩施土家族傩戏的造型语言进行研究,如精神内涵、艺术特色、造型特征... 恩施土家族傩戏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艺术性,傩戏中的面具、色彩、装饰、情景等,都表现了民族文化中最传统的审美理念。本文从恩施土家族傩戏的造型语言进行研究,如精神内涵、艺术特色、造型特征等等,并结合中国画创作技法运用色彩、线条、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明暗等艺术手法在二维空间中创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挖掘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拓宽其发展道路,为现代艺术提供宝贵的资料,实现本土民族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 傩戏 造型语言 国画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益广告创意思维的特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晖 胡建蕾 《科教导刊》 2018年第32期37-38,共2页
公益广告以贴近生活、直观表现社会问题为题材,反映了人们追求正确的价值观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社会正能量,通过一定创意构思、意想不到的艺术表现方式和丰富深刻的内涵,达到影响人、感染人,最终潜移默化以及净化人们的行为和... 公益广告以贴近生活、直观表现社会问题为题材,反映了人们追求正确的价值观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社会正能量,通过一定创意构思、意想不到的艺术表现方式和丰富深刻的内涵,达到影响人、感染人,最终潜移默化以及净化人们的行为和心灵的目的。因此公益广告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视觉性、审美性的特点,是创意思维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广告 创意思维 社会性 审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群体记忆与精神符码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庆秘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73-82,共10页
作为土家族的居住空间,吊脚楼在其营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文化事项和在生活中的空间功能体现,均与土家族民众的精神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空间的物质属性、精神建构和文化认同体现了土家族群体的价值取向。吊脚楼成为土家族族群文化记... 作为土家族的居住空间,吊脚楼在其营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文化事项和在生活中的空间功能体现,均与土家族民众的精神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空间的物质属性、精神建构和文化认同体现了土家族群体的价值取向。吊脚楼成为土家族族群文化记忆的载体,并衍化为族群的精神符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吊脚楼 文化记忆 精神符码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撒尔嗬民俗在中国画创作中的表达
16
作者 袁洪 张英 《戏剧之家》 2018年第31期105-107,共3页
"撒尔嗬"被称为"东方迪斯科",它不仅是歌舞的表演艺术,同时也包括着宗教信仰,人生观等文化内涵。"撒尔嗬"中有许多东西都属于土家族的文化精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撒尔嗬"有它独特的魅力。... "撒尔嗬"被称为"东方迪斯科",它不仅是歌舞的表演艺术,同时也包括着宗教信仰,人生观等文化内涵。"撒尔嗬"中有许多东西都属于土家族的文化精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撒尔嗬"有它独特的魅力。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美术,一直有着自己特有的吸引力,将撒尔嗬民俗语汇在中国画创作中表达,运用国画的色彩、构图、笔法、材料等的运用,使得"撒尔嗬"的民俗和中国画紧密结合浑然天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尔嗬 中国画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薅草锣鼓在国画造型语言中的探索与实践
17
作者 袁洪 姚杰 《戏剧之家》 2018年第28期136-137,152,共3页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科技越来越发达,城市越来越繁荣,城市人口倾向密集,而对比最明显的便是农村的人口稀疏。曾经农村大集体劳动时的薅草锣鼓便离我们越来越远……薅草锣鼓历史悠久,锣鼓伴奏、一唱众和、语言质朴幽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科技越来越发达,城市越来越繁荣,城市人口倾向密集,而对比最明显的便是农村的人口稀疏。曾经农村大集体劳动时的薅草锣鼓便离我们越来越远……薅草锣鼓历史悠久,锣鼓伴奏、一唱众和、语言质朴幽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本篇论文主要研究劳动人民在集体劳动时伴随薅草锣鼓进行时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所呈现的劳动场景,以此来表达薅草锣鼓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也是笔者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示对以往坚韧不拔的劳动人民的一种敬佩,和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深深的敬畏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薅草锣鼓 造型语言 国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土家族传统嫁娶习俗在工笔绘画中的表现
18
作者 袁洪 张丽梅 《戏剧之家》 2018年第28期122-124,共3页
嫁娶习俗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历史发展的缩影,通过对嫁娶习俗文化研究,能够更好了解一个民族或地区的发展历程。另外,仪式活动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对土家族嫁娶习俗保护显得尤为必要。恩施土家族是一个拥有极为丰富嫁娶习俗文化... 嫁娶习俗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历史发展的缩影,通过对嫁娶习俗文化研究,能够更好了解一个民族或地区的发展历程。另外,仪式活动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对土家族嫁娶习俗保护显得尤为必要。恩施土家族是一个拥有极为丰富嫁娶习俗文化资源的民族,嫁娶习俗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气息。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特的恩施土家族传统嫁娶习俗日渐衰微,土家族民众对本民族记忆也逐渐消失。本文从恩施土家族传统嫁娶习俗在工笔绘画中表现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次的实地考察和收集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对恩施土家族传统嫁娶习俗和在工笔绘画题材创作形式中来进行了实践研究。从恩施地域、嫁娶样式、题材创作构图、技法、造型等方面进行,希望能对恩施土家族传统嫁娶习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土家族 嫁娶习俗 工笔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嬗变与坚守——热贡绘画唐卡中“模件化”现象的人类学阐释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星星 覃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70-75,共6页
从传统到现代,唐卡以其标准乃至严格的"模件"体现藏传佛教造像的法度。本文通过分析传统量度经形成的"模件化"体系,以及"模件"在现代社会发展下的劳动分工与师徒传承下的风格沿袭等现象,进一步阐释"... 从传统到现代,唐卡以其标准乃至严格的"模件"体现藏传佛教造像的法度。本文通过分析传统量度经形成的"模件化"体系,以及"模件"在现代社会发展下的劳动分工与师徒传承下的风格沿袭等现象,进一步阐释"地方性"的唐卡画师对于"模件"的嬗变与坚守,以及"模件"在神圣与世俗间的变迁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贡 绘画唐卡 模件化 人类学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盐古道上传统商业建筑空间的“共居”与“共融”——以宣恩庆阳坝凉亭街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舒敏 覃莉 《民族艺林》 2018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庆阳坝凉亭街是在盐业经济背景下为迎合商业需要而形成的集贸易、居住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其独特的建筑形态、空间布局以及室内陈设等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土家族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表征之一。川盐贸易为庆阳坝带来商业发展... 庆阳坝凉亭街是在盐业经济背景下为迎合商业需要而形成的集贸易、居住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其独特的建筑形态、空间布局以及室内陈设等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土家族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表征之一。川盐贸易为庆阳坝带来商业发展,同时这种发展在建筑空间上产生了"共居"表象,即体现为外来商帮、移民与本土民居的共居。"共融"是建筑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混融,主要表现为儒家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共融、商业文化的渗透、民间信仰的交融,这些要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体现了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阳坝 凉亭街 建筑空间 “共居” “共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