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左室心脏瓣膜病49例围术期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涛 林称意 +3 位作者 罗卫民 刘华 张群献 郭家龙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总结大左室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大左室心脏瓣膜病患者49例,术前均行心脏超声检查明确心脏病变情况;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对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主动脉瓣置换... 目的总结大左室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大左室心脏瓣膜病患者49例,术前均行心脏超声检查明确心脏病变情况;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对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部分患者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左房折叠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4.08%),原因分别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室性心律失常(1例)。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有室性心律失常,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出血。其余47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大左室心脏瓣膜病患者病情重,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积极行术前准备,改进手术技术,注重心肌保护,术后加强管理,可改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左室 心脏瓣膜病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杂交和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华 张军 +5 位作者 刘斌 黄开伟 张群献 罗玲 王静 原野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观察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联合开窗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2012年4月~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81例,根据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方法不同分为开窗TEVAR组(47例... 目的观察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联合开窗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2012年4月~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81例,根据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方法不同分为开窗TEVAR组(47例)和杂交TEVAR组(34例)。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特点、手术情况、并发症及生存结局。结果两组病人均无死亡及截瘫,开窗TEVAR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8±27)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7.5±2.1)天,术后疼痛发生率为17%;杂交TEVAR组分别为(237±47)分钟、(13.3±3.6)天和4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窗TEVAR组脑梗发生率为4.3%、Ia型内漏发生率6.4%、瞻妄发生率10.6%、肾功能不全发生率14.9%,杂交TEVAR组分别为8.8%、11.8%、23.5%、2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窗TEVAR组植入支架的数目、长度、近远端直径与杂交TEVA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36个月,随访率为90.1%。随访期间开窗TEVAR组全因死亡率为8.5%,夹层近端逆撕裂发生率为4.3%,胸主动脉远端扩张14.9%,二次手术行腔内修复发生率为4.3%,主动脉重塑发生率为74.5%。杂交TEVAR组分别为8.8%,5.9%,17.6%,2.9%,8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杂交TEVAR组相比,开窗TEVAR组改善远期预后,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保留左锁骨下动脉可优先考虑开窗TEV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左锁骨下动脉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开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0例食管癌病人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涛 张立 +4 位作者 徐娟 张群献 原野 林称意 罗卫民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895-897,共3页
目的总结食管癌病人围术期处理经验,提高此类病人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1996~2016我科手术治疗的食管癌病人3200例,按照年份分成2组:1996年1月~2006年1月组(A组)900例,2006年2月~2016年12月组(B组)2300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吻合口瘘、吻... 目的总结食管癌病人围术期处理经验,提高此类病人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1996~2016我科手术治疗的食管癌病人3200例,按照年份分成2组:1996年1月~2006年1月组(A组)900例,2006年2月~2016年12月组(B组)2300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乳糜胸发生率,围术期死亡率以及术后5年生存率。结果 A组病人术后吻合口瘘50例,吻合口狭窄60例,乳糜胸70例,围术期死亡26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28.0%。B组病人术后吻合口瘘52例,吻合口狭窄72例,乳糜胸88例,围术期死亡30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35%。结论个体化、规范化的外科治疗,可降低食管癌病人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5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外科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KLF4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及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华松 徐兰兰 +5 位作者 张军 郭家龙 林称意 原野 曾敏 程栋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0-44,共5页
目的探究KLF4调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增殖及上皮间质转化(EMT)发生的作用机制,为NSCLC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LF4在癌旁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细胞水平检测KLF4在癌细胞和正常细胞... 目的探究KLF4调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增殖及上皮间质转化(EMT)发生的作用机制,为NSCLC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LF4在癌旁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细胞水平检测KLF4在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中的表达差异,过表达KLF4检测对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及EMT相关标志物的影响。结果 KLF4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且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细胞水平检测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上调KLF4的表达抑制了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同时抑制EMT相关的间充质标志物的表达,促进上皮标志物的表达。结论过表达KLF4能够抑制NSCLC增殖及E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F4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PN14对食管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华松 徐兰兰 +5 位作者 张军 郭家龙 林称意 原野 曾敏 程栋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4(PTPN14)对食管癌的抑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转染PTPN14质粒过表达食管癌细胞EC9706中PTPN14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检测其过表达效果;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过表达PTPN14对EC9...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4(PTPN14)对食管癌的抑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转染PTPN14质粒过表达食管癌细胞EC9706中PTPN14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检测其过表达效果;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过表达PTPN14对EC9706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PTPN14对EC9706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PTPN14对YAP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转染PTPN14质粒可上调食管癌细胞系EC9706中PTPN14的表达;过表达EC9706细胞中PTPN14可以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过表达EC9706中PTPN14可以下调细胞中YAP的表达水平。结论 PTPN14可通过下调YAP,阻滞食管癌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4 YAP 增殖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中采用左颈部T形全机械侧侧吻合术吻合对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严会志 张军 +2 位作者 林称意 程栋梁 郭家龙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左颈部T形全机械侧侧吻合术(T-type full mechanical lateral anastomosis,TSA)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拟实施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10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4例... 目的探讨左颈部T形全机械侧侧吻合术(T-type full mechanical lateral anastomosis,TSA)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拟实施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10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4例。试验组采用TSA吻合术,对照组采用圆形管状吻合器端侧吻合。对比两组的手术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吻合口狭窄发生情况、吻合口面积。结果试验组手术吻合时间为(17.4±2.1)分钟,对照组为(25.8±3.0)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8±2.0)天与(14.3±2.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率为12.96%,低于对照组的3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发生率1.85%,对照组为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吻合口面积为(2.17±0.30)cm^2,对照组为(1.90±0.28)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中采用TSA可有效缩短吻合术时间、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尤其是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颈部 T形全机械侧侧吻合术 食管癌 圆形管状吻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和间断缝合在腔镜食管癌管状胃制作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强 林称意 +2 位作者 罗卫民 徐利强 郭家龙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943-946,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缝合用于腔镜食管癌管状胃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等方面的优势,评价该缝合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腔镜治疗的食管癌病人7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试验组... 目的探讨连续缝合用于腔镜食管癌管状胃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等方面的优势,评价该缝合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腔镜治疗的食管癌病人7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试验组采用普里灵连续缝合包埋胃切缘,对照组采用慕丝线间断缝合包埋胃切缘。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7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管状胃代食管手术。试验组和对照组管状胃制作时间分别为(9.17±1.51)分钟、(17.40±1.14)分钟,总手术时间分别为(162.60±8.61)分钟、(165.51±7.82)分钟,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量分别为(175.43±70.89)ml、(216.57±94.1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管状胃长度、管状胃宽度、术中失血量、术后第1天胃管引流量、术后胃液颜色变化时间、乳糜胸、声音嘶哑、肺部感染、吻合口瘘、术后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缝合用于术中管状胃的包埋可明显减少管状胃制作的时间,缩短整体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第一天胸腔引流量,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缝合 腔镜手术 管状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高龄肺癌患者术后有效咳嗽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云云 申权威 王汉生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4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高龄肺癌患者术后有效咳嗽、咳痰的具体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科室收治的140例高龄肺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结构化访谈,将所得数据导入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影响高龄... 目的探讨影响高龄肺癌患者术后有效咳嗽、咳痰的具体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科室收治的140例高龄肺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结构化访谈,将所得数据导入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影响高龄肺癌患者术后有效咳嗽的主要原因有:未掌握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42.86%);咳痰无力(40.71%);焦虑、恐惧心理(6.43%);咳嗽咳痰目的不清楚(5.71%);护士未给予帮助(4.29%)。依据影响有效咳嗽的不同原因采取护理措施后,患者状况大为好转,反馈满意率为97.14%,基本达到有效咳嗽的目标。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健康宣教、协助有效咳嗽、术后镇痛、心理护理),可以提升高龄患者对咳嗽咳痰的认识、增加配合度、减轻焦虑恐惧心理、增强信心,有助于患者掌握有效咳嗽的方法,及时将痰液排出体外,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肺癌 术后 有效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