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石市社区老年人用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於亚洲 卢振 +1 位作者 张丽芳 刘福定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3期90-92,共3页
目的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用药依从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黄石市某社区老年人200例进行用药依从性调查及分析。结果经χ~2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用药依从性的不利因素有年龄较高、学历较低、无配偶、无照顾者、... 目的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用药依从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黄石市某社区老年人200例进行用药依从性调查及分析。结果经χ~2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用药依从性的不利因素有年龄较高、学历较低、无配偶、无照顾者、患慢性病种类较多、用药种类较多。结论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的延伸服务体系,制订符合老年人特性的用药指导、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功能,可提高社区老年人用药依从性,提高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合理用药 用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酸盐敷料在减少血液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渗血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熊巍 陈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1期2580-2582,共3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指从外周静脉置入,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需长期输液及肿瘤化疗的患者。PICC置管后常规需在24h内行首次换药[1],更换压迫在穿刺...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指从外周静脉置入,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需长期输液及肿瘤化疗的患者。PICC置管后常规需在24h内行首次换药[1],更换压迫在穿刺点处的小方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酸盐敷料 血液肿瘤 peripherally 导管尖端 穿刺点 inserted 肿瘤化疗 输液部位 止血功能 透明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龙胶囊联合TE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绪良 周俊伟 +3 位作者 毛哲玉 张书卿 黄丹青 黄治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299-1301,共3页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联合TEC方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多西他赛)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原则,将192例Ⅱ和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仅接受TEC方案治疗,观察组在TEC方案基础上加用金龙胶...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联合TEC方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多西他赛)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原则,将192例Ⅱ和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仅接受TEC方案治疗,观察组在TEC方案基础上加用金龙胶囊进行同步治疗,2组的化疗周期均为3周,并且在完成4个化疗周期之后进行手术治疗。评估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化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为Ⅱ~Ⅲ度胃肠反应和骨髓抑制,观察组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龙胶囊联合TE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可明显提高疗效,同时能够减轻患者化疗后引起的胃肠道系统不适等不良反应,对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金龙胶囊 新辅助化疗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指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冯辉斌 张晓兵 +2 位作者 邵碧波 张文华 郑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预后情况将4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APACHEⅡ评分、PiCCO监测指标,并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PiCCO监测指...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预后情况将4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APACHEⅡ评分、PiCCO监测指标,并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PiCCO监测指标与死亡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存活21例(48.8%),死亡22例(51.2%),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感染部位、MAP、CVP、ITBVI、SVRI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前APACHEⅡ评分、CI、EVLWI及PVPI方面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CI与患者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r=-0.18,P<0.01),EVLWI、PVPI均与患者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r=0.31,P<0.01;r=0.19,P<0.01)。结论 PiCCO仅通过中心静脉及动脉导管即可精确、持续地监测多项指标,创伤小,危险性低,其中CI、PVPI、EVLWI等指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具有密切相关性,对于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 脓毒性休克 预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成像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绪良 周俊伟 +2 位作者 毛哲玉 张书卿 刘训碧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5期75-77,88,共4页
目的磁共振灌输成像持续监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在新辅助化疗下的疗效价值评估。方法对33例局部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前),根据疗效分为效应组与无效应组,对比两组癌灶退缩率(Tumor regress... 目的磁共振灌输成像持续监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在新辅助化疗下的疗效价值评估。方法对33例局部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前),根据疗效分为效应组与无效应组,对比两组癌灶退缩率(Tumor regression rate,TRR)、最大信号衰减率(Maximum signal intensity loss rate,MSILR)以及肿瘤灶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之间的关系。结果行化疗术后效应组实体瘤平均体积为(2.88±1.02)cm3,该数值低无效应组,且该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效应组治疗后的MSILR为(14±11.17)%,纵向对比低于效应组化疗前(41.51±3.5)%,横向对比低于无效组化疗后(42.6±4.8)%;效应组(14.64±5.42)与无效应组(7.86±3.17)患者间的灌注信号MSILR明显变化,且该差别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MSILR的均值与TRR为正相关(r=0.320,P=0.53)。结论磁共振灌输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MRI)用于跟踪监测LABC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价值可以确认,但是否可作预后评估因子仍需要进一步大数据的检测和分析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灌注成像 癌灶退缩率 大数据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hTERT mRNA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少平 方春华 +2 位作者 胡亚华 胡晓岚 张险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 TERT)mRNA的表达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95例结直肠癌、50例结直肠腺瘤息肉、25例结直肠增生性息肉、21例溃疡性...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 TERT)mRNA的表达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95例结直肠癌、50例结直肠腺瘤息肉、25例结直肠增生性息肉、21例溃疡性结肠炎及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h TERT mRNA的表达量;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h TERT mRNA表达量与肿瘤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h TERT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结直肠腺瘤息肉组、溃疡性结肠炎组、结直肠增生性息肉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腺瘤息肉中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h TERT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P<0.01),且两者均明显高于不伴上皮内瘤变者(P<0.05);溃疡性结肠炎组h TERT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直肠癌组h TERT mRNA表达量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术后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h TERT mRNA表达量是影响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h TERT mRNA表达量与肿瘤重要病理特征相关,可成为评价结直肠癌术后预后的指标;结直肠腺瘤息肉和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h TERT mRNA高表达可能成为结直肠癌发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癌前病变 HTERT MRNA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苦苷对HK-2细胞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涛 秦聪 +2 位作者 肖程程 郑海洲 张杰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31-934,I0002,共5页
目的分析橄榄苦苷对HK-2细胞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17年1-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体外培养HK-2细胞,应用无糖无血清培养基和三气培养箱建立缺糖缺氧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纯缺... 目的分析橄榄苦苷对HK-2细胞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17年1-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体外培养HK-2细胞,应用无糖无血清培养基和三气培养箱建立缺糖缺氧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纯缺氧24 h复氧3 h组(IR组)和缺氧24 h复氧3 h加不同浓度(10μmol/L、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的橄榄苦苷干预组。用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A450值,与对照组比较计算细胞的存活率,Hoechst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 X protein,Bax)的蛋白表达量,结果橄榄苦苷随浓度升高能够提高HK-2细胞在缺糖缺氧环境下的细胞存活率,100μmol/L组存活率最高,但至200μmol/L组存活率呈降低趋势;Hoechst染色显示橄榄苦苷可减少缺糖缺氧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100μmol/L组凋亡率最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橄榄苦苷能够增加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Bax蛋白的表达。结论橄榄苦苷对HK-2细胞的缺糖缺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苦苷 HK-2细胞 缺糖缺氧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上皮型钙黏附蛋白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少平 方春华 +2 位作者 常城 张险峰 胡亚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40-144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上皮型钙黏附蛋白(soluble epithelial cadherin,sE-cad)的含量变化与胃癌侵袭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以ELISA法检测158例胃癌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E-cad与CEA的含量,并检测胃癌患者术后1个月sE-cad与CEA含量...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上皮型钙黏附蛋白(soluble epithelial cadherin,sE-cad)的含量变化与胃癌侵袭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以ELISA法检测158例胃癌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E-cad与CEA的含量,并检测胃癌患者术后1个月sE-cad与CEA含量的变化。术后随访3年,肿瘤复发患者复查血清sE-cad与CEA含量。分析血清sE-cad含量变化与胃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和复发转移组血清sE-cad、CE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sE-cad含量降至正常范围(P﹥0.05),而CEA含量仍显著高于正常范围(P<0.01)。血清sE-cad含量与肿瘤分化程度、TNM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浸润深度均相关(P<0.01)。结论:血清sE-cad可成为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新型胃癌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术后复发的监测和预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可溶性上皮型钙黏附蛋白 侵袭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m1 mRNA定量检测与结直肠癌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少平 胡亚华 +2 位作者 张海 张险峰 朱燕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88-992,共5页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癌组织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 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ducing factor 1,Tiam1)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其与CRC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癌组织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 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ducing factor 1,Tiam1)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其与CRC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63例CRC患者癌组织、25例结直肠良性病变组织中Tiam1 mRNA的表达量,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63例CRC患者外周血中角质蛋白20(CK20)mRNA表达以评价外周血微转移,CRC患者术后预后随访3年,分析CRC癌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量与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外周血微转移阳性CRC组癌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外周血微转移阴性CRC组(P〈0.01),两者均显著高于结直肠良性病变组(P〈0.01);CRC组Tiam1 mRNA表达量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脏器转移及有否术后复发转移呈正相关,与术后生存期长短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癌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量与外周血微转移相关(χ^2=11.866,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其是CRC外周血微转移独立的危险因素(Exp=5.782)。结论 癌组织中Tiam1表达量升高与CRC外周血微转移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成为评价CRC预后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M1 MRNA CK20 MRNA 结直肠癌 外周血微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康复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30
10
作者 石慧萍 官友爱 +2 位作者 周丽芬 周毅 傅柏玲 《临床护理杂志》 2015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康复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4年2月∽4月分娩的10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 目的:探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康复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4年2月∽4月分娩的10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子宫入骨盆时间、恶露时间、产后出血率及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子宫入骨盆时间、恶露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产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后综合康复护理能全面满足产妇产后的身心需求,加快产妇的身体康复,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护理 产后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勇 文重远 +1 位作者 金亚 胡艺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9期2681-2683,共3页
目的观察α-硫酸锌对2型糖尿病(T2DM)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T2DM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α-硫酸锌对2型糖尿病(T2DM)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T2DM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通常的降糖、降脂和降压等治疗手段,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α-硫酸锌6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总疗程4周。观察临床症状,并运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HRV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HRV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自主神经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酸锌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H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酸锌 2型糖尿病 心率变异性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HT29人结肠癌细胞凋亡及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常城 胡晓岚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8期1463-1465,共3页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及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HT29人结肠癌细胞体外培养,加苦参碱处理24~48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及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HT29人结肠癌细胞体外培养,加苦参碱处理24~48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 在2~16 mg/mL苦参碱作用下,HT29细胞增殖被明显抑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 0.05或P<0.01);给予4、8和16 mg/mL苦参碱作用HT29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84±2.35)%、(37.80±2.49)%和(54.10±1.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36±0.23)%(P<0.05);经苦参碱作用24 h后,细胞Bax蛋白表达增加,而BcL-2表达减少,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苦参碱能抑制HT29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和促进Bax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29细胞 凋亡 苦参碱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中hTERT的表达和PTPR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薛晓婕 汪宏良 陈婷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索去甲斑蝥素(NCTD)诱导食管癌细胞Eca-109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 ERT)表达和受体O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R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0、1、2、4、8、16μg/ml)NCTD及不同作用时间(12、24 h)对食管... 目的探索去甲斑蝥素(NCTD)诱导食管癌细胞Eca-109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 ERT)表达和受体O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R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0、1、2、4、8、16μg/ml)NCTD及不同作用时间(12、24 h)对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的影响;TUNEL法配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NCTD+Eca-109组(实验组)和Eca-109组(对照组)细胞凋亡情况;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PTPRO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hT ERT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检测显示,NCTD可抑制Eca-109细胞增殖,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不同作用时间和浓度的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显示,实验组细胞内部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化,较对照组细胞核染色质致密浓染,核形缩小;MSP检测显示,对照组PTPRO基因启动子发生明显甲基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实验组hT ERT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NCTD对食管癌细胞Eca-109有细胞毒性,能够抑制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T ERT蛋白表达和PTPRO基因启动子去甲基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受体O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RO)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去甲斑蝥素(NC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位一体”哮喘教育管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丽芳 陈健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6年第3期1007-1008,共2页
[目的]探讨"四位一体"哮喘教育管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82例哮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个体教育,干预组实施"四位一体"哮喘教育管理模式,分别在教育前、教育后4个月、8个月... [目的]探讨"四位一体"哮喘教育管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82例哮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个体教育,干预组实施"四位一体"哮喘教育管理模式,分别在教育前、教育后4个月、8个月评价两组病人近1个月内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以及近1个月内使用缓解药物次数;记录两组病人干预后8个月哮喘控制情况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病人于干预4个月和8个月后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以及使用缓解药物次数与教育前比较明显减少,FEV1评分较教育前增加(P<0.05);干预组病人哮喘控制水平和生命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四位一体"哮喘教育管理模式能有效控制哮喘症状,提高哮喘病人病情控制水平和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四位一体教育 生命质量 病情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合剂联合CEF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绪良 周俊伟 +2 位作者 毛哲玉 张书卿 王旭东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1期1580-1582,1576,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合剂联合CEF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辅助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合剂,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 目的探讨扶正合剂联合CEF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辅助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合剂,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生存质量提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下降率为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下降率3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0.7%,明显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谷胱甘肽转移酶和P-糖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治疗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合剂联合CEF方案治疗乳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多重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合剂 CEF方案 乳腺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对食管癌Eca-109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晓婕 汪宏良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GEM)对食管癌Eca-109细胞株的凋亡及相关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GEM在不同浓度(1、2、4、8、16μg/ml)及不同时间(12、24 h)下对Eca-109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4. 26μg/m...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GEM)对食管癌Eca-109细胞株的凋亡及相关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GEM在不同浓度(1、2、4、8、16μg/ml)及不同时间(12、24 h)下对Eca-109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4. 26μg/ml GEM(处理组)处理Eca-109细胞,另设GEM未处理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4 h后两组凋亡情况;提取两组相应蛋白,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鉴定表达差异量较大的蛋白质点,确定蛋白质类型和功能; 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培养12、24 h后ASC、Mcl-1和Bax-α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两组细胞线粒体超微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 GEM对Eca-109细胞增殖抑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12、24 h的IC_(50)分别为5. 13μg/ml和4. 26μg/ml;经GEM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差异表达蛋白分别为Bax-α、ASC和Mcl-1。GEM处理组12、24 h后ASC和Bax-α表达水平均高于GEM未处理组,而Mcl-1表达量则相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GEM处理组细胞线粒体的超微形态结构发生剧烈变化。结论 GEM能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可能是通过线粒体凋亡通路调节ASC、Mcl-1和Bax-α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TMS1/ASC MCL-1 Bax-α 吉西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17
作者 桂定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32-133,共2页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增生的前列腺阻塞尿道内口可出现逼尿肌过度活动,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外科主要方法之一.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增生的前列腺阻塞尿道内口可出现逼尿肌过度活动,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外科主要方法之一.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与膀胱本身病变等因素有关,常出现术后出血、切口疼痛、膀胱引流管周溢液、感染等症状.本院对35例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采用琥珀酸索利那新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索利那新 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膀胱过度活动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14与EMMPR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汪晓龙 贾玉林 舒传继 《空军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4(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4,MMP-14)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4(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4,MMP-14)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临床意义,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69例OSCC患者作为OSCC组,同时选取43例口腔正常新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组织中的MMP-14及EMMPRIN m RNA的表达含量。结果 MMP-14 m RNA、EMMPRIN m RNA在OSCC组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98、9.624,P〈0.01);OSCC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因素中的MMP-14、EMMPRIN m RNA的表达差异不明显(P〉0.05),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均明显升高(t=2.909、2.156,P〈0.05);且MMP-14、EMMPRIN m RNA在Ⅲ~Ⅳ期、中低分化的OSCC中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76、2.667、3.027、2.399,P〈0.05);MMP-14与EMMPRIN m RNA表达含量间相关系数为r=0.821,二者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 OSCC组织中MMP-14和EMMPRIN m RNA的高表达状态均与肿瘤的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因素关系密切,二者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提示MMP-14和EMMPRIN均参与了OSCC的浸润及转移过程,通过检测EMMPRIN及MMP-14 m RNA表达含量可能有助于OSCC的病变程度及预后转归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14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酒与前列腺癌发病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伟 张杰 +2 位作者 周晓光 徐长庚 许明伟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1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饮酒与前列腺癌发病的关系,为预防前列腺癌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文献资料库建库至2011年12月1日公开发表的文献,查找饮酒与前列腺癌有明确发病关系的... 目的探讨饮酒与前列腺癌发病的关系,为预防前列腺癌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文献资料库建库至2011年12月1日公开发表的文献,查找饮酒与前列腺癌有明确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资料进行筛选、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man 5.1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研究文献,病例18251例,对照278746例。7项研究均存在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效应量OR值为1.44,95%CI(1.14,1.82),合并效应量假设检验Z=3.11,P=0.002。发表偏倚检验采用Begg法[11],结果显示发表偏倚控制较好。结论饮酒是前列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饮酒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周亚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11期1389-1390,共2页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并成功进行首次介入治疗后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各51例。两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治疗外,运动组患者还要进行不同...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并成功进行首次介入治疗后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各51例。两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治疗外,运动组患者还要进行不同阶段、不同运动强度的运动康复训练。并于3个月后观察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经过3个月的运动治疗,运动组患者的总运动时间,最大运动负荷量,最大代谢当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运动疗法有助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运动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运动疗法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