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肝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菁 胡运莲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第1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从肝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加味四逆散加减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多潘立酮。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4w)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 [目的]探讨从肝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加味四逆散加减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多潘立酮。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4w)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90%。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从肝论治 加味四逆散 多潘立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病机特点及证候演变规律探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敏 姜胜攀 罗云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49-51,共3页
在中医古籍文献中,尚无原发性肝癌这一病名,但类似于其临床表现的疾病记载丰富,如"肝积"、"积聚"、"肥气"、"黄疸"、"胁痛"等。当今中医药已成为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深入的理论研究... 在中医古籍文献中,尚无原发性肝癌这一病名,但类似于其临床表现的疾病记载丰富,如"肝积"、"积聚"、"肥气"、"黄疸"、"胁痛"等。当今中医药已成为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深入的理论研究,通过全面分析探讨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变化特征、病变部位、病理因素、证候演变规律、预后转归等,以审证求因,精准辨证,确立正确的基本治则治法要领,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病机 证候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敏 《湖北中医杂志》 2014年第9期32-32,共1页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对北京、天津、四川、广州和西安等地区18-70岁成年人进行的一项随机调查研究表明,慢性便秘的发病率为6.07%[1]。便秘中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以功能性改变为特征的排便障碍称为功能性便秘,它在慢性便秘中占60-65%...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对北京、天津、四川、广州和西安等地区18-70岁成年人进行的一项随机调查研究表明,慢性便秘的发病率为6.07%[1]。便秘中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以功能性改变为特征的排便障碍称为功能性便秘,它在慢性便秘中占60-65%,目前国际上功能性便秘采用最新的 Rome -Ⅲ标准进行诊断[2]。西医主要使用乳果糖、益生菌等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往往不太理想,不良反应较多,且容易产生依赖性,导致肠道神经末梢损害而加重便秘症状[3]。而中西医结合能明显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总体疗效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中西医结合疗法 辨证施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Notch1、Jagged1在胃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蒋丽丽 任勇 +1 位作者 胡嘉琳 高娟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00-404,432,共6页
目的研究Wnt和Notch通路分子β-catenin、Notch1、Jagged1在胃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浅表性胃炎(n=30)、低级别上皮内瘤变(n=3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n=30)及胃癌的胃镜活检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标本中β-cate... 目的研究Wnt和Notch通路分子β-catenin、Notch1、Jagged1在胃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浅表性胃炎(n=30)、低级别上皮内瘤变(n=3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n=30)及胃癌的胃镜活检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标本中β-catenin、Notch1、Jagged1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β-catenin、Notch1、Jagged1在浅表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癌4种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随病变级别的加重均逐渐上调(P<0.05),且三者表达水平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β-catenin、Notch1、Jagged1在胃癌变过程中的表达逐级上调,且三者可能互相协同,共同促进胃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癌前病变 Β-CATENIN NOTCH1 JAGGE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林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3148-315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旨在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治SA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医院消化内科2007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SAP患者的病历,调查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抗菌药物使用:包括用药目的、名... 目的回顾性分析2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旨在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治SA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医院消化内科2007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SAP患者的病历,调查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抗菌药物使用:包括用药目的、名称、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给药途径、联用情况、发生感染和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引起感染的菌群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球菌属引发的感染最为多见,分别占29.5%、18.0%、16.4%;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主要包括:头孢类占28.9%、硝基咪唑类占17.3%、喹诺酮类占11.8%及青霉素类占8.2%;在用药目的中,预防用药最多,占44.8%,给药时间4~18d,平均给药(8.4±3.3)d。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以达到安全、合理、经济、有效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感染 抗菌药物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961例胃息肉内镜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蒋丽丽 任勇 高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464-466,488,共4页
目的分析常见类型胃息肉的内镜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部战区总医院2016-01/2019-06月经内镜诊断并经病理证实为胃息肉的患者资料。结果共纳入961例息肉患者,其中男331例(34.44%),女630例(65.56%),平均年龄(53.5±12.6)岁。... 目的分析常见类型胃息肉的内镜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部战区总医院2016-01/2019-06月经内镜诊断并经病理证实为胃息肉的患者资料。结果共纳入961例息肉患者,其中男331例(34.44%),女630例(65.56%),平均年龄(53.5±12.6)岁。最常见的3种病理类型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年龄、性别、息肉数目分布及癌前病变发生率在上述3种息肉类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位置分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率在3种息肉类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及炎性息肉均好发于胃体,胃底腺息肉多发于胃底;炎性息肉Hp感染率明显高于增生性及胃底腺息肉。结论息肉类型与其好发位置、Hp感染状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内镜 病理 幽门螺杆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