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皮质素样激酶1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荣会蓉 周金成 +1 位作者 夏思 杨凡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1620-1623,共4页
目的:探究双皮质素样激酶1(DCLK1)在神经母细胞瘤(NB)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为NB的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术中取其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即为NB组和癌旁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CLK1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CLK1水... 目的:探究双皮质素样激酶1(DCLK1)在神经母细胞瘤(NB)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为NB的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术中取其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即为NB组和癌旁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CLK1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CLK1水平;分析DCLK1表达水平与NB患儿临床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DCLK1表达水平与NB患儿术后3年生存情况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影响NB患儿术后3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相比,NB组DCLK1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DCLK1表达与NB患儿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大小、肿瘤部位、危险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有关(P<0.01)。对患儿进行术后3年时间的随访,DCLK1阳性表达组3年内累积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DCLK1表达是影响NB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NB组织DCLK1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NB患儿临床特征及术后3年生存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双皮质素样激酶1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2
2
作者 李建木 李琼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4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设为哮喘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5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哮喘组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总IgE含量。结果:哮...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4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设为哮喘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5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哮喘组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总IgE含量。结果:哮喘组急性发作期CD3+CD4+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Ig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缓解期较急性发作期显著改善(P<0.01),但与对照组仍有显著差异(P<0.01);随访1年期间,哮喘发作次数得分平均(3.56±1.07)分,发作严重程度得分平均(5.19±2.47)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总IgE含量与哮喘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0.562,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含量降低,总IgE含量升高,两者在哮喘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免疫球蛋白E T淋巴细胞 免疫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小儿哮喘发病及细胞因子、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5
3
作者 缪华 刘晓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小儿哮喘发病及细胞因子、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85例患儿作为哮喘组并进一步根据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分为哮喘-RSV组、哮喘-AV组、哮喘-PIV组、哮喘-IFV组、单纯哮喘... 目的:研究不同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小儿哮喘发病及细胞因子、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85例患儿作为哮喘组并进一步根据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分为哮喘-RSV组、哮喘-AV组、哮喘-PIV组、哮喘-IFV组、单纯哮喘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7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肺功能仪测定气道功能参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结果:哮喘各组患儿的FEV1/FVC、FEF25、FEF50、FEF75水平以及血清中IL-2、IFN-γ、TGF-β1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外周血中Th1、Treg细胞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中IL-4、IL-5、IL-17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h2、Th17细胞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哮喘-RSV组、哮喘-IFV组患儿的FEV1/FVC、FEF25、FEF50、FEF75水平以及血清中IL-2、IFN-γ、TGF-β1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外周血中Th1、Treg细胞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单纯哮喘组,血清中IL-4、IL-5、IL-17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h2、Th17细胞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单纯哮喘组;哮喘-AV组、哮喘-PIV组患儿的上述指标与单纯哮喘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SV、IFV感染能够影响气道功能及CD4+T细胞亚群的平衡,进而促进哮喘病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呼吸道病毒 气道功能 CD4^+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哮喘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对气道重塑、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晓蓉 缪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085-1087,1091,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对气道重塑、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哮喘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小儿41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入院治疗的单纯哮喘小儿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CT测定两组右上叶尖段(RB1)...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对气道重塑、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哮喘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小儿41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入院治疗的单纯哮喘小儿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CT测定两组右上叶尖段(RB1)、左下叶后基底段(LB10)气道重塑参数,测定血清气道重塑指标、炎症因子含量。结果:观察组RB1、LB10的LA、WA、T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中气道重塑指标TGF-β1、Smad3、PⅠNP、PⅢNP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血清中炎症指标IL-4、IL-5、TNF-α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可加重哮喘患儿气道重塑及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呼吸道病毒 气道重塑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0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凡 高娣 胡秀芬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8期801-802,共2页
目的观察二磷酸果糖(FDP)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二磷酸果糖(FDP)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磷酸果糖 丹参注射液 复方 病毒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出院哮喘患儿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顾永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6期113-115,119,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出院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即将出院的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的症状控制、家长病情管理能力、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出院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即将出院的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的症状控制、家长病情管理能力、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且家长的疾病认知、情绪管理、症状管理、用药依从性等症状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情感功能、活动评分、症状以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提高哮喘患儿出院后的遵医行为,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哮喘患儿 生活质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汤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痰、吸氧及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钠(2~6岁:4 mg/d,7~13...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痰、吸氧及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钠(2~6岁:4 mg/d,7~13岁:5mg/d)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肺活量(FVC)、最高呼气流速变异率(PEER)],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嗜酸性粒细胞、血清IgE]及哮喘症状(ACT)评分量表、哮喘生命质量量表(AQLQ)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喘息缓解时间为(2.6±1.4)d、咳嗽缓解时间为(3.6±1.4)d、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为(3.7±1.6)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显效率(68.18%)高于对照组的45.45%(P〈0.05),肺功能指标(FEV1、FVC、PEER)优于对照组(P〈0.05),IL-18、IL-12、嗜酸性粒细胞、IgE测定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评分[(24.7±3.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1.3±3.8)分](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轻、中度支气管哮喘能够尽快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小儿 支气管哮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川崎病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高娣 《中国医药》 2007年第11期650-651,共2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KD)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至2006年住院的43例川崎病患儿,并根据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典型川崎病组(25例)和非典型川崎病组(1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的损害情况。结果典型川崎病组皮...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KD)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至2006年住院的43例川崎病患儿,并根据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典型川崎病组(25例)和非典型川崎病组(1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的损害情况。结果典型川崎病组皮疹、结膜充血、口唇皲裂、颈淋巴结肿大、指趾端脱皮均达80%~90%;非典型川崎病组最常见为皮疹,其次为唇红皲裂及手足硬肿脱皮,球结膜充血相对少见,颈淋巴结肿大最少见,主要症状中具备4项有9例(50%),3项有6例(30%);冠状动脉损害7例,其中其型川崎病组5例,非典型川崎病组2例。结论非典型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有不完全相同的临床表现,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川崎病 非典型川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必特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发作期儿童哮喘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凡 姜毅 《医学新知》 CAS 2006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可必特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发作期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急性发作期哮喘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可必特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氨茶碱和氢化考的松静脉滴注,两组常规治疗和疗... 目的探讨可必特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发作期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急性发作期哮喘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可必特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氨茶碱和氢化考的松静脉滴注,两组常规治疗和疗程相同。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症状及PEF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必特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发作期儿童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必特 普米克令舒 雾化吸入 儿童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铋钾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抗氧化应激反应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凡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年第2期240-242,共3页
目的观察枸橼酸铋钾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疗效及其抗氧化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从我院儿内科中选取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儿60例,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和枸橼酸铋钾组,前者给予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后者在前者的治... 目的观察枸橼酸铋钾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疗效及其抗氧化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从我院儿内科中选取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儿60例,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和枸橼酸铋钾组,前者给予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后者在前者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枸橼酸铋钾。并对两组中MDA、SOD、NO、LPO等氧化应激因子水平和疗效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枸橼酸铋钾组的总有效率为96.97%,优于奥美拉唑组(P<0.05);枸橼酸铋钾组的MDA、SOD、NO、LPO分别为(4.26±0.43)μmol/L、(118.30±13.47)μmol/L、(71.12±9.87)μmol/L、(0.070±0.004)U/mg,明显优于治疗前,且与奥美拉唑组比较,MDA、LPO明显降低,SOD、NO明显升高(P<0.05)。结论枸橼酸铋钾不仅能有效根除机体的H.pylori,同时亦能有效降低患儿MDA、LPO水平,而上调SOD、NO水平,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铋钾 消化性溃疡 小儿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选苯巴比妥负荷量静注治疗新生儿惊厥:附26例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闵仲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2-183,共2页
我科于1991年1月至1992年10月,对不同病因和不同类型的新生儿惊厥,首选负荷量苯巴比妥静注,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苯巴比妥负荷量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26例,男20例,女6例。日龄<... 我科于1991年1月至1992年10月,对不同病因和不同类型的新生儿惊厥,首选负荷量苯巴比妥静注,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苯巴比妥负荷量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26例,男20例,女6例。日龄<7天16例,≥7天1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苯巴比妥 静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玲玲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1期179-181,共3页
目的分析研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地塞米松磷... 目的分析研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地塞米松磷酸钠静脉滴注,研究组接受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氧气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疗效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研究组心率恢复正常、咳嗽消失、湿啰音消失、哮鸣音消失、气促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CD4^+/CD8^+、CD4^+、CD3^+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IFN-γ高于对照组,IL-4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考虑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可促进症状改善,显著控制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水平,疗效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氧气雾化吸入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缪华 何勇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2期139-142,共4页
目的分析研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1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溴己新治疗,研究组接受盐酸... 目的分析研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1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溴己新治疗,研究组接受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以及发热、肺部啰音、气促等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呼吸频率、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疾病可考虑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此方式可提升疗效,且安全性高,促进症状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肺炎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辅助 肺部啰音 患儿呼吸频率 气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黄疸治疗新体会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琼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3期3464-3465,共2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优劣性。方法选取新生儿黄疸80例(均为足月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包括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天数和... 目的探讨间歇性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优劣性。方法选取新生儿黄疸80例(均为足月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包括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分析二者的差异。结果两种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在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减少。结论间歇性蓝光照射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均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是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疗程短,住院费用少,患儿家属容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间歇性蓝光照射 持续性蓝光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对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晓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7期131-134,共4页
目的分析研讨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1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接受蒙脱石散... 目的分析研讨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1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接受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疗效,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呕吐消失、腹痛消失、大便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可考虑联合蒙脱石散和金双歧片药物,疗效突出,促进症状改善速度,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腹泻 金双歧片 蒙脱石散 治疗疗效 临床效果 儿科多发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建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9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和药物治疗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3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 目的:观察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和药物治疗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3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咳嗽、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接受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患儿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 机械振动排痰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玲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4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9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9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HR、RR、SpO2)、血清心肌酶指标(AST、LDH、CK-MB)、睡眠质量(PSQI)。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HR、RR、血清心肌酶指标、睡眠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血清心肌酶指标、HR、RR、SpO2,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血清心肌酶指标 睡眠质量 1 6-二磷酸果糖 临床各项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干扰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80例
18
作者 李志新 艾志龙 许春仿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12期768-769,共2页
目的 :观察α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疗效。方法 :16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80例。治疗组除综合治疗 ,包括药物 (人工冬眠 )、物理降温 (冰枕 )、止惊、脱水、防治感染外 ,给予α 干扰素 10 0万U ,im ,qd ... 目的 :观察α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疗效。方法 :16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80例。治疗组除综合治疗 ,包括药物 (人工冬眠 )、物理降温 (冰枕 )、止惊、脱水、防治感染外 ,给予α 干扰素 10 0万U ,im ,qd ,治疗至体温正常后停药 ,α 干扰素治疗 3~ 7d ,平均 5 .7d ;对照组仅给予综合治疗。观察两组症状、体征、后遗症、病死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昏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在退热时间以及嗜睡、颈强的改善等方面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病死率 (5 .0 % )较对照组病死率 (17.5 % )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α 干扰素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治疗 流行性乙型脑炎 疗效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母细胞瘤临床细胞病理学分析
19
作者 李琼林 康劲松 +1 位作者 李建木 许玉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3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Wilms瘤)的临床表现、细胞病理学特征,提高临床上对该瘤的识别水平。方法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2例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细胞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例1,男,4岁,左腋下及右腹股沟可...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Wilms瘤)的临床表现、细胞病理学特征,提高临床上对该瘤的识别水平。方法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2例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细胞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例1,男,4岁,左腋下及右腹股沟可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各1枚;腹部隆起可触及包块,细胞病理学检查:针吸标本为血性颗粒状,镜下见猩红色均质物背景,较多小圆形肿瘤细胞,少许小梭形细胞;细胞病理学诊断:小细胞型肿瘤(考虑肾母细胞瘤)。例2,女,3岁半,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腹部可触及包块,细胞病理学检查,送检标本为鱼肉状,镜下见均质物背景,见大量弥漫排列的小圆形细胞,少许梭形细胞,可见细胞呈"菊花团"样;细胞病理学诊断:未分化恶性肿瘤(考虑肾母细胞瘤)。结论运用细胞病理学诊断小儿肾母细胞瘤较为少见,需要积累经验,还应注意与神经母细胞瘤、Ewing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区分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临床 细胞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治疗紫癜性肾炎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建木 《北方药学》 2016年第3期92-92,共1页
目的:探究在紫癜性肾炎患儿的治疗中增加雷公藤多苷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09年7月~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紫癜性肾炎患儿36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8例行一般治疗,研究组18例加用雷公藤多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免疫... 目的:探究在紫癜性肾炎患儿的治疗中增加雷公藤多苷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09年7月~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紫癜性肾炎患儿36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8例行一般治疗,研究组18例加用雷公藤多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免疫分子水平及疾病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CD28、CD11a、B7-2、CD11b、CD54、CD18等免疫分子水平相比对照组有所好转,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TGF-β1、IGF1、HGF等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相比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结论:对紫癜性肾炎加用雷公藤多苷进行治疗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及相关细胞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雷公藤多苷 免疫功能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