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信行理念的护理干预在腰椎脆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肖念 熊云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249-252,共4页
分析基于知信行理念的护理干预在腰椎脆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腰椎脆性骨折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基于知信行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比健康信念评分、压力状态评分。结果 观察组压力... 分析基于知信行理念的护理干预在腰椎脆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腰椎脆性骨折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基于知信行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比健康信念评分、压力状态评分。结果 观察组压力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信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腰椎脆性骨折患者中应用基于知信行理念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健康信念评分,降低压力状态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信行理念 护理干预 腰椎脆性骨折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折中骨水泥用量与恢复状态和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黄飞 欧阳柳 +1 位作者 吴强 郑婧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腰椎骨折中骨水泥用量与恢复状态和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行PVP的56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骨水泥用量...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腰椎骨折中骨水泥用量与恢复状态和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行PVP的56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骨水泥用量将其分为低剂量组(≤4 ml)和高剂量组(>4 ml),每组各28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状态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与骨水泥用量的相关性。结果低剂量组患者骨水泥用量[(3.11±0.41)ml]显著低于高剂量组[(6.15±1.07)ml](t=14.038,P<0.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椎体前段高度、椎体中段高度均显著大于术前(均P<0.05),Cobb角均显著小于术前(均P<0.05),且高剂量组患者椎体前段高度、椎体中段高度均显著大于低剂量组(均P<0.05),Cobb角显著小于低剂量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骨水泥用量与椎体前段高度、椎体中段高度均呈正相关(r=0.656,0.569,均P<0.05),与Cobb角呈负相关(r=-0.345,P<0.05)。低剂量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骨水泥用量与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r=0.271,P<0.05)。结论PVP治疗腰椎骨折的骨水泥用量与恢复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关,在确保患者恢复状态的情况下,适当减少骨水泥用量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用量 并发症 腰椎骨折 恢复状态 椎体成形术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镜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小伟 李勇光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32-534,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和经椎间孔入路内镜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130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65例,男46例,女19例;年龄21~57岁,平均(38.3±4....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和经椎间孔入路内镜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130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65例,男46例,女19例;年龄21~57岁,平均(38.3±4.5)岁;采用经椎板间入路内镜下髓核摘除术。观察组65例,男44例,女21例;年龄22~59岁,平均(38.6±4.7)岁;采用椎间孔入路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优良率72.3%,总有效率87.69%;观察组优良率70.77%,总有效率89.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在术前、术后麻醉清醒时、术后3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和C反应蛋白、血浆血管紧张素Ⅱ、血浆肾素活性、血浆醛固酮等应激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板间和经椎间孔入路内镜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均满意,关键是要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影像学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 经椎板间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超 张焱祥 刘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3期351-352,共2页
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科采用锁定钢板治疗43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肱骨外科颈骨折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非手术治疗和椎体成形术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小伟 李勇光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683-686,共4页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3月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单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59-82岁,平均(67.7±...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3月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单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59-82岁,平均(67.7±5.3)岁;予以非手术治疗。观察组: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60-81岁,平均(68.1±5.5)岁;予以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恢复情况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功能、生存质量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 骨坏死 非手术 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手术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志华 汪莉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期160-162,共3页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2016年3月—2018年1月本院接诊且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2例,A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B组进行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2016年3月—2018年1月本院接诊且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2例,A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B组进行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22%,比B组的83.33%高,P <0.05。A组的优良率为91.67%,同B组7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施护,可显著提升其康复效果,改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手术 影响分析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综合护理干预 满意度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苷对神经病理性大鼠坐骨神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小伟 晏慧超 洪俊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芒果苷(MGF)对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模型(PSNL)大鼠的镇痛作用及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GF 25 mg/kg组、MGF 50 mg/kg组和MGF 100 mg/kg组,分别于术后1 d、10 d、20 d测定大鼠后足热缩足... 目的:探讨芒果苷(MGF)对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模型(PSNL)大鼠的镇痛作用及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GF 25 mg/kg组、MGF 50 mg/kg组和MGF 100 mg/kg组,分别于术后1 d、10 d、20 d测定大鼠后足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及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第20 d取各组大鼠右侧坐骨神经,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因子一氧化氮(NO)含量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活性,以及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过氧化氢酶(CAT)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 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第1 d、10 d和20 d,模型组较假手术组TWL[(13.1±1.2)vs(6.7±0.8),(13.6±1.3)vs(6.9±0.7),(13.7±1.3)vs(6.8±0.9)]和MWT[(43.6±3.9)vs(35.2±3.7),(44.2±4.1)vs(35.4±3.8),(44.5±4.9)vs(35.6±3.7)]显著下降;术后第1 d,模型组与各浓度MGF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第10 d和20 d,MGF各浓度组较模型组TWL和MWT明显提高;ELISA结果显示,术后20 d MGF各浓度组较模型组MDA含量显著降低,并且MGF各浓度组较模型组SOD、GSH和CAT含量显著提高,MGF 25 mg/kg组、MGF 50 mg/kg组和MGF 100 mg/kg组NO含量[(40.2±3.9)、(33.6±3.4)、(29.9±3.1)ng/mg]和e NOS活性[(105.7±5.3)、(89.3±4.7)、(0.2±5.1)μmol/g]较模型组[(58.9±4.3)ng/mg、(148.2±6.9)μmol/g]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GF 25 mg/kg组、MGF 50 mg/kg组和MGF 100 mg/kg组可显著抑制e NOS活性[(17.1±1.3)、(14.2±1.1)、(12.8±1.3)],与模型组(22.6±2.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果苷能缓解坐骨神经结扎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坐骨神经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神经病理性疼痛 氧化应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与功能训练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志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24期140-142,共3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在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实施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在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实施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能够提升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系统性功能训练 股骨头坏死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志华 韩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8期163-165,共3页
目的评价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利用电脑随机分为常规组(n=50)和研究组(n=50)。常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 目的评价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利用电脑随机分为常规组(n=50)和研究组(n=50)。常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94.00%,高于常规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6.00%,高于常规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胫腓骨骨折 围手术期 临床效果 护理满意度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共培养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小伟 高春生 +1 位作者 晏慧超 李勇光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探讨混合共培养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成骨分化潜能变化。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BMSC和ADSC,纯化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目的探讨混合共培养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成骨分化潜能变化。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BMSC和ADSC,纯化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对两种细胞分别进行成脂肪诱导、成软骨、成骨诱导,分别利用油红O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茜素红染色进行鉴定。实验分四组:A组:BMSC+ADSC未诱导(BMSC︰ADSC=1︰1);B组:BMSC诱导组;C组:ADSC诱导组;D组:BMSC+ADSC诱导组(BMSC︰ADSC=1︰1)。诱导组采用成骨诱导液进行成骨诱导,体外培养14d后Real-time PCR检测骨钙素(osteocalcin,OCN)及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基因表达情况,以及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OCN及Run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两种细胞在体外诱导后油红O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茜素红染色均为阳性,q-PCR结果显示D组OCN及Runx-2表达量明显高于A、B、C组(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OCN及Runx-2蛋白表达量D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 BMSC与ADSC在体外混合共培养条件下可促进干细胞的成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混合培养 成骨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一次性注射器于压疮伤口的清洗 被引量:2
11
作者 邱梦平 肖莉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6年第7期154-154,共1页
压疮伤口换药中要求清洗伤口、去除分泌物,对于伤口愈合至关重要,但在临床经常会遇到一些带有窦道及潜行类的伤口,开口狭窄、创面较深且无法完全暴露。传统方法直接用冲洗液冲洗会带来药液浪费、液体飞溅,冲洗液引流不充分;用棉球、棉... 压疮伤口换药中要求清洗伤口、去除分泌物,对于伤口愈合至关重要,但在临床经常会遇到一些带有窦道及潜行类的伤口,开口狭窄、创面较深且无法完全暴露。传统方法直接用冲洗液冲洗会带来药液浪费、液体飞溅,冲洗液引流不充分;用棉球、棉签清洗时强行通过伤口会给病患带来痛苦,并有伤口底部清洗不到位,棉絮或伤口分泌物残留等问题。对此,我们将一次性注射器装置用于窦道、潜行类伤口冲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器 压疮伤口 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减压植骨生物陶瓷棒植入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焱祥 刘华 +1 位作者 刘超 王显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究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接受微创减压植骨生物陶瓷棒植入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46例,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2月,其均接受微创减压植骨生物陶瓷棒植入治疗,对不同疾病分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前、术后12... 目的探究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接受微创减压植骨生物陶瓷棒植入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46例,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2月,其均接受微创减压植骨生物陶瓷棒植入治疗,对不同疾病分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的Harri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疾病分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12个月后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接受微创减压植骨生物陶瓷棒植入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对其预后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减压植骨 生物陶瓷棒 股骨头坏死 缺血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混合成骨细胞与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聚乳酸复合后的体内异位成骨效应
13
作者 田学涛 王显勋 王小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304-3309,共6页
背景:成骨细胞缺乏是骨组织工程面临的关键问题,而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成骨细胞移植能够获得理想效果。目的: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成骨细胞复合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聚乳酸支架材料在体内的异位成骨效应。方法:酶消化法和贴壁法分离原代脂... 背景:成骨细胞缺乏是骨组织工程面临的关键问题,而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成骨细胞移植能够获得理想效果。目的: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成骨细胞复合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聚乳酸支架材料在体内的异位成骨效应。方法:酶消化法和贴壁法分离原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并进行鉴定。取成骨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混合细胞(比例为1︰1),分别复合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聚乳酸骨修复材料,体外复合培养48 h后,植入SD大鼠背部皮下,作为实验组,以单纯材料植入作为对照组。术后8周取出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并计算新骨生成率。结果与结论:(1)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成脂、成软骨、成骨诱导后,油红O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均为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中CD147、CD90、CD105、CD44呈阳性表达(>80%),而CD117、CD34、CD31、CD45则呈阴性表达(<5%);(2)第3代成骨细胞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均为阳性;(3)植入8周后大体观察可见材料中有软组织长入,难以分离;(4)植入8周后组织学观察可见各组均有新骨形成,与其他材料组比较,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聚乳酸组成骨分数最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表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成骨细胞复合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聚乳酸支架材料的异位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聚乳酸 干细胞 脂肪组织 间质干细胞 磷酸钙类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檀芪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对人骨肉瘤细胞凋亡与迁移能力的影响
14
作者 王小伟 王显勋 +1 位作者 晏慧超 高春生 《肿瘤药学》 CAS 2018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紫檀芪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对人骨肉瘤细胞凋亡、迁移能力和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人骨肉瘤细胞系SOSP-9607。细胞活力检测采用MTT法,细胞周期分析和细胞凋亡分析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细胞划痕和黏附检测转染后SOSP-9607细胞的... 目的探讨紫檀芪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对人骨肉瘤细胞凋亡、迁移能力和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人骨肉瘤细胞系SOSP-9607。细胞活力检测采用MTT法,细胞周期分析和细胞凋亡分析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细胞划痕和黏附检测转染后SOSP-9607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和黏附能力。结果 MTT检测显示,加入浓度为1、2、4μmol·L^(-1)的紫檀芪培养后,细胞增长出现抑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药物浓度下骨肉瘤细胞的凋亡指数逐渐增加;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划痕边缘间距逐渐扩大,细胞黏附性呈显著下降趋势。随着药物浓度增加,Cyclin D1表达下调,Bax和Bak水平升高,而p-JAK2、p-STAT3和Bcl-xL水平下降(P<0.05)。结论紫檀芪具有很强的抗人骨肉瘤细胞活性的作用,可降低骨肉瘤细胞的黏附能力及迁移能力,通过介导JAK2/STAT3信号通路导致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檀芪 骨肉瘤 PI3K/AKT信号通路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肝脓肿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川 邵思远 +1 位作者 艾文振 张海英 《巴楚医学》 2020年第2期11-14,共4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78岁,因“发热伴喘息2月”于2020年3月5日收住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患者2020年1月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为39.4℃,伴有畏寒、寒战、喘息、肌肉酸痛、流涕、乏力等不适,无咳嗽、咳痰、胸闷、胸痛、腹痛、... 1病例资料患者,男,78岁,因“发热伴喘息2月”于2020年3月5日收住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患者2020年1月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为39.4℃,伴有畏寒、寒战、喘息、肌肉酸痛、流涕、乏力等不适,无咳嗽、咳痰、胸闷、胸痛、腹痛、腹泻等不适,至武汉市某医院就诊,肺部CT提示肺部感染,自行在家隔离并治疗(具体不详),体温可降至正常。2020年3月5日再次出现发热,至我院发热门诊就诊,肺部CT提示:右肺叶少许感染(见图1A),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2×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6.7%,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9%。2019-nCOV-RNA核酸检测阳性,以“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收住我科。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欠佳,大小便未见明显异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口服伲福达治疗,血压控制可,有窦性心动过速病史。无过敏史,无吸烟饮酒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肝脓肿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iNOS抑制剂1400W对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保护作用的研究
16
作者 王小伟 李勇光 +3 位作者 高春生 曾舸 肖莉 刘超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75-79,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1400W对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16年10月—2017年2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药理实验所实施。选取50只SD大鼠,随机将SD大鼠均分5组:创伤模型组(T组)、... 目的探讨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1400W对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16年10月—2017年2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药理实验所实施。选取50只SD大鼠,随机将SD大鼠均分5组:创伤模型组(T组)、低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M组)、高剂量组(H组)和假手术组(C组)各10只,其中T组、L组、M组和H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模拟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模型,C组只开腹腔不进行盲肠穿孔。术后1h,接受CLP法的L、M和H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iNOS抑制剂1400W(100、200、400μg/L)进行腹腔注射治疗,T组和C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免疫组化切片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采用QRT-PCR检测各组肠黏膜组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T、L、M和H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均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T组最严重,M组、H组明显减少,C组仅少量凋亡的上皮细胞集中在肠绒毛顶端及中下部等处;接受CLP的各组AI明显高于C组,T组AI明显高于L、M和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1400W治疗的L、M和H组AI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L、M和H组肠黏膜Caspase-3 mRNA表达量均高于C组,其中T组最高,L、M和H组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iNOS抑制剂1400W可显著地抑制SD大鼠肠黏膜细胞凋亡,保护肠黏膜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1400W 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刺猬蛋白基因敲除对腓骨骨折小鼠愈合的影响
17
作者 刘超 张焱祥 +1 位作者 王显勋 李勇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309-1315,共7页
目的探讨印度刺猬蛋白(Ihh)基因敲除对腓骨骨折小鼠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将40只刚出生、基因型为Ihh f1/f1和Col 2 a 1-Cre ERT 2的小鼠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小组诱导敲除Ihh基因,对照组不敲除;2组小鼠均制作腓骨骨折模型,于... 目的探讨印度刺猬蛋白(Ihh)基因敲除对腓骨骨折小鼠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将40只刚出生、基因型为Ihh f1/f1和Col 2 a 1-Cre ERT 2的小鼠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小组诱导敲除Ihh基因,对照组不敲除;2组小鼠均制作腓骨骨折模型,于造模后第1、2、3周末时,X线观察小数腓骨骨折线,骨折部位行Micro-CT扫描,同时取血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钙与磷离子浓度、钙磷乘积,取同时点腓骨样本行ABH染色。结果造模后第2周开始,2组小鼠均有模糊骨折线、且骨性骨痂连接影增多,观察组小鼠的骨折线非常模糊的比例较对照组降低(P<0.05);造模后第2周和第3周时、2组小鼠的结构模型指数(SMI)、组织体积(TV)、骨体积(BV)、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及血清VEGF、TGF-β1、ALP、BGP水平均较第1周降低(P<0.05),而骨小梁模式因子(Tb.Pf)、骨小梁厚度(Tb.Th)及血清钙离子浓度均升高(P<0.05);与造模后第1周和第2周时比较,造模3周时观察组仅出现少量骨性骨痂,骨小梁小于对照组,且形状不规则,而对照组的骨小梁形状较观察组规则、粗大。结论Ihh基因敲除会抑制腓骨骨折小鼠血管增生,降低钙磷水平,进而影响骨性骨痂的生成,延缓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骨折 小鼠 Ihh基因敲除 骨折线 骨性骨痂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18
作者 刘超 黄飞 王显勋 《大医生》 2022年第10期119-121,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FD)在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PTED组和FD组,每组36...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FD)在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PTED组和FD组,每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末次随访时疗效情况。结果PTED组患者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FD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除术后6个月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组和FD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无差异,但PTED的应用在临床上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椎板开窗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老年无症状股骨头坏死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志华 刘超 李思锐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危险因素,为治疗该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92例确诊为一侧ONFH患者进行双侧髋关节核磁共振检...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危险因素,为治疗该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92例确诊为一侧ONFH患者进行双侧髋关节核磁共振检查,发现105例患者另一侧无明显症状但核磁共振成像提示存在ONFH,对其进行随访并分析临床资料。采用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ARCO)提出的分期标准进行分期,根据无症状侧有无进展情况将入选研究对象分为有进展组(n=38)及无进展组(n=67),对老年无症状ONFH患者分期进展的危险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105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ARCO分期进展38例(36.19%)。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病因、坏死区范围、坏死区位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显示激素性病因、坏死区面积占股骨头面积在30%以上、坏死区位于负重区均为患者发生分期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7、1.05、1.36,P<0.05)。结论多数老年无症状ONFH患者病情不会进展,病因、坏死位置及坏死范围均为影响ONFH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病情变化 危险因素 老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