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山丘区坡改梯工程的水土保持与作物增值效益评估与优化——以湖北省丹江口市为例
1
作者 余冰 李璐 +2 位作者 杨伟 罗志邦 张文婷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目的]评估和优化南方山丘区小流域尺度上坡改梯工程的水土保持效益与作物增值经济效益,分析二者之间的权衡关系,为该区坡改梯工程的空间优化布局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基于遥感和空间分析技术,识别丹江口市梯田的空间分布并划定小流域... [目的]评估和优化南方山丘区小流域尺度上坡改梯工程的水土保持效益与作物增值经济效益,分析二者之间的权衡关系,为该区坡改梯工程的空间优化布局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基于遥感和空间分析技术,识别丹江口市梯田的空间分布并划定小流域。结合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模型和实地调查,评估坡改梯工程中水土保持效益与作物产值提升之间的权衡关系,采用线性优化方法搜索多情景下坡改梯工程的最优空间布局。[结果]丹江口市的梯田和坡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以及北部的流域内,这些区域具备更高的水土保持效益及作物增值经济效益总量。对各小流域的空间优化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水土保持效益优先情景下坡改梯工程主要分布于西南部流域;而在作物增值效益优先情景下,坡改梯工程则更集中于中部流域。多情景的线性优化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效益优先与作物增值效益优先间存在显著权衡关系。各情景中最大的水土保持效益为:减少侵蚀量约3.21×10^(6) t,此时作物增值经济效益约为1.78×10^(8)元;最大的作物增值经济效益约为1.87×10^(8)元时,水土保持效益仅为约3.01×10^(6) t。非劣解可以反映二者的权衡关系。[结论]通过线性优化方法合理配置流域内的坡改梯面积,能够显著提升水土保持效益和作物增值经济效益并缓解两者的权衡,为管理部门提供了一系列非劣解的空间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田 水土保持效益 线性优化 小流域 丹江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监管对湖北水土保持工作的实践探索
2
作者 聂斌斌 陈峤致 +1 位作者 杨伟 李璐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5年第1期41-43,共3页
为推进新时代智慧水土保持监管建设,提高人为水土流失防治效能,基于湖北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2020—2022年水利部和湖北省加密遥感监管下发的湖北省内疑似违法违规扰动图斑进行研究,从实施成效、项目类型、合规性情况进行实... 为推进新时代智慧水土保持监管建设,提高人为水土流失防治效能,基于湖北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2020—2022年水利部和湖北省加密遥感监管下发的湖北省内疑似违法违规扰动图斑进行研究,从实施成效、项目类型、合规性情况进行实践分析,提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智慧化监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遥感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水土保持技术服务专家库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小平 聂斌斌 +1 位作者 李璐 杨伟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2年第3期22-25,共4页
湖北省水土保持技术服务专家库是为水土保持提供技术咨询、评审、验收等工作的重要平台,本文根据湖北省水土保持技术服务专家库建设和管理资料,对湖北省水土保持技术服务专家库专家成员现状、管理与应用情况等进行分析,探讨新形势下湖... 湖北省水土保持技术服务专家库是为水土保持提供技术咨询、评审、验收等工作的重要平台,本文根据湖北省水土保持技术服务专家库建设和管理资料,对湖北省水土保持技术服务专家库专家成员现状、管理与应用情况等进行分析,探讨新形势下湖北省水土保持技术服务专家库在专家补充更新、加强学习培训、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技术素养格局等方面提出一些想法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专家库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林下植被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4
作者 赵辉 董世康 +2 位作者 杨伟 李璐 余冰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3,共12页
[目的]研究湖北省林下植被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该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植被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通过样地调查并结合DeepLabV3~+语义分割方法提取了2022年度湖北省28个样方点每半月的林下绿叶植被盖... [目的]研究湖北省林下植被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该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植被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通过样地调查并结合DeepLabV3~+语义分割方法提取了2022年度湖北省28个样方点每半月的林下绿叶植被盖度及林下枯落物盖度。基于此,采用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分析空间位置、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气候条件等4类驱动因子对林下绿叶植被盖度变化的作用。[结果]林下枯落物盖度月度变化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且各个样方点上林下枯落物盖度时空差异性较大;而林下绿叶植被盖度则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不同植被类型下的林下绿叶植被盖度存在明显差异,通常经济林和针叶林的林下绿叶植被盖度高于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且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林下绿叶植被盖度差异较小。随机森林回归模型预测性能最好,均方根误差(RMSE)为11.072 3,决定系数(R^(2))为0.732。[结论]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显示同期气温、NDVI和过去1个月的降水量是林下绿叶植被盖度时空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植被盖度 驱动因素 时空变化 机器学习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的空间优化布局 被引量:5
5
作者 杨伟 王剑 +1 位作者 李璐 周颖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6期114-119,共6页
[目的]对湖北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空间优化布局进行探究,为该区水土保持监测系统的完善、水土保持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支撑。[方法]收集湖北省土壤侵蚀相关资料,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开展湖北省土壤侵蚀强度分级评价,在此基础上应用尺度理... [目的]对湖北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空间优化布局进行探究,为该区水土保持监测系统的完善、水土保持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支撑。[方法]收集湖北省土壤侵蚀相关资料,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开展湖北省土壤侵蚀强度分级评价,在此基础上应用尺度理论对监测站点进行空间优化布局,并对优化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结果]经过优化研究,湖北省共需布设86个监测点,其中一级尺度12个监测点,二级尺度26个监测点,三级尺度布设48个监测点。经泰森多边形验证,优化后的站点布设合理,控制突出,层次分明。[结论]湖北省丹江口水库周边山地丘陵水质维护保土区、南阳盆地及大洪山丘陵保土农田防护区和鄂渝山地水源涵养保土区水土流失严重,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密度;江汉平原及周边丘陵农田防护人居环境维护区等地区水土流失轻微,可适当减少水土流失监测站点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站点 优化布局 泰森多边形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智慧水土保持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伟 卢继苟 +2 位作者 李璐 聂斌斌 王小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5期5-9,共5页
湖北省水土保持信息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经过20多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服务于社会和行业管理的水土保持信息化体系,“3S”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全省水土保持领域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但是与“智慧水土保持”的目标相比,在信息采集感知... 湖北省水土保持信息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经过20多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服务于社会和行业管理的水土保持信息化体系,“3S”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全省水土保持领域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但是与“智慧水土保持”的目标相比,在信息采集感知、网络通信能力、资源整合共享、业务应用水平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对湖北省水土保持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了水土保持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智慧水土保持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智慧水土保持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优化布局与升级改造 被引量:3
7
作者 杨伟 高超 +2 位作者 李璐 郭文慧 余冰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11期51-53,共3页
当前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有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新任务对水土保持监测的需求.2016年湖北省率先启动了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优化布局与升级改造工作,一方面结合全国水土... 当前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有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新任务对水土保持监测的需求.2016年湖北省率先启动了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优化布局与升级改造工作,一方面结合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和重点防治区划分对现有监测点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另一方面结合各区域水土流失地块分布规律对各监测点径流小区坡度、土地利用、植物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统一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监测点升级改造,配置自动化监测设备,开发相关信息系统,实现监测点降雨、径流、泥沙等的自动化、信息化监测.对湖北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优化布局与升级改造的基本思路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测网络 优化布局 升级改造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璐 吴遵雄 +3 位作者 杨伟 张祖莲 聂斌斌 李丹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7年第3期57-60,共4页
全面总结分析了湖北省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和湖北省水利信息化的形势和要求,结合湖北省自身特点,提出了湖北省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和目标,系统梳理了基础设施、数据库、应用支撑体系... 全面总结分析了湖北省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和湖北省水利信息化的形势和要求,结合湖北省自身特点,提出了湖北省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和目标,系统梳理了基础设施、数据库、应用支撑体系、应用系统、门户网站、保障体系等建设任务,并提出了近期重点建设项目,为湖北水土保持信息化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信息化建设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的湖北省水土流失区域分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伟 李璐 +1 位作者 郭文慧 马丽梅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本研究采用土壤侵蚀综合指数对湖北省水土流失区域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周边山地丘陵水质维护保土区和桐柏大别山山地丘陵水源涵养保土区是湖北省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而江汉平原及周边丘陵农田防护人居环境维护区和... 本研究采用土壤侵蚀综合指数对湖北省水土流失区域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周边山地丘陵水质维护保土区和桐柏大别山山地丘陵水源涵养保土区是湖北省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而江汉平原及周边丘陵农田防护人居环境维护区和洞庭湖丘陵平原农田防护水质维护区则是湖北省水土流失程度最轻的地区。湖北省水土流失强度最高的县(市)多位于江汉平原与周边山地的过渡地带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说明湖北省不同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是水土流失区域分异产生的先决条件,但是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和开发建设活动等人为活动强度的差异也对水土流失分异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综合指数 区域分异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因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聂斌斌 杨伟 +1 位作者 李璐 马丽梅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年第4期15-22,58,共9页
植被覆盖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子,本文在对湖北省近16年来植被覆盖在不同类型区变化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植被覆盖在不同坡度、土壤、高程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规律,探讨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自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平均海拔高、坡... 植被覆盖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子,本文在对湖北省近16年来植被覆盖在不同类型区变化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植被覆盖在不同坡度、土壤、高程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规律,探讨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自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平均海拔高、坡度大的武陵山和秦巴山山地丘陵区年际变化NDVI相对值比平均海拔低、坡度小的江南和长江中游丘陵平原区要高,NDVI年际变化趋势增幅也较大,春、夏、秋三季的NDVI值变化幅度也相对较大。年均NDVI退化和改善的区域主要出现在坡度<5°、高程<500m的区域,退化的区域最主要是城镇及周边地区,改善的区域最主要是江汉平原等农作物主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NDVI 区域变化 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小平 聂斌斌 +1 位作者 杨伟 李璐 《乡村科技》 2021年第33期117-120,共4页
本文简单阐述政府对水土保持的监管措施以及为防止水土流失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目前湖北省水土保持已经从监管变成了严管,有效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现阶段湖北省已经可通过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平台获得省内各类型生产建设项... 本文简单阐述政府对水土保持的监管措施以及为防止水土流失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目前湖北省水土保持已经从监管变成了严管,有效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现阶段湖北省已经可通过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平台获得省内各类型生产建设项目以及非生产建设活动情况。笔者阐述目前存在的监管严格和监管程序不完善的各类情况,从生产建设项目的分类审批与监管角度提出笔者关于生产建设管理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遥感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现状及对策
12
作者 李璐 杨伟 +2 位作者 关洪林 聂斌斌 于泳 《中国水利》 2017年第4期49-51,共3页
水土保持科技是水土保持事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在总结湖北省水土保持科技发展成果、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湖北今后的重点研究领域、技术示范推广、基础平台建设等思路。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科技发展 思考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山区小流域生态清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3
作者 周颖 杨伟 +1 位作者 李璐 聂斌斌 《水资源研究》 2022年第4期380-386,共7页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围绕“生态”“清洁”两个重点,是对传统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创新和提升,是保护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控制面源污染、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查阅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法规、标准,从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围绕“生态”“清洁”两个重点,是对传统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创新和提升,是保护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控制面源污染、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查阅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法规、标准,从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人居环境4个方面选择了10个指标构建了湖北省山区小流域生态清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生态清洁指数计算水源涵养型、生态旅游型、生态农业型、宜居环境型小流域的生态清洁程度,最终将小流域生态清洁程度划分为很清洁、清洁、不清洁三个等级,为推进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生态清洁小流域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湖北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4
14
作者 聂斌斌 王小平 +1 位作者 李璐 杨伟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8期14-16,49,共4页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抓手。根据全国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和湖北省水土保持公报相关资料数据,对湖北省近年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数量和范围变化情况、审批项目类型变化情况、编制...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抓手。根据全国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和湖北省水土保持公报相关资料数据,对湖北省近年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数量和范围变化情况、审批项目类型变化情况、编制单位编制项目数量等进行分析,探讨了“放管服”改革新形势下湖北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在审批方式、审批质量和监管方式等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水土保持方案 管理 生产建设项目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问题探讨
15
作者 雷盛 齐文杏 +1 位作者 金淼 于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10期166-169,共4页
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程总(估)算的编制是其批准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其编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属于一种投资估算,具有综合反映投资规模、影响范围、实施内容和费用水平等特点。但是,由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特殊性... 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程总(估)算的编制是其批准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其编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属于一种投资估算,具有综合反映投资规模、影响范围、实施内容和费用水平等特点。但是,由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特殊性,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详细阐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问题及对策,以期能够为相关从特人员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建设 水土保持 工程概算 编制问题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湖泊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熊昱 廖炜 +3 位作者 李璐 杨伟 马丽梅 王晖 《中国水利》 2016年第18期54-57,共4页
湖北是千湖之省,近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湖泊生态健康日益恶化。分析了当前湖北省湖泊健康的总体情况。当前湖北省湖泊健康呈现出部分改善、总体恶化,反复治理、反复污染的特点,富营养化是湖泊健康恶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农业面源污... 湖北是千湖之省,近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湖泊生态健康日益恶化。分析了当前湖北省湖泊健康的总体情况。当前湖北省湖泊健康呈现出部分改善、总体恶化,反复治理、反复污染的特点,富营养化是湖泊健康恶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农业面源污染是湖泊污染的主因,工业生产的不达标排放加快了湖泊的富营养化,加上湖泊水体交换受阻,减弱湖泊自净能力,最终导致湖泊生态健康的恶化。湖泊与流域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完整生态系统,对于湖泊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必须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紧密联系。对湖泊及其源头发生过程及程度进行有效监测,及时掌握湖泊和流域状况及变化趋势,是湖泊水环境治理最为迫切的关键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流域 面源污染 生态健康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伟 赵辉 +1 位作者 李璐 聂斌斌 《中国水利》 2019年第6期38-40,共3页
湖北省自2006年开始进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探索,在丹江口胡家山清洁小流域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实践了不同类型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对近年湖北省实施完成或正在实施的几种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进行... 湖北省自2006年开始进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探索,在丹江口胡家山清洁小流域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实践了不同类型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对近年湖北省实施完成或正在实施的几种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其他地区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生态清洁小流域 建设模式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区板栗林地水土流失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伟 李璐 +2 位作者 欧阳曙光 余冰 聂斌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9-263,274,共6页
[目的]研究大别山区板栗林地水土流失特性,为该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生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全国板栗第一县”湖北省罗田县为典型,通过对10°,15°,20°共3种坡度板栗林及对照10°,15°撂荒小区2... [目的]研究大别山区板栗林地水土流失特性,为该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生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全国板栗第一县”湖北省罗田县为典型,通过对10°,15°,20°共3种坡度板栗林及对照10°,15°撂荒小区2014—2018年的降雨、径流、泥沙、植被覆盖度进行观测分析,研究大别山区板栗林下水土流失特性。[结果]①在同等坡度和降雨条件下,虽然板栗林植被覆盖度更高,但其土壤侵蚀程度较撂荒地更加严重,说明板栗林存在较明显的林下水土流失;②植被覆盖度越低土壤侵蚀越严重,但植被覆盖度最高时土壤侵蚀程度并不一定最弱,说明由于林分结构的复杂性,即使在相同降雨、土壤、坡度条件下,植被覆盖度也不能作为反映土壤侵蚀程度的唯一指标;③板栗林水土流失程度并非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侵蚀峰值(临界坡度)在15°左右。[结论]大别山区板栗分布广泛,其林下水土流失现象需要引起科研和管理部门的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板栗林地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伟 余冰 +1 位作者 赵辉 李璐 《水资源研究》 2019年第2期164-169,共6页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未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工作。湖北省从2006年开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探索,目前已经建设了100多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目前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已经成为小流域建设的主体。本文首先总结了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未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工作。湖北省从2006年开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探索,目前已经建设了100多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目前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已经成为小流域建设的主体。本文首先总结了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探索实践的过程,然后通过省内部分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资料分析和现场调查,研究了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其它省份的有效经验做法提出了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相关建议,为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加快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生态清洁小流域 水土保持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伟 李璐 +3 位作者 赵辉 于泳 齐文杏 雷盛 《中国水利》 2021年第4期56-58,共3页
水利部2018年开始推进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工作,湖北省率先大规模开展。结合湖北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与升级改造和相关监测研究,提出加强小流域控制站和自然坡面小区建设。重视自然坡面小区布置方案、自动化设备选择、信息系统建设... 水利部2018年开始推进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工作,湖北省率先大规模开展。结合湖北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与升级改造和相关监测研究,提出加强小流域控制站和自然坡面小区建设。重视自然坡面小区布置方案、自动化设备选择、信息系统建设以及监测数据的挖掘应用,是当前省级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需要关注的突出问题。相关研究可为其他省份监测站点优化布局与升级改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测站点 优化布局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