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病理切片初诊不符的细胞学恶性标本2例分析
1
作者 朱思国 范振龙 胡慧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7期127-128,131,F0003,共4页
笔者对数年前经针吸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而术后病理石蜡切片却多日未能找到癌的2例标本(1例乳腺癌,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回顾分析。最后虽经上级医院会诊证实细胞学结果无误,但由此引发了笔者关于细胞学的一系列思考,深刻认识到细胞学... 笔者对数年前经针吸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而术后病理石蜡切片却多日未能找到癌的2例标本(1例乳腺癌,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回顾分析。最后虽经上级医院会诊证实细胞学结果无误,但由此引发了笔者关于细胞学的一系列思考,深刻认识到细胞学必须与组织病理学及各临床学科密切联系,全面学习,才能有效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 病理切片 恶性标本 不相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甲状腺癌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严丹丹 饶洁 +5 位作者 尹修恒 鞠仙莉 黄奥玲 陈正卓 夏良兵 袁静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48-1452,共5页
目的探索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甲状腺癌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辅助诊断系统,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682例甲状腺疾病组织HE切片(包括良性病变、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扫描成数字切片,按照8∶2... 目的探索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甲状腺癌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辅助诊断系统,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682例甲状腺疾病组织HE切片(包括良性病变、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扫描成数字切片,按照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内部测试集,训练集由高级职称病理医师进行像素级标注,使用基于VGG图像分类算法建立甲状腺癌区分类模型。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将乳腺疾病术中冷冻切片图像癌区分类模型的参数作为初始值,通过深度迁移学习算法对甲状腺癌区分类模型进行二次训练优化。再利用内部测试集和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人民医院633例甲状腺疾病术中冷冻HE切片图像作为外部测试集对已建立的辅助诊断模型进行性能评估。结果内部测试集中,在未使用乳腺癌区识别模型迁移学习的情况下,甲状腺癌病理辅助诊断模型的准确率为0.882,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938;而在使用迁移学习模型中,甲状腺癌病理辅助诊断模型的准确率为0.926,AUC值为0.956。在外部测试集中,从零学习模型的准确率为0.872,AUC值为0.915,而迁移学习模型的准确率为0.905,AUC值为0.93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甲状腺疾病术中冷冻切片AI辅助病理诊断模型表现出较高的准确率和较好的推广性。随着AI在病理图像领域研究的不断发展,深度迁移学习有助于提高AI辅助诊断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提高诊断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术中冷冻切片 人工智能 迁移学习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胎儿硬腭畸胎瘤1例
3
作者 洪琼 杨小红 +1 位作者 曾帆 范振龙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39-39,共1页
孕妇,22岁,孕26周,孕1产0。既往身体健康,无家族性遗传病史。常规超声检查:胎儿臀位,双顶径7.4cm,相当于孕28周大小。胎儿上唇连续完整,于上唇下方可见一大小为8.4cm×4.5cm的不规则囊实性肿块,呈“葫芦彤”,边界尚清... 孕妇,22岁,孕26周,孕1产0。既往身体健康,无家族性遗传病史。常规超声检查:胎儿臀位,双顶径7.4cm,相当于孕28周大小。胎儿上唇连续完整,于上唇下方可见一大小为8.4cm×4.5cm的不规则囊实性肿块,呈“葫芦彤”,边界尚清楚,未见明显血流信号;部分囊内可见同状和斑状强回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臀位 超声诊断 畸胎瘤 硬腭 身体健康 遗传病史 超声检查 实性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m-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浩渊 何文法 范振龙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6期758-763,共6页
目的观察Pim-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择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37例结肠癌患者,其中男性80例,女性57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4.2岁;体质量58.2~69.3 ... 目的观察Pim-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择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37例结肠癌患者,其中男性80例,女性57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4.2岁;体质量58.2~69.3 kg,平均体质量63.5 kg;病理诊断分型,高分化28例,中分化72例,低分化37例;TNM分期Ⅰ+Ⅱ期97例,Ⅲ+Ⅳ期40例;肿瘤部位,乙状结肠46例,升结肠48例,横结肠19例,降结肠24例;淋巴结转移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im-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Pim-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结肠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异性,分析Pim-1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患者术后疾病复发、远处转移的相关性关系及对术后3年总生存(OS)率、生存期、无进展生存(PFS)期的影响,同时分析影响结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多因素。结果结肠癌组织Pim-1蛋白阳性表达率(77.37%,106/13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0.66%,42/137)(χ2=20.348,P <0.05);结肠癌患者Pim-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TNM分期、组织分化、病灶浸润深度、血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 <0.05);Pim-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术后复发及转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Pim-1蛋白表达阴性患者(P <0.05);Pim-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术后3年OS率(63.21%,67/106)明显低于Pim-1蛋白表达阴性患者(87.10%,27/31)(χ2=9.154,P <0.05),而中位PFS期(14个月)、中位生存期(20个月)较Pim-1蛋白表达阴性患者(20个月,24个月)明显缩短(t=5.374、6.172,P <0.05);结肠癌病灶组织Pim-1表达半定量计分与术后复发率、转移发生率呈正相关性(r=0.624、0.673,P <0.05),而与术后3年OS率、生存期及PFS期呈负相关性(t=-0.538、-0.561、-0.605,P <0.05);TNM分期(Ⅲ+Ⅳ期)、组织分化(低分化)、浸润深度(侵及浆膜层)、血管浸润(是)、淋巴结转移(是)、Pim-1蛋白表达(阳性)均为影响结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Pim-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呈高水平表达,且Pim-1蛋白表达阳性的结肠癌患者预后不佳,可作为临床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有效分子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M-1 结肠癌 蛋白表达 表达阳性 危险因素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软组织软骨瘤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梦萍 夏良兵 +2 位作者 严丹丹 袁静萍 吕鸣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7-149,共3页
软组织软骨瘤(STC)是一种由分化成熟的透明软骨组织组成的良性肿瘤。大多发生于手足部位的浅表软组织内,位于肝脏者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肝脏STC,镜下观察该例患者肿瘤组织为分化良好的软骨组织,软骨细胞细胞核小而扁平,未见病理性核... 软组织软骨瘤(STC)是一种由分化成熟的透明软骨组织组成的良性肿瘤。大多发生于手足部位的浅表软组织内,位于肝脏者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肝脏STC,镜下观察该例患者肿瘤组织为分化良好的软骨组织,软骨细胞细胞核小而扁平,未见病理性核分裂象,肿瘤周围可见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假包膜,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表型:S-100蛋白广泛阳性,CD34阴性,Ki-67阳性指数<1%。STC临床表现不明显,依据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可确诊,局部手术切除为其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结缔组织 透明软骨 阳性指数 病理性核分裂 炎性细胞浸润 免疫组织化学 假包膜 软骨组织
原文传递
Pim-1、C-myc在溃疡性结肠炎病灶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浩渊 何文法 范振龙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Pim-1、C-myc在溃疡性结肠炎(UC)病灶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4例UC患者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分为缓解期组(32例)和活动期组(52例),活动期组根据Truelove-Witts标准分为轻度亚组(15例)、中度亚组(17例)和重度亚组... [目的]观察Pim-1、C-myc在溃疡性结肠炎(UC)病灶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4例UC患者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分为缓解期组(32例)和活动期组(52例),活动期组根据Truelove-Witts标准分为轻度亚组(15例)、中度亚组(17例)和重度亚组(20例),同期选择30例单纯结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患者病灶组织及对照组正常肠黏膜组织Pim-1、C-myc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UC患者病灶组织Pim-1与C-myc的相关性。[结果]缓解期组及活动期组患者病灶组织Pim-1、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肠黏膜组织(P<0.05),活动期组患者病灶组织Pim-1、C-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5);不同严重程度UC活动期组病灶组织Pim-1、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P<0.05),且不同严重程度者UC者Pim-1、C-myc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随着严重程度加重,Pim-1、C-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UC患者病灶组织Pim-1与C-myc呈正相关(r=0.478,P<0.05)。[结论]Pim-1、C-myc可能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其表达水平与U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活动期有关,可作为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PIM-1 C-MY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