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探讨血清IgE过敏原检测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1
1
作者
查琳
董质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450-45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IgE过敏原检测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观察组)血清IgE水平及吸入过敏原(phaditop)、食物过敏源(fx5E)进行检测,并对照60例正常儿童各项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IgE平均...
目的探讨血清IgE过敏原检测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观察组)血清IgE水平及吸入过敏原(phaditop)、食物过敏源(fx5E)进行检测,并对照60例正常儿童各项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IgE平均检测结果为(7.3±2.0)IU/mL,对照组IgE平均检测结果为(0.28±0.02)IU/mL,观察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入过敏原(Phaditop)及食入性过敏原(Fx5E)阳性率分别为3.33%、5.00%,对照组吸入过敏原(Phaditop)及食入性过敏原(Fx5E)阳性率分别为3.33%、3.33%,两组吸入过敏原及食入过敏原阳性率对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IgE水平上升是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一个主要特点,本次研究未见过敏原阳性率变化,过敏原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关联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IgE过敏原检测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局灶性脑白质损伤早产儿MRI的特征演变及MRI分型与神经发育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查琳
刘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3期2099-2102,共4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白质损伤(PWMD)早产儿磁共振成像(MRI)的特征演变及MRI分型与神经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该院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55例PWMD患儿作为观察组,并按照病灶的数量及分布...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白质损伤(PWMD)早产儿磁共振成像(MRI)的特征演变及MRI分型与神经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该院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55例PWMD患儿作为观察组,并按照病灶的数量及分布将观察组分为观察1组(点状损伤,31例)、观察2组(簇状损伤,13例)和观察3组(线状损伤,11例)。对观察组各组患儿行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观察患儿近期MRI变化。采用第三版贝莉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Ⅲ)评价各组新生儿神经发育情况,并分析PWMD程度与神经发育的关系。结果:MRI首次检查,观察组共有9例DWI表现为强信号,MRI正常;34例DWI表现为强信号,MRI表现为T1强信号,伴或不伴T2低信号;12例DWI正常,MRI表现为T1强信号,伴或不伴T2低信号。21例MRI复查患儿中点状损伤5例,病灶完全消失;簇状损伤6例,其中4例病灶完全消失,2例发展成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线状损伤10例,其中6例病灶完全消失,4例发展成PVL。新生儿出生后观察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观察1组MDI、PDI评分高于观察2组和观察3组(P〈0.05);观察2组MDI、PDI评分高于观察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白质损伤程度与神经发育存在相关性;通过分析PWMD患儿的MRI特征,可以初步评估PWMD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白质损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神经发育情况
原文传递
儿童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
21
3
作者
查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5期2381-238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治疗措施对儿童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共收治122例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治疗措施对儿童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共收治122例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化痰及止咳等对症处理措施,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口服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炎性指标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X线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白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CRP、ESR及IL-6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肺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0)、用力肺活量(FVC)及呼气峰流速(P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呼出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FEF5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患儿,除常规对症处理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外,还应当给予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治疗,以改善患儿肺功能,减轻体内全身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大叶性肺炎
糖皮质激素
大环内酯类
原文传递
题名
探讨血清IgE过敏原检测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1
1
作者
查琳
董质冰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儿科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450-451,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血清IgE过敏原检测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观察组)血清IgE水平及吸入过敏原(phaditop)、食物过敏源(fx5E)进行检测,并对照60例正常儿童各项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IgE平均检测结果为(7.3±2.0)IU/mL,对照组IgE平均检测结果为(0.28±0.02)IU/mL,观察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入过敏原(Phaditop)及食入性过敏原(Fx5E)阳性率分别为3.33%、5.00%,对照组吸入过敏原(Phaditop)及食入性过敏原(Fx5E)阳性率分别为3.33%、3.33%,两组吸入过敏原及食入过敏原阳性率对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IgE水平上升是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一个主要特点,本次研究未见过敏原阳性率变化,过敏原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关联有待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血清IgE过敏原检测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意义
分类号
R725.6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局灶性脑白质损伤早产儿MRI的特征演变及MRI分型与神经发育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查琳
刘伟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儿科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
医院
新生
儿科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3期2099-210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000261〕
文摘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白质损伤(PWMD)早产儿磁共振成像(MRI)的特征演变及MRI分型与神经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该院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55例PWMD患儿作为观察组,并按照病灶的数量及分布将观察组分为观察1组(点状损伤,31例)、观察2组(簇状损伤,13例)和观察3组(线状损伤,11例)。对观察组各组患儿行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观察患儿近期MRI变化。采用第三版贝莉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Ⅲ)评价各组新生儿神经发育情况,并分析PWMD程度与神经发育的关系。结果:MRI首次检查,观察组共有9例DWI表现为强信号,MRI正常;34例DWI表现为强信号,MRI表现为T1强信号,伴或不伴T2低信号;12例DWI正常,MRI表现为T1强信号,伴或不伴T2低信号。21例MRI复查患儿中点状损伤5例,病灶完全消失;簇状损伤6例,其中4例病灶完全消失,2例发展成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线状损伤10例,其中6例病灶完全消失,4例发展成PVL。新生儿出生后观察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观察1组MDI、PDI评分高于观察2组和观察3组(P〈0.05);观察2组MDI、PDI评分高于观察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白质损伤程度与神经发育存在相关性;通过分析PWMD患儿的MRI特征,可以初步评估PWMD的预后。
关键词
局灶性脑白质损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神经发育情况
Keywords
Punctate white matter damag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Neural development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儿童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
21
3
作者
查琳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儿科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5期2381-2383,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治疗措施对儿童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共收治122例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化痰及止咳等对症处理措施,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口服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炎性指标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X线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白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CRP、ESR及IL-6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肺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0)、用力肺活量(FVC)及呼气峰流速(P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呼出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FEF5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患儿,除常规对症处理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外,还应当给予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治疗,以改善患儿肺功能,减轻体内全身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支原体
大叶性肺炎
糖皮质激素
大环内酯类
分类号
R725.6 [医药卫生—儿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探讨血清IgE过敏原检测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意义
查琳
董质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局灶性脑白质损伤早产儿MRI的特征演变及MRI分型与神经发育相关性分析
查琳
刘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
4
原文传递
3
儿童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治疗
查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
2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