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蝮蛇抗栓酶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50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忠民 戴鸣 +3 位作者 白宇鹏 幸晓红 赵文莉 刘维嘉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2期1033-1034,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黄疸型 蝮蛇抗栓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肝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shRNA重组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蒋玉凤 刘加群 +2 位作者 张建军 孙华丽 黄飞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341-2342,2345,I0002,共4页
目的构建以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为靶点的短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方法根据前期筛选出的对CTGF和TIMP-1基因最有效的RNA干扰靶位,各设计一对有短发夹结构的RNA干扰(RNAi)靶点序列,退火... 目的构建以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为靶点的短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方法根据前期筛选出的对CTGF和TIMP-1基因最有效的RNA干扰靶位,各设计一对有短发夹结构的RNA干扰(RNAi)靶点序列,退火形成双链DNA,克隆到质粒载体psiRNA-h7SKGFPzeo;构建重组质粒载体psiRNA-GFP-CTGF和psiRNA-GFP-TIMP-1,并进行酶切与测序鉴定。结果酶切与序列测定均提示重组质粒psiRNA-GFP-CTGF和psiRNA-GFP-TIMP-1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靶向大鼠CTGF和TIMP-1最有效的RNAi靶位的shRNA表达质粒,为进一步探索肝纤维化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打下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蛋白酶类 RNA干扰 质粒 肝纤维化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RNA干扰靶位的筛选 被引量:3
3
作者 蒋玉凤 黄飞 +2 位作者 张建军 刘加群 孙华丽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46-248,252,共4页
目的筛选能有效抑制肝纤维化形成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RNA干扰靶位。方法根据大鼠CTGF和TIMP-1基因序列,分别设计3个RNA干扰候选靶位,化学合成双链RNA(dsRNA),各自转染或不同组合后转染经TGF-... 目的筛选能有效抑制肝纤维化形成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RNA干扰靶位。方法根据大鼠CTGF和TIMP-1基因序列,分别设计3个RNA干扰候选靶位,化学合成双链RNA(dsRNA),各自转染或不同组合后转染经TGF-β1刺激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48h后抽提RNA并逆转录成c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并计算CTGF和TIMP-1、Ⅰ型前胶原(procol-α1)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抑制率,采用RIA法检测HSC培养上清液肝纤维化指标。结果在进行单独针对CTGF基因干扰时,CTGF-3组对CTGF mRNA及其下游产物Procol-α1 mRNA的转录抑制作用最佳(抑制率分别达68.09%与65.03%),在单独针对TIMP-1基因干扰时,TIMP-1-3组对TIMP-1 mRNA及其下游产物Procol-α1 mRNA的转录抑制作用最佳(抑制率分别达68.55%与62.84%);在联合干扰时,CTGF-3/TIMP-1-3组联合对CTGF mRNA和TIMP-1 mRNA的抑制最强(抑制率分别达76.60%与79.03%),而以CTGF-2/TIMP-1-3组联合对Procol-α1 mRNA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达85.79%)。结论成功筛选出针对CTGF和TIMP-1最有效的RNA干扰靶位,联合干扰较单独干扰效果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肝星状细胞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双重RNA干扰质粒的构建及转染肝星状细胞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玉凤 周德江 +2 位作者 张建军 黄飞 史小玲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构建以大鼠CTGF和TIMP-1基因为靶点的双重RNA干扰表达载体质粒,以检测其转染肝星状细胞的效率。方法筛选出对CTGF和TIMP-1基因最有效的RNA干扰靶位,各设计1对含有短发夹结构的RNA干扰靶点序列,分别克隆到质粒载体psiRNA-DUO-GFPzeo... 目的构建以大鼠CTGF和TIMP-1基因为靶点的双重RNA干扰表达载体质粒,以检测其转染肝星状细胞的效率。方法筛选出对CTGF和TIMP-1基因最有效的RNA干扰靶位,各设计1对含有短发夹结构的RNA干扰靶点序列,分别克隆到质粒载体psiRNA-DUO-GFPzeo,构建含目的靶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载体psiRNA-GFP-CT-GF、psiRNA-GFP-TIMP-1和psiRNA-GFP-Com(含有CTGF和TIMP-1),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psiRNA-GFP-CTGF、psiRNA-GFP-TIMP-1和psiRNA-GFP-Com转染大鼠肝星状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质粒转染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结果酶切与测序结果提示重组质粒psiRNA-GFP-CTGF、psiR-NA-GFP-TIMP-1和psiRNA-GFP-Com成功构建;成功将重组质粒psiRNA-GFP-CTGF、psiRNA-GFP-TIMP-1和psiRNA-GFP-Com转染肝星状细胞,在24小时,空质粒组、CTGF组、TIMP-1组和CTGF+TIMP-1组转染效率分别为15±2%、13±1%、15±1%和14±2%,均低于质粒psiRNA-GFP-Com转染组(Com组,20±2%,P<0.05);在48小时,空质粒组、CTGF组、TIMP-1组和CTGF+TIMP-1组转染效率分别为10±2%、9±1%、8±2%和10±1%,均低于Com组的15±2%(P<0.05)。结论成功构建靶向大鼠CTGF和TIMP-1最有效的RNA干扰靶位的双重RNA干扰表达质粒,能转染至肝星状细胞,并且psiRNA-GFP-Com转染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RNA干扰 质粒载体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肝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凋亡分子表达量与肝功能、炎症反应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黄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42-644,647,共4页
目的:研究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凋亡分子表达量与肝功能、炎症反应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首次确诊为乙型肝炎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的CHB组,同期体检的7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 目的:研究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凋亡分子表达量与肝功能、炎症反应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首次确诊为乙型肝炎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的CHB组,同期体检的7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测定凋亡分子FAS、FASL、CASP3、CASP8、CASP9的表达量,采集血清并测定肝功能指标ALT、AST、γ-GT、TBIL以及炎症反应指标TNF-α、IL-6、IL-10、IL-17。结果:CHB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AS、FASL、CASP3、CASP8、CASP9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HB组患者血清中ALT、AST、γ-GT、TBIL、TNF-α、IL-6、IL-10、IL-17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AS、FASL、CASP3、CASP8、CASP9的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AS/FASL凋亡通路过度激活且与肝功能损伤程度、炎症反应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免疫应答 凋亡 死亡受体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指标探讨
6
作者 赵文莉 胡勤明 +1 位作者 王保春 黄飞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25-327,共3页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抗病毒治疗的策略是长期抑制或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均为一线药物[1]。但临床上应用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原因尚不清楚。探讨慢...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抗病毒治疗的策略是长期抑制或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均为一线药物[1]。但临床上应用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原因尚不清楚。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预测指标,能够在治疗的早期预测患者的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2例疗效观察
7
作者 王保春 张祖万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04年第3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Α-干扰素 疗效观察 免疫调节作用 干扰素治疗 胸腺肽联 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腮腺炎并脑膜炎神经性耳聋1例
8
作者 幸小弘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4期11-11,共1页
患者,男,9岁,于入院前5大(2001年6月24日)突起双侧耳垂下肿痛伴发热,最高体温39.5℃,起病当天即至当地诊所予“青霉素、病毒唑、地塞米松”治疗2天,病情无好转,且出现头痛、呕吐胃内容物1天,伴听力减退,故于起病第3天晚到当... 患者,男,9岁,于入院前5大(2001年6月24日)突起双侧耳垂下肿痛伴发热,最高体温39.5℃,起病当天即至当地诊所予“青霉素、病毒唑、地塞米松”治疗2天,病情无好转,且出现头痛、呕吐胃内容物1天,伴听力减退,故于起病第3天晚到当地卫生院住院,查颈强二横指,血常规正常,头痛呕吐缓解,但精神食欲差,嗜睡,且听力减退加重,为双侧全聋,考虑流行性腮腺炎并脑膜炎神经性耳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脑膜炎神经性耳聋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麻疹38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杨忠民 幸晓红 +2 位作者 白宇鹏 胡勤明 赵文莉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1年第11期984-984,共1页
我院感染科从1996/2000共收治成人麻疹38例。现将其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报告如下。
关键词 成人麻疹 感染科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shRNA表达质粒对肝星状细胞细胞因子表达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玉凤 孙华丽 +2 位作者 张建军 黄飞 刘加群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76-580,共5页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短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分别及共转染肝星状细胞(Hsc)对CTGF、TIMP-1、I型前胶原(PCI)mRNA表达及细胞外基质(ECM)分泌的影响。方法筛选并成功构...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短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分别及共转染肝星状细胞(Hsc)对CTGF、TIMP-1、I型前胶原(PCI)mRNA表达及细胞外基质(ECM)分泌的影响。方法筛选并成功构建靶向大鼠CTGF和T1MP-1有效RNA干扰靶位的shRNA表达质粒,分别及共转染转化生长因子B1刺激活化的大鼠HSC-T6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CTGF、TIMP-1、PCImRNA的表达;放射免疫法分析细胞上清液中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和层黏连蛋白(LN)的含量。组间比较采取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CTGFshRNA转染和双质粒共转染HSC-T6的CTGF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9±0.03、0.62±0.01,与空白对照组、CTGFshRNA转染组的1和1.00±0.07比较,CTGFmRNA表达量均明显下降,F=66.515,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IMP-1shRNA组和双质粒共转染组的TIMP-1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6±0.04、0.68±0.03,与空白对照组、CTGFshRNA转染组的1和1.05±0.03比较,TIMP-1mRNA表达量均明显下降,F=83.835,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GF shRNA转染、TIMP-1shRNA转染和共转染组的PCI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5±0.02、0.57±0.02和0.41±0.01与空白对照组的1比较,PCI mRNA表达量均明显下降,F=709.905,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质粒联合转染对CTGF、TIMP-1、PCI的mRNA表达量抑制作用优于单质粒转染。CTGFshRNA转染、CTGFshRNA转染和双质粒共转染组的PCⅢ含量分别为(78.02±6.50)ng/ml、(79.03±5.47)ng/ml、(53.91±4.01)ng/ml,与空白对照组的(113.79±15.88)比较,PCⅢ含量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GFshRNA转染、CTGFshRNA转染和双质粒共转染组的HA含量分别为(127.36±8.33)ng/ml、(116.55±3.37)ng/ml、(82.84±9.03)ng/ml,与空白对照组的(163.10±7.01)ng/ml比较,HA含量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GFshRNA转染、CTGFshRNA转染和双质粒共转染组的LN含量分别为(55.41±9.37)ng/ml、(49.77±6.70)ng/ml、(30.72±1.22)ng/ml,与空白对照组的(83.99±4.67)ng/ml比较,LN含量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GF shRNA与TIMP-1shRNA双质粒联合转染对PCⅢ、HA、HA分泌的抑制作用优于单质粒转染。结论CTGFshRNA、TIMP-1 shRNA可明显抑制HSC的CTGF、TIMP-1、PCI基因表达及ECM的分泌,且shRNA联合干扰效果更显著,有望成为抗肝纤维化基因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转染 短发夹RNA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一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拉米夫定联合α-2b干扰素与拉米夫定序贯α-2b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8周疗效观察
11
作者 黄飞 任静 杨忠民 《医学与社会》 2015年第B06期229-230,共2页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α-2b干扰素与拉米夫定序贯α-2b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疗效(HBVDNA水平及HBeAg转换率)有无差异;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1组为拉米夫定联合α-2b干扰素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qdpo+...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α-2b干扰素与拉米夫定序贯α-2b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疗效(HBVDNA水平及HBeAg转换率)有无差异;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1组为拉米夫定联合α-2b干扰素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qdpo+α-2b干扰素500万Uihqod治疗48周,1组为拉米夫定序贯α-2b干扰素组。先给予拉米夫定100mgqdp012周,后加用Ⅸ-2b干扰素500万uihqod治疗12周,再单独给予α-2b干扰素500万U ih qod治疗24周;结果:拉米夫定联合α-2b干扰素组和拉米夫定序贯α-2b干扰素组治疗48周时HBV—DNA阴转率为91.3%、87.0%,HBeAg阴转率为21.7%、21.7%,HBeAg血清转换率为21.7%、17.4%;结论:拉米夫定联合α-2b干扰素组和拉米夫定序贯α-2b干扰素组治疗48周时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Α-2B干扰素 HBeAg阳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