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部分县市新报晚期血吸虫病核查报告 被引量:6
1
作者 黎明 魏风华 +1 位作者 陈柳燕 付学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90-390,共1页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病 湖北省 救治工作 诊断符合率 死亡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4年汉川市西寺台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志海 程龙 +3 位作者 张江明 周红先 喻斌 王国雄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12-312,314,共2页
目的掌握汉川市刘隔镇西寺台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5年来的疫情变化。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方案》的方法,每年对监测点疫情开展纵向观察。结果通过5年的疫情监测显示,该监测点内感染螺面积呈下降趋势,活螺密度、感染螺密度、... 目的掌握汉川市刘隔镇西寺台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5年来的疫情变化。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方案》的方法,每年对监测点疫情开展纵向观察。结果通过5年的疫情监测显示,该监测点内感染螺面积呈下降趋势,活螺密度、感染螺密度、钉螺感染率均呈小幅上升趋势;病情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结论监测点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在疫情控制上有一定的成效,但要使疫情降到较低水平还需加强河滩的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与吡喹酮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血吸虫病38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汪少荣 吴雄飞 +3 位作者 张志海 张江明 周铮文 王德刚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5-135,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血吸虫病 吡喹酮治疗 病原治疗 青蒿琥酯 日本血吸虫童虫 日本血吸虫病 临床治疗 首选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喹酮双疗程治疗急性血吸虫病9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汪少荣 徐诗文 周铮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64-264,共1页
关键词 吡喹酮 双疗程治疗 急性血吸虫病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周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桂际昆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红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血吸虫病致免疫复合物肾病15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珍文 汪少荣 +2 位作者 张江明 王德刚 吴雄飞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46-246,30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血吸虫病 免疫复合物 肾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孝感市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效果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得生 汪俊怀 +5 位作者 万振国 黄友阶 黄亚武 张树屏 程龙 胡楚芳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综合治理 湖北 孝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喹酮小剂量双疗程治疗脑血吸虫病5例
8
作者 汪少荣 吴雄飞 +2 位作者 张江明 周珍文 王德刚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48-448,452,共2页
关键词 脑血吸虫病 吡喹酮 小剂量 治疗 疗程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给药方法 间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川市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向瑞灯 张志海 +7 位作者 喻斌 单晓伟 邓芳 徐新文 方荣 刘志爽 张红娥 王惠玲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658-661,共4页
目的评价汉川市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方法收集2004-2013年汉川市血吸虫病综合防治资料,分析综合防治措施实施期间螺情和人畜病情指标的变化趋势,比较对策实施前后疫情控制效果。结果实施综合防治后,居民、耕牛... 目的评价汉川市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方法收集2004-2013年汉川市血吸虫病综合防治资料,分析综合防治措施实施期间螺情和人畜病情指标的变化趋势,比较对策实施前后疫情控制效果。结果实施综合防治后,居民、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分别由2004年的6.38%、8.11%下降至2013年的0.61%、0,2007年已无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发生,2011年已无新感染病例发生;2012年已查不到感染性钉螺。2013年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较2004年分别下降了56.78%、68.35%,但钉螺面积、易感环境面积分别增长了0.62%、7.10%。2013年全市26个乡(镇)367个流行村全部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结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湖沼型地区血吸虫病传播;在巩固该综合防治措施成果的同时,需控制内垸沟渠钉螺面积,以防止居民重复感染血吸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传染源控制 综合防治 效果评价 汉川市
原文传递
汉川市两流域不同防治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向瑞灯 张志海 +7 位作者 汪少荣 喻斌 徐新文 邓芳 刘志爽 方荣 张红娥 王惠玲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506-509,共4页
目的比较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与常规卫生血防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为制定下一步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汉川市南支河流域实施常规卫生血防措施,在汉北河流域实施常规卫生血防措施的基础上,加河滩禁牧、以... 目的比较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与常规卫生血防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为制定下一步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汉川市南支河流域实施常规卫生血防措施,在汉北河流域实施常规卫生血防措施的基础上,加河滩禁牧、以机代牛为主并辅以河滩综合开发的措施。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04-2011年汉川市南支河流域与汉北河流域血吸虫病疫情资料,比较这两类措施控制两流域血吸虫病的效果。结果 2004年南支河流域人群和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均较汉北河流域低,2004-2011年南支河流域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平均密度较汉北河未翻耕种植河滩与防浪林低;2004-2011年南支河流域均查获感染性钉螺,2008-2010年汉北河未翻耕种植河滩未查获感染性钉螺。2007年汉北河流域耕牛已全部淘汰,2007-2011年汉北河防浪林未查获感染性钉螺,南支河流域每年均有粪检阳性耕牛。2004-2011年两流域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汉北河流域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下降率较南支河流域更为显著。结论常规血防措施和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均可取得较好的血吸虫病防治效果,但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常规防治 禁牧 以机代牛 综合开发 防治效果
原文传递
哨鼠法监测汉川市重点水域血吸虫感染性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向瑞灯 喻斌 +3 位作者 单晓伟 邓芳 徐新文 刘志爽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掌握湖北省汉川市血吸虫病重点水域的水体感染性,探讨哨鼠法在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中的作用。方法于2014年在汉川市汉北河、刁汊湖、庙五渠等3个水系设立哨鼠监测预警点,并收集监测点所属村的疫情资料。分别于6月上旬和9月上旬于各监... 目的掌握湖北省汉川市血吸虫病重点水域的水体感染性,探讨哨鼠法在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中的作用。方法于2014年在汉川市汉北河、刁汊湖、庙五渠等3个水系设立哨鼠监测预警点,并收集监测点所属村的疫情资料。分别于6月上旬和9月上旬于各监测点投放哨鼠(雄性昆明小鼠)20只,每次4 h,连续投放2 d。观察小鼠丢失及死亡情况。同时,观察监测现场江滩上的人畜活动情况,并调查其血吸虫感染情况。将哨鼠带回实验室饲养35 d后,解剖观察其肝脏肉芽肿情况,并计数血吸虫成虫。分析哨鼠感染情况和监测预警阳性点的分布,对出现感染性水体的区域启动应急响应。结果 2014年在汉川市汉北河、刁汊湖和庙五渠等3个水系分别设5、5、3个监测点,共13个。各监测点2014年春季均未查到感染性钉螺。汉北河水系有螺框出现率为18.7%(224/1 201),高于刁汊湖水系(12.8%,852/6 644)和庙五渠水系(6.4%,202/3 147)(P<0.01)。监测点共投放哨鼠520只,回收514只,丢失6只,饲养过程中死亡4只。共解剖哨鼠510只,检出感染阳性哨鼠4只,检获日本血吸虫成虫27条,哨鼠总感染率为0.8%,阳性鼠平均虫荷为6.8条/只。汉北河、刁汊湖、庙五渠等3个水系的哨鼠感染率分别为1.5%(3/197)、0.5%(1/195)、0(0/118)(P>0.05)。13个监测点中,三四村、康家村、陡埠村等3村为血吸虫感染阳性点,且均在9月份检出。汉北河、刁汊湖和庙五渠等3个水系血吸虫检出阳性点分别为2、1和0个。13个监测点现场共发现散放耕牛22头,其中感染血吸虫的牛2头;发现渔船民共62人,其中血吸虫感染者2人。3个哨鼠阳性点均启动了应急响应,未发生血吸虫病重大疫情。结论哨鼠法可显著提高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敏感性,残存的病牛和渔船民中的感染者仍是汉川市血吸虫病传播的主要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哨鼠 水体感染性 监测预警 汉川市
原文传递
汉川市汉北河河滩禁牧对血吸虫病疫情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汪少荣 向瑞灯 +5 位作者 张江明 张志海 刘铁海 喻斌 徐新文 邓芳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河滩禁牧对汉川市血吸虫病疫情的影响。方法2005~2007年,在汉川市汉北河流域实施河滩禁牧综合措施,分别选择上、中、下游沿堤各1个村进行观察,分析耕牛粪便污染和螺情、病情变化。结果2004年基线调查显示:3个村存栏耕牛多,相... 目的探讨河滩禁牧对汉川市血吸虫病疫情的影响。方法2005~2007年,在汉川市汉北河流域实施河滩禁牧综合措施,分别选择上、中、下游沿堤各1个村进行观察,分析耕牛粪便污染和螺情、病情变化。结果2004年基线调查显示:3个村存栏耕牛多,相应的汉北河段面河滩和防浪林牛粪污染严重,感染性钉螺密度高,人群感染率均〉8.9%;2005~2007年实施禁牧后,3个村耕牛逐年减少,至2007年全部淘汰,汉北河河滩和防浪林牛粪及阳性粪数量逐年减少,感染螺平均密度逐年下降,人群感染率逐年下降;但上游2006年河滩牛粪污染严重,感染性钉螺密度显著增高。结论汉川市汉北河河滩禁牧3年后,防治效果显著;在同一流域整体同步实施禁牧,能有效降低感染螺密度和人群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 河滩 禁牧 汉川市
原文传递
汉川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向瑞灯 张志海 +4 位作者 喻斌 邓芳 徐新文 王惠玲 张红娥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13-217,共5页
目的 评估汉川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防治效果. 方法 按照《血吸虫病防治地区达标评估方案》的要求,采取查看资料和现场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估.审核近2年以行政村为单位的血吸虫病病情、螺情变化和防治工作方面的数据资料... 目的 评估汉川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防治效果. 方法 按照《血吸虫病防治地区达标评估方案》的要求,采取查看资料和现场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估.审核近2年以行政村为单位的血吸虫病病情、螺情变化和防治工作方面的数据资料;随机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进行现场考核,调查常住人口、散养家畜的病情,以及近3年查出钉螺且人畜活动频繁环境的钉螺感染情况. 结果 2013年底在汉川市现场抽查了3个乡(镇)的3个村,共调查居民1 484人,其中间接血球凝集试验检查血清1 484人,阳性25人,阳性率为1.68%(25/1 484);血检阳性者全部粪检,均未查到血吸虫病患者.截止2013年,汉川市耕牛全部淘汰.资料显示,汉川市已连续7年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调查4个有螺环境,面积55.96ha(1 ha =10000m2)、查螺1 516框,捕获钉螺88只;查获活螺5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资料显示,汉川市在考核前2年未查获感染性钉螺.汉川市已建立了以行政村为单位,能反映当地血吸虫病病情、螺情等变化的血吸虫病防治档案资料. 结论 对照我国《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GB15976-2006),汉川市各项疫情指标已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传播控制 效果评价 汉川市
原文传递
刁汊湖河滩钉螺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向瑞灯 徐新文 徐诗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索河滩钉螺分布的影响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刁汊湖南干渠(南滩)和北干渠(北滩)各长8000m作为观察点,对两处的漫滩时间进行统计,对土壤含水量、土壤成分进行化验分析,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调查螺情。结果北滩的土壤含... 目的探索河滩钉螺分布的影响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刁汊湖南干渠(南滩)和北干渠(北滩)各长8000m作为观察点,对两处的漫滩时间进行统计,对土壤含水量、土壤成分进行化验分析,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调查螺情。结果北滩的土壤含水量低于南滩;北滩土壤贫壤率显著高于南滩;北滩钉螺密度显著低于南滩。结论钉螺分布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及氮、磷、钙等元素的含量密切相关。在进行环境改造灭螺时可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滩 土壤 钉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显像在诊断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15
作者 倪艾英 汪少荣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03-303,共1页
关键词 门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显像 诊断 血吸虫病肝硬化 脾切除术后 充血性脾肿大 外科手术治疗 脾功能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