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团风县金鸡坳金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红亮 邹院兵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8年第1期23-29,共7页
团风县金鸡坳金矿区位于湖北省大崎山穹窿南西缘,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垂向上具有金银矿化向金银多金属矿化转变的特征。矿区储矿构造主要为北西向和近东西向脆性断裂,且其不同方向次级断裂构造的交汇部位为矿化富集有利部位。矿区... 团风县金鸡坳金矿区位于湖北省大崎山穹窿南西缘,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垂向上具有金银矿化向金银多金属矿化转变的特征。矿区储矿构造主要为北西向和近东西向脆性断裂,且其不同方向次级断裂构造的交汇部位为矿化富集有利部位。矿区金成矿事件与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地表及深部地质、地球化学异常显示,祝家冲矿段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深部可能存在工业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前景 断裂构造 地球化学异常 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 祝家冲矿段 金鸡坳金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厦铺-杨芳林隐伏型地热田地质特征及成因模式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强 石德强 +3 位作者 肖友发 徐江嬿 赵子良 洪标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3年第1期57-64,共8页
湖北省厦铺—杨芳林地热田为钻孔揭露的一处中深层隐伏型地热田。该地热田位于杨芳林背斜轴部,奥陶系上统黄泥岗组—中-上统宝塔组灰岩、中统宁国组砂岩及下统留咀桥组灰岩构成热储层,上覆志留系泥质粉砂岩及页岩为热储盖层,为自然增温... 湖北省厦铺—杨芳林地热田为钻孔揭露的一处中深层隐伏型地热田。该地热田位于杨芳林背斜轴部,奥陶系上统黄泥岗组—中-上统宝塔组灰岩、中统宁国组砂岩及下统留咀桥组灰岩构成热储层,上覆志留系泥质粉砂岩及页岩为热储盖层,为自然增温的低温传导型地热。在地热地质条件、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分析基础上,结合最新物探、钻孔岩性与测温数据,从“源、通、储、盖”方面探讨地热田成因模式。研究认为该地热田具远源补给、深层循环、裂隙赋水、盖层聚热的特点。尝试建立了地热田概念模型,可为该地热田合理开发利用及进一步勘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隐伏型地热田 赋存特征 成因模式 咸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浅析
3
作者 吴龙 刘红亮 +3 位作者 陈松林 吴飞 舒蓉 余江浩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1年第4期490-493,共4页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贯穿城市发展建设的全过程,既是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支撑,也是未来地质工作的发展方向。围绕省内各城市规划建设运行、转型升级、防灾减灾等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地质问题,结合湖北省城市地质工作需求,提...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贯穿城市发展建设的全过程,既是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支撑,也是未来地质工作的发展方向。围绕省内各城市规划建设运行、转型升级、防灾减灾等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地质问题,结合湖北省城市地质工作需求,提出湖北省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总体思路,建议开展好国土空间适宜性调查评价、地质灾害调查、自然资源与生态地质调查、地质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撑系统建设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调查 问题及需求 工作建议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麻城双庙关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
4
作者 曾小华 刘嘉 +2 位作者 徐江嬿 杜文洋 刘雷 《矿产勘查》 2020年第9期1845-1852,共8页
双庙关金矿床是湖北麻城地区新发现的金矿床,位于桐柏—大别构造带内。矿体赋存于北东向—北东东向破碎蚀变带中,局部产于近东西向的石英脉中,矿体产状及品位稳定,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矿次之。矿体围岩主要为片麻状二长... 双庙关金矿床是湖北麻城地区新发现的金矿床,位于桐柏—大别构造带内。矿体赋存于北东向—北东东向破碎蚀变带中,局部产于近东西向的石英脉中,矿体产状及品位稳定,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矿次之。矿体围岩主要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其次为变辉长岩脉。通过研究双庙关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找矿方向为北东向破碎带内发育的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变质地质体。通过双庙关金矿与卸甲沟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对比,认为两者同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方向认识对开拓桐柏—大别金矿找矿思路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找矿方向 双庙关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大冶黄龙山—双港口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晶 朱柳琴 +7 位作者 卢鹏 闫芳 刘博 魏克涛 蔡恒安 王宇 姚艳桥 黄婉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3期503-511,共9页
通过对黄龙山—双港口地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分析,探讨黄龙山—双港口地区元素含量、分布及组合,将区内元素分为Cu-Pb-Zn-Au-Ag-As-Sb中低温组合和W-Sr-Co-Mo高温组合,发现石英闪长岩、栖霞组中Cu、Au、Ag、Pb成矿可能性最大。... 通过对黄龙山—双港口地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分析,探讨黄龙山—双港口地区元素含量、分布及组合,将区内元素分为Cu-Pb-Zn-Au-Ag-As-Sb中低温组合和W-Sr-Co-Mo高温组合,发现石英闪长岩、栖霞组中Cu、Au、Ag、Pb成矿可能性最大。通过计算各元素异常下限,圈定3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结合地质物探综合分析圈定王家洞和刘家垄2处重点找矿靶区,其中刘家垄找矿靶区钻探工程验证发现铜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综合异常 找矿靶区 湖北大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南方山地区万家岭锂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伟杰 尹近 +6 位作者 刘红亮 陈松林 石德强 张文胜 孙广进 罗率 孔孟境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5期526-532,543,共8页
万家岭锂矿是近年来鄂南地区发现的一处小型锂矿床。基于矿区普查工作,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并浅析矿床成因,指出下步找矿方向。结果表明,该矿床位于幕阜山岩体北缘、方山背斜核部,矿体呈脉状产出于近EW向F 9断裂破碎带中,含矿岩性为构造碎... 万家岭锂矿是近年来鄂南地区发现的一处小型锂矿床。基于矿区普查工作,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并浅析矿床成因,指出下步找矿方向。结果表明,该矿床位于幕阜山岩体北缘、方山背斜核部,矿体呈脉状产出于近EW向F 9断裂破碎带中,含矿岩性为构造碎裂岩、碎裂板岩、变质粉砂岩和煌斑岩等,伴随硅化、褪色化等蚀变,矿石矿物为锂绿泥石。初步分析认为该矿床主要受近EW向断裂带控制,可能与南部的幕阜山岩体及区内冷家溪群变质岩存在成因联系,成因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指出已发现矿体的深部及西部走向方向、F 9断裂的次级平行断裂分布区是成矿有利地段,建议在这些地段部署进一步的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家岭锂矿 构造蚀变岩型 找矿方向 方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公山岩体南缘娘娘顶铍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潜力分析
7
作者 宋威方 邹院兵 +4 位作者 徐加林 陈松林 熊扬福 刘兴平 付胜波 《黄金》 CAS 2024年第7期80-87,共8页
娘娘顶铍矿床位于桐柏—大别成矿带之鸡公山岩体南缘,矿区内新元古代至中生代中酸性岩体(脉)发育,岩性以二长片麻岩、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岩等为主。矿体形态复杂,总体以分叉状向北西向和北东东向两侧展布;矿体在地表呈透镜状,围岩为娘... 娘娘顶铍矿床位于桐柏—大别成矿带之鸡公山岩体南缘,矿区内新元古代至中生代中酸性岩体(脉)发育,岩性以二长片麻岩、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岩等为主。矿体形态复杂,总体以分叉状向北西向和北东东向两侧展布;矿体在地表呈透镜状,围岩为娘娘顶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黄麦岭岩组变质岩地层。在细致的野外调查基础上,对娘娘顶铍矿床开展了系统的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矿物学和矿相学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矿床成因,构建矿床成矿模式,总结成矿规律,梳理找矿方向,为开展下一步找矿勘查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公山岩体 娘娘顶 铍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南地区湄港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8
作者 聂金诚 李巍 +5 位作者 吴金昊 李泉 陈松林 江杨银 黄伟杰 陈鸣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6期658-664,共7页
湄港锑矿是鄂南大幕山和方山矿田以外新发现的小型锑矿床。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查明湄港锑矿地质特征,阐述其找矿意义。该矿床位于通山复向斜南翼,矿体呈透镜状、脉状赋存于新滩组二段与三段层间破碎带的硅化构造角砾岩带中,矿石矿物... 湄港锑矿是鄂南大幕山和方山矿田以外新发现的小型锑矿床。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查明湄港锑矿地质特征,阐述其找矿意义。该矿床位于通山复向斜南翼,矿体呈透镜状、脉状赋存于新滩组二段与三段层间破碎带的硅化构造角砾岩带中,矿石矿物为辉锑矿,Sb平均品位为0.51%~1.32%,伴随硅化、黄铁矿化等围岩蚀变,为中低温热液型锑矿。湄港锑矿作为鄂南新地区、新层位中发现的锑矿,拓展了鄂南锑矿找矿空间,建议加强通山复向斜及外围地区的锑矿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湄港锑矿 新滩组层间破碎带 找矿标志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北鹰咀山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6
9
作者 尤静静 吴昌雄 +6 位作者 陈松林 蒋之飞 陈松 刘锐 屠江海 彭辉 杨年浩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79-286,共8页
鹰咀山锰矿床产出在桐柏—大别造山带中,目前已发现有4条锰矿(化)体,其产出受控于红安群黄麦岭组和七角山组。本文基于矿区锰矿勘查工作和室内观察、测试研究相结合等手段,对研究区含矿岩系(建造)特征、矿体及矿石矿物特征、成矿过程和... 鹰咀山锰矿床产出在桐柏—大别造山带中,目前已发现有4条锰矿(化)体,其产出受控于红安群黄麦岭组和七角山组。本文基于矿区锰矿勘查工作和室内观察、测试研究相结合等手段,对研究区含矿岩系(建造)特征、矿体及矿石矿物特征、成矿过程和找矿标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鹰咀山锰矿为沉积变质型矿床,锰矿(化)体主要赋存在黄麦岭组云母石英片岩夹硅质(有时含少量泥质)大理岩建造的岩性段中;矿石类型主要为片岩型锰矿石和大理岩型锰矿石,矿石中锰矿物主要为硬锰矿、软锰矿、菱锰矿、锰白云石和黑锰矿等;初步认为锰矿的形成经历了沉积、变质改造和次生氧化富集的成矿阶段;含锰硅质大理岩和含锰云母石英片岩可作为该地区锰矿的典型找矿标志,该标志对鄂东北地区锰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咀山锰矿 沉积变质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鄂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南张海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恒 李欢 +5 位作者 戴进玲 徐江嬿 陈松林 于炳飞 张旦 李连支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4-1007,共14页
张海金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鄂东南矿集区殷祖岩体东南缘,是赋存于沉积岩中的浸染型金矿床。为明确该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在区内开展了典型矿床研究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研究表明,矿区赋矿地层为志留系新滩组含炭质粉砂岩及页岩;... 张海金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鄂东南矿集区殷祖岩体东南缘,是赋存于沉积岩中的浸染型金矿床。为明确该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在区内开展了典型矿床研究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研究表明,矿区赋矿地层为志留系新滩组含炭质粉砂岩及页岩;矿体受NEE向背斜和断裂构造联合控制;成矿与闪长玢岩关系密切,由近及远发育Cu-(Fe)→Au-Sb→Pb-Ag-Au成矿元素组合分带和矽卡岩型、微细浸染型、热液交代型等矿化类型分带。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以Au、As、Sb、Ag为主,各元素含量变化趋势较一致且峰值明显,能有效指示矿化带(体)的存在。据此建立了张海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经验证找矿效果良好,能较好地指导鄂东南美人尖-张海-凤头成矿带同类型金矿床的勘查和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土壤地球化学 找矿模型 张海金矿床 鄂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台西缘天井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红亮 江为民 曾小华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8年第2期200-208,共9页
天井坝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台西缘,为川滇黔南北向铅锌成矿带北段新发现的中型铅锌矿床。根据最新的矿床勘查成果,详细分析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认为铅锌矿受地层和构造双重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改造型,该类型铅锌矿床是... 天井坝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台西缘,为川滇黔南北向铅锌成矿带北段新发现的中型铅锌矿床。根据最新的矿床勘查成果,详细分析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认为铅锌矿受地层和构造双重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改造型,该类型铅锌矿床是扬子地台西缘铅锌矿聚区中最具找矿潜力的矿床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台西缘 铅锌矿 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地管理现状及新测绘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冰清 《智能城市》 2020年第15期43-44,共2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国土资源利用及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为了确保我国土地管理状况良好性,增强相应管理工作落实效果,则需要对其现状加以分析,并通过对新测绘技术应用方面的充分考虑,获取利用价值大的测绘成果,从...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国土资源利用及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为了确保我国土地管理状况良好性,增强相应管理工作落实效果,则需要对其现状加以分析,并通过对新测绘技术应用方面的充分考虑,获取利用价值大的测绘成果,从而实现测绘事业的长效发展,避免出现土地资源浪费及测绘结果不准确等问题,满足其科学管理要求.基于此,文章将对我国土地管理现状及新测绘技术的应用进行系统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现状 新测绘技术 应用 长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柏-大别造山带麻城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空间展布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江嬿 曾小华 +2 位作者 刘嘉 杜文洋 刘雷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年第2期180-183,共4页
湖北省麻城地区隶属于桐柏大别造山带,该区至今已发现多个与造山作用相关的金矿床。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及室内资料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区金矿形成于同碰撞伸展构造及推覆构造阶段,早期北西西向剪切构造系统控制了区内含金建造(双庙关、东... 湖北省麻城地区隶属于桐柏大别造山带,该区至今已发现多个与造山作用相关的金矿床。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及室内资料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区金矿形成于同碰撞伸展构造及推覆构造阶段,早期北西西向剪切构造系统控制了区内含金建造(双庙关、东湾、郑家塘等)及岩浆岩的展布,后期又叠加了北东向剪切构造,形成格状展布的格局。区内金矿被北东向剪切带分为西、中、东3个矿化集中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金矿床 空间展布 桐柏大别造山带 麻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建始县建业镇土壤有机质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飞 刘红亮 +4 位作者 万能 陈曦 邓杰 方臣 朱正勇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年第4期615-619,共5页
以湖北省建始县建业镇行政区内158个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及其对应反射率光谱为数据源,对土壤有机质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通过九点加权平均滤波对光谱曲线进行噪声去除,对噪声去除后的反射率光谱进行包络线去除、倒数变换、对数变换、指... 以湖北省建始县建业镇行政区内158个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及其对应反射率光谱为数据源,对土壤有机质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通过九点加权平均滤波对光谱曲线进行噪声去除,对噪声去除后的反射率光谱进行包络线去除、倒数变换、对数变换、指数变换、一阶微分等12种数学变换,然后将反射率光谱与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取敏感波段,并基于包络线去除提取敏感波段范围内的吸收深度、吸收高度、吸收高差、吸收谷面积、吸收位置等特征参数,提取的特征参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将敏感波段作为入选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建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拟合模型。结果表明,经过倒数一阶微分变换后反射率光谱对土壤有机质最为敏感;经过相关性分析后得到两个对土壤有机质敏感的波段范围分别是600~800 nm、2185~2223 nm;通过敏感波段包络线去除的光谱曲线及光谱特征曲线的结果观察到在2133~2268 nm有一个可能的吸收谷;在敏感波段范围内所提取的特征参数中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为敏感的是吸收谷左面积;基于敏感波段的倒数一阶微分变换的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对土壤有机质的拟合结果最好,决定系数R 2为0.785,总均方根误差RMSE为0.523。可利用遥感高光谱快速、大区域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光谱特征提取 包络线去除 多元逐步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南铜山口外围饶家山小岩体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宁宁 徐江嬿 +1 位作者 张小波 刘俊安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铜山口铜(钼)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鄂东南矿集区,为典型的矽卡岩—斑岩型复合型矿床,其成矿作用与铜山口花岗闪长斑岩体密切相关。在铜山口外围存在大量中酸性小岩体,部分小岩体与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关系密切。对铜山口外围饶家山地... 铜山口铜(钼)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鄂东南矿集区,为典型的矽卡岩—斑岩型复合型矿床,其成矿作用与铜山口花岗闪长斑岩体密切相关。在铜山口外围存在大量中酸性小岩体,部分小岩体与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关系密切。对铜山口外围饶家山地区的五个小岩体、岩脉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定年结果显示,五处小岩体、岩脉年龄分别为(141.5±1.1)Ma、(148.5±2.8)Ma、(142.5±1.1)Ma、(140.9±1.5)Ma、(141.4±1.4)Ma。研究结果表明,小岩体与铜山口的花岗闪长斑岩体几乎是同时形成的,相当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同时,在小岩体及岩脉调查中发现铜金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等现象。因此,铜山口外围小岩体同样具有形成斑岩型铜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岩体 锆石U-PB定年 斑岩型矿床 铜山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麻城两路口钨矿区断裂控矿性研究及找矿方向探讨
16
作者 陈松林 曾小华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9年第3期300-304,共5页
湖北麻城两路口地区新发现两路口钨矿床和双庙关金矿床,显示该区域成矿条件优越。所发现的矿体均赋存于构造蚀变带内,断裂对矿体的控制是其主要因素。不同方向的断裂均较发育,且具有不同的形成机理,是成矿流体运移、储矿场所。着重研究... 湖北麻城两路口地区新发现两路口钨矿床和双庙关金矿床,显示该区域成矿条件优越。所发现的矿体均赋存于构造蚀变带内,断裂对矿体的控制是其主要因素。不同方向的断裂均较发育,且具有不同的形成机理,是成矿流体运移、储矿场所。着重研究两路口钨矿区内断裂控矿性及找矿方向,从目前已控制的钨矿体及断裂蚀变带的含(控)矿性来看,(近)EW向最好,其次为NE-SW向和NNE向;齐头山—单尖沟一带发育的(近)EW向、NE-SW向断层构造蚀变带、周家湾地区发育的EW向、NE-SW向构造蚀变带以及纯阳山—周家湾一带发育的(近)EW向构造蚀变带是寻找钨矿的有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控矿特征 找矿方向 白钨矿 麻城两路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红安县雨台山银多金属矿区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
17
作者 华二 张旦 +5 位作者 戴进玲 岑志辉 蒋型义 徐江嬿 陈松林 刘红亮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2期371-377,共7页
雨台山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别山地区大悟宣化店—麻城乘马岗银铜金成矿带中段,是与大别山造山带有关的银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NW向断裂破碎带和近EW向石英脉中,受断裂控制明显。近矿围岩主要为压碎石英岩和碎裂二长浅粒岩,围岩蚀... 雨台山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别山地区大悟宣化店—麻城乘马岗银铜金成矿带中段,是与大别山造山带有关的银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NW向断裂破碎带和近EW向石英脉中,受断裂控制明显。近矿围岩主要为压碎石英岩和碎裂二长浅粒岩,围岩蚀变以硅化、钾化、叶蜡石化为主。开展了矿区钻孔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分析了Au、Ag、Cu、Pb、Zn、As、Sb、W、Sn、Mo共10种元素。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元素组合特征。通过与成矿元素分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建立了符合矿区的深源流体成矿模式,并对矿床深部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成矿带 银多金属矿 原生晕地球化学 矿化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王家坝一带白垩系含锗岩系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18
作者 向萌 吕登 +2 位作者 陈松林 卢金祥 肖蛟龙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2年第6期734-740,共7页
宜昌王家坝一带的白垩系地层中发育锗矿化。以该区含锗岩系为研究对象,解析其地层结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浅析锗富集特征与找矿潜力,为该区部署进一步锗矿勘查工作提供依据。研究表明,锗矿主要赋存于白垩系下统五龙组二段第二岩性层灰... 宜昌王家坝一带的白垩系地层中发育锗矿化。以该区含锗岩系为研究对象,解析其地层结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浅析锗富集特征与找矿潜力,为该区部署进一步锗矿勘查工作提供依据。研究表明,锗矿主要赋存于白垩系下统五龙组二段第二岩性层灰绿色薄—中层状含沥青泥质粉砂岩中,含锗沥青主要呈条带状、叶片状顺岩层产出。五龙组属冲积扇相扇中亚相辫状水道微相和漫溢微相沉积,构成至少4个辫状水道—漫溢微相沉积旋回,其中五龙组二段第二岩性层属漫溢微相,先后经历了洪泛沉积和暴露沉积环境,在走向上呈透镜状产出。宜昌斜坡地带含锗岩系出露完整、延伸稳定、规模较大,且含沥青岩石选冶工艺简单,因此区域上具备良好的锗矿找矿潜力。建议加强五龙组二段沉积微相研究,以漫溢微相浅水沉积部位为主要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矿 含锗沥青 五龙组 沉积相 冲积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北鹰咀山锰矿床的矿物学与地球化学: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代吉祥 陈松林 +4 位作者 陈松 刘兴平 邹院兵 杨振 刘锐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3-515,共13页
鄂东北地区红安群地层里广泛发育锰矿床(如鹰咀山、四方山-团山沟和孙冲等锰矿床),目前对该类锰矿床的成因研究相对较为薄弱。本文以鄂东北地区鹰咀山锰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论述其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对其进行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鄂东北地区红安群地层里广泛发育锰矿床(如鹰咀山、四方山-团山沟和孙冲等锰矿床),目前对该类锰矿床的成因研究相对较为薄弱。本文以鄂东北地区鹰咀山锰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论述其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对其进行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认为鹰咀山锰矿床属于沉积变质型锰矿床。其形成后经抬升剥蚀至地表,遭受了表生氧化作用。锰成矿过程可分为3个期次:第1期为沉积成岩成矿期,锰矿物由菱锰矿、锰方解石及锰白云石组成;第2期为变质改造期,锰矿物主要由重结晶菱锰矿、黑锰矿及锰铝榴石等矿物组成;第3期为表生氧化期,锰矿物则主要由硬锰矿、软锰矿及锰钡矿等矿物组成。鹰咀山锰成矿物质来源应主要来自火山喷发和海底热液喷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床 矿物学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鹰咀山 鄂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异常信息的鄂东北四方山地区沉积变质型锰矿找矿预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川 石文杰 +3 位作者 朱建东 徐江嬿 陈松 李艳军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4-196,共13页
为系统开展鄂东北地区锰矿找矿预测,以四方山地区典型沉积变质型锰矿床为重点解剖对象,结合高精度磁法测量异常信息,查明磁异常与锰矿床(体)的空间对应关系。四方山地区锰矿床主要以层状或似层状赋存于新元古代红安岩群黄麦岭岩组(Pt_(3... 为系统开展鄂东北地区锰矿找矿预测,以四方山地区典型沉积变质型锰矿床为重点解剖对象,结合高精度磁法测量异常信息,查明磁异常与锰矿床(体)的空间对应关系。四方山地区锰矿床主要以层状或似层状赋存于新元古代红安岩群黄麦岭岩组(Pt_(3) h)中,含锰岩系为一套含火山物质、泥质、粉砂质碎屑沉积岩夹碳酸盐岩,属于陆源碎屑-碳酸盐岩系。含锰岩系因含少量磁铁矿等铁氧化物而多与1∶5万磁法测量中高强度磁异常套合,但也有部分位于正负磁异常梯度带上。1∶5万磁法总梯度模量中锰矿化富集地段往往与中-低值区(尤其是线性梯度带)对应。基于矿床地质特征、磁法测量资料的二次开发及野外调查成果,在四方山地区圈定了四个找矿靶区。其中四方山矿区北侧找矿靶区Ⅰ经TC160揭露一层锰矿体,厚度2.53 m,Mn平均品位为14.63%;四方山矿区内找矿靶区Ⅱ北段经探槽TC140揭露两层锰矿体,第一层厚1.63 m,Mn平均品位达24.57%;第二层厚0.98 m,Mn品位为16.73%;南段经探槽TC114揭露一层锰矿体,厚度1.32 m,Mn平均品位为17.60%。团山沟矿区东南部找矿靶区Ⅳ经地质路线调查也发现了锰矿化体,显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磁法测量 总梯度模 沉积-变质型锰矿 找矿预测 鄂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