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手术机器人精准导航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廖永成 张明 +1 位作者 徐俊华 张奕 《骨科》 CAS 2023年第5期428-433,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精准导航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采用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法治疗的30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根据术中是否使用... 目的探讨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精准导航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采用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法治疗的30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机器人辅助置钉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置钉,男7例,女8例,年龄为(48.67±7.83)岁;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置钉,男6例,女9例,年龄为(48.60±7.71)岁。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结果本研究共置入90枚空心螺钉,每例病人置入3枚空心螺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7个月。观察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56.93±5.65)min vs.(69.87±3.96)min,(12.73±1.28)次vs.(18.87±2.47)次,(12.60±1.80)m L vs.(25.53±2.39)mL,(8.67±1.18)d vs.(10.87±1.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病人髋部疼痛明显缓解,骨折均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病人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C”型臂X线机监视下置钉相比,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可以显著缩短病人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病人术中透视次数和术中失血量,更有利于病人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机器人 空心螺钉 内固定 中青年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余铖灏 成伟益 +2 位作者 刘盾 杨洪平 胡冰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609-620,共12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PSF)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截至2020年5月所发表关于PPSF与OPSF治疗...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PSF)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截至2020年5月所发表关于PPSF与OPSF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文献,所得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和评估,使用RevMan5.3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估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AVH)、置钉不当率和感染率。结果通过筛选共有30篇文献符合标准,其中随机对照试验4篇,病例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26篇,共1913例。PPSF组共955例,OPSF组共95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PSF组术后近期、远期VAS和术后感染率均优于OPSF组(P<0.001,P<0.001,P=0.050);常规透视辅助下PPSF组手术时间少于OPSF组(P<0.001),但导航辅助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两组术后近期和远期Cobb角、AVH以及术后AVH矫正量损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0,P=0.550,P=0.060,P=0.260),PPSF组术后Cobb角矫正量和Cobb角矫正量损失均小于OPSF组(P<0.001,P=0.003);常规透视辅助下PPSF组与OPSF组置钉不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0),但是导航辅助下PPSF组低于OPSF组(P<0.001)。结论PPSF与OPSF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PPSF失血更少,手术时间更短,疼痛改善更好,术后感染率更低,置钉准确性和影像学结果与OPSF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回弹皮套式瓶塞穿刺器用于静脉输液
3
作者 李杨 《中国临床护理》 2017年第1期68-68,共1页
目前,国内各个医院静脉输液均采用一次性输液器,但在频繁更换输液瓶时,易造成污染.为解决输液续瓶操作中污染的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回弹皮套式瓶塞穿刺器,介绍如下.
关键词 输液 静脉内 穿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后内侧入路修复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 被引量:5
4
作者 丁帆 陶圣祥 +6 位作者 阿米特 简超 张海涛 刘国狮 许刚 刘鸿 孙文晋 《解剖与临床》 2013年第6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膝后内侧入路修复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胭动脉损伤的技术要领。方法:采用仰卧位膝后内侧入路修复胫骨平台骨折并胭动脉损伤18例,其中胭动脉直接吻合10例、血管桥接8例;胫骨平台骨折均行有限内固定辅以外固定架固定。结果:术... 目的:探讨膝后内侧入路修复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胭动脉损伤的技术要领。方法:采用仰卧位膝后内侧入路修复胫骨平台骨折并胭动脉损伤18例,其中胭动脉直接吻合10例、血管桥接8例;胫骨平台骨折均行有限内固定辅以外固定架固定。结果:术后14例小腿全部存活,4例出现部分坏死。骨折愈合9例,延迟愈合9例;骨折愈合时间3-17个月,平均6.9个月。18例均获随访,时间为0.5~2.5a,平均1.1a。其中14例于6个月后恢复行走功能,步态基本正常;4例因小腿前外侧肌群坏死出现足下垂内翻畸形,二期行踝关节融合术后均恢复行走功能,步态基本正常。结论:膝后内侧入路简单、安全、显露好,是修复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胭动脉损伤的理想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后内侧入路 膝关节 腘动脉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 外固定支架
原文传递
绵羊脊柱不同节段硬脊膜的结构及力学特点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成伟 杨新乐 +5 位作者 蓝旭 张洪 王明 张亚强 徐雅洁 甄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2-238,共7页
目的了解绵羊颈、胸、腰段硬脊膜的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为人工硬脊膜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取5只成年雄性白绵羊,处死后取C_5、T_(10)和L_3平面的硬脊膜分别行组织学HE染色观察内部结构并测量硬脊膜厚度,扫描电镜观察硬脊膜内外表面... 目的了解绵羊颈、胸、腰段硬脊膜的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为人工硬脊膜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取5只成年雄性白绵羊,处死后取C_5、T_(10)和L_3平面的硬脊膜分别行组织学HE染色观察内部结构并测量硬脊膜厚度,扫描电镜观察硬脊膜内外表面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硬脊膜内部结构并测量各部位硬脊膜胶原纤维直径。取C_6、C_7、T_(11)、T_(12)、L_4、L_5平面的硬脊膜行单轴生物力学测试,测量样本的断裂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结果 HE染色示颈、胸、腰段硬脊膜厚度逐渐递减,分别为(268.19±15.91)、(198.16±27.25)、(103.74±21.54)μ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示,硬脊膜内表面胶原纤维较多,细胞较少;外表面则细胞分布较多,且细胞均沿纵轴方向拉伸。透射电镜观察示,硬脊膜内部胶原纤维板层状交织排列,板层内胶原纤维同向排列,板层间胶原纤维相互垂直。颈、胸、腰段硬脊膜胶原纤维直径分别为(68.04±21.00)、(64.54±20.64)、(60.36±19.65)n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轴生物力学测试显示,颈段硬脊膜轴向和横向的弹性模量、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段和腰段轴向各指标均显著大于横向(P<0.05)。组间比较:颈、胸、腰段硬脊膜的轴向和横向弹性模量、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颈、胸、腰段逐渐减小趋势。颈、胸段硬脊膜轴向弹性模量与横向弹性模量比值显著小于腰段(P<0.05);颈、胸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绵羊硬脊膜从头侧向尾侧厚度依次减小;硬脊膜内表面胶原纤维分布较多、细胞较少,而外表面被细胞覆盖;硬脊膜内部胶原纤维板层交替排列,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生物力学特点,且从头侧向尾侧各向异性生物力学特点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 结构 力学特征 绵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