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复方汤剂煎煮质量评价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树和 闫斌 +8 位作者 陈洪燕 陈闻捷 孙婉瑾 周从辉 朱田密 黄正德 陈蕾 李学林 刘瑞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43-948,共6页
目的测定197种单味中药饮片煎煮吸水率、相对密度、出膏率等参数,建立中药复方汤剂煎煮相对密度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方法以197种单味中药饮片煎煮的参数建立复方中药汤剂煎煮相对密度95%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以麻杏石甘汤为例,建立具体... 目的测定197种单味中药饮片煎煮吸水率、相对密度、出膏率等参数,建立中药复方汤剂煎煮相对密度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方法以197种单味中药饮片煎煮的参数建立复方中药汤剂煎煮相对密度95%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以麻杏石甘汤为例,建立具体中药复方汤剂煎煮相对密度95%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并以麻杏石甘汤进行煎煮实验验证这两种数学模型。结果以197种单味中药饮片煎煮的参数建立中药复方汤剂煎煮相对密度95%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1为Y复方=(0.0004 X复方+0.9964)±0.004883×√198/197+(X-复方-20.7)^2/57330.46;以麻杏石甘汤中4种中药饮片煎煮的参数建立的相对密度95%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2为Y麻杏石甘汤=(0.0005 X麻杏石甘汤+0.9938)±0.010113×√5/4+(X-麻杏石甘汤-14.67)^2/424.41,麻杏石甘汤验证实验测定的相对密度均在这两种数学模型预测区间范围内。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可用于中药复方汤剂煎煮相对密度预测,可为中药复方汤剂煎煮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煎煮 质量评价 相对密度 出膏率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汤剂相对密度监测的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婉瑾 王金波 +6 位作者 闫斌 陈洪燕 黄正德 陈树和 李学林 张璐 刘瑞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49-953,共5页
目的建立监测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汤剂煎煮相对密度的数学模型。方法测定使用频次高的28种具有化痰止咳平喘作用中药煎煮的吸水率、得液量、出膏率、相对密度等数据,以相对密度与出膏率拟合的回归方程为基础,建立监测相对密度的数学模型... 目的建立监测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汤剂煎煮相对密度的数学模型。方法测定使用频次高的28种具有化痰止咳平喘作用中药煎煮的吸水率、得液量、出膏率、相对密度等数据,以相对密度与出膏率拟合的回归方程为基础,建立监测相对密度的数学模型,并选取5种代表性的中药混合煎煮验证该数学模型。结果经统计分析得出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汤剂相对密度(Y)对出膏率(X,%)的数学模型为:Y=(0.0005 X+0.9924)±0.002148×√29/28+(X-21.3)^2/4399.793,验证实验的结果在数学模型预测区间的范围之内。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监测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汤剂相对密度的数学模型,可为中药复方汤剂煎煮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 中药汤剂 相对密度 出膏率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种动物和矿物类中药饮片水煎液密度与出膏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朱田密 陈树和 +6 位作者 闫斌 陈洪燕 郭雷伟 黄长梅 酒凯利 李学林 张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70-974,共5页
目的研究动物、矿物类中药饮片水煎液密度与出膏率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5种动物类、10种矿物类共75批单味中药饮片水煎液密度和出膏率,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分类,对不同类饮片水煎液密度与出膏率分别作相关回归分析,并对回归... 目的研究动物、矿物类中药饮片水煎液密度与出膏率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5种动物类、10种矿物类共75批单味中药饮片水煎液密度和出膏率,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分类,对不同类饮片水煎液密度与出膏率分别作相关回归分析,并对回归预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矿物类饮片和贝壳动物类饮片个案聚为一类,其水煎液密度和出膏率均低,二者之间无相关性;非贝壳动物类饮片作为一类,其水煎液密度和出膏率之间具有显著线性相关性,模拟线性方程为Y=0.0005 X+0.9940,r=0.864。经9批非贝壳动物类饮片验证,水煎液密度实测值在方程预测区间范围内。结论贝壳类及矿物类中药饮片不适合用水煎液密度与出膏率关系对其煎煮质量进行评价;非贝壳动物类饮片水煎液密度与出膏率线性关系模型能为其煎煮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类饮片 矿物类饮片 汤剂煎煮 质量评价 K-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种常见先煎中药饮片的煎煮吸水率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朱田密 高申蓉 +1 位作者 周从辉 陈树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第23期51-54,共4页
目的:研究先煎中药饮片的煎煮吸水率。方法:选取22种常用的先煎中药饮片,含毒性植物根类、质地坚硬的动物介壳类、矿石类,分别加水浸泡,回流煎煮,依次进行一煎(含先煎)、二煎。分别测量得液量,计算饮片的煎煮吸水率。结果:饮片的煎煮吸... 目的:研究先煎中药饮片的煎煮吸水率。方法:选取22种常用的先煎中药饮片,含毒性植物根类、质地坚硬的动物介壳类、矿石类,分别加水浸泡,回流煎煮,依次进行一煎(含先煎)、二煎。分别测量得液量,计算饮片的煎煮吸水率。结果:饮片的煎煮吸水率一煎(含先煎)普遍大于二煎,但珍珠母、石决明、煅石决明、煅瓦楞子除外。一煎(含先煎)吸水率数值分布:植物类大于169.3%,介壳类、矿石类为23.3%~104.0%。二煎吸水率除煅石决明高达129.3%之外,其余为6.0%~44.0%。结论:22种先煎中药饮片的吸水现象主要发生在一煎(含先煎)阶段。所测得的吸水率为中药特殊煎煮标准制定及煎药机条件下煎液体积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特殊煎煮 先煎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果实种子类中药煎煮质量评价的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闫斌 陈洪燕 +5 位作者 孙婉瑾 朱田密 黄正德 陈树和 李学林 张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59-964,共6页
目的通过测定果实种子类中药煎煮的出膏率、相对密度等参数,建立果实种子类中药汤剂相对密度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方法测定使用频次高的45种果实种子类单味中药煎煮的吸水率、得液量、出膏率、相对密度等参数,以校正的相对密度对出膏率... 目的通过测定果实种子类中药煎煮的出膏率、相对密度等参数,建立果实种子类中药汤剂相对密度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方法测定使用频次高的45种果实种子类单味中药煎煮的吸水率、得液量、出膏率、相对密度等参数,以校正的相对密度对出膏率的直线回归方程为基础,建立果实种子类中药复方汤剂相对密度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以6种果实种子类复方中药煎煮测定的相对密度验证数学模型。结果45种果实种子类中药煎煮校正的相对密度(Y)对出膏率(X,%)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0004 X+0.9975,r=0.9770,线性范围为1.9%~73.3%,相对密度对出膏率的线性关系显著,果实种子类中药复方煎剂相对密度95%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为:Y预测=(0.0004 X复方+0.9975)±0.00274×√46/45+(X复方-21.5)^2/12153.9,6种果实种子类复方中药煎煮的相对密度在数学模型预测区间范围内。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可用于预测果实种子类复方中药煎煮汤剂的相对密度,可为中药汤剂的质量控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种子类中药 煎煮 质量评价 相对密度 出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药物中的毒蛋白,多肽及氨基酸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敬炳 陈洪莲 +2 位作者 王光忠 黎祥胜 周从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51-754,共4页
简要介绍几种天然药物中存在的毒蛋白 ,多肽和氨基酸类化合物。对收集到的有关文献资料分析蓖麻毒素、相思子毒素、寄生毒素、蛇毒、蜂毒、蝎毒等毒素的分布 ,化学结构、性质及药理毒性。这类化合物对动物、完整细胞或细胞溶解物具有... 简要介绍几种天然药物中存在的毒蛋白 ,多肽和氨基酸类化合物。对收集到的有关文献资料分析蓖麻毒素、相思子毒素、寄生毒素、蛇毒、蜂毒、蝎毒等毒素的分布 ,化学结构、性质及药理毒性。这类化合物对动物、完整细胞或细胞溶解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生物活性 ,值得进行深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蛋白 多肽 氨基酸 蓖麻毒蛋白 相思豆毒蛋白 Xie寄生毒素 天然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上柏中双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田密 陈树和 +1 位作者 张金亮 陈科力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6期12-13,共2页
研究石上柏中双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乙醇回流提取,聚酰胺柱色谱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纯化得到双黄酮类混合物结晶,利用液质联用法鉴定组成。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试其抗氧化活性,以抗坏血酸作为阳性对照。获得的石上柏双黄... 研究石上柏中双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乙醇回流提取,聚酰胺柱色谱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纯化得到双黄酮类混合物结晶,利用液质联用法鉴定组成。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试其抗氧化活性,以抗坏血酸作为阳性对照。获得的石上柏双黄酮类混合物结晶由穗花杉双黄酮,罗波斯塔双黄酮,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罗波斯塔-4'-甲醚,罗汉松双黄酮A组成,在质量浓度52.3μg/mL时,总双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0%,而抗坏血酸为95.5%。石上柏中双黄酮类对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相对于抗坏血酸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上柏 双黄酮 DPPH自由基 抗氧化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舌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田密 柳阳 陈树和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4期47-49,共3页
目的:研究树舌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对树舌药材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以麦角甾醇为对照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方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水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结果:样品的性状和显微特征明显;薄层... 目的:研究树舌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对树舌药材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以麦角甾醇为对照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方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水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结果:样品的性状和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斑点清晰;10批不同产地树舌的水溶性浸出物为3.7%~10.6%,水分为11.1%~17.1%,总灰分为0.9%~3.2%,酸不溶性灰分为0.0%~0.3%。结论:该研究所建方法简便、准确,为树舌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舌 质量标准 性状鉴别 显微鉴定 薄层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俗环毛蚓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肖继先 陈敬炳 +2 位作者 王先忠 陈洪莲 王崇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86-587,共2页
目的 :对中药通俗环毛蚓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乙醇、乙醚等溶剂提取物 ,用红外光谱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以及氨基酸分析仪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果 :在通俗环毛蚓中测定有琥珀酸、1 8种脂肪酸和 2 0种游离氨基酸。结论 ... 目的 :对中药通俗环毛蚓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乙醇、乙醚等溶剂提取物 ,用红外光谱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以及氨基酸分析仪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果 :在通俗环毛蚓中测定有琥珀酸、1 8种脂肪酸和 2 0种游离氨基酸。结论 :通俗环毛蚓中的脂肪酸可能是其活性成分之一 ;另外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 (含量为 8.62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通俗环毛蚓 氨基酸 红外光谱仪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排毒汤水煎液中4种不同水溶解度有效成分的转移率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闫斌 陈树和 +3 位作者 段雪云 陈洪燕 朱田密 段雨晴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6-352,共7页
目的测定清肺排毒汤水煎液中4种不同水溶解度有效成分的转移率,为其质量控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3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条件测定编号S1~S10清肺排毒汤水煎液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黄芩苷含量,并测定这4... 目的测定清肺排毒汤水煎液中4种不同水溶解度有效成分的转移率,为其质量控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3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条件测定编号S1~S10清肺排毒汤水煎液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黄芩苷含量,并测定这4种成分在所归属饮片中的含量,计算4种成分由饮片至水煎液的转移率,从4种成分中筛选水煎液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结果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转移率为40.99%~52.01%;苦杏仁苷转移率为13.78%~27.68%;黄芩苷转移率为2.67%~6.35%,4种成分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煎液中4种成分含量均在安全有效范围内,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可作为其质量控制指标成分。结论该研究可为清肺排毒汤水煎液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排毒汤 水煎液 水溶解度 含量测定 转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俗环毛蚓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敬炳 王光忠 +1 位作者 陈洪莲 王崇云 《中成药》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5-36,共2页
从通俗环毛蚓[Pheretimavulgaris(chen)](沪地龙),中提取分离得到一白色结晶,经红外光谱鉴定为玻珀酸(Amberacid);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方法,分析鉴定了其中18种脂肪酸,且油酸,花生烯酸和花生四烯酸的含量较高;用氨基酸分... 从通俗环毛蚓[Pheretimavulgaris(chen)](沪地龙),中提取分离得到一白色结晶,经红外光谱鉴定为玻珀酸(Amberacid);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方法,分析鉴定了其中18种脂肪酸,且油酸,花生烯酸和花生四烯酸的含量较高;用氨基酸分析仪鉴定了其中的20种游离氨基酸,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8.6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环毛蚓 琥珀 脂肪酸 氨基酸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炎清栓剂研制及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敬炳 陈洪莲 +2 位作者 王光忠 胡迪 王崇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1999年第9期664-665,共2页
对妇炎清栓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采用 TL C法鉴别了栓剂中的柠檬醛 ,用挥发油测定法测定了栓剂中挥发油的回收率 ,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栓剂中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 。
关键词 妇炎清栓 山苍子挥发油 柠檬醛 小檗碱 薄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瘤康Ⅱ号糖浆的药理学研究
13
作者 汪文杰 黎祥胜 +1 位作者 聂诗明 张丽萍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8-49,共2页
目的 :进行血瘤康Ⅱ号糖浆的部分药效学研究。方法 :利用实验动物模型 ,观察血瘤康Ⅱ号糖浆对大鼠结缔组织肿胀的治疗作用 ,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镇痛作用以及对吞噬细胞的影响。结果 :表... 目的 :进行血瘤康Ⅱ号糖浆的部分药效学研究。方法 :利用实验动物模型 ,观察血瘤康Ⅱ号糖浆对大鼠结缔组织肿胀的治疗作用 ,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镇痛作用以及对吞噬细胞的影响。结果 :表明血瘤康Ⅱ糖浆具有较好的消肿止痛作用 ,能有效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升高 ,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瘤康Ⅱ号糖浆 药理学 动物模型 大鼠 结缔组织肿胀 毛细血管通透性 消肿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瘤康Ⅱ号糖浆质量标准的研究
14
作者 汪文杰 张汉贞 +1 位作者 邹阳 张丽萍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血瘤康Ⅱ号糖浆 质量标准 中药 制首乌 赤芍 薄层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饮片特殊煎煮分类与技术要点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洪燕 陈树和 +7 位作者 闫斌 周从辉 黄正德 杨新建 梁颖 安雅婷 李学林 刘瑞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23-1527,共5页
该文通过查阅、归纳、整理相关文献,将中药饮片特殊煎煮方法分为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另炖)、溶化(烊化)、煎汤代水、其他等7种,并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收录的73味需要进行特殊煎煮中药饮片的煎煮参数等技术要点... 该文通过查阅、归纳、整理相关文献,将中药饮片特殊煎煮方法分为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另炖)、溶化(烊化)、煎汤代水、其他等7种,并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收录的73味需要进行特殊煎煮中药饮片的煎煮参数等技术要点,以期为制定中药汤剂煎煮技术规范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特殊煎煮 先煎 后下 包煎 另煎 溶化 煎汤代水 冲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及根茎类中药汤剂相对密度监测在中药煎煮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从辉 陈洪燕 +5 位作者 朱田密 孙婉瑾 闫斌 陈树和 黄正德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65-969,共5页
目的建立根及根茎类中药汤剂相对密度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研究相对密度监测在中药煎煮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测定根及根茎类中药煎煮的吸水率、得液量、出膏率、相对密度等参数,以相对密度与出膏率的线性回归方程为基础,建立中药... 目的建立根及根茎类中药汤剂相对密度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研究相对密度监测在中药煎煮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测定根及根茎类中药煎煮的吸水率、得液量、出膏率、相对密度等参数,以相对密度与出膏率的线性回归方程为基础,建立中药汤剂相对密度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并以根及根茎类单味中药及部分复方中药煎煮实验进行验证。结果37种常用根及根茎类中药相对密度(Y)对出膏率(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3149×10^-4 X+0.9997,r=0.9601,线性范围在10.85%~69.60%,相对密度对出膏率的线性关系显著,验证实验的大部分结果在数学模型预测区间范围内。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可用于预测根及根茎类中药汤剂煎煮相对密度。相对密度监测作为中药汤剂的质量控制研究具有一定可行性,在中药煎煮质量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相对密度 出膏率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全草花叶类中药煎煮相对密度监测模型探讨中药汤剂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洪燕 高申蓉 +7 位作者 闫斌 周从辉 朱田密 孙婉瑾 高欢 陈树和 李学林 刘瑞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54-958,共5页
目的建立全草花叶类中药煎煮相对密度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探讨中药汤剂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测定使用频次高、具有一定代表性的29种全草花叶类中药的煎煮吸水率、得液量、相对密度、出膏率等关键参数,以相对密度与出膏率的线性回归方程... 目的建立全草花叶类中药煎煮相对密度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探讨中药汤剂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测定使用频次高、具有一定代表性的29种全草花叶类中药的煎煮吸水率、得液量、相对密度、出膏率等关键参数,以相对密度与出膏率的线性回归方程为基础,建立全草花叶类中药复方汤剂相对密度预测区间数学模型;并以单味及7种全草花叶类中药复方煎煮实验测定的相对密度验证该数学模型。结果29种全草花叶类中药煎煮的相对密度(Y)对出膏率(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03 X+1.0002,r=0.9593,线性范围为5.2%~53.3%,相对密度对出膏率的线性关系显著;全草花叶类中药复方汤剂相对密度95%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为:Y预测=(0.0003 X复方+1.0002)±0.002152×√30/29+(X复方-21.2)^2/3793.7,验证实验结果在数学模型预测区间范围内。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可用于预测全草花叶类中药复方汤剂的相对密度,可为中药汤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草花叶类中药 相对密度 出膏率 中药汤剂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地龙的药源调查与商品鉴定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平 叶卯祥 +1 位作者 严宜昌 王克勤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492-495,共4页
经对我国地龙药材的药源调查与商品鉴定,结果表明,地龙的原动物主要有13种和变种。分别隶属于钜蚓科和正蚓科的3个属。其中90%以上的商品地龙来源于药典收载品种参环毛蚓Pherctimaaspergillum(E.perrier)和威廉环毛蚓P.guillelmi... 经对我国地龙药材的药源调查与商品鉴定,结果表明,地龙的原动物主要有13种和变种。分别隶属于钜蚓科和正蚓科的3个属。其中90%以上的商品地龙来源于药典收载品种参环毛蚓Pherctimaaspergillum(E.perrier)和威廉环毛蚓P.guillelmi(Michaelsen)、栉盲坏毛蚓P.pectinifera(Michaelsen)及通俗环毛蚓P.vulgaris(Chien)。其它品种如背暗异唇蚓Allolobophoracaliginosatrapezoides(Ant.Duges)、湖北环毛蚓P.hypeiessis(Michaelsen)、秉前环毛蚓P.praepinguis(Gates)等9种蚯蚓仅在少数地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龙 蚯蚓 商品鉴定 资源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中药饮片调剂注意事项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从辉 陈树和 +4 位作者 陈洪燕 闫斌 黄正德 杨国营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0-1092,I0001,共4页
该文主要探讨特殊煎服方法中药饮片、医疗用毒性中药及有毒中药饮片、麻醉中药饮片、妊娠禁忌中药饮片、具有肝肾毒性中药饮片、需临方炮制中药饮片等6类特殊中药饮片在处方审核、调配、复核、发药等调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出特殊中药... 该文主要探讨特殊煎服方法中药饮片、医疗用毒性中药及有毒中药饮片、麻醉中药饮片、妊娠禁忌中药饮片、具有肝肾毒性中药饮片、需临方炮制中药饮片等6类特殊中药饮片在处方审核、调配、复核、发药等调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出特殊中药饮片调剂应注意的关键技术点,指出做好特殊中药饮片调剂是中药调剂的关键,也是促进中药安全合理用药的必要措施,可为中药调剂人员做好药学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中药饮片 毒性中药饮片 调剂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蜈蚣毒溶血活性试验 被引量:15
20
作者 邓芬 方红 王克勤 《中药材》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6-37,共2页
通过溶血试验对活体少棘蜈蚣,药材少棘蜈蚣和多棘蜈蚣的粗毒进行溶血活性比较。结果表明均有溶血活性,且药材蜈蚣毒活性较活体蜈蚣大大降低,陈药材蜈蚣毒活性较新鲜药材降低一倍,多棘蜈蚣毒活性明显高于少棘蜈蚣。
关键词 溶血活性 毒素 少棘蜈蚣 多棘蜈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