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拉提训练对中青年腰肌劳损康复治疗中的运用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健 万昌涛 张敏燕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4期614-615,共2页
腰肌劳损是造成成年人腰痛的主要病因之一,具有高发病率、病情反复等特点,给患者生活、工作以及活动能力造成极大影响[1]。我院近年对腰肌劳损患者采用普拉提训练进行康复治疗,获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 腰肌劳损是造成成年人腰痛的主要病因之一,具有高发病率、病情反复等特点,给患者生活、工作以及活动能力造成极大影响[1]。我院近年对腰肌劳损患者采用普拉提训练进行康复治疗,获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腰肌劳损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提训练 中青年 腰肌劳损 康复治疗 腰椎活动度 表面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底凹陷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术后齿状突下移与神经功能的关系
2
作者 万昌涛 邵思远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5期635-638,共4页
目的 研究颅底凹陷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术后齿状突下移与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30例颅底凹陷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术前和术后6~24个月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目的 研究颅底凹陷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术后齿状突下移与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30例颅底凹陷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术前和术后6~24个月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齿状突与麦氏线距离、Bull角、克劳指数、Boogard角、寰椎后弓与齿状突前缘距离、枕骨斜坡与齿状突后缘夹角、齿状突下移率、ASIA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患者术前和术后6~24个月的NDI指数、齿状突与麦氏线距离、Bull角、克劳指数、Boogard角、寰椎后弓与齿状突前缘距离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24个月的枕骨斜坡与齿状突后缘夹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患者术后6~24个月的齿状突下移率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6~24个月的ASIA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法分析,术后齿状突下移率与ASIA神经功能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颅底凹陷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术后齿状突下移对神经功能有显著影响,临床可通过促进齿状突下移,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凹陷 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齿状突 神经功能 麦氏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失血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临床疗效影响的分析
3
作者 万昌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7期28-29,共2页
探究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量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于2019年至2020年收治的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有患者隐性失血量的不同,将其分为高失血量组与低失血量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 探究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量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于2019年至2020年收治的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有患者隐性失血量的不同,将其分为高失血量组与低失血量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得知:高隐性出血量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8.26±5.63)天;低隐性出血量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0.59±3.52)天,高隐性出血量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1.36±5.64);低隐性出血量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91.31±3.55),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显著,低隐性出血量组明显优于高隐性出血量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上,患者的隐性失血量与其临床疗效息息相关,低隐性失血量的患者其预后恢复疗效较高失血量患者显著,并且其生活质量也显著高于高失血量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失血量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万昌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139-139,141,共2页
对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40例,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结果:患者疾病状况以及功能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40例,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结果:患者疾病状况以及功能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发现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可以大大恢复其疾病状态,减少治疗的副作用并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