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地域诗学研究的体系建构与主体意识——评刘川鄂著《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1
作者 刘保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2010年重点扶持项目的成果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刘田鄂教授新近出版的《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关键词 诗歌研究 转型期 湖北 主体意识 诗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体系 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代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
2
作者 李乐刚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23-28,共6页
文章从理论和实际、历史和现实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论述,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当代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 爱国主义 当代 核心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主体性的培育:社区治理的方向与路径 被引量:76
3
作者 陈伟东 陈艾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95,共8页
党的十八以来,我国社区从建设迈向治理,进入一个新的实践阶段。从建设到治理是为了求变,求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变的方向是什么、求变的路径是什么、变化的关键是什么,这些问题只有靠实践来问答。从2013年始,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 党的十八以来,我国社区从建设迈向治理,进入一个新的实践阶段。从建设到治理是为了求变,求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变的方向是什么、求变的路径是什么、变化的关键是什么,这些问题只有靠实践来问答。从2013年始,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协同地方政府、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共同寻找居民主体性生成的路径和方法,从新实践中获得新认识:社区是居民的,社区治理是居民主体性的生成过程;居民主体性的培育和生成是政府、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居民之间关系结构重构的过程,更是居民自我激活行动要素的过程;也只有培育居民主体性才能更好地激活社区自治能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型、优化社会治理结构,加强多元主体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行动研究 居民自治 居民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潮流中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夏振坤 张艳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77-82,共6页
笔者曾在1986年就改革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改革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与发扬民族精神、改革与观念变革等四个问题发表过看法(夏振坤《改革潮流中的理论思考(论纲)》,《江汉论坛》1986年第11期)。随着改革与开放的深化,新问题不断地进... 笔者曾在1986年就改革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改革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与发扬民族精神、改革与观念变革等四个问题发表过看法(夏振坤《改革潮流中的理论思考(论纲)》,《江汉论坛》1986年第11期)。随着改革与开放的深化,新问题不断地进入学术理论的视野之中,本文拟就深化改革中出现的几个学术理论问题发表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国家资本主义 理论思考 列宁 资本主义经济成份 社会主义道路 经典社会主义 坚持党的领导 学术理论 资本主义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块噫气:废名小说“传统”论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保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73,共6页
废名开创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叙事传统,这种传统在文体上表现为诗化叙事与散文化叙事。在主题选择上,废名坚持寻找故乡与表现黄梅;在文化资源上,是对中国古典传统和西方文学的有效融合和超越,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性特征;在审美情趣上,表... 废名开创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叙事传统,这种传统在文体上表现为诗化叙事与散文化叙事。在主题选择上,废名坚持寻找故乡与表现黄梅;在文化资源上,是对中国古典传统和西方文学的有效融合和超越,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性特征;在审美情趣上,表现为宁静幽远情韵并致,情感内敛含蓄节制;其价值观的基础是融会儒、道、释于一炉的"道",核心是"诚笃"与"真实",即"不自欺";在古典与现代、本土与西方的冲突和选择之中,废名彰显出其鲜明的文化价值观。这一切构成了废名小说的写作"传统",一方面,他是对既有传统的继承与超越;另一方面,他以其执拗的个人努力开创了现代乡土小说写作的崭新传统。废名的小说传统对同时代及其以后的作家创作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并形成清晰的传承谱系。这种写作传统一直没有断流,代有传人,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小说 写作传统:唐人绝句 庄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 被引量:6
6
作者 涂人猛 《开发研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3-16,共4页
区域是社会经济活动空间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地域综合体,有其特殊的功能和结构。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关系、集聚程度、疏密关系及其组合型式都存在着差异。但是,一定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可以通过... 区域是社会经济活动空间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地域综合体,有其特殊的功能和结构。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关系、集聚程度、疏密关系及其组合型式都存在着差异。但是,一定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来显示。因此,区域的空间结构是我们制定区域发展模式的重要依据。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开始双重转轨,在批判过去以牺牲效率目标为代价的绝对平衡观的同时,重新探讨了社会主义生产布局原则体系,把效率原则或效率目标放在优先的地位,使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种非均衡发展观。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模式、圈层结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鸦片战争前后的货币研究热潮 被引量:2
7
作者 黄长义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0-64,共5页
鸦片战争前后 ,中国产生了以“银荒”为中心的货币危机 ,由此引发了全面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关于货币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一时成为鸦片战争前后朝野上下的热门话题。本文的重点是对当时士人提出的观点和看法进行综合和概括 ,并结合当... 鸦片战争前后 ,中国产生了以“银荒”为中心的货币危机 ,由此引发了全面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关于货币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一时成为鸦片战争前后朝野上下的热门话题。本文的重点是对当时士人提出的观点和看法进行综合和概括 ,并结合当时的议论和后来的研究对之加以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战争 货币研究 货币危机 经济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非孝”思潮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保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4-168,共5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非孝"思潮,起源于浙江一师风潮。五四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张扬个性主义的启蒙运动,同时也是一场受到"巴黎和会"反面刺激的救国救民的救亡运动,更是一场充满了激情与梦幻色彩的模塑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非孝"思潮,起源于浙江一师风潮。五四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张扬个性主义的启蒙运动,同时也是一场受到"巴黎和会"反面刺激的救国救民的救亡运动,更是一场充满了激情与梦幻色彩的模塑现代国家的巨型想象。在此文化背景下,"非孝"的能指必然会同时指向"个性的泯灭"与"权威的虚妄"。二者是一体两面,难分彼此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传统孝道对于不同的行孝主体,对于不同的行孝情境,都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这就使得孝道规范本身存在着许多内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批判对象的矛盾性直接导致了批判主体的矛盾性。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这种矛盾性冲突比比皆是,显示出鲜明的时代性与主体情感的复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孝” 中国现代文学 道德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漫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保昌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8-50,135,共4页
当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基础良好,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动漫产业基地建设;二是构筑完整的动漫产业链;三是完善公共服务与支撑体系建设;四是打造原创知名品牌;五是鼓励动漫企业参与外包服务;六是建立国家级动漫产业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基础良好,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动漫产业基地建设;二是构筑完整的动漫产业链;三是完善公共服务与支撑体系建设;四是打造原创知名品牌;五是鼓励动漫企业参与外包服务;六是建立国家级动漫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漫产业 产业链 公共服务体系 产业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视角·历史理性·现代意识——《飘扬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论纲》读后
10
作者 张艳国 刘保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2-123,共2页
<飘扬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一书体现了独到的学术视角、清醒的历史理性和鲜明的现代意识,是一部选题厚重,体现深厚理论功底与鲜明实践品格的优秀作品,更是一部现实性与历史感、理论性... <飘扬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一书体现了独到的学术视角、清醒的历史理性和鲜明的现代意识,是一部选题厚重,体现深厚理论功底与鲜明实践品格的优秀作品,更是一部现实性与历史感、理论性与实践性、政治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结合、富于方法论启示意义的创新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文艺方针政策 书评 学术视角 历史理性 现代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巨人的文化学分析
11
作者 周积明 张艳国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5,共5页
一如同人民群众和杰出历史人物创造历史一样,一部中华文化史,也是人民群众和杰出历史人物共同创造的结果。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影响中华文化的发展,既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为依托,又直接引导或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这种活动。... 一如同人民群众和杰出历史人物创造历史一样,一部中华文化史,也是人民群众和杰出历史人物共同创造的结果。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影响中华文化的发展,既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为依托,又直接引导或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这种活动。这就是说,人民群众和杰出历史人物的文化创造总是互相交叉、互相联系着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肯定人民群众对文化发展的主体性作用的同时,也高度肯定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无论这种影响是正面抑或是负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发展 历史人物 中华文化史 人民群众 文化影响力 中国文化 文化创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历史上 中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挣不脱的“枷锁”:从《金锁记》到《多情剑客无情剑》——兼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观问题
12
作者 刘保昌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1-166,共6页
张爱玲《金锁记》与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两部小说的核心意象都是"枷锁",两位小说家在正统文学史家眼中都属"鸳鸯蝴蝶派"通俗文学系统,很长时间不能进入以现代性相标榜的现代文学史,其后竟然拥有完全不同的文本... 张爱玲《金锁记》与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两部小说的核心意象都是"枷锁",两位小说家在正统文学史家眼中都属"鸳鸯蝴蝶派"通俗文学系统,很长时间不能进入以现代性相标榜的现代文学史,其后竟然拥有完全不同的文本命运。探讨两部小说的核心意象"枷锁"的生成及其表现于文本中的意义,可以考察文学史家的择汰标准和取舍依据,评判既有现当代文学史书写立场的得失与是非。书写现当代文学史,必须摆脱种种或显或隐的观念枷锁,回归文学的审美本质,鼓励和提倡个人修撰的多角度的现当代文学史,以便还原、构建出真实生动、丰姿多彩的文学史景观,进而产生一批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学术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锁记》 《多情剑客无情剑》 张爱玲 古龙 现当代文学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进主义的流变与发展
13
作者 陈孝兵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6,共6页
激进主义是泛指那些 2 0世纪 60年代末期在某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生的推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对正统的西方经济学和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现实和现存的国际经济关系采取批判态度 ,并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思想倾向的经济学流派。激... 激进主义是泛指那些 2 0世纪 60年代末期在某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生的推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对正统的西方经济学和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现实和现存的国际经济关系采取批判态度 ,并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思想倾向的经济学流派。激进主义虽然存在着种种缺陷 ,然而 ,即使是正统经济学有时也不得不承认 ,作为经济学及其他有关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流派的延续和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运动 ,激进主义以其特有的方式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两方面影响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进主义 经济学流派 经济思想 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地继承我国传统伦理道德
14
作者 陈金清 《社会科学动态》 2000年第11期43-45,共3页
道德与其他人类成果一样,是几千年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对待道德遗产问题,我们也应该像对待人类其他思想文化遗产一样,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实事求是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看作是人类道德合乎规律的发展,看作是人类优良道德传统... 道德与其他人类成果一样,是几千年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对待道德遗产问题,我们也应该像对待人类其他思想文化遗产一样,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实事求是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看作是人类道德合乎规律的发展,看作是人类优良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毛泽东同志也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 继承 传统伦理 中国 伦理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德社会结构理论批判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明华 汪汉菊 《社会学研究》 1986年第5期107-115,共9页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开山学者。他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首次用了“社会学”一词,并在建立资产阶级社会学体系上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他将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或译“社会动学”)和...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开山学者。他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首次用了“社会学”一词,并在建立资产阶级社会学体系上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他将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或译“社会动学”)和社会静力学(或译“社会静学”)两部分。前者研究社会的运动、变化规律,即“实证的社会进步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理论 实证主义社会学 孔德 社会静力学 社会进步论 社会动力学 实证哲学 资产阶级 社会静学 变化规律
原文传递
真与美的悖论:从《边城》到《长河》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保昌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2005年第4期142-144,共3页
从《边城》到《长河》,沈从文完成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转变,这可以从其审美“功利主义”文学观中得到解释。而老庄诗学的悖论,直接导致了沈从文小说写作中的叙事方式与理性归趋方面的矛盾。
关键词 沈从文 真与美 悖论
原文传递
中国大城市圈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万家佩 涂人猛 《城市问题》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9-22,共4页
随着改革与对外开放,我国在不同历史阶段受自然、历史、行政、经济协作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形成的宏观区域经济格局正经历着一个重新探索与重新组合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已呈现出多类型、多模式与多层次的多元化特征。其中,以大城市为发展核心... 随着改革与对外开放,我国在不同历史阶段受自然、历史、行政、经济协作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形成的宏观区域经济格局正经历着一个重新探索与重新组合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已呈现出多类型、多模式与多层次的多元化特征。其中,以大城市为发展核心,具有“点——轴——圈”空间结构与多重循环机制特征的大城市圈,随着城市化区域经济的发展已在我国一些地区出现。这类经济地域单元在我国各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独具特色与活力,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学和地理学界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市化 区域经济
全文增补中
民族文化精神的再现与重铸——土家族文学创作实际与困境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保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3-97,共5页
土家族文学注重对土家族民族风情的描写,它们或者作为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类文体的民族文化背景,或者作为统领叙事文学发展情节、主题意蕴的总体性关节,或者作为抒情叙事的情绪支撑点,具备相当重要的认知与审美价值。土家族作家的创作... 土家族文学注重对土家族民族风情的描写,它们或者作为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类文体的民族文化背景,或者作为统领叙事文学发展情节、主题意蕴的总体性关节,或者作为抒情叙事的情绪支撑点,具备相当重要的认知与审美价值。土家族作家的创作手法、艺术策略与智性建构受到了同时代文学的深刻影响。对于没有民族文字的土家族作家而言,采用汉语写作并不意味着"民族主体性"原则的丧失,土家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传统就是其"民族主体性"原则存在的深厚基础。衡量一个民族作家是否成熟,关键要看他是否具备了鲜明的民族特征,是否秉承了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是否会在红尘万丈的现代社会中坚持本民族的思维习惯和表述方式,是否可以针对这个时代提出本民族的看法和阐述立场。笔者对土家族文学创作的实际与可能性困境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精神 土家族文学创作 地域特征 民族主体性 土家风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