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科手术与TAE治疗肝血管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朱丽萍 周程 +1 位作者 王芳 张忱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6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CHL)患者采取外科及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肝血管瘤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均采取外科手术与TAE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并发症...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CHL)患者采取外科及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肝血管瘤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均采取外科手术与TAE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并发症进行重点护理干预。2组患者均进行2年随访,观察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出血、胸腔积液与隔下积液、感染等)发生率,以及随访2年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治愈率及随访2年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外科手术与TAE治疗肝血管瘤术后并发症较多,加强临床护理干预,重点针对并发症进行预防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外科手术 经导管动脉栓塞 术后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体会 被引量:5
2
作者 龚昭 周程 +3 位作者 W.J.KARCZ 胡思安 阮剑 严白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37例患者均经脐单孔入路腹腔镜操作,完成胆囊切除26例,肝囊肿开窗术7例,阑尾切除术4例。结果 3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6.6min,术后未置引流管、无出血、腹脓肿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37例患者均经脐单孔入路腹腔镜操作,完成胆囊切除26例,肝囊肿开窗术7例,阑尾切除术4例。结果 3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6.6min,术后未置引流管、无出血、腹脓肿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2周复查无明显脐部手术瘢痕。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外科技术在胆囊切除、肝囊肿开窗以及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且美容效果好,术后疼痛轻。虽然较传统腹腔镜外科技术而言存在着相对难度较大、手术器械需完善等问题,仍是一种有创新性的手术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手术 单孔 腹腔镜 内镜技术 胆囊切除术 肝囊肿开窗术 阑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和七氟醚麻醉用于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苏醒质量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进 龚昭 +1 位作者 丰新民 熊飞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55-1157,1161,共4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和七氟醚麻醉对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异丙酚组(n=50),给予芬太尼、阿曲库铵、异丙酚行麻醉诱导,异丙酚、瑞芬太尼维... 目的探讨异丙酚和七氟醚麻醉对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异丙酚组(n=50),给予芬太尼、阿曲库铵、异丙酚行麻醉诱导,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七氟醚组(n=50):给予芬太尼、阿曲库铵、七氟醚行麻醉诱导,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围手术期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状态,术后麻醉恢复时间,疼痛、呕吐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时,血压、心率均升高(P<0.05),七氟醚组较异丙酚组升高较低(P<0.05);七氟醚组麻醉后苏醒时间较异丙酚组快(P<0.05),两组疼痛、呕吐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七氟醚用于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麻醉诱导和维持,具有血液动力学平稳,苏醒快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膜透析管 麻醉 异丙酚 七氟醚 苏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处理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曾志武 陆元友 +6 位作者 向代成 代年富 尹加浩 李兵 胡思安 朱忠超 龚昭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2003年10月~2010年9月行LC时发现Mirizzi综合征22例,对术中诊断、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按Csendes分型,Ⅰ型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2003年10月~2010年9月行LC时发现Mirizzi综合征22例,对术中诊断、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按Csendes分型,Ⅰ型13例,Ⅱ型6例,Ⅲ型2例,Ⅳ型1例。14例完成LC,均为Ⅰ~Ⅱ型病例。中转开腹手术8例。术前行ERCP检查7例,均未发生胆管损伤;术中胆管损伤6例,2例行胆管端端吻合术,4例行胆管瘘口修补术。1例Ⅳ型分离困难中转开腹,胆总管中下段缺失行胆肠吻合术,T管支撑引流术,术后半年拔除T管后,患者有反复发热症状,经保守治疗1年后症状不能完全缓解,再次手术行肝脏右后叶切除术及肝门部胆管成形+胆肠吻合内引流术。结论 Mirizzi综合征诊断困难,腹腔镜手术时易发生胆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前ERCP有利于明确诊断,减少并发症;部分Ⅰ~Ⅱ型患者可以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根据术中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MIRIZZI综合征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胆管梗阻的内镜治疗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兵 曾志武 +1 位作者 朱忠超 龚昭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58-960,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技术在恶性胆管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56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行鼻胆管引流、内置管和金属支架置入术。结果全组56例患者共计进行内镜操作68例次,总有效率(满意组加一般组)为87.2%。其中,中、低位胆管梗阻者治疗有... 目的探讨内镜技术在恶性胆管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56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行鼻胆管引流、内置管和金属支架置入术。结果全组56例患者共计进行内镜操作68例次,总有效率(满意组加一般组)为87.2%。其中,中、低位胆管梗阻者治疗有效率为94.0%,高位胆管梗阻治疗有效率70.6%。结论内镜治疗恶性胆管梗阻是一种较好的姑息性解除胆管梗阻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适合于无根治可能的恶性胆管梗阻,可有效地控制黄疸,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基本可替代姑息性胆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胆管梗阻 内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心理疏导需求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朱丽萍 汪珊珊 罗志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4期177-178,182,共3页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癌的微创有效术式,且临床应用率不断提高,但患者对其相关认知程度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其心理状态及相关疏导需求程度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心理方面的异常又极大影响其治疗态度及治疗效果,因此对此类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癌的微创有效术式,且临床应用率不断提高,但患者对其相关认知程度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其心理状态及相关疏导需求程度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心理方面的异常又极大影响其治疗态度及治疗效果,因此对此类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心理疏导需求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掌握极为必要[1-2]。本研究就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心理疏导需求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心理疏导需求程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切除术联合抗病毒治疗肝癌合并乙肝病毒感染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超 龚昭 胡思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1期64-65,共2页
探讨根治切除术联合抗病毒治疗肝癌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的临床效果。100例肝癌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按照HBV-DNA水平不同分成高病毒复制组和低病毒复制组(以HBV-DNA载量为105拷贝/ml为标准),每组又分为抗病毒组和未抗病毒治疗组,比较... 探讨根治切除术联合抗病毒治疗肝癌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的临床效果。100例肝癌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按照HBV-DNA水平不同分成高病毒复制组和低病毒复制组(以HBV-DNA载量为105拷贝/ml为标准),每组又分为抗病毒组和未抗病毒治疗组,比较4组在肝功能、HBV-DNA水平、并发症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性。结果显示,抗病毒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明显好转,HBV-DNA水平明显低于未抗病毒治疗,住院时间、费用费用和并发症均优于未抗病毒者;但低病毒复制组在并发症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优于高病毒复制组。结果表明,抗病毒结合根治切除术能改善肝癌合并HBV感染肝功能和病毒指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切除术 抗病毒 肝肿瘤 乙肝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手术切除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苏瑛 龚昭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1306-1308,共3页
目的分析经手术切除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复发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0年6月54例在我科经手术治疗的小肝癌患者进行回归性分析,入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平均随访27.2个月,以肿瘤复发或转移作为... 目的分析经手术切除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复发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0年6月54例在我科经手术治疗的小肝癌患者进行回归性分析,入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平均随访27.2个月,以肿瘤复发或转移作为终点事件,通过单因素及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48例患者获得随访截至至今,3例患者失访,随访率为94.1%。10例患者死亡,27例复发或转移,肝内复发21例,4例肝内复发伴肺转移,1例脑转移,1例骨转移,术后总体(overall survival,OS)生存时间为5~71个月,中位OS时间为30个月,1、3年总体生存率为97.2%、82.1%;无瘤(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生存时间为2~73个月,中位DFS时间为24个月,1、3年无瘤生存时间为70.2%、54.2%。将19项因素分别纳入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门脉癌栓,肿瘤直径超过3 cm,肿瘤多发,术中输血超过600 mL是影响小肝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小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较好,无瘤生存时间受门脉癌栓,肿瘤直径超过3 cm,肿瘤多发,术中输血超过600 mL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预后 肝切除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刀刺伤的腹腔镜临床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程 夏辉 +3 位作者 李福强 龚昭 胡思安 阮剑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11-1313,共3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在腹部刀刺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7月~2010年8月,接受腹腔镜诊断与治疗的腹部刀刺伤患者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凡存在休克征象、腰背部外伤、合并严重的颅脑损伤以及既往腹部手术史者均视为腹腔镜探查... 目的评估腹腔镜在腹部刀刺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7月~2010年8月,接受腹腔镜诊断与治疗的腹部刀刺伤患者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凡存在休克征象、腰背部外伤、合并严重的颅脑损伤以及既往腹部手术史者均视为腹腔镜探查手术禁忌。结果 36例(50.0%)行非治疗性腹腔镜探查,22例(30.6%)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包括:肝、脾脏外伤出血处理,结肠、胃壁、膈肌修补以及肠系膜、网膜血管损伤止血。共58例(80.5%)患者避免了开腹手术。余14例(19.4%),因显露不佳、操作无法完成或缺乏手术经验而中转开腹。所有腹腔镜诊治病例无死亡,除1例因遗漏小肠损伤外,无其他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技术是诊断和治疗腹部刀刺伤的有效外科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部刀刺伤 创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orkshire幼猪腹腔镜回肠转位手术模型的建立方法与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昭 夏辉 周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90-794,共5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回肠转位手术对Yorkshire幼猪血糖代谢的调节作用并讨论模型建立的方法与体会。方法 10只Yorkshire幼猪均实施腹腔镜回肠转位手术,在术前及术后2周行经十二指肠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连续时间点动物血糖水平绘制成曲线,实... 目的评价腹腔镜回肠转位手术对Yorkshire幼猪血糖代谢的调节作用并讨论模型建立的方法与体会。方法 10只Yorkshire幼猪均实施腹腔镜回肠转位手术,在术前及术后2周行经十二指肠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连续时间点动物血糖水平绘制成曲线,实验数据采用t检验,并观察手术时间、手术中转率、术后死亡率、伤口感染率、肠瘘发生率以及切口疝发生率等。结果所有幼猪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回肠转位术,平均手术时间(107.4±21.5)min,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死亡,无伤口感染、肠瘘及切口疝的发生,且术后第2周平均血糖峰值(12.15±2.61)mmol/L较术前(16.05±2.46)mmol/L(t=2.31,P<0.05)和Sham组(13.33±3.67)mmol/L(t=3.0774,P<0.01)显著降低,术后平均峰值时间(113.75±30.21)min较术前(65.00±32.07)min明显延迟(t=3.1297,P<0.01)。结论在Yorkshire猪大型哺乳类动物模型中,腹腔镜下回肠转位手术能有效调节血糖代谢,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代谢外科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回肠转位手术 猪体模型 血糖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G-E8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阮剑 张家衡 +2 位作者 何凡 周程 李杰宝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1535-153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MFG-E8)水平变化对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价值及相关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38例为观察组,40例体检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MFG-E8、CD6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增... 目的探讨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MFG-E8)水平变化对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价值及相关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38例为观察组,40例体检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MFG-E8、CD6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增殖相关蛋白(Ki67)、CA15-3、CEA的水平。结果观察组MFG-E8、CD68、VEGF、CA15-3、CE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Ki67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FG-E8表达水平与CA15-3、CE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01)。结论临床检测MFG-E8水平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8例
12
作者 张超 龚昭 夏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8期642-643,共2页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行肝血管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回顾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8例,手术时间135±44 min,术中出血430±174 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0.0±10.5 h,术后住院时间3.2±1...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行肝血管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回顾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8例,手术时间135±44 min,术中出血430±174 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0.0±10.5 h,术后住院时间3.2±1.4 d,住院费用6421±992元。治愈7例(88.5%),中转开腹手术1例(12.5%)。术后未发生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及胆汁漏等相关并发症。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前做好相关检查,以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经脐单孔腹腔镜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袖状胃切除术十联合二指肠回肠Ω转位:一种新型的复合型减肥外科术式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程 龚昭 +4 位作者 闵凯 曾志武 杨光耀 夏辉 Wojciech Konrad Karcz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37-1741,共5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实施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及十二指肠回肠Ω转位术(DIOS)对于外科治疗病态肥胖症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对2012年收治的病态肥胖合并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脂女性患者1例,分阶段于同年4月13日实施LSG,随访11个月后于2013... 目的:探讨分阶段实施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及十二指肠回肠Ω转位术(DIOS)对于外科治疗病态肥胖症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对2012年收治的病态肥胖合并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脂女性患者1例,分阶段于同年4月13日实施LSG,随访11个月后于2013年3月12日实施DIOS,分析其手术前后肥胖与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LSG术前、DIOS术前、随访2年,体质量指数(47.6、42.3、31.0 kg/m^2)、体质量(140、125、92 k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3%、5.7%、5.0%),血甘油三酯水平(2.54、1.87、1.26 g/L),总胆固醇水平(2.42、1.89、1.68 g/L)均呈下降表现,且随访2年时患者完全脱离降糖药物治疗。围术期及术后2年内,未发现吻合口瘘、营养不良、脱发、倾倒综合征及胆汁反流等近、远期并发症。结论:LSG联合DIOS具备分阶式减肥组合术式特性,有望在临床上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外科学 减肥手术/方法 胃切除术 十二指肠回肠Ω转位
原文传递
肝胆手术后持续静脉自控镇痛患者的护理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丽萍 卢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851-853,共3页
目的评价术后持续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108例肝胆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56例患者,使用PCIA,辅以综合护理;对照组52例患者,术后使用传统肌内注射止痛剂,辅以常规护理。比较二组镇痛效果、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 目的评价术后持续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108例肝胆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56例患者,使用PCIA,辅以综合护理;对照组52例患者,术后使用传统肌内注射止痛剂,辅以常规护理。比较二组镇痛效果、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42%vs82.69%,P<0.05)。观察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01),也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评分(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6%vs21.15%,χ2=5.9634,P=0.0146)。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21%vs84.62%,P<0.05)。结论在PCIA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并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静脉自控镇痛 肝胆手术 术后综合护理
原文传递
整体护理对肝胆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丽萍 汪珊珊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年第7期887-889,共3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来本院行肝胆手术治疗且术后发生胆瘘的患者100例,在患者知情自愿的情况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肝胆...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来本院行肝胆手术治疗且术后发生胆瘘的患者100例,在患者知情自愿的情况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的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的整体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显著地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引流时间,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肝胆手术 胆瘘 护理效果
原文传递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18
16
作者 闵凯 周程 +1 位作者 任骏 吴彪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8-53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出现补片感染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例补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手术后1例,开放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后1例,开放前入路...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出现补片感染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例补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手术后1例,开放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后1例,开放前入路平片手术后3例,网塞充填式手术后1例。结果:6例患者中,5例经过再次手术取出补片后痊愈,1例经切口冲洗换药处理后二期缝合痊愈。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绝大部分需要二次手术取出补片才能治愈。规范的手术操作以及选择合适的补片是减低补片感染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外科学 疝修补术 无张力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肝癌程序性死亡蛋白-1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7
作者 任倩倩 朱鹏 龚昭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90-2192,共3页
目的筛选肝细胞癌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相关基因及生物学通路.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下载369例肝细胞癌患者转库组测序(RNA-seq)数据,对PD-1相关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进程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 目的筛选肝细胞癌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相关基因及生物学通路.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下载369例肝细胞癌患者转库组测序(RNA-seq)数据,对PD-1相关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进程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并构建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PPI),获得PD-1的关键靶基因,并对这些靶基因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筛选PD-1相关基因174个.功能富集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共涉及239个生物学过程,12种细胞成分和12个分子功能,这些基因主要参与T细胞活化及调节、免疫缺陷、T细胞增殖等.同时筛选出10个肝细胞癌PD-1相关基因的靶基因,其中ZAP70和FASLG的低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0.137±0.118比0.377±0.083,0.204±0.156比0.284±0.106,χ^2=6.900、4.400,P<0.05).结论PD-1相关基因为肝细胞癌免疫治疗提供新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程序性死亡蛋白1 生物信息学 癌症基因组图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